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穿越重生 > 寒士謀

小說博覽 第四百九十八章 步步驚心 文 / 坐井觀天的青蛙

    只怕不用多久,在這裡集聚的文馬聯軍的兵力,會急升到與他這方的兵力不相上下。()如此一來,韓遂當真要與文馬聯軍大戰,必定落個兩敗俱傷的下場。韓遂臉龐頻頻在抽動,狠狠地壓住怒火,過了一陣後,竟升起了一張笑臉。

    「呂布這等惡徒,理應受誅!韓某豈有保他之理!閻彥明聽令!立刻領兵協助文冠軍和義弟的義師誅殺呂布惡徒!」

    「末將領命!!」

    閻行拱手接令,便是引著三千鐵甲精銳騎兵衝出營外。而因為文翰並無表示,所以營外的兵士皆無放箭去阻。閻行引軍迅速地衝往呂布位置,呂布剛聽到韓遂之言,又見閻行引軍衝來,頓時怒髮衝冠,朝著韓遂竭斯底裡地吼道。

    「韓文約!!你這無義小人,若我今日不死,來日必取你之狗命!!!」

    在呂布吼話間,徐晃趁機大斧一劈,呂布火氣正盛,見徐晃偷襲,暴力一漲,揮戟擋去,隨後回手一抽,往著徐晃的頭顱便是回掃而來。徐晃猛地驅身一避,頭盔被方天畫戟打飛,就在他還未來得及回過神來,呂布另一手握起砂鍋般大的拳頭,朝著徐晃的面門就是打去。還好此時,閻行即使趕來,長槊連刺幾道槍花,將呂布逼退。同時間,精盾營將士又是撲來,還有閻行的西涼鐵甲騎兵亦從一方火速飛奔而來。

    呂布不敢戀戰,猝然一拉韁繩,往大開的城門位置便是逃去。哪知城門內有一隊弓弩手藉著夜色、霧氣隱秘,埋伏許久,見呂布衝入射程範圍,齊齊放箭。

    呂布一心只顧著逃跑,怎想過這門裡有伏兵,數百根箭矢倏然飛來,呂布一邊慌亂揮戟,一邊躲避,倉促間,被一根箭矢射中右臂,數根箭矢擦過他的身軀。一輪箭潮過後,城門已被關起。

    呂布顧不得拔箭,連忙又拉韁繩,往北門方向奪路而去。在其身後,箭矢破空聲又起,還好赤兔馬行走如風,用極快的速度,硬是逃出了箭矢飛奔的射程。呂布往北門逃去,在其身後追著不知多少支兵馬,那無處不在的喊殺聲幾乎將呂布逼瘋。呂布狂拍赤兔馬,一路飛馳,遇到不少從另一邊追來的文馬聯軍兵士,呂布不敢停下,飛馬刺殺,有些兵士經驗老道,不去砍呂布,卻紛紛去砍赤兔馬。赤兔馬受了不少傷勢,連連淒厲嘶鳴。

    再回到呂營。此時,張遼、陳宮身邊的兵士僅有不到數百人,好似無窮無盡的文馬聯軍宛如一個血盆大口,不斷吞張,將八千呂兵幾乎吃盡,張遼、陳宮身邊的兵士已是僅存的最後一支殘軍。

    「死!!!」

    成廉與胡車兒已是大戰了數十回合,在此之前,成廉在宛如狂潮的敵軍撲殺下,已受了不少的傷勢,後又與胡車兒打了數十回合,現已是筋疲力盡。{更新}

    就在此時,胡車兒暴然一喝,大錘由天遽然轟落,成廉急急抬槍去擋,轟的一聲,槍隨聲斷裂,大錘墜落,成廉的頭顱剎地炸了開來。

    而在成廉死去的同時,宋憲亦被馬休、馬鐵聯手殺死,只見馬休一刀打飛宋憲的兵器,馬鐵趁機迅猛地飛出一槍,刺中宋憲的心窩,宋憲啊的一聲慘叫,佈滿血跡的臉龐上,大眼凸起,眼色儘是不甘、痛苦,緩緩地轉過頭,臨死前望了一眼身後的同袍,然後才墜落下馬,被圍來的兵士,亂刀剁成血肉模糊的肉醬。

    「成將軍,宋將軍!!!哇啊啊啊啊!!!」

    眼見著昔日同袍一個個的死去,張遼好似陷入了暴走狀態,忽然暴發出一股極其恐怖的威勢,張遼猛動長槍,盡打搏命招式,迎著一波又一波撲殺而來的敵兵裹血力戰,張遼完全放棄防備,只用速度去殺人,殺得越來越快,他每前一步,就有數個敵兵被快槍刺死,漸漸地竟嚇得文馬聯軍的兵士,無人敢前。

    張遼眼目好似發著紅光,面對著密密麻麻的人潮,赫赫望去。胡車兒見其如此勇猛,不禁生出幾分敬佩之意。

    「主公有令!凡是擒得張文遠、陳公台者,封都尉,賞八千兩黃金!」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胡車兒喝聲一出,頓時文翰軍的兵士個個變得毫不畏死,持刀槍再次開始撲殺。

    而就在此時,在張遼、陳宮身後的李封,眼色忽地變得幽然,緩緩地走進張遼背後,張遼以為李封來助戰,沒有防備。就在張遼再殺退一波敵兵時,李封猝然發作,好似一頭惡熊般撲向了張遼,張遼被李封撲倒在地,扭身便是一拳打向李封,李封被打飛幾顆血牙,但求生的**,逼出了李封的野性,一邊死死地壓住張遼,一邊大喝道。

    「別殺我!!!我擒住張文遠啦!!」

    李封此舉已是十分明顯,他想要擒住張遼,來換取活命。在一邊的兵士迅速地奔去,無數柄刀槍飛速地抵在了張遼的全身。

    「李封!!你這叛徒,我要殺了你!!!」

    陳宮氣得渾身哆嗦,臉目猙獰,拿著刀便往李封後背砍去。陳宮眼裡此時只有李封,哪有顧得在李封旁邊密密麻麻的敵軍,文馬聯軍的兵士一擁而上,先將陳宮手中大刀砍飛,然後七手八腳地將陳宮壓在地上,將其死死擒住。

    「軍師!!!!嗷嗷嗷!!!」

    張遼眼見陳宮被擒,竟又再次爆發,虎軀大震,竟將李封整個人都給震飛。因為文翰早前有令,要生擒張遼,所以這些兵士都不敢動手。不過張遼卻不會客氣,他隨即一手拿起長槍,打起一個迅猛的迴旋,將身邊所有的兵器打飛,一彈身軀,便想去救陳宮。

    「張文遠,若你不想陳公台喪命,那就乖乖受擒!否則!」

    不知何時,胡車兒已衝到陳宮身邊,用錘抵在陳宮的後腦勺上,冷寒地喝道。張遼見之,頓時好似被抽去了全身的力氣,連退數步後,放下了武器,整個人好似丟了靈魂。

    「張文遠!!!不准投降!!!我等寧死不降!!!!」

    陳宮眼角崩裂,嗓幾乎喊破,好似失心瘋般亂吼。

    張遼目光漸漸變得黯淡,身軀被五花大綁地捆起,這時在他腦海中,回憶起的,是舊日一幕幕追隨在呂布身邊作戰的畫面。從前還在并州之時,他深深地敬重呂布,為此他可以為呂布付出性命也在所不惜。只不過,隨著這個亂世的到來,許多東西似乎都變了,呂布再也不是那在并州抵擋羌胡,保家衛國的呂奉先,他慢慢地變得迷戀權力,**過盛,後來更是弒殺了丁原,投靠了當時天下第一奸臣董卓。至此開始,呂布便是越變越是陌生。有時候,甚至連張遼都覺得,他昔日敬重的那個男人,已經消失了。

    「為何會變得如此。我張文遠竟會落得如此下場。」

    張遼忽然咧起一個笑容,悲涼地自嘲起來。

    隨著張遼、陳宮被擒,剩下的幾百呂兵亦再無反抗,盡數放下武器受擒。於此,呂布的勢力幾乎消滅殆盡,僅剩下的,也唯有呂布一人在孤軍奮戰。

    另一邊,幾個斥候快速向文翰和馬騰疾奔而來,趕至後一陣疾言快語報後,文翰和馬騰對視一眼,同時頷首。

    「翰鎮西,可願隨我等一行,親眼見證這被譽為天下無雙的男人,最後的一戰。」

    文翰忽地轉頭,甚是平靜地向韓遂問道。韓遂收斂幾分神色,又是笑起。

    「竟是文冠軍所邀,韓某豈有不赴之理?閻彥明,你隨我一同過去。」

    隨後,文翰、馬騰、韓遂在幾隊部隊的護擁下,緩緩地奔出臨晉城門。

    此時,夜時將過,不過天色不見明朗,那虛空上的烏雲,滾滾蕩起,雷光頻頻飛動,一場大風暴快要降臨。

    話說呂布從臨晉北牆的破口逃出,在無數追兵下,一路飛逃,剛逃往一個路口,張繡領著一千兵士,從林間殺出。呂布只戰了幾合,又認得張繡,知他武藝不凡,若要拚殺,要花不少時間才能將其擊敗,於是拍馬往西邊的空檔位置奪路而去。

    張繡並無緊追,他受戲隆托付,只要將呂布引入西邊即可。而他還有其他的任務,將呂布趕去西邊後,張繡令兵士原地守住,便拍馬亦往西邊方向疾奔而去。

    呂布惶急逃向西邊,又到一林口,雖然此時週遭寂靜,但呂布卻覺得耳邊仍是在響起無數的喊殺聲,呂布凝了凝神,縱馬奔入。剛入林口不遠,一手持獅頭大砍刀,髯長二尺,目生威凜的大漢領一千兵士飛出。此大漢,正是馬騰麾下大將,龐德,龐令明!這龐德與關羽生得有幾分相似,呂布頓時嚇了一跳,還以為關羽殺來,連忙揮方天畫戟去擋。龐德與呂布戰了幾合,呂布認清龐德面貌後,才知此人非是關羽,雖是如此,這大漢孔武有力,刀式猛烈,劈砍迅疾刁鑽,不比之關羽的武藝遜色多少。呂布殺了幾回合後,見那一千兵士將要圍來,又見南邊兵力不多,虛刺一戟後,騙過龐德,朝著南邊方向奪路而逃。龐德亦無去追,待呂布逃遠後,令兵士守在原地,單騎而去。

    呂布再往南方逃去,眉頭不斷在跳,臉色不但陰沉更帶著幾分虛脫,他在草木皆兵的圍殺下,廝殺了一夜,又連連遭到兩潑伏軍,無論是體力還是精神損耗皆是極大。甚至不知為何,呂布腦海裡連連升起昔日在丁原、董卓麾下,與其相伴的畫面。

    呂布猛甩頭顱,好似要將這些畫面甩走,不知覺間,在他前路出現了一片一望無盡的大草叢。呂布心臟驟地一揪,連忙抖數精神,四目警惕環視,騎馬緩緩前進。他騎馬走了快有百米,忽然在右邊草叢,響起一陣陣湧動聲音,呂布臉色剎地變得蒼白,前兩回深刻的教訓,已令他猜得,那草叢內必又有一支伏軍。呂布策馬往左路就逃,而就在他逃開不久,持著錦銀獅牙槍的馬超,引一千兵士,飛馬奔出,舞槍在後連連喝罵。

    若是以往,呂布必然轉身與馬超殺個天昏地暗,也絕不會臨戰退縮。不過,此時呂布自知非是逞一時之氣的時候,緊壓著火氣,咬著鋼齒飛速拍馬狂奔。馬超見呂布逃遠,冷冷一笑,令兵士在原地把守,便獨自策馬飛往一處。

    呂布逃了一陣,見後方無追兵追來,才放慢了進程。先是鋪天蓋地的圍殺,後又連遭伏軍偷襲,而且每支伏軍的領軍之將,皆是超一流的武將。這不但是**上的折磨,更是精神心靈上的折磨,呂布感覺自己彷彿就似一隻被人慢慢逼近死路的耗,他的神志幾乎被逼得模糊,那舊日的一幕幕畫面又再在他腦海裡升起,呂布忽感一陣頭痛欲裂,差點墜下馬來。

    「我是呂!!奉!!先!!!天下無雙的呂奉先!!!!我絕不會如此輕易死去!!!我仍要縱橫天下!!!喔嗷嗷嗷嗷嗷!!!」

    須臾,呂布血目大張,滿臉青筋凸起,仰天大吼,好似要將全身的怒火都給倒盡。一陣陣轟鳴的回聲在周邊山谷內迴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