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穿越重生 > 寒士謀

小說博覽 第九百七十五章 烏桓造反(下) 文 / 坐井觀天的青蛙

    那曹昂部將聽得,卻是在暗中冷笑。曹昂雖然仁義,心思單純。但他麾下將校卻不如此,他們追隨曹昂,皆能攀龍附鳳,待曹昂接領曹操魏王之位,得之富貴權勢。

    曹丕冷然地瞟了那部將一眼,遂收回目光,引其部署回其寨。曹丕聚其麾下諸將於帳內,

    喚其於帳前聽令。命一將於水路進兵,來日但見風起,用船裝載茅草,依計而行,其餘將領隨他統領兵馬,每人手執茅草一把,內藏硫黃焰硝,各帶火種,各執槍刀,一齊而上,但到狼白山上烏桓營寨,順風舉火,蜀兵數十屯,只燒其一半,每間一屯燒一屯。各軍養精蓄銳,準備持久作戰,不許暫退,晝夜追襲,只擒了烏桓之主,蹋頓單于方止。

    曹丕渾身散發迫人氣勢,煞是威風,計策一定,眾將聽了軍令,慨然應和,各受計而。

    卻說蹋頓單于,聽聞昨夜魏兵襲營,自軍兵馬奮勇抵抗,魏兵抵擋不住,狼狽退走,其間曹昂幾乎還被凱隆臨與朵畢武聯手擒住。蹋頓單于心裡一喜,正於高處觀望魏軍營寨,正欲乘勢出擊,查看敵情。就在此時,一陣轟響暴起,蹋頓單于心裡猛地一揪,轉身望,原來是寨內旗旛,無風自倒。

    蹋頓單于臉色一沉,心頭直跳,連忙向朵畢武問道。

    「此為何兆?」

    朵畢武銅鈴般的巨目一瞪,甕聲甕氣地答道。

    「莫非魏兵今夜將來劫營?」

    蹋頓單于聽言,冷然一笑,一副斷定的態勢鄙夷喝道。

    「魏兵昨夜使詐來襲,反而大敗而逃,安敢再來耶!?」

    朵畢武想了一陣,便又答道。

    「亦或許是魏軍詳裝試探,欲要擾亂我軍心?」

    正言間,忽有一斥候來報,言在山上遠遠望見,有一部魏兵盡沿山望東了。蹋頓單于面色一凝,腦念電轉,雙目剎地爆出兩道精光而道。

    「哼!果如朵將軍所猜,此必是魏軍疑兵。」

    蹋頓單于遂令諸軍休動,又命凱隆臨引數千鐵騎出巡,以探虛實。到了黃昏時分,江北處猝然冒起一陣陣紅通通的火光。蹋頓單于聽聞,神色一變,不由惶急起來。不一時,凱隆臨騎著快馬回奏。

    「報!!魏兵忽然偷襲,在江上營寨縱火,我軍兵士大亂,營寨大半燒著!!」

    蹋頓單于聞言,心裡一揪,連忙令凱隆臨派二萬兵士前以江水撲滅火勢。凱隆臨領命,速引軍而。

    蹋頓單于眼見凱隆臨引兵了,仍舊心神不定,彷彿將有大禍臨頭似的。到了初更時分,大風驟起。白狼山上四處忽然傳起陣陣劇烈火聲暴響,蹋頓單于急出寨而望,只見營寨左屯火發。蹋頓單于,速命兵士趕救火,烏桓兵士急出,剛到左屯營寨。驀然間,山上右側又衝起一陣陣張天火焰。

    風緊火急,樹木皆著,火勢猖獗,迅速蔓延而,將整座狼白山燒得火紅火花的一片。烏桓各寨,響起一陣陣淒厲慌亂的慘叫聲,無數烏桓兵士狼狽逃出,躲避營寨火勢,互相推擠,自相踐踏,死者不知其數。

    近十萬烏桓兵士如同火中蚱蜢,亂跳亂竄,烏桓潰不成軍,各烏桓將士根本喝止不住。就在此時,一陣陣驚天動地的喊殺聲從山後暴起,魏兵赫然殺到,卻又不知來了多少軍馬。蹋頓單于,嚇得魂魄驚飛,連忙上馬,直奔朵畢武營時,卻見其營中火光連天而起。山上火勢張天衝起,照耀如同白日。朵畢武慌忙上馬,引數十騎冒火突出。蹋頓單于見得朵畢武逃出火勢,頓時一喜,連忙吆聲呼喚。朵畢武正欲救蹋頓單于,一聽聲音熟悉,急忙投眼一望,大喜過望,連忙縱馬趕。

    就在此時,一員魏將率領一彪人馬倏然殺至,擋住朵畢武廝殺。朵畢武一時衝破不得,蹋頓單于見了,嚇得臉色煞白,火光照得尤為清晰,當下狼狽撥馬投西便走。那員魏將眼疾,發現蹋頓單于,連忙捨了朵畢武,引兵追來。蹋頓單于正慌,胡亂而逃。猝然,一陣轟響暴起,前面又一軍攔住,又是魏軍兵馬,兩下夾攻趕來。蹋頓單于大驚,自知若不死戰,必死無疑,抽出腰間雙刀,慌色盡變為猙獰之狀,拚死突破。蹋頓單于武藝極高,更是烏桓第一勇士,

    當下在魏兵人潮內左突右衝,如同一頭凶暴猛虎撲入了狼群。魏兵奮勇抵擋,將蹋頓單于圍在核心裡廝殺,蹋頓單于雙刀舞若狂風,殺出陣陣血雨。

    忽然又是一陣喊聲暴起,蹋頓單于心神一陣,以為又是魏兵殺到。不過他很快便湧起狂喜之色,原來是朵畢武聚合一部殘兵,殺入了重圍,火速趕來營救。蹋頓單于連忙猛揮雙刀,撕開一條血路,撞入朵畢武的軍陣內。朵畢武見蹋頓單于無礙,連忙引軍突破而逃。

    正行之間,前面一軍又到,乃凱隆臨也。原來凱隆臨在江邊,見狼白山火勢猛烈,唯恐蹋頓單于有失,當即撥軍來救。兩軍合兵一處而行,背後有大部魏兵追至。為首之將,正是曹丕。曹丕縱馬挺槍,眼神死死地盯著蹋頓單于,叫罵不絕。

    此時蹋頓單于哪裡還有心思廝殺,拔馬就逃,烏桓殘兵隨之追上。曹丕引軍追殺不停,直至將蹋頓單于追到臨近小山之內。朵畢武、凱隆臨引軍在山下抵擋,蹋頓單于慌忙上山。曹丕率軍殺到山下,與朵畢武、凱隆臨廝殺一起。

    曹丕手執鋼槍,縱馬飛行,於陣前為首當沖,率領麾下諸將,奮勇廝殺。魏將受曹丕英勇激發,勇不畏死。烏桓軍心神慌亂,哪有平日那般彪悍,被魏軍殺得節節敗退。

    卻說蹋頓單于衝上山頭,遙望對面白狼山上,遍野火光不絕,死屍重疊,不知死了多少人。一股血氣,從蹋頓單于腹部湧起,直衝咽喉,哇的一聲,竟是氣得吐血數鬥。

    兩軍殺至平明時分,曹丕見一時難以突破,朵畢武、凱隆臨等烏桓將士儼然一副死志,要與自軍拚個玉石俱焚。曹丕知這些蠻夷血性方剛,不欲與之硬碰,暫且收軍撤走。朵畢武、凱隆臨見魏兵撤,亦不敢多做廝殺。即時,朵畢武引一部殘兵上山擁護蹋頓單于,而凱隆臨則收復各部殘兵。曹丕饒山而走,正欲回寨,路途中凡見烏桓殘兵,立即衝殺。不少烏桓殘兵被曹丕殺得潰散,曹丕直衝到江邊,又逢著一大隊烏桓殘兵。曹丕臉色冷酷,嘴角冷然笑起,把槍一招,率軍又是衝殺過。眼下烏桓兵無不心頭慌亂,只顧著保命,毫無半分威脅,任由魏兵廝殺。曹丕殺得正是興起,忽然前面一陣巨大的喊殺聲傳來。曹丕臉色一凝,從亂軍內的縫隙中眺望過,隱隱看見近萬兵馬在火速衝殺過來。為首之將,正是他的兄長曹昂。

    曹丕一雙梟目微微一瞇,眼縫內閃出一陣厭惡之色,心裡暗付而道。

    「哼!這來爭功時,卻是積極!」

    原來曹昂昨夜一直擔憂曹丕自視甚高,計策不成,反被彪悍的烏桓軍殺得挫敗。故而曹昂一夜未眠,暗令其麾下諸軍,不得解甲,隨時準備救援。到了初更時分,曹昂忽聽兵士來報,江上烏桓營寨,突然起火。曹昂聽言,臉色一喜,急登上關頭眺望,果見江上紅通通的一片,大火沖騰。隨即不久,白狼山上又是衝起一片片張天的火焰,火光照得夜空如同白晝般通亮。曹昂見之,心裡暗歎不已,心想自己這二弟果有父王的風采。曹昂心頭大石,隨即亦落下。此時其麾下諸將卻一齊趕來,勸曹昂趁機出兵,掩殺烏桓殘軍,一舉擒下那蹋頓單于。曹昂本不欲與曹丕爭功,但其麾下諸將皆是苦勸不止,直言道眼下外族犯境,當應速將其剷除,豈能顧忌這爭功之事。曹昂聽罷,亦覺有理,當下立即喝令諸將,點齊兵馬,火速出關,風馳電掣般掩殺過。

    曹昂率大部兵馬先殺到狼白山下,大肆掩殺一部部烏桓殘兵,當時烏桓兵剛逃出火勢,無不焦頭爛額,驚慌不已,忽然被近萬魏兵衝殺,哪裡抵擋得了。曹昂率諸將誅殺了近萬餘烏桓兵士,俘虜無數。後來山上的烏桓殘兵見山下有大量魏兵,便轉走後山,逃向江岸。曹昂遂引軍取近路截殺,正好遇著了曹丕回歸的兵馬。曹丕、曹昂兄弟各引萬餘兵馬,前後夾攻,將無數烏桓殘兵逼入江內,剿殺烏桓人馬,數以萬計,直至將其殺得潰散。曹昂勒馬衝到曹丕面前,凝聲喝道。

    「二弟韜略絕倫,這江下山上的兩把火,可把十五萬烏桓賊軍燒死大半。兄於關上,見賊軍混亂,正是一鼓作氣,大肆剿殺的大好時機,故而火速出兵掩殺,絕無爭功之意。此番若能破之烏桓,當以二弟為首功!!」

    曹丕聽言,卻是覺得曹昂虛偽,心裡對曹昂更是厭惡。曹丕暫壓情緒,神色一凝,向曹昂說道。

    「兄長不必多心。你我兄弟二人,為國征戰,討伐異族,豈會在乎這功勞大小?」

    曹昂聞言,方才心神一定,原本他還以為曹丕或多或少亦會有些怨氣,眼下卻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曹丕說罷,又把槍遙指狼白山西邊臨近一座小山,向曹昂說道。

    「那蹋頓單于已被我逼上那座山頭,想必此時尚未逃走。弟之部署連夜廝殺,皆以人疲馬乏,兄長你麾下部署鋒芒正勁,可速引軍趕山下圍攏,切莫讓那蹋頓單于逃了!」

    曹昂聽言,當即頷首應和,遂將烏桓俘虜盡轉交於曹丕。交接過後,曹丕引著兵馬,還有一眾俘虜,撤回關內。至於曹昂則依照曹丕吩咐,引軍火速趕往蹋頓單于所在的那座小山。

    且說凱隆臨正收復殘兵,突兀之間,一陣喊殺聲暴起。凱隆臨心裡一驚,又見一部魏兵復回殺來。頓時間,烏桓兵嚇得如同驚弓之鳥,四處逃散。曹昂大喝一聲,挺槍縱馬,率軍蜂擁殺,凱隆臨急忙呼喚數員烏桓將校將兵士帶往後面小山,他則自引其麾下部署,抵擋魏軍,為其斷後。

    凱隆臨縱馬飛奔,面目猙獰,徑直而取曹昂。曹昂見凱隆臨殺來,臉色一變,連忙抖數精神。電光火石之間,兩馬相沖。凱隆臨舞起大刀,向曹昂的脖子倏然一砍。曹昂連忙彎身躲避,凱隆臨剎地衝過,曹昂轉身望其背心一槍刺。凱隆臨猛地勒住馬匹,一刀反抗,抵住曹昂刺來的槍支。兩柄兵器猝然碰撞,凱隆臨力勁浩大,驟然發勁,一刀打開曹昂的槍支。曹昂只覺手上鋼槍彷彿不受控制般蕩起,一時失勢,幾乎翻落馬下。曹昂好不容易穩住身勢,凱隆臨猝然轉馬殺來,舞刀連劈背,曹昂揮槍死死抵擋,被凱隆臨殺得節節敗退。

    少時,五、六員魏軍將校,見曹昂情勢危急,連忙蜂擁趕來。凱隆臨不敢托大,一刀虛砍,趁機盪開陣腳,奪路而逃。曹昂引兵掩殺,殺至山腳之上。曹昂見山上已聚集不少烏桓兵馬,不知其數,不敢貿然衝上山上廝殺,遂依照曹丕吩咐,令兵馬將山腳重重圍住。曹昂唯恐蹋頓單于引軍拚死突破,故而不敢有絲毫鬆懈,命兵士不許歇息,兵器不可離手,守在山下隨時備戰。諸軍聽令,緊密地守在山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