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吾名鯤鵬

新時代卷 第七十三章 彎路 文 / 莫嘯天

    東勝神州中有一座仙山,名為太阿,或者不能稱之為仙山,這座山出自仙人之手,據稱曾有仙人在此悟道苦修,但是後來仙人被召到天庭擔任仙官,便再無神跡顯靈。

    這修士只是個散修,布下的禁法也份屬尋常,全無害人之心,最多讓人迷失方向,過個三日就能自行下山。[.]

    在仙人離去後,有人欲一睹仙人道場,便孤身進入,歸來之後,大大讚歎了一番,不少好事者跟從,稱此地『鍾天地之神秀,不愧仙人悟道之地』。

    隨著歲月的流逝,仙人佈置的禁法逐漸失效,當為人傳開之後,凡俗之人也會來此觀賞,瞻仰仙人聖境。

    久而久之,原來荊棘叢生的山坡被開平,變得空曠無物,更有一個王爺為表對仙道尊崇,特意勞民傷財,修出一道直達山頂的山道。

    這一日,正是一個好日子,不少凡人來此遊覽,背後背著一個包袱,手上提著竹籃等物。

    地仙界凡人雖然身強體壯,平常也是百病不生,但是若要攀爬上山頂也要三四個時辰,期間渴了餓了都要進食喝水,山頂更有狂風,帶上吃的用的總是方便許多。

    山腳下,幾個壯漢相邀,口中爽朗的大笑,暗暗比較誰先踏上山巔,一齊沿著台階,朝著山頂攀爬。

    在他們走後,一個面色俊朗,身子略顯薄弱的青年站在山腳下,黑髮垂下,遮住了他的雙眼,但是明亮的目光透出,看著那些石質的台階,口中笑道:路,已經鋪好,在山腳不知何處攀爬,心生迷茫時,不妨依著前人的路去走。

    青年踏上台階,不快也不慢,緊緊跟著前面的幾個壯漢,一縷清風吹來,掀開遮住眼睛的黑髮,露出鯤鵬滿是滄桑的雙目。

    前面的壯漢不時調笑之際,發現後面一個身子薄弱的青年緊緊跟著,也是略顯詫異,回頭笑了一下,便快步走去。

    轉眼間過去一個時辰,眾人已經爬到半山腰,口中喘著粗氣,紛紛拉開胸口的衣衫,將包袱放到一旁,竹籃放下,取出食物充飢,飲些湯水。

    鯤鵬也停下身子,站在山道旁,看著下面的叢林,雙手間空無一物。

    一個壯漢走來,一手拿著一張餅,另一隻手端著一碗水,笑道:這位兄弟,看你身體柔弱,現在卻額頭不見汗,口中不喘氣,看來是身負武學之人,我倒是眼拙了,不過還有兩三個時辰的路程,不妨吃些餅,飲些清水,這山中清泉雖好,卻冰寒刺骨,對身體不好!

    鯤鵬轉過頭,暗道:地仙界雖然比之人間界還要凶險十倍百倍,但是凡人心思卻淳樸歸真,不像地球,人心險惡,不可以道理計!

    鯤鵬含笑謝過,伸手接過清水,麵餅,一根手指隨意搭在那人脈門,度過去一道靈氣,可以讓他延壽幾百年。

    吃完之後,鯤鵬歸還瓷碗,便朝著一條岔路走去。

    之前的壯漢直覺這年輕人很投緣,站起身提醒道:小哥,那條路恐怕早就斷了,沿著這條大道才能上到山頂。說完,大漢手指指向中央修得筆直的台階。

    鯤鵬笑了笑,口中道:前人之路,於我未必便是最快的,也未必適合我去走。

    鯤鵬說完,也不理大漢驚呆的眼神,信步走去,大漢同來的那些人都揶揄他多管閒事,大漢摸了摸腦袋,也覺得管得太多了。

    鯤鵬走在小道上,甚至有的根本不能稱之為路,而是鯤鵬生生踩踏出來,他沒有用一絲一毫的法力,僅以自己的肉身在走這條路。

    又過去一個時辰,鯤鵬額頭也滴下汗珠,此時他站在一個小山峰上,而大漢等人走的則是另一個小峰,二者雖然不同,但是都要繞行一番,走到主峰上,然後沿著各自的路走到主峰之巔。

    坐下休息一陣,吹了一陣清涼的山風,鯤鵬再次站在小路之旁,看著山下人頭湧動的大道,很多人選擇走大道,因為在他們看來,大道無疑是最快達到主峰的。

    但是很多人都忘記了一點,路是前人所修,前人修路是為自己而修,換言之,這條路是前人走來最快,最適合他們的,但是人與人本身便是不同的,你一直沿著前人的路去走,是走不出自己想要的結果的。

    鯤鵬所在的這條小路只有自己一人,即便是之前自己走的那條岔路,有人偶然踏上,看到他人走大道,有的會改變主意,即便有的人堅持了一陣,看到前路渺茫,還是折回原路,選擇沿著前人的路去走,畢竟這條路直達頂峰,本身毋庸置疑。

    鯤鵬嘴角露出一絲自嘲,似乎還帶著一分自傲。

    自己走的路是獨一無二的,不會有人沿著自己的路完全走下去,總會在某個岔口改變初衷。

    再說即便有人完全走下去又怎樣?他一定沒有自己走得快,因為這條路是自己所開,是最適合自己的,而不是他人。

    也許有一天自己這條路走的人多了,會成為另一條大道,但是與之前那條,又有什麼區別呢?

    鯤鵬看了一眼那些在大道上爭先恐後向著山頂攀爬的凡人,眼底露出一絲憐憫。

    定下心神,鯤鵬再次沿著小路去走。

    有的地方將自己的肌膚劃破,滲出點點血珠,或者出現一道道淺紅色的血痕,有的地方將整潔的衣服弄髒,一塊黑,一塊白,有的地方將衣服勾住,疾走的鯤鵬並未發現,幾個布條留在路上·······

    鯤鵬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最山巔之處,自己的理想之地就在那裡,心中有了目標,對鯤鵬而言,如何走到那裡,並不重要。

    有的地方很是危險,有毒蛇,猛獸,這個時侯鯤鵬會毫不猶豫釋放一絲氣勢,將他們驚走,然後繼續行進。

    有的小道寸步難行,鯤鵬唯有繞路而行。

    鯤鵬並不是殺戮狂,他很少殺人,但每到殺人,他也絕不會猶豫,因為那些人在他看來,都該殺!

    大風真人如此,那些覬覦他神通,道行,法寶的人如此,西王母如此,狂妄自大的巫族如此······

    過了兩個時辰,鯤鵬從一條很是偏僻的小徑拉著一顆斜著長勢的松樹,走到了一個石台上。

    當鯤鵬現身的時候,很多人面色驚詫,看了過來。

    『那裡有路嗎?怎麼沒聽說過。』『他是怎麼上來的,看他什麼都沒帶,難道不渴不餓嗎?』·······

    地仙界的凡人雖然心思淳樸,但是八卦的心還是有的,有幾個看到鯤鵬走開,便趕緊走過來,看著下方令人頭暈目眩的小徑,那彎彎折折的貌似能從大道上走來的路線,抽了一口涼氣。

    幾個人扭過頭,尋找鯤鵬,卻發現那人已經不知去了哪裡。

    鯤鵬走到山巔的平台角落,看著下面濃郁的叢林,目中閃過茫然。

    似乎是低語,似乎是呢喃,平台上的所有人都隱約間聽到了什麼。

    路由前人所開,我等沿路而上,只是此路非我等可用,只可借,不可一概沿用。

    我等之路荊棘叢生,甚至會化為小道旁的森森白骨,但終究我們踏出過自己的路。

    前人之路,若是大道,直通山巔,那我等之路便曲曲折折,九折八彎,最後也未必便能走到山巔之處。

    已存的路是前人的,我等只能盡力去尋一條自己的彎路。

    彎路在無人走通時是彎路,但是一旦有人走過,跟隨而走的人多了,便會成為大道。

    ············

    鯤鵬望著遠處,不知想著什麼,凡人眼中漂亮壯闊的妙境絲毫不能引動他的心神。

    突然,一聲驚呼傳來,『小哥,沒想到你真的走到這山頂了,竟然比我們幾個還快!』

    鯤鵬扭頭看去,正是那之前的壯漢,只是此時壯漢眼中帶著欣喜,其餘人等目瞪口呆,滿是難以置信的神色。

    鯤鵬掐指一算,多看了這壯漢幾眼,沒想到這壯漢初時任自己走岔路,但是後來一路擔心,每到岔路都等上片刻,他的同伴一陣抱怨也不理,才拖延到如今。

    一指點出,落在壯漢眉心,這一切瞬息完成,周圍的人全都沒看清楚,只發現鯤鵬掃了一眼便走開,而壯漢似乎呆住了,站在那裡一動不動。

    壯漢的同伴推了他一下,壯漢才回過神,但總覺得忘了什麼,與同伴一起觀賞風景,好不快意。

    鯤鵬此時已經站在另一個角落,看著下方的芸芸眾生,感受到他們的快樂,疲憊,怒罵,悲傷,憂鬱·······

    過了半日,當天色將要黑下來時,鯤鵬本以為只有自己孤身一人留在山上,卻見很多人點起了篝火,在這裡過夜,見鯤鵬看來,還露出善意的微笑。

    鯤鵬淡笑一聲,在夜下沿著山路走下去,攀爬之路各自為政,因人而異,然而下山之路卻不一而同。

    月亮徹底升起之時,鯤鵬下到了山腳下,抬頭看著山頂的點點火光,笑道:無知,不得不說是一件最幸福的事情。

    雙目幽光閃爍,飄過一道道身影,帝俊,太一,女媧,伏羲,羲和,嫦曦,老子,原始,通天,准提,接引,后土·······

    最終隨著雙目的閉合,一切都消失了。

    風中傳來一道幽然的歎息,『爾等前路已經絕斷,或不意為之,或他人所為·········』

    天道宗,古青在後殿中苦修道行,一道道星光引來,淬煉他的肉身,法力也愈加渾厚,雖然面色平靜,但是紅潤的面孔還是顯出他的激動。

    五十年前,李峰與丘青舉辦雙修大典,很多有名的修士都來祝賀,連天庭也遣了仙官,送來仙果,賀禮,更派來天喜星官親自主持婚典。

    而讓古青驚訝的是其中的兩人,地仙之祖鎮元子,悟空道人,因為他們從未有過交集。

    古青已經煉化了大巫精氣,道行直逼大羅金仙巔峰,但是之後該如何修行,卻有些茫然。

    而正此茫然之際,卻有此二人給他指點了前路。

    鎮元子頭頂雲光浮動,地書,人參果樹分別寄托一屍,悟空道人口誦道號,頭頂端坐齊天大聖,鬥戰勝佛兩屍。

    古青這才發覺自己精煉血脈,意圖將祖巫精血煉入肉身的法門是錯的,哈哈大笑,言道大道可循,日後若可證道,定不忘二人指點之恩。

    鎮元子,悟空道人知道古青乃是大氣運之人,雖然不是百分百證道,但也不敢托大,直稱研討道法。

    古青講解自己的天道卷,頓時便斬出帝江化身,道行大進。

    悟空道人,鎮元子也從天道卷中有所體悟,講解自己大道之後,便回轉道場。

    道之一字,太過宏大,難以參詳,道行通天的鴻鈞道祖也言『不可名狀』,可見道非一道,然而終究會萬源歸一。

    直路,彎路,哪個又絕對是對的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