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極品世家

正文 第二百四十二章 能源問題(1) 文 / 雨眠

    毫不誇張地說,仙女這次非常失敗,能源行業不景氣,雖然有利於他們出手,但是也讓他們付出了巨大的風險代價,不得不接手了幾乎同等數量的欠款和債務,雖然已經對一些債務和欠款實施了篩選,然而這些數額太龐大了,兩項加起來超過了總資產額,負債率更是超過了50,這在仙女的歷史上可是從來沒有過的現象!實際情況也確實讓總部為難,雖然收購的時候,各公司都截留了一些賬面資金,全部的流動資金加起來也達到了650多億,但是即將到期的債務就多達1400多億,迫使總部一次性的注入1500億元,才稍稍緩解了該公司緊張的財政壓力。總部也沒有辦法,雖然說銀行貸款數額驚人,可是能源公司帳上沒錢,債務要歸還,總不能剛剛收購回來就讓人家去貸款吧,何況貸款不僅利率高,而且影響也不太好。原想能夠維持一陣子,可是現實卻一點兒也不容樂觀,截至年底時,有1400億元債務到期,同時到期的還有2000億欠款,雖然欠款要稍微晚一些,可是這應該能夠維持個平衡吧;結果是幸好多做了一手準備,才沒有被搞個措手不及,欠人家的錢是實打實的給了,但是人家欠的錢僅僅收上來60,有800多億收不回來,說是延期歸還,不得已,只好把800億的欠款壓後了3年,抵押品倒是還可以,可是「資金周轉不靈呀」!

    而41年又是一個債務和欠款的高峰年,這一年,既要歸還3000億的債務,還要想法收回同樣數目的欠款,「毫無懸念」的,欠款不能全部收回來,僅僅收回來三分之二,雖然延期還款期限被縮短了半年,但公司形勢沒有絲毫好轉的跡象。對於剩下的債務和欠款,負責人們也同樣愁眉不展,整個公司就是不吃不喝,不掙不賠,充其量不過950億元的流動資金,憑這點兒錢,似乎不可能正常維持下去,尤其是下一個還債高峰期很快就要到來。這兩年,整個公司唯一關心的事情就是如何償還債務了,到42年年底為止,這些債務就全部到期了,而這還是已經簽訂了(原公司簽訂的)延期償還協議才拖到現在的,2100億元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雖然說「仙女有錢」,雖然說他們還有大約同樣的欠款也將到期。總部也不大放心,又撥過來1400個億,對於這一點兒,能源公司上下非常滿意,因為他們都知道這些資金將會發揮多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國際能源市場依舊不景氣,公司的財務狀況一直不見好轉,除去總部調撥過來的2900億元,總公司只剩下500億的賬面資金,這對於這個龐大的公司來說一點兒也「不寬裕」,因此,進入43年之後,「洞察秋毫」的總部又撥過來1300多億元,加上陸續回收的欠款,整個公司的賬面資金達到了2600多億元,匯攏在一起,也算得上一個大公司了,雖然總公司基本上沒有超過1500。當然,這都只是暫時的現象,隨著欠款的陸續回收,資金規模漸趨龐大,到44年時,竟然高達4000多個億。

    能源公司真正的問題不是資金,而是在市場方面,公司一直堅持不貸款,屢屢從總部獲得「保障資金」,這似乎使得公司的社會形象還不錯。事實上,任何一個評論家都承認仙女能源不會存在資金問題,不要說幾千億元的債務,就是上萬億元,「也不在仙女的眼裡」,但是有錢不一定就有市場!國際能源市場雖然還不太景氣,但並不是說沒有一點兒發展,經濟危機已經過去了,全球大發展契機就在眼前,市場已經陸續推出了不少新項目,惹得多家公司為此而展開爭奪,這其中自然少不了仙女能源的影子。

    能源行業需要大筆資金作鋪墊,雖然說賬面資金不多,但並不表示她不出手,也非常努力的爭取每一個項目,然而實際上,幾個5000億以上的大項目全都沒有她的份兒,全部被幾個大寡頭和大公司聯手吃掉了,而這正是周如泉鬱悶的根本原因。雖然說也得到了一些項目,但是這些項目都不是重量級的,像他們這樣有背景的公司,即使不能成為行業「寡頭」,也應該擁有一些影響深遠的大項目,才能算得上及格;但是仙女在國際上比較孤立,合作夥伴太少,社會人脈嚴重缺乏,尤其是缺乏國際寡頭們強勁的官方影響。雖然分公司分佈十分廣泛,遍及亞洲、非洲和南美洲,但是這些公司都不強勢,不具備與眾家對手抗衡的實力。另一個嚴重不足的地方就是人才,或者說是人才的經驗,仙女能源的基本人才是各公司原有的人手,這樣東拼西湊起來的公司領導層,缺乏大集團運作的經驗,雖然也聘請了眾多的業界精英、資深能源從業者,但是距離真正形成戰鬥力,「還需要不短的時間」,雖然說有著能力出眾的總部支持!同時,公司的市場開拓還有待加強,雖然承襲了大部分的分公司渠道,但就是這些渠道也有不少已經事實上丟失了,或者說是沒有充分發揮作用,非洲市場收益不好,南美市場效果相對糟糕,只有亞洲市場才稍稍挽回了一些頹勢……面對業界強勢對手們的拼搶,仙女能源(實際上應該是仙女)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人脈不足,實力不夠,合作夥伴缺乏……這使得人們不再對她迷戀,「也不過爾爾」,很大程度上使她在北美市場的成功尷尬了許多。強大的仙女終於碰了壁,在事實面前,連他們也不得不承認自己的弱勢,不得不承認對手們的強大;或許,也似乎可以這麼認為,仙女只是有錢,只是有資本而已,缺乏對世界強國足夠的影響力,她還是有些年輕……

    然而,任何輕視仙女的做法都是錯誤的,仙女從來都是用事實回答人們的疑問!人們懷疑仙女的資金實力,她一舉控股了歐洲梅塞電子公司,並最終確立了自己的電子王朝;人們懷疑仙女的資金實力,她大張旗鼓的收購新材料公司,組建了國內業界巨頭,出人意料的成功收購神威公司,成為中國分佈最均衡、實力最強大的新材公司;人們不相信她的神奇,她一手炮製了印度神奇,接著又打入了能源行業……善於「製造事端」的仙女是不會輕易被欺負的,她能夠傳奇般的進入北美市場,難道就不能在能源領域爭取自己的一份蛋糕嗎?事實上,雖然專家們對仙女能源的表現不滿意,對她遲遲不能打開局面頗有微詞,但是沒有人懷疑她的生存能力;而對仙女能源憂心忡忡的依然是她的對手們,他們比任何人都擔憂仙女所蘊含的巨大能量。對他們來說,能源公司只是仙女伸展在能源行業的一個觸角而已,他們真正的對手是這個觸角的本身——空前強大的仙女,在他們看來,未來的仙女能源有何發展,已經不取決於世界能源界了,僅僅仙女或者李氏本身的社會資源,就已經讓她到了令人震驚的地步了!在他們看來,這個公司本身已經足夠強大,她有多強呢?僅僅在5個月時間內,就構築了世界範圍的生產和銷售體系,11家大型分公司遍佈亞洲、非洲和南美洲的眾多國家和地區,而這些又正好是他們影響比較薄弱的地區。

    不可避免的,能源公司承襲了仙女固有的特色,到了43年時,該公司已經償還了所有的債務,成為一家全球罕見的負債率為零的大公司,先不管經營狀況如何,先不論贏利能力高低,這家新近成立的大公司以高昂的姿態展現在人們面前。雖然債務多的一塌糊塗,可是子公司個個虎頭虎腦,仙女就像一個可敬的父親,掙下了龐大的家業,把兒女們扶植成才,分開家後,又送了他們一程,疲倦的身軀上背負了龐大的債務,一個人獨自承擔著!於是,業界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大家對一家負債纍纍的公司小心翼翼,儘管她擁有著數萬億元的銀行債務,儘管她早已被債務磨去了稜角,大家還是時刻警惕著,因為這家公司的子公司全都富的流油,都沒有一分錢的長期債務!確實,到了44年結束的時候,仙女公司擁有的財力極其驚人,據統計,國內產業、印度產業和北美市場這三大部分,5年間利潤總額達到了5.87萬多億元,雖然總部的資金壓力很大,但是印度各公司的利潤(共計1.24萬多億元)全部被保留,用於當地產業的發展,三大市場總計留下了2.8萬多億元的利潤,僅僅抽取「少量資金」用於總部的債務償還和部分公司的產業救濟,即使是情況一直比較穩定的國內市場,幾年間留存的資金也超過了上萬億元!

    可以這麼說,整個公司系統時刻都保持著強大的市場競爭力,整個財團極其富有,可以應付任何突發的事件,能夠擊敗任何對手的可能挑釁。而令人更加深感不安的是她長達4年的蟄伏,而且這種不安情緒也逐漸感染到了國際能源巨頭。

    只要沒有被總部指名道姓的批評,周如泉就不用去擔心任何事情,相處久了,他對總部的某些能力深感佩服,當然,他也沒有收到來自總部的批評和不滿,雖然新聞媒體上對他的「懷疑」隨處可見!

    任職四年來,他不斷地從總部套取資金,從40年到43年,合共拿到了4200億元,雖然沒有上交過一分錢利潤,還聽說總部的資金也很緊張!他很清楚新聞界的不滿,作為事實上的國內最強大的能源集團,多年內沒有獲得一個「像樣的項目」,這「是可以理解的」。比如北美的「冰島」項目,他們根本就沒能進入,連第三輪的招標都沒能入圍,雖然據說這個項目還沒有最終定案,但是幾大寡頭聯手瓜分的這個「搖錢窟」,是不可能再分給仙女公司的;再者,北冰洋的兩處能源招標也沒有他們的份,甚至連第二輪都撐不過去,雖然事實上是遭到了某些對手們的「黑手」。當然,也不能說沒有一點兒收穫,夥同國內的一家大型能源公司,他們搶得了南極洲一處能源開發的先機,雖然這個項目距離最終的中標還有一段時間,這個項目4000億元的巨額投資,他們至少可以分得60,將佔據該項目的主導地位,從此以後,南極洲的天空上飄揚仙女的大旗已經不是夢想了。實際上,他們也沒有期望獲得那些大型項目,雖然據說南極洲還有幾分大型項目等著他們去中標,而即使沒有這些項目,他也同樣沒有必要擔心,因為他們還有一些潛在的項目,而這些項目足以讓任何一家大公司眼饞的發狂!

    經過世紀初30多年的持續開發,世界範圍內的優質石油儲備已經幾近枯竭,一些傳統能源已經無法滿足人類的需求,新的替代能源和再生性能源已經陸續被發現或者開發乃至發明出來,成為新的能源供應點!比如石油已經不再佔據主要地位,尤其是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陸上和近海石油已經開採的差不多了,像中東、中亞和北海以及俄羅斯遠東等重要產油區已經漸漸離開了人們的視線,一些新能源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大規模應用已經成為可能,國際能源巨頭和需求團紛紛把目標定在了這些項目上,並為此展開了新一輪的角逐。當今世界能源一共分為幾大塊兒,其一,是傳統能源中的石油和煤炭,其二,是自然能源,包括太陽能、海洋能源,風能和水能等,其三,是早就發現、新近發展起來的大陸架儲藏能,這種能源被稱為「可燃冰」。而國際間爭奪的重點則首先是海洋石油尤其是中近海石油,其二就是「可燃冰」,與先前相比,國際能源的供應地區依然沒有明顯的變化,亞洲、非洲和南美洲依舊是重要地區,只是遠東(包括東南亞)被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在經濟危機以前,仙女的影響主要集中在國內,而且即使在國內還不是那麼強大,但是經濟危機過後,她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大大加強,在許多地方已經不弱甚至強於任何一個經營了上百年的能源寡頭了!仙女的強大首先表現在中國國內,在很大程度上來說,她是一個影響力無可比擬的強大財團,旗下產業對整個社會的影響已經到了無法估量的程度,而且她背後家族的國內影響力也已經同期達到了不可估量的地步;同時,她在印度的影響也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其他任何的國際公司都比不上,甚至連其本國的一些大公司都遠遠不如,單單在這兩個亞洲大國中的影響力,就將使得她的能源公司立於不敗之地!除此之外,仙女在歐洲也有很大的影響,單單一個斯派克家族就不能被強者們輕視了,而由於中國和印度的復合作用,尤其是前者在東南亞戰爭中的勝利和超級大國的現實地位,使得她在兩個國家的傳統影響區(東南亞和非洲)擁有更多的發言權,尤其在東南亞地區,幾乎擁有了排他性優勢。所以,能源公司的前景絕對不可限量,注定了要成為世界級寡頭,原本可以算作是不可克服的某個缺點,事實上已經不存在了,她不用走世界同行們的老路,不用多方參股、群策群力也可以成功發展,實現她的獨享利潤,如此的仙女能源,誰又敢小瞧呢?

    對於缺乏合作夥伴這個缺點,也不是不能被克服的,至少中國的一些能源大公司願意同她合作,不管是政府在推動還是真的互有需求,聯手拿下南極洲項目就是明證,而他們的合作肯定不會到此為止,另外,她和印度能源公司也有合作的可能,據說已經互相尋求聯合競標南極洲的其他項目了;如果真是這樣,那麼聯合兩國的能源公司同時競標其他的南極洲項目,也不是不可能的。而既然她在中國和印度能夠找到合作夥伴,那麼為什麼不能在非洲或者南美洲找到合作夥伴呢,共同贏利又有什麼不好呢,甚至在歐洲找到合作夥伴也不是不現實的。對仙女來說,只要打開了合作的大門,到處都能發現願意合作的夥伴,誰願意和錢過不去呢?可事實上,她還是遇到了問題,而且正是在原本強勢的項目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