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極品世家

正文 第二百五十章 建立城市(2) 文 / 雨眠

    更新時間:2012-08-15

    從名單上來看,即將「作客」仙女城的既有政界人士(包括部分軍方代表),也有商界人士,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新聞界人士,當然,數量最多的是所謂的商界人士,初步統計的數字顯示多達300多人,佔到了總數的85%以上,其餘的相差不多。最先打開仙女城大門的是那些政界人士,包括一些國外的政府官員,比如印度駐中國大使館參贊納金·甘地等。當李氏得知商務部有意來仙女城「觀光」的時候,就趕緊向商務部副部長榮常慶同志發去了邀請函,幾乎就在同時,他們向外經貿部副部長夏川送去了邀請函,向交通部曾磊副部長送去邀請函,國土資源部副部長馬志遠、g安部副部長陳錦欣等也都收到了邀請函,比他們職位更高的全國政協副主席李方寧更是受到了邀請;而這還不算完,作為大地主的河南省政府,也派出了大量的「有關人員」,這些人由商業廳,工業廳,交通廳等眾多部門的重要負責人組成,由常務副省長陳明海「統一指揮」;除了這些政府人士之外,仙女還「主動」邀請了不少軍方人士「充充門面」,這些大多是總政治部和總後勤部的高級軍官。對於這些人,他們是誰也不願敬,更是不敢得罪,尤其是人家主動提出要來「捧場」,他們怎能不買單歡迎,有了這些人的到來,接下來的就不是他們能做得了主的了,總不能承認自己膽怯吧!既然這麼多不應該來的都來了,那麼大家都來吧,於是給一些合作夥伴發去了邀請函,特別是那些關係前景非常好的夥伴,措辭非常懇切,而其他的人,只要想來,只要讓他們知道想來「拜城」,就能收到邀請函。不管他是哪個行業的,也不管產業規模的大小,更不管是國內的還是國際上的,反正都可以拿到邀請函,不會遭遇尷尬,結果總共送出去了401份邀請函,其中向國外送出去了90餘份,國內的也超過了300份。

    如果在14年前,李氏家族可以完全不把這些人放在眼裡,那時候,仙女財大氣粗,資金充裕,幾乎剝離了所有強大對手的產業,可以說是風光無限;如果在10年以前,他們也不會這麼慎重,對手們雖然比較強大,也大都緩過勁來了,自身又資金困難,可是他們依舊是無與倫比的強大財團,尤其在國內更是一騎絕塵,風光簡直不可一世;時間再回溯到5年前,他們也用不著這麼謹慎,那時的李氏家族正在恢復資金運作能力,發展勢頭強勁,在國內一家獨大,根本就沒有「適合的對手」出現。可是如今不同了,他們依舊強大,整個產業群資金狀況良好,各公司盈利前景良好,市場佔有率很高,國內和國際上發展勢頭強勁,相對來說,比往年更加強大,可是擋不住競爭對手的發展,尤為重要的是李氏家族作為一個家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他們依舊是國內最強大的家族,仙女依然是國內最強大的財團,遠遠超出了其他的集團,就是在國際上,也是名列國際三大財團之一的大財團,甚至被譽為全球十大財團之首,但是強大財力支持下的李氏家族感受到了巨大的競爭壓力,這壓力不僅來自國際上,更是來自國內,不僅來自經濟方面,更是來自其他方面,比如在至關重要的政治上!

    李氏家族是一個奇怪的家族,她強大,叛逆,低調,謹慎……默許其他家族崛起,更擔心對手的過分發展,害怕損害自身的利益!可以這麼說,當今的局勢,很大程度上是他們自己縱容的結果,是他們多年來自我壓制的結果!相當初,李氏家族在國內一家獨大,社會影響無與倫比,尤其在東南亞戰爭之後,更是達到了頂峰,但是「自毀長城」,毅然放棄了可能在軍方不可替代的影響力,要知道,即使在妒嫉的人,也不得不承認某個人將會是不可替代的一代將星,李氏家族在軍方取得更大的影響力將會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從人脈、企業規模到產品技術上,與軍方展開全面合作是誰都不能阻止的,更無法責備!軍方需要最優秀的技術,需要性能最穩定的產品,而在國內乃至世界上,仙女都是最好的供應商之一,可是他們自願放棄了其中的某個環節,或許他們以為不依靠關係也能佔領市場吧!可實際上,這點影響連最蹩腳的評論家都指了出來,不可否認,仙女與軍方的合作還很多,依然佔據最大的份額,幾年來佔據了50%以上(私營企業方面),可事實上,仙女比任何人都清楚,他們如今的日子有多艱難,而未來又會有多困難!

    在軍用品需求市場上,仙女依然擁有國內最先進的技術,即使在世界上也處於領先地位,可事實上,多年來,在全球均減少軍購的情況下,仙女的軍方訂單更是急劇下滑,遠遠超過了正常的水平。這是一種奇怪的現象,這家對中國某些軍事方面做出了不可替代作用的「功勳民族性企業」,軍方訂單卻在不斷下降,而伴隨的是她的前競爭對手和新競爭對手的逐步上升,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經被超出,更令人吃驚的是,「這不是技術在起作用」。要說這是明顯的挑釁行為,可讓人們更加奇怪的是,他們也並沒有全力維護其在國內的某些市場份額,忍讓,退讓……轉而加大了出口力度,這讓專家們都感到不理解。專家們的疑惑要從三個方面說起,其一是軍方為何捨棄最優秀和最先進的「先前合作良好」的東林軍工電子,而要採購以前並不被他們青睬的那些產品;其二,仙女為什麼不試圖挽回損失,要知道一旦他們被擠出了軍方市場,在這種傳承性很強的技術系列產品面前,想要重新奪回市場極其困難,難道他們意識不到麼?其三,仙女一心要擴大國際市場,這又是為什麼,難道想要通過國際出口彌補國內損失,這不是本末倒置麼,要知道東林軍工電子在中國的地位可是極其特殊的!一般來說,相比於其他軍方採購份額的下降,人們更關心的是軍工電子,可是連這一點兒,仙女都沒有做到!

    世上明白事理的人很多,李氏正是其中的一個,而正在仙女城中做客的,也大多明白這其中的緣由。

    40年是李氏家族的社會聲望達到了頂峰,可也是他們被動的開始,毫不誇張地說,局部的被動正是從那一年開始的。人們的心理是非產奇怪的,他們嚮往強者,又往往很會看風向,而就是這種處事態度,使得李氏家族漸漸走向了被動。當他們強大的時候,足以壓制任何對手的「妄想」,可是稍稍有所鬆動,對手們的野心就迅速膨脹起來,在一些有心者的牽針引線作用下,大量的勢力組合迅速凸現!

    最明顯的被動,出現在42年,而這一年也被公認為「衰落」的標誌,「李氏將不再是李氏」,專家們如是說!李氏家族衰落的因素,首先在於遷離北京,放棄了經營多年的政治中心,雖然留下了強大的留守隊伍,也雖然現代信息使得千里近在眼前,可是「偏離了中國的政治中心」,是評論界一致的認識,這「將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其二是李氏銀行的成立,確切地說是中國新si大銀行的出現,這四大銀行都是中國尤其是大陸的私營企業為主組建的,而且是國內規模最大的私營產業的聯合,事實上組成了國有企業之外完全可以比擬李氏產業的強大組合,而且一下子就是三個之多,以經濟利益組合起來的眾多實力強大的家族聯盟,輔助於古老的血親紐帶,成為了李氏的強大對手,這可能會消除他們的某種擔憂,可是隨之而來的動作,更讓他們自咽苦果。

    李氏家族在中國政治中心影響的急劇下降,與新雲龍銀行團有著直接的關係。新雲龍銀行團的總部位於北京,她的股東幾乎全部是總部位於北方的大公司集團,更有多家公司的總部集中在京津地區,這些公司大多與仙女或者李氏有著多多少少的恩怨。在中國的四大經濟區內,專家們是這麼評論那些私營企業的,新雲龍銀行團盤踞北方,方和埔銀行團雄踞於最大的經濟重心,南方銀行根植在另一經濟重心南方,而在新興的中部經濟區,則是李氏的重要基地。雖然說任何一個銀行團的實力都比不上仙女,可是在本地區內,每一個銀行團都佔據著比較大的優勢,在這種情況下,各方人士會聚仙女城,為這個城市「祝壽」,不由得主人們不謹慎對待。說句心裡話,他們非常不願意看到其他銀行團的出現,這些強大的對手組合,嚴重的阻礙了仙女的發展,因此,相對於國內的嚴重形勢,則熱烈歡迎國際對手們的光臨,在他們看來,國際市場與政治有關,但是更大程度的是與經濟上的聯繫,大家要互相紳士的多。李氏尊重強大的對手,對手們強大,她欣賞,因為這可以促使公司的發展,促使這個龐大的產業戰艦不斷前進,可是,在國內,就此而失去了主動,是不是一種失敗呢?

    仙女雖然在國內有些被動,但是在國際市場上,卻是持續的高奏凱歌!印度境內的企業早就超過了經濟危機以前的規模,並在東南亞投資了一個新材料公司和生物科技公司,更重要的是在非洲投資了三大科技產業一共六家公司,這就是說,單單利用印度企業的利潤,已經投資了兩家電子公司,三家生物科技公司和三家新材料公司。這還不是印度產業發展的全部,仙女食品也已經擴張到了印度,接連收購了三家食品類公司,正式打進了印度食品行業,增加了整個公司在印度的影響力。而在其他方面,北美市場的銷售量持續增加,增幅是市場增長率的兩倍左右,到47年初,總利潤已經達到了7000億美元,實際利潤也超過了2000億,平均年增長率高達18.2%,即使在歐洲,市場銷售量也非常好。相伴於仙女在全球的擴張,李氏銀行也把業務推向了全球,作為一家主要為仙女和西星服務的銀行,她提供了一個非常優越的資金運轉平台,依靠其龐大的財力,據說被評為全就經營狀況最好的銀行之一,雖然盈利能力不是最好的,吸取的社會資金也不是很多,投資的大規模投資和貸款項目也不是很多。

    李氏銀行有錢,而仙女能源就會用錢,雖然李氏家族在國內的影響有所下降,但是作為中國最大的能源公司卻是捷報頻傳,繼成功的取得了南中國海能源項目的開發主導權之後,又成為東海能源項目的主導開發者,據說該項目合同投資額高達1.6萬億元人民幣,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項目之一。在東海項目中,仙女能源出資8000億元,佔據了50%的礦產權,國內的一家大型能源公司出資4000億元,佔據了四分之一的礦產權,日本的一家能源公司出資2400億元,佔有15%的礦產權,歐盟的一家大型公司出資1400億元,擁有了剩下的份額。因為主導開發這個被稱為全球最大的能源項目,業界一致認為,仙女能源已經成為國際能源寡頭,「很大程度上控制了中國的能源命脈」。除了這個項目之外,她還與印度斯坦能源公司合作,風險性的投資開發了一個大約5000億元的項目,在印度洋上擁有了一份50%的能源買單,雖然不佔有該項目的主導權。這自然不會是仙女能源的全部成績,在非洲能源的角逐中,她與一家當地的能源公司(非洲聯合能源公司)和歐洲的一家國際寡頭同場競爭,至少投資了1200多億元,擁有了該項目至少30%的份額,並出人意料的奪得了開發主導權。她不怕貪多嚼不爛,又與巴西石油公司合作開發南極洲一處3000億元的能源礦藏,並以一半的份額讓出了主導權……這一系列動作,使她成為43年以來全球能源界的大贏家。單項投資從一千多億元到近萬億元,合同投資超過了1.32萬億元,比全球最大的能源公司高出3000多億元,被譽為當今世界的五大巨頭之一和未來的三大巨頭之一,國際風評非常好。自公司組建以來,她已經投資了七個大型項目,合同投資額高達2.24萬億元,佔有了四個礦區的主導權,涉及項目金額高達4.3萬億元以上,平均佔有份額超過了50%,成為國際能源界的投資大戶,尤其在中國周邊地區更是佔有絕對優勢,在印度市場上,她擁有了非本土企業的最大份額,在南極洲潔白的土地上,排在了所有參與開發公司的第二位……所以儘管國際評論界認為仙女在國內陷入了危機,卻是幾乎一致的繼續看好這家傳奇公司!

    多年來,李氏家族一直保持低調,不管是先前的一家獨大,還是當今的群雄紛爭,她都低調的處理公司業務,家族成員的個人生活更是低調,可是並沒有換取對手們的尊重或者同等對待!不管在社會工作還是個人生活上,對手們都大出風頭,試圖勢壓李氏家族,比如在41年10月17日,朱雨農(朱氏即新元素集團)迎娶空軍司令上將的獨生女,被傳得沸沸揚揚,大有把矛頭對準李氏之勢,因為大家都知道某個當事人與某個風雲人物的戀情關係;以及42年轟動整個夏天的那場盛大婚典,據統計開支超過了2.5億元(rmb),加上當事人的顯赫身世,更成為一時之新聞,即使是多年之後,王萌萌與麥修元的婚禮也被人們津津樂道;另外,44年5月份,趙傳文和徐莉的婚禮也創造了當年的最高紀錄,而據說還有一些風頭正勁的家族即將要舉辦盛世婚姻大典!短短三年間,就有三對銀行團的年輕人舉辦了聯姻性質的婚姻,這成為新聞界炒作的重點,先前,人們或許在懷疑一些人家的財力,不看好這些人家的社會影響,可是如今誰不在關注呢,還能否認這些家族的地位嗎?人們注意到,最古老的「和親政策」正在中國的風雲家族中盛行,新雲龍銀行團的兩對三家聯姻事件,方和埔銀行團的聯姻事件,以及傳聞中的那些事情,這會是簡單的婚姻嗎,當然不是,幾乎所有評論都認為這是各大銀行團在加強血親上的聯繫……人們往往把三大銀行團與李氏銀行放在一起,不僅把他們並稱為中國的「新si大銀行」,還認為他們是代表了國內私營產業的最強大產業群,並把這些產業背後的家族當作未來可能影響國家形勢的最強大社會勢力!因為中國的政治環境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業已進入了「金錢與家族」的時代,錢、權和勢力已經互相糾錯在一起,那麼這將對中國產生什麼影響呢?可以這麼說,或許國內的私營企業主們不關心政治,可就在那一剎間,幾乎所有的「家族」都加大了政治投資,實施了空前的政商結合性投資,於是,人們更加關注仙女城中的這場較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