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極品世家

正文 第一百八十一章 讚譽(1) 文 / 雨眠

    全世界的經濟學家毫不猶豫的表示了對印度經濟的樂觀!

    印度的經濟學家早在38年底就已經轉變了他們的說詞,毫不遺憾的承認他們的錯誤,為經濟的快速恢復表達自己最熱切的期待和讚許,而到了39年5月份,僅僅5個月時間,整個市場已經翻了一番,這更讓經濟學界感到震驚和喜悅。中國市場翻了一番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而印度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整個39年的十二個月裡,印度的市場容量翻了兩番,一舉恢復了世界大市場的地位。不管是哪個國家的經濟界人士,不管他們對印度市場快速恢復抱著什麼樣的心情;也不管是哪國政府,不論他們對印度是好感還是惡感多;更不論他們是哪個國際公司,不管他們是否希望印度快速恢復,所有人都在大張旗鼓的鼓吹著這個世界奇跡。[.]

    鼓吹印度,當然也不忘了拿印度和其他國家相比,人們不去說印度僅僅佔有歐盟現有市場的28%,不說她僅僅佔有中國市場的40%,也不說她不到北美市場的三分之一,而是拿她超高的恢復速度做文章。媒體上說,歐盟市場僅僅增長了1.3倍(比37年2月份),北美也不過2.0倍,即使是中國市場也不過是3.4倍,可是印度市場已經達到了8.3倍!人們總是喜歡拿中國和印度做比較,說什麼如果中國是經濟復甦的「奇跡」,那麼印度的經濟復甦就不能僅僅用「奇跡」來形容了,而是應該被稱為「神奇」,既神秘又奇跡,渾不提他們先前的眾口批評!

    新聞媒體鼓吹印度神話,卻也不忘提及中國的仙女公司,一些別有用心媒體甚至公然宣稱印度的經濟復甦是「仙女公司一手促成的」,說什麼仙女是「印度復甦的第一功臣」……而印度媒體也把仙女當作了經濟復甦的重要力量,稱如果沒有仙女,「或許可以復甦,但是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這使得某人想起了一位革命老前輩評論中國革命的一代領袖的話,讓他有些哭笑不得!有人說過,世上最可怕的人,不是軍閥,也不是政客,更不是大大小小的財主們,而是拿筆桿子的人最可怕。拿筆桿子的人,或許不會生產,或許不會謀劃,或許不會替人分憂,也不會為國分憂為人解愁,但是他們分析事情的能力可是舉世公認的。中國大學課堂上教師帶領學生們點評仙女投資的事情,曾經讓仙女高層人士們大開了眼界,而今全世界的筆桿子點評仙女投資的評論,可是與那些未出茅廬的大學生們不可同日而語的,這些評論讓仙女的領導人和策劃者們以及熟悉仙女內情的人士都感到汗顏,「我們有那麼好麼,有那麼英明麼」?對於世界評論界的冠以「最傑出投資者」、「最有遠見投資者」、「商業權術高手」……這樣的評論,李夢澤和仙女高層以及他的朋友們相對搖頭苦笑,尤其是他的朋友們更是恨的牙癢癢。仙女高層人士其實也沒有評論界說得那麼深謀遠慮,並沒有那麼大的運籌帷幄能力,而李夢澤的朋友們也知道他並沒有那麼「陰險」,尤其是沒有那麼深遠的全盤規劃;仙女總部或許有全盤規劃,但是某人向來是走一步算一步,根本就沒有什麼神奇之處。於是許多人對他「憑空」得來的讚譽既羨慕又無奈,只是他的夫人們個個以他為榮,雖然她們更清楚他有多少斤兩!

    或許外界評論的非常神秘,但是仙女總部的所有人士和相關的知情人士都知道一點,這一點就是他們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證,那就是公司有錢,並由此做了他們應該做的事情。經濟危機使得許多國民生活困苦不堪,度日如年,有錢的仙女就進行了社會救濟,並認為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國內市場競爭非常激烈,有錢的仙女認為國內已經不適合繼續進行大規模投資了,就「沒有放在心上」,結果就出現了三國企業一起得利的事實;仙女有錢,但是遭人嫉妒,投資計劃被洩密,於是不得不調整投資方向,又因為花錢是她最重要的事情,所以就選擇了比較「耗錢」的印度市場,卻帶來了這個市場的奇跡般恢復!仙女的這些投資,統統圍繞著一個中心,那就是「盡量的花錢」,她不怕投資,也不怕短期收益低,幾十年來,她過怕了被錢多壓的喘不過氣來、無可奈何的生活,所以,他們不怕印度的糟糕環境,這樣的市場才是消耗他們巨額資金並能夠最終帶來巨額收益的最佳環境。如果投資歐洲,短期內就能獲利,可是在短期內就又會積存大量的資金,同時歐洲市場缺乏長遠發展和投資的後勁兒,她還是要面對原來的問題。仙女總部統計過,如果她在洩密事件之後不再投資,那麼幾年內,他們將再次持有近萬億元的急於尋找市場的資金,又將會成為一個令人害怕,令人擔憂的公司,業界不害怕仙女的規模巨大,但是他們擔心她的資金的高壓勢頭。

    仙女不畏懼任何人,但是決策者們知道為了公司的良性發展,也不得不迎合業界的心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