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吾名鯤鵬

新時代卷 第七十九章 真相 文 / 莫嘯天

    孔宣離去之後,古青將錦盒交與金莉,順便轉達了孔宣與鯤鵬的意思,繼續讓金莉留在天道宗。

    金莉本就不願意回去儒山,對她而言,那裡沒有絲毫樂趣,只有無盡的苦悶,想到自己曾在裡面呆了幾億年,簡直難以想像,情願留在天道宗。[搜索最新更新盡在.]

    說起來,金莉數次請求拜在古青門下,但是都被古青婉拒,聲稱時機未到,因果不明,讓金莉與紅孩兒只能唉聲歎氣。

    一晃眼間,又是五百年。

    這一日,天道宗後殿傳出幾聲笑聲,然後便是一陣沉默,隱隱的還有幾聲歎息迴盪。

    後殿玉台上,古青端坐其上,頭頂雲光閃動,混沌鍾居中,十二道柱子在四處若隱若現,每一根柱子上都端坐著一個一寸高的小人,正是十二祖巫化身。

    只聽一聲鐘鳴,『嗡!』,混沌鍾之上一道模糊的身影出現,與古青有五分相似,人影一閃,鑽進古青肉身。

    古青頓時週身瀰漫一股異樣的氣息,過了片刻,古青收了頭頂雲光,混沌鍾鐘聲悠揚,仍在心田徘徊。

    古青走下玉台,周青走來,拉住他的雙手問道:夫君,怎得又是大笑,又是歎息?

    古青臉上泛起一絲苦澀,深呼一口氣道:夫人,你該是知道當日悟空道人,鎮元子道友為我指點斬屍之法,當日為夫感歎大道有望,如今看來,卻是······哎!

    聽到這深深的歎息,周青暗覺不妙,呼道:莫非是他們二人算計夫君,意圖謀取混沌鍾!

    古青停了好一會兒,才搖頭道:不然,雖然此法有誤,他們應該也無惡意,畢竟此事就是為夫也是如今才明曉究竟。

    周青沉默,雖然她如今借助河圖斬去一屍,又將洛書煉成第二元神,但涉及到大神通者算計,憑她道行還不及推演出究竟。

    古青抓緊夫人的雙手,歎息道:直到為夫漸漸摸清斬三屍邊緣,才發覺斬屍之法,卻是不適合為夫證道成聖。

    周青驚呼一聲,雙目炯炯,盯著古青,等著他說下去。

    古青拉著夫人坐下,緩緩道來,『天道之下九尊聖人,如今已經有八位,這也是最後一位聖人,便是所有准聖算計,也是有的,然而這第九位聖人證道之法卻不是斬屍,功德二法,而是另闢蹊徑,獨尊一法,為夫若要證道,自然不可依斬屍之法而行,如此修行反而耗費了時日,其中是不是算計,待為夫證道,才可以斷定!』

    周青苦笑一陣,『那夫君豈不是白白浪費了萬餘年,又怎知鎮元子,悟空道人不是算計與你?』

    古青臉上露出笑容,『呵呵,夫人這裡卻是錯了,斬屍之法雖然不能相助為夫證道,但若非斬屍之法將為夫道行推至如今境界,又怎能看出破綻來?如今糾正過來,也為時不晚!』

    周青這才臉色好轉,疑惑道:夫君也曾說,盛極而衰,佛教如今興盛至極,此次量劫就是滅了道統也不是不可能,夫君如何看?

    古青冷笑道:夫人,你我二人都可以看出來,佛教的准提聖人,接引聖人又豈會不知!他們佛門先天不足,在封神中又佔足了玄門的便宜,截教倒也罷了,近乎滅教,闡教十二金仙被度走四人,燃燈道人以副教主之尊叛教,此劫哪怕佛門可以躲,三清也不會容許,定然竭力打壓,兩位佛門聖人恐怕早就有了應對之法了?

    周青也認識到了這些活了很多年的老怪物很難猜度,弄不好就被算計,換了個話題道:夫君,你為何留金莉那丫頭在天道宗,你也算出,他乃是北冥老祖鯤鵬的親女,如此一來,不怕得罪他?

    周青這麼一問,本也是打發一下時間,沒想到古青面色一沉,格外的鄭重,連呼吸都加重幾分,頭顱抬起,看著遠方,瞳孔縮了一縮,眼中露出複雜,似乎迷茫,似乎狂熱,還帶著幾分忌憚。

    周青扯了扯古青的袖子,問道:夫君,莫非那金莉有什麼古怪,讓夫君如此在意?

    古青深吸一口氣,點點頭道:不錯,她確實有些玄機,不過為夫還未探明,只是冥冥中的感應。

    周青故意板起臉,冷聲道:不會夫君你想要收下她吧?她跟紅孩兒可是情投意合,莫非夫君你老不正經······

    說完之後,周青就是一陣嬌笑。

    古青苦笑,看出周青在開玩笑,『她與紅孩兒確實有姻緣,只是此事不是為夫看重的,而是別有情由。』

    周青眼神一轉,言道:哦,那夫君不妨道來,讓妾身聽一下。

    古青頭頂一晃,混沌鍾輕鳴一聲,在周圍佈置出重重禁制,這才收起,臉色鄭重,開始言說。

    『金莉初來天道宗,當日夫人也是知道的,當時為夫算出小月被人帶來,喜不自勝,然而更為緊要的是,竟然得出大道機緣將至,所以知曉紅孩兒與金莉相識,便將她留下,一直至今。』

    『本來當時道行有限,算不出究竟,就想著日後道行精進,在一心推演,只是那種感覺反而越來越淡,更不能讓她離去。』

    『直到前一刻,為夫算出自己證道之法,雖然還是不清楚金莉那丫頭能帶來什麼證道機緣,但是那種感覺越來越強烈,所以即便為此事得罪鯤鵬老祖,也是不得不為!』

    周青也是眉頭深鎖,小臉慘白,萬萬想不到,自己一句玩笑話,竟然引出了古青的大道機緣。

    機緣稍縱即逝,周青也能理解,對於古青留下金莉再也不敢輕易開玩笑,只是實在不明白金莉能帶來什麼機緣。

    兩夫婦一時無話,一直過了整個晚上,到了第二日,古月(就是古青的女兒,現在叫古月)跑來請安,兩人才壓下心頭的沉悶,強顏歡笑。

    過了幾個月,古青再次沉入閉關,開始打通自己的大道之路。

    南儋部洲之地,鯤鵬深深望著天道宗方向,雖然第九聖人在他看來不過如此,但是古青能醒轉過來,還是讓他稍稍驚訝了一番,本來鯤鵬還打算透漏一些因果,好助他成道,如今倒是省事了。

    鯤鵬嘴角掛著詭異的笑容,『嘿嘿,自己脫出了嗎?倒也不用麻煩貧道出手了!』

    古青本來到了大羅金仙巔峰,便沒有了悟道之法,走到了一個瓶頸,若是無人指點,他就只能精煉血脈,將十二祖巫精血煉化入體內,只是到底能不能成道,還是未知數。

    所以後來悟空道人,鎮元子的橫空而出,指點大道,讓他茅塞頓開,頗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慨,斬出帝江等幾大祖巫化身,道行大進的他更認定此法可以證道。

    然而到了如今古青才發現他走到了一個死胡同,這個糾結的情況就是,斬屍之法是成不了大道的,最起碼他成不了大道,這是必然,也是天道所定。

    第九位聖人另尋他法證道,鴻鈞道祖早有論說,至於何法,並沒有仔細說明,只有古青知道其中究竟。

    八位聖人,從最早成聖的女媧,到三清,西方二聖,再至西土大陸的耶和華,功德無量的后土,證道之法,雖然大都波折,但是歸根結底,都可以看成功德,或者氣運證道。

    雖然東方的七位聖人都修行了斬屍之法,成聖之前還斬出了善屍,惡屍,成聖之際又熔煉道體內,然而實際上都是靠著功德,女媧不必說,三清引出了盤古開天功德成聖,接引靠著立教功德就成了聖人,准提卻要連發多少大宏願,而且這幾人都有鴻蒙紫氣參悟。

    耶和華獨霸西土氣運,有念力加身,乃是神格證道之法,與東方聖人異曲同工。

    東方的聖人是精進道行,體悟天道,存一絲真靈在天道內,借助天道之力,耶和華是修行出精粹的神格,寄托在天道內,原理是相同的。

    至於后土,海量的功德,還有倒霉蛋紅雲的那道鴻蒙紫氣,這才證道成聖。

    唯有這最後的古青,他的證道之法是肉身成聖,換言之就是煉化十二祖巫精血入體,達到超脫的程度。

    當然這種超脫並不是超脫了天道,要不怎麼說是天道之下第九位聖人?

    悟空道人與鎮元子的『好心指點』,當然也不是他們的本意,誰會自己成不了大道,甘願他人成道?

    只不過聖人之命難違,這才做出犧牲,還做出一副從天道卷中體悟頗深的樣子,免得跟未來的聖人結下大因果。

    古青的證道既是天道所立,也是眾位聖人都願意看到的結果,因為他們都看到了這最後一位聖人的弱點。

    反觀,若是鎮元子成聖都會比古青麻煩很多,若是冥河證道成聖,聖人的實力排位將會再次改變。

    轉眼間三萬年過去,一聲鐘鳴響徹整個世界,天雷轟鳴,似乎暗示著什麼。

    三十三天傳出幾聲輕笑,似乎早已按捺不住。

    天道宗後殿,古青吐出一口血,臉色異常的紅潤,身前一灘血跡,調息一陣,古青嘴角露出一絲笑意,因為他終於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了。

    過了不久,古青將金莉與紅孩兒招進了後殿,就連他的夫人都沒能入內,可見他對此事的重視程度。

    紅孩兒叩拜老師,金莉也依此行禮,自認為後輩弟子,心中不解古青叫她來做什麼。

    過了不久,紅孩兒奉命外出,前去北俱蘆洲一趟,抓來很多的邪修,同時,李峰,丘青,凌月,天牢道人,天缺道人都收到法旨,外出抓來一些陰毒狠辣之輩,他們全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出身北冥。

    古青與金莉說了什麼,沒有人知道,直到九日後,金莉才一臉慘白走出了後殿。

    走出後殿的金莉心神恍惚,一直坐在花園中發呆,紅孩兒前來寬慰,金莉一直哭了幾日才停下,哭累了就睡在紅孩兒懷中。

    又過去幾個月,金莉對那些出身北冥的修士,採用搜魂秘術,臉色更加蒼白,眼中露出絕望,還有一股難以壓制的憤怒。

    金莉休息了幾日,便首次自主離開天道宗,直往南儋部洲儒山而去。

    在古青的授意下,紅孩兒,丘青,李峰,凌月,天牢,天缺全都跟隨在後,保護著金莉的安全。

    天道宗,周青帶著些不滿,『夫君安排好了?此事用得著如此小心嗎?』

    古青搖頭道:此次算計了鯤鵬老祖一把,以他性情,說不定會做出些什麼,就是儒山也不是好惹的,那位孔宣道人,若為夫不出手,我天道宗無人能敵,就是夫人動用河圖洛書佈置大陣也差上很多,說不準為夫還要親自外出一趟。

    周青也不多慮,她很清楚,如今的古青雖然離聖人境界還遠,但是只要此次功成,證道便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只是卻要惡了幾位聖人。

    不過按照古青自己說,自己日後也是聖人,千萬次的算計了斷因果,根本不妨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