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回到唐朝當皇帝

小說博覽 第38章 組建蹴鞠寺2 文 / 七月初三

    第38章組建蹴鞠寺

    晚上,李恪正書房練習書法,門外陳其通報說馬周求見。李恪讓陳其請馬周進來,兩人分賓主落座後,馬周直接對李恪道:「殿下,關於蹴鞠比賽的陳條,臣已經幫你寫好,請你過目。」說罷,便從袖子掏出一本冊子。

    李恪細心觀看馬周的陳條,頗感驚訝,馬周陳條所寫的和後世足球的比賽規則很像,如果,李恪不是確定馬周是實實的唐朝人,他差點以為馬周就是後世的一個球迷呢。

    馬周的大唐蹴鞠比賽基本規章制是這樣寫的:

    為了繁榮大唐蹴鞠,使蹴鞠成為大唐所有人強身健體的競技。擬定進行蹴鞠賽,賽事以長安賽開始。

    長安賽賽事規則和細節如下:

    一、參賽隊伍:鑒於長安城內會出現的球隊較多,故要求長安各坊之間先進行入圍賽,根據排名確定入圍長安賽資格。其,為了公平起見,長安西城和東城有八支入圍名額,後共計十支隊伍參加長安賽。

    二、比賽方式:長安賽分四輪進行,第一輪小組賽,參賽的十支隊伍抽籤分為四組,每組四隊,分別對陣,每組一共比賽場。按積分排名,每組前兩名晉級第二輪。第二輪是淘汰賽,晉級的八支隊伍兩兩對陣,具體細則是:第一組第一和第二名分別對陣第二組第二和第一名,獲勝的隊伍晉級,敗的隊伍則被淘汰。第三輪是半決賽,晉級的四支隊伍按照淘汰制進行比賽,勝者進入決賽。第四輪是決賽:半決賽勝出的兩支隊伍一場定輸贏。

    三、參賽隊伍要求:1,有自己的蹴鞠隊的名稱,標誌和隊服。2,全隊人員不得超過三十二人,其,有一位管理者,兩位教練者,二十名隊員。比賽,每隊出十一名參賽,間允許每隊有三次換人機會。

    四、關於聯賽的一些補充:1,比賽分上下半場,每半場三刻時間,淘汰賽和決賽,如果規定時間內無法決出勝負,再加兩刻時間繼續,仍分上下半場,如果加時賽後仍舊比分持平,則以點球定輸贏,每隊出五名隊員,輪流點球,終決出第一名。2,比賽小組積分設定:贏一場計三分,平一場計一分,輸一場計零分。

    長安賽後,為了將蹴鞠賽揚光大,將會每年舉辦一次比賽,比賽名稱為大唐甲級聯賽,具體事宜如下:

    一、聯賽等級:按照實力把蹴鞠隊分成檔次,依次甲乙丙丁,實力強的參加甲級比賽,上的可以參加乙級比賽,乙級比賽獲得第一名的,有資格參加甲級比賽,而甲級比賽的後一名,第二年也只能有參加乙級比賽的資格。

    二、聯賽隊伍:全國各道都可以組建蹴鞠隊伍,甲等隊伍從各道選十二支,長安城內選四支,共十支甲等球隊。乙等球隊依次選取。

    三、聯賽賽制:採用循環賽積分制,每一支球隊按次序和其它各隊進行比賽,後按積分排出名次,排名第一的獎勵御賜聖物以示嘉獎。

    四、聯賽時間:每年月再次開始,到次年月結束。間過年時有一個月的休息時間。

    看完馬周的陳條,李恪滿意道:「賓王大才啊,陳條所寫涉及周全,無一疏漏,明天朝會,我覲見父皇,就將這份陳條呈上,讓父皇過目。」

    對李恪的誇獎,馬周有些赧然一笑,拱手道:「殿下取笑微臣了,這都是殿下的方案,臣只是稍微修飾一番而已。」

    李恪不再和馬周推讓,把自己剛才所想關於建立蹴鞠監管部門的冊子拿給馬周看。馬周接過冊子,疑惑的問道:「殿下,這是?」

    李恪解釋道:「賓王,無規矩,不成方圓,蹴鞠比賽也是,如果,沒有一個合格部門組織,沒有一個合格的監管機構,那怎麼能夠達到公平公正的原則呢?所以,本王就想出了這麼一個蹴鞠寺,為的就是好的規範蹴鞠比賽,也是防止作弊的事情生。」說著,指著馬周手的冊子道:「你幫本王看看,裡面的構想是否合理,還有什麼不當的地方,也請賓王指正。」

    馬周聽李恪這麼一說,小心的打開冊子,認真看了起來。馬周起初以為李恪所想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管理機構,就像是一些商會一樣。但是,當他看完整個冊子的所有內容時,心驚歎萬分。這豈止是一個普通監管機構啊,這就是朝廷的一個部門啊,一個類似於寺五監的部門。但馬周知道這樣的部門只有朝廷能夠設立,他漢王府還沒有這樣權利。所以,忙問道:「殿下的意思是要把蹴鞠比賽列入到禮部,並且每年都由朝廷來舉辦嗎?」

    李恪見馬周明白自己的意思,就問道:「賓王以為本王的設想如何?」

    馬周不解的看著李恪,問道:「為什麼不是殿下的漢王府呢?」

    李恪笑道:「賓王,你想如此大的賽事,涉及甚多,豈能是一個王府就能舉辦得了的?再說,很多事情還要牽扯到地方行政,由朝廷來舉辦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殿下說的就是各州挑選蹴鞠隊伍一事。」馬周道:「這確實要地方父母官來協助,由此看來,殿下的做法很明智,這樣大的事情只有由朝廷來管理。」

    李恪見馬周明白了,又問馬周道:「賓王覺得本王這份奏章,父皇是否恩準兒臣所湊呢?」

    馬周沉思片刻,才道:「只怕會讓殿下失望,如今的大唐處展階段,國事繁多,皇上日理萬機,似乎無暇顧及此等事務,如果,再過十年,肯定會恩准的。」剛說完,馬周似乎意識到了什麼,立即笑道:「殿下真是好算計啊,原來如此。」

    李恪有心考他,所以,反問道:「賓王,不可妄語,說話要慎言,本王何曾算計過誰?」

    馬周依舊笑道:「殿下的湊章呈到皇上那裡,皇上肯定不會朝廷設立個部門出來。但是,皇上也能看出蹴鞠比賽對大唐有利。所以,會讓某個他信得過的皇子來辦理這件事情,提前試行。這麼一來,能勝任這件差事的就只有殿下。難道,微臣所說有差?」

    李恪見馬周識破他的心思,就問馬周道:「賓王以為如何?」

    馬周讚歎道:「我看此法可行。」

    李恪喜道:「那以後賓王要助我。」

    馬周拱手道:「臣敢不從命。」說完,兩人哈哈大笑起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