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吾名鯤鵬

三皇五帝卷 第十二章 證道,餘音 文 / 莫嘯天

    伏羲成就人皇,此事既是天意,也是幾位聖人,若干大神通者早已認定的事件,況且伏羲本身不知為人族做了多少事情,自然沒有人反對他登上人皇之位,只是伏羲並沒有因為成為人皇而有絲毫的改變,仍舊是熱心的幫助族人,總是在閒暇的時間思考如何造福人族,盡自己所能,前世他是妖族巨頭,然而今生他是人族,是個純正的人族,與妖族沒有什麼干係,此時洪荒之中雖然有些妖族,可是大妖要麼隱世,要麼逃到了北俱蘆洲,即便是有些小妖作亂,在一些維護人族的散修還有幾個大教的弟子手下,也翻不起什麼風浪,倒也沒有真的發生什麼讓伏羲為難,不好處理的事件。伏羲一直為人族勞心勞力,可是如今成就人皇,道行大進的伏羲也知道自己人皇只是第一任,日後還需要兩任來徹底奠定人族天地主角的基礎,至於之後也許平步青雲,沒有什麼波折了,伏羲真的想一直領導人族,可是他知道這是一種妄想,自己不可能庇佑人族一輩子,人族終究是要掌握在人族手中,以仙法神通,終究是落了下乘。

    既然知道自己遲早會退位,伏羲開始在人族中尋找良材美質,希望能夠領導人族再創輝煌,此時人族已經很是穩定,就連一直以來與人族部落有些牴觸的九黎部落也歸順,畢竟伏羲確實是為了人族著想,沒有絲毫的雜念,雖然九黎部落大多是人族與巫族通婚所遺留的,可是也有人族血脈,也是人族部落的一部分,伏羲還親自到過九黎部落,教導他們如何蓄養牲畜,如何耕作,如何判斷天時陰陽,趨吉避凶,因為伏羲如此大德,九黎部落真心相拜,尊伏羲為人族共主,這恩德甚至延續到了神農身上,原本對於神農接任人皇九黎是不服氣的,可是看在那人是伏羲挑選,也就沒有反對,直到後來神農以身試毒,遍嘗百草才讓九黎部落再次心悅誠服,甘為下屬。

    伏羲領導人族百年,百年之後人族已經把伏羲的政策全部整頓,生活全部走入高端,伏羲也放了心,最起碼自己沒有辜負老族長的寄托,讓人族興盛了起來,他也知道再過不久自己就要離任人皇,就趕緊在部落中詢問哪裡有合適的人才,可以造福人族,手下有人推薦那個,有人推薦那個,只是一日,一個部落的少族長來朝拜,伏羲接待之後,發現他們進貢的是五穀雜糧,倒也尋常,只是把它烤熟了來吃之後,發現似乎味道更加甘美,而且吃了之後也是神清氣爽,疑惑之下伏羲問道:這是我發現之後大力種植的雜糧,為何你們進貢來的如此甘美,莫非你們有什麼手段不成?那少族長頓時躬身答道:啟稟人皇,這確實是尋常雜糧不假,只是土地肥沃的程度不同而已,人皇你想,那些廣闊的樹林,既然樹木都如此壯大,若是生長糧食,自然收穫更多,而且可以在領地內換著種植,畢竟不可竭澤而漁,讓土地恢復肥沃之後再行種植。伏羲一聽,頓時眼前一亮,正要熱心詢問,旁邊有人呵斥道:你是何人,膽敢對人皇說道!伏羲卻擺手道:不要緊,你說說,如何讓族人生活更好?那少族長再拜道:其實此次前來進貢,就是想向人皇提議把此種植之法推廣開來,自然族中不必為糧食擔憂,雖然我族族中壯年不少,可是論及狩獵,總有損傷,若是有此法,就可以避免傷亡。伏羲聽完,問道:此法可是你想出來的?那人點頭,承認了此事。伏羲哈哈大笑著,拉著此人的手,說:沒錯,你就是我一直在尋找的人,你不要回部落去了,就跟在我身邊學習如何治理部落的事情,日後再說。此人無奈,就讓人捎話回去,自己跟著伏羲,慢慢學習治理部落中事情,不敢懈怠,畢竟只要自己學習多了,才能造福部落,造福人族,雖然他知道自己確實聰明,為部落也做了不少實事,可是與人皇相比,不過九牛一毛。

    十幾年後,伏羲建築高台,在高台上看著被召集到這裡的所有部落的族長,大聲道:各位族長,今日把你們請過來,乃是因為今日我就要卸任人皇之職,另立人皇!下面的族長一聽,都是神色大變,想要勸說一番,可是卻見伏羲擺手道:爾等也知道,我出生之前老子聖人就說我是人族大賢之人,如今我伏羲也盡了自己所能幫助人族,自問沒有差錯,然現在人族需要新的人皇領導,需要走向新的道路,若是由我領導,反而會耽誤族中發展,我伏羲豈能如此作為,你們不要勸,此事乃是天意,不可違抗!下面我為你們指認下一任人皇,當然,若是你們有不服的,可以上來競選,只是我等都為人族,不可為了意氣之爭,當以造福人族為要。說著,伏羲讓神農上台,這些年神農的大名也是響徹部落,誰都知道伏羲聖皇都採納了神農的提議,而眼前的那個年輕人就是那個一直期待一見的人,下面的人也沒有什麼騷動,對於神農沒有什麼反對意見,一來這是伏羲指認,他們相信伏羲,二來神農若是真如傳言那般,也確實是大才之人,為人族共主也當得。看無人反對,伏羲將人族至寶崆峒印交給神農,神農肅然接過,這崆峒印是老子在伏羲就任人皇好讓玄都給他的,為鎮壓人族氣運之用,此時交接人皇之位,自然拿出來,作為最大的見證。

    伏羲交出崆峒印之後,只聽天上傳來一聲輕鳴,玄都駕著龍馬而來,口中大呼道:老子聖人法旨,伏羲聖皇交接人皇之位後,移居火雲宮,大劫不出,不可出世!伏羲朝著八景宮方向行了一禮,以示對老子聖人尊重,隨後踏步而起,朝著虛空而去,下面的所有人族一同大拜道:恭送伏羲聖皇!作為現任人皇的神農氏也是躬身一拜。伏羲走到玄都身旁,坐在那由三匹龍馬拉著的車駕上,對著玄都稽首道:有勞師弟了!伏羲曾拜老子為師,玄都是老子弟子,自然也當得起一聲師弟,只是伏羲返本還源之後,玄都可不敢托大,也是稽首道:聖皇客氣了,師叔為人皇,這師弟之稱當不得。伏羲也不在此事上多做計較,玄都駕著車駕駛向遠處。

    駛出不知多遠之後,玄都停下車駕,靜立空中,僅僅是數息之後,老子淡然聲音傳來,『恭喜伏羲道友今日得證大道,貧道這裡有禮了。』只見老子騎著青牛而來,打了一個稽首,伏羲下了車駕,朝著老子就是一拜,只是老子趕忙讓青牛讓開,現在伏羲已經恢復記憶,要是再擺架子,可就是讓女媧難堪了。伏羲也是稽首道:多謝老子聖人教導!之前一禮是盡了禮數,也了結了之前因果。伏羲剛停下,原始乘著九龍沉香輦而來,手中持著一把玉如意,口中道:恭喜伏羲道友證道!車輦附近站著幾道人影,有廣成子,太乙真人,赤精子,等十二金仙全部到場,另一方通天騎著奎牛而來,坐下無當,火靈聖母,龜靈聖母,金靈聖母(似乎金靈該是通天弟子,以前的再改吧。)四人手中托劍,多寶,趙公明,雲霄碧霄瓊宵,長耳定光仙,烏雲仙,虯首仙,靈牙仙,金光仙也跟在身後,氣勢上一下子把出場的原始壓了過去,不過氣歸氣,不能在小輩面前被看出來,原始只當沒看到,通天也是恭賀了一句,接著女媧乘著車輦過來,面上儘是笑容,雖然伏羲現在是人皇伏羲,但是對她而言,還是那個體貼的兄長,西方接引准提也是過來,不過相比較東方就寒酸了點,他們那些弟子也不好意思拿出來,就兩個光桿司令。聖人到齊之後,北冥方向鯤鵬踏步而來,口中道:恭喜伏羲道友證道,見過幾位聖人。說著打了一個稽首,便立身一旁,而那些聖人門下則有的看著鯤鵬,不知想些什麼。鎮元子,冥河也隨後趕到,畢竟同是紫霄宮中客,伏羲證道還是要給些面子的。

    禮數全了之後,伏羲駕著車駕就要前往火雲洞,鯤鵬一看事情都完了,就轉身要離去,鎮元子幾人也是打了稽首準備離開了。正在這時,有些竊竊私語的聲音傳出。

    通天門下,碧霄眼神一動,小聲問道:趙師兄,這鯤鵬是何許人也,為何連老師師伯都挺看重的?趙公明面色難看,不知道在這重大場合碧霄問這個幹什麼,不過看他人沒有什麼反應,以為無人知曉,輕咳一聲,傳音道:這鯤鵬啊,乃是妖族的一大大神,洪荒有傳言,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這便是鯤鵬的由來了。碧霄一停,眼珠子一轉,咯咯笑道:原來是個鳥魚啊!真是有意思!一聽她如此說,就是與她站在一起的雲霄都皺了皺眉頭,而前面的趙公明直接出了一身冷汗,『這碧霄什麼都敢說,那鯤鵬可是了不得的人物啊!』抬眼看去,只見前面多寶神色震動,隱隱的有些猙獰,盯著自己四人,雖然同為二代弟子,可是他也知道自己比不得多寶,此時不由有些膽怯,不敢正視,而碧霄則是一臉無所謂的樣子,多寶深深皺了皺眉,轉過頭去,悄悄看向通天,卻見通天一臉沉重,盯著鯤鵬離去的背影。

    除了通天,其他所有聖人,大神此時都關注著鯤鵬,不知他作何反應,雖然碧霄聲音很小,可是在場的都是什麼人物,那些弟子也許還不知道,可是這些大神聖人的耳目哪裡是那麼好蒙蔽的,聽得是真真切切。鯤鵬原本離開的步子微微一頓,鎮元子幾人立刻感應到一股刺骨的寒意,立刻身子一動,離開了不遠,萬一有衝突可以避開。原始掛著冷笑,看著通天,感受到原始的目光,通天臉色一狠,回頭瞪了一眼,所有的弟子都顫顫驚驚,不知為何,隨後通天轉過身,再次看著鯤鵬。

    鯤鵬轉過身,看著站在那群弟子中間的碧霄,笑道:真是難得啊!真性情的女子!隨後轉頭笑著離去了。鎮元子一看沒有衝突,趕緊回了五莊觀,而冥河也不是傻子,血光一閃,就回到血海去了。現場只剩下幾個聖人,還有未曾離去的伏羲。幾位聖人都是面色微動,隨後就帶著弟子回了道場,不過原本出場很是尷尬的原始回去時興趣高昂,而原來意氣風發的通天則是沉著臉,不發一言。老子倒是沒有什麼變化,不過眼底還是閃過一絲遺憾。女媧看了伏羲一眼,也回媧皇宮悟道去了。現場的伏羲倒是苦笑著,原本鯤鵬是為了祝賀他證道,不成想最後反而受此侮辱,伏羲不懂鯤鵬,但是知道若非有所顧忌,那碧霄絕無生還的可能,所有聖人都會認為那是因為顧忌聖人的實力,可是唯有站在那個方向的伏羲知道,在鯤鵬轉頭之前朝著自己這裡掃了一眼,雖然聖人神通廣大,可是也沒有連目光都看到的程度,所以只有伏羲懂了那道目光的含義,『今日是你證道之日,不當見血!』,伏羲心中低語道:難道你已經到了連聖人都不用顧忌的程度了嗎?若是他人伏羲不信,但是鯤鵬,伏羲認為有這個可能,因為從始至終他都看不出鯤鵬的實力,即便是現在藉著成就聖皇,媲美聖人的道行,也看不出鯤鵬深淺,似乎身體四周有一汪死水,阻擋了所有人的探查。

    原本此事不過是伏羲證道之後聖人相互較勁的一個小小的戲份,可是現在卻是餘音繞樑三日不絕。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