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言情小說 > 愛上大人物

第13頁 文 / 葆琳

    梓旻覺得人真是很有趣的動物。「誰說的,套句你方才否認我的話,我也要否認你說你對工作沒有熱情的話。」

    往往越貼近自己的事物,越是看不清楚。

    「喔?好大的口氣,妳不是挺不熟悉我的,怎麼會覺得我對這份工作有熱情?」

    「很簡單啊!」梓旻指著他的胸口說:「你摸著良心問問自己,倘若你對立委的工作完全沒有動力,為什麼要在我述說那些困難的時候,陪我一起思考、在這兒一直傾聽?你一直都很認真地聽我說,沒有半點虛應故事,也不見任何不耐。你是個絕佳的聆聽者,我相信這是身為一名立法委員最該具備的條件之一。誰都不能說你不夠熱情,對吧?」

    「妳歪理還真多。」

    「彼此、彼此。」

    兩人相視一笑。不可思議的機會把他們串在一起,起初的距離曾幾何時消失無蹤了,現在竟能這樣並肩而坐,各自說出放在心底的真心話?或許是空間帶來的私密感,讓人褪去了心中的鎧甲也不一定?

    梓旻閉上眼睛,歷經一整天的風波,她早已經累了。而且也不知要被關到什麼時候?

    「妳想睡的話,可以趴在我的腿上。」男人在她身旁說道。

    「不用了,這樣不好意思。」打了個呵欠,梓旻懶懶地倚著一旁的牆壁說:「怎麼都沒有人發覺我們在這兒呢?你不覺得這太反常了嗎?」

    「……是……想太多……」

    斷斷續續的話語傳進她腦海,但已經無法連成串。濃厚的困意讓梓旻支撐不住地慢慢往一旁倒下,所以她不知道,身旁的男人脫下了西裝外套,披在她的肩膀上,也不知道男人慷慨地提供了自己的雙腿作她的枕頭。

    好軟、好舒服,她安心地進入夢中,翱翔於天際的雲朵間,悠遊自在。

    第五章

    「假如這是單純的意外,就有太多的巧合了。我希望是我自己想太多……」正在回答她問題的趙佳築,發現她的小腦袋已經歪到一旁的地上,這才曉得她嘴硬地說「不必」,其實早累得連掙扎都沒有,就直接睡在地上了。

    瞧著她憨甜的睡臉,宛如童椎的嬰兒般,他不覺放鬆臉上的嚴肅表情。把身上的外套脫下,蓋在她肩上,再調整一下雙腿的坐姿,好讓她能睡得更舒服一點。她本能地以她的小腦袋瓜在他硬邦邦的大腿上蹭著,尋找到合適的位置後,才安適地棲息下來,不過……那「安適」的位置頗為尷尬就是了。

    這下子,要是不壓抑住自己的「男性本能」,萬一她醒來時,鼻尖正好碰到升旗立正的旗桿……這大小姐肯定會把他當成大色狼看待吧!

    唉,其實純粹就男性的角度來看,所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句話的涵義,換句白話一點的,就是「看到漂亮的女人,男性個個升旗立正」,是再直接不過的身體反應了,根本不值得大驚小怪。

    真正要緊張的,是當結了婚之後,老公只對別的女人升旗,而面對老婆卻個個垂頭喪氣,這才叫做女性的危機呢!

    「寶貝本無罪,庸人自擾之」。至於那些當眾掏出寶貝愛現,或是控制不住自己而犯下性侵害案件的,問題也不是出在「那根東西」上頭,而是他的腦筋有問題。腦筋的問題得找醫生解決,可不關寶貝的事。

    舉起手錶,趙佳築赫然發現他們已經被關在這兒一個多鐘頭了。時間過得還真快……幸好今天不是自己一個人被關住,因為有她在,他才不覺得度秒如度日。像現在這樣,聽著她規律起伏的鼾聲,明明該感到枯燥無聊的自己,竟然意外地「甘之如飴」。

    回想起來,自己投入政治圈子後,整個世界就急遽地變化著,有多久沒像此刻一樣,心平氣和地靜思了?

    在原本支持父親的那些樁腳們指點下,打贏第一場選戰開始,理所當然的,他的任務便是滿足那些樁腳們所提出的五花八門的要求。縱使那些「要求」裡頭,有些已經違背了自己固有的價值觀,可是他沒有拒絕的權利。「人情債」這三個字往往意味著需要付出「超乎你所能想像」的代價。

    孩子要進名門私校唸書,拜託幫忙一下。

    鄉鎮需要一點經費出遊去玩,拜託幫忙一下。

    開車肇事、違建、重劃區的劃分該怎麼定……總之,任何事都要找他去「關切」一下。能疏通的,便得幫忙疏通;不能疏通的……也必須疏通。做了立委後,他第一個感想是──自己忽然「黃袍加身」成了土地公,還得「有求必應」咧!

    任期剛展開沒多久,他便萌生過退意。

    越是在圈子中打滾越久,越能體會父親老愛掛在口中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句話。堅持自己的理想與抱負,聽起來似乎很偉大,可一旦瞭解真相,便會知道那不過是愚公移山,一廂情願的天真罷了。

    世界,不是一個人就能改變的。

    妥協再妥協、算計再算計,明的交換、暗的威脅,什麼樣的手段花招都不可能滅絕於一句「理想」中,這就是再現實不過的「政治生態」。

    人民的利益?國家的前途?未來的保障?……當這些龐大、重要的議題,開始變化為政客們口中一句句「說得好聽」的廉價口號時,它們最原始的至高地位就隨之瓦解,成為政治談判中可以被交易、被讓步、被宰割的對象了。

    拿最簡單的一個例子來說:她所提的分級辦法,他雖然沒有印象,可是他還記得那時候反對黨佔大多數的教育文化委員會,在要通過兒福法前,已經積極地遊走運作,讓執政黨拿其餘重大建設預算案過關的條件來交換,同意反對黨所提出的版本。

    而眾所周知會關心此案的,都是反對黨中某幾名形象端正的「教育立委」。這些立委為了爭取一部分家長、婦女的票,一向都熱中在屏幕前塑造自己是兒童、青少年的「保護者」,自己是「弱勢」婦女的代言人,抑或自己是「炮打」無能教育部的第一線前鋒。

    那時候通過法案的操作手法,佳築不必細想也知道。

    『我們要保護兒童與青少年,對不對?』→對!(這沒人會說不對吧?)

    『我們要保護兒童與青少年,那就必須把所有危害兒童與青少年的東西,隔絕在他們的生活圈之外,對不對?』→對!(到這裡,多數人都尚未察知,一句「所有」與「危害」有多籠統。)

    最後,就可以簡化上列陳述為一股力量,讓草案出爐。

    即使有部分人士對草案有意見,企圖修正草案的內容,但只要再加上這一段『要保護兒童與青少年,那麼就將這些全列入法律規範。凡是加害的人,全都捉起來關;凡是兒童與青少年可能會接觸到的危險物品,一律列管;任何反對兒童與青少年福利保護法的,就是社會上善良人民的敵人!』

    相信那些起初「有不同意見」的人士與「不表贊同」的立委,也會搖身一變成為兒童、青少年福利最忠實的保護者。

    而這就是少數人操縱媒體,媒體掀起輿論,最後輿論反過來拯救「有問題草案」的三部曲。

    為了爭取婦女票源,為了爭取認同,那些高知識分子所組成的「菁英立委」就像他為了鞏固樁腳一樣,任何能掌握住婦女人心的保守議題,都成了他們在媒體面前宣傳的工具。

    畢竟在保護孩童與青少年的堂堂大旗底下,哪個立委會出面說公道話?

    只要以最簡單明快的邏輯取信於社會大眾,那麼再怎麼離譜的規定,也不會出現什麼異議份子的。譁眾取寵不是藝人的專利權,事實上,現在自己的同儕中,挾持民意以號令政府機關改變「原本」正確的法規,而有利於部分小眾,忽略公眾利益者的,不是沒有,而沉默的公眾就這樣無聲無息地被漠視、消失了。

    縱使自己對「教育」的認識是粗淺的,也能在公開場合痛罵學者、專家懂個屁;縱使自己是吸煙一族,也能在「限制孕婦吸煙」的規定上投下贊成票;縱使自己家中的孩子,長大了就往國外的知名教育機關送,也能大剌剌地指責大學院校的校長濫收學生,只為賺錢。明明教育制度不好,身為制定各種法案、審核各種預算的教育委員們也難辭其咎,可是問題絕對是「出在別人身上」、「出在執行者身上」,再怎麼樣,也絕不是制定法規的人有責任。

    於是乎,可以看到官員下台以示負責,而大多數在媒體前立場反覆不一的委員們卻不需為自己的「言行」負責。

    在其中,真正被玩到死的,卻是攸關國家千千萬萬人口的法律。

    怪不得老爸死也要選上立委,他當時的一番話,佳築還記得很清楚,那時聽了刺耳,如今則是有種「可笑又可悲」的同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