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言情小說 > 我心

第11頁 文 / 亦舒

    醫生不語。

    「醫生,手術之所以成功,我之得以存活,完全有賴一個人。」

    「是,」歐陽醫生承認:「否則,我的手術再高明,李慧心也無救。」

    「醫生,我想認識那個人。」

    「為免引起雙方情緒激動,我們通常不予引見。」

    「醫生──」

    「慧心,」醫生微微笑,「再世為人,難免感觸萬千,相信我,慢慢情緒自然平復,聽說,下個月你可以返回工作崗位?」

    慧心不得要領,無奈地離開醫院。

    那個週末,她到資料圖書館去尋找她要的答案。

    那是一項沉悶的工作,她一整個週末耽在螢光屏前觀看某大報新聞版的縮微底片。

    她記得她在六月十日做該項大手術,於是自該天往回找。

    這肯定不會是一宗大新聞,也許是占三行字,如果同日有大事,如戰爭地震火災發生,可能更會被挪到最不顯著位置。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慧心終於找到了她要的新聞,而且,出乎意外的好運,記者在新聞中報導了當事人的地址。

    慧心立刻找上門去,她無法抑止心中震撼及興奮的感覺。

    她現在知道那青年叫馬小光,住在郊外。

    慧心照地址找到一幢村屋,按鈴,有一位中年太太前來開門。

    慧心覺得她臉容非常親切,她看到門外的陌生年輕女子,也愣愣凝視。

    慧心笑笑說:「我看你來了。」

    那位太太忽然淚盈於睫:「你是誰?」

    「馬太太我是受惠者之一。」

    馬太太抹一抹眼角眼淚:「你得到了──」

    「醫生替我移植了馬小光的心臟。」

    馬太太吁出一口氣。

    「我特地前來道謝,並且,想把一些奇怪的現象告訴你,你可以讓我進來嗎?」

    馬太太一邊說可以,一邊落下淚來。

    慧心緊緊握住她的手。

    那種感覺,很難形容,她似回到家中,見到至親,忽然泣不成聲。

    她放下手中的新聞影印本。

    那段六月六日的新聞這樣說:「青年車禍身亡,家長決定捐贈器官,七人受益,該青年馬小光十七歲,乘友人新車郊遊肇事……」

    預言

    一九九九年八月,都會經已移交。

    天氣惡劣如故,每到夏季,必有颶風來襲,橫風橫雨,引致山泥崩瀉,出入困難。

    林子平的心情壞到透頂,一到掛八號風球,一家便被困在家,動彈不得,所謂家,不過是四五百平方尺一個小小空間,分隔成兩個房間及一個客廳,已算是都會中層階級。

    平時一早各歸各出門上班或讀書去,入夜才回來沐浴睡覺,倒也相安無事。

    今日颶風利安娜來襲,一家五口被迫滯留小小屋內,一輩子定會生磨擦。

    子平的姐姐子和前年結婚,生下孩子俊與丈夫分手,帶著幼兒回娘家居住,增加了家庭負擔,父母為此時出怨言。

    一早雷電霍霍,幼兒驚惶,哭個不停,大人聽得煩躁。

    身為一家之主的林父便發起牢騷來:「養大了女兒還要養外孫,沒完沒了。」

    子和忍聲吞氣,一言不發。

    林母跟著嘮叨:「沒有能力,不要結婚,生下孩子,一走了之,推卸責任,應該嗎?」

    子平出來打圓場:「姐姐已決定搬出去住,她已找到工作。」

    「那是一份什麼職業?夠付房租嗎,夠養活孩子嗎,窮鬼天生窮命,人家嫁出去什麼都向男人拿,鈔票樓宇股票,倘若生下一兒半女,地位更加牢靠,連帶父母兄弟也有好處,你呢?」

    子和低著頭一聲不響。

    子平勸說:「母親你何必打擊姐姐自信及自尊。」

    林父提高了聲音:「我說的都是實話。」

    「父母有義務照顧孩子。」

    林父拍桌子厲聲問:「一輩子要養著你們不得脫身?在外一頭犯了事回來也必須收容你們?」

    子和聞聲開始哭泣:「我找到地方立刻搬走。」

    林父冷笑,「真的搬才好誇下海口,莫叫我空歡喜。」

    子和進房間去抱起幼兒,那孩子掙扎著哭,不與年輕的媽媽合作。

    林母在一旁咕噥:「一日夜哭個不停,一個家給他哭窮,明明姓李,倒來吃林家飯,你說好笑不好笑,我在親友之前都抬不起頭來。」

    子和吃不住這樣辱罵,打開門,抱著孩子走出去。

    子平在她身後叫:「姐,風大雨大,你走到何處去?」

    林母嗤一聲:「放心,到了吃飯時候,她自然會回來。」

    子平忽然之間生氣了。

    他一字一字同母親說:「養育孩子,是父母責任,不是恩典。」

    林母一愣,自然不肯屈服:「你說什麼?」

    「子和一時運滯,父母應支持她勸慰她,幫她渡過難關,家是她唯一的避風港,若父母都不能給她庇護,她還有什麼寄望?」

    林父大聲吆喝:「這麼說來,我得養她一輩子?」

    「在父母面前,子女永遠是兒童,有權吃飽,有權追求自由快樂。」

    「去你的,」林父大怒:「最好連你也速速離開這個家,我留不住你們這班忤逆子女。」

    子平見越吵越凶,知道非避一避不可,便取過雨傘,開門出去。

    走到樓下,見姐姐抱著孩子正在看雨。

    他一隻手搭在子和肩上。

    子和轉過頭來。見是弟弟,不禁訴苦:「我太不爭氣。」

    「怎可以這樣說,人有三衰六旺,不久你便否極泰來。」

    「你真的那樣想?」

    「天無絕人之路,來,回去吧,孩子已經睡熟。」

    街上杳無一人,只有破報紙空汽水罐在勁風中飛舞。

    姐弟倆被涼風一吹,飛平了,也就回家去。

    一家人,心情差,吵嘴,是常有的事。

    吵完了,也就照常生活,下次再來。

    前世若無恩怨,今生不成父子。

    一家無話,黃昏,風勢稍息,林母準備好簡單晚飯,正打算坐下,門鈴響了。

    林父去應門。

    外頭站著兩名制服人員,滿面笑容,慇勤垂詢:「好嗎,吃了飯沒有?」

    林父一怔。

    他認得這兩個人,他們是最近選出來的街坊組長,專負責這條街上的大小事務,換言之,他們是上頭的耳目。

    林父連忙掛上笑面,慇勤招呼:「陳先生,張先生,有什麼事?」

    那兩位先生進屋,坐下,收斂了笑意,「聽說,今天下午,你們高談闊論,說到國家與人民的關係?」

    林你大驚,臉上變色,「沒有哇!」

    「有鄰居報告說,你們一家特別喜歡談論國是。」

    「沒有的事!」

    陳姓街坊組長取出一本小簿子,打開,朗聲讀出來:「『養育人民是國家責任,不是恩典』,這話是你說的嗎?」

    「不不,」林母發急,慌忙辯白:「子平不是這個意思。」

    「還有,『人民有權吃飽,有權追求自由快樂』,也是你家對國家政策的意見?」

    林氏一家完全愣住,隔牆有耳!

    「林子平先生,請你隨我們到辦公室去解釋此事。」

    「我沒講過國家政策是非!」

    陳先生目光冷冷,"你的解釋假使合理,我倆一定會得接受。」

    林母面孔煞白:「我們今午的確吵架來著,可是──"

    「林子平,請即刻跟我們走一趟。」

    子平仍可維持鎮定,但是左眼皮不住跳動。

    只聽得那位張先生說:「放心,只要解釋合理,你還可以回來吃晚飯。」

    單戀

    王秀眉單戀她的上司朗志明已有一段日子。

    她曾經有守一次調升的機會,可是因為要離開朗志明,她不捨得。

    真要命是不是,這種犧牲永遠得不到回報,將來,她必定會怨懟。

    但是當時,秀眉認為只要能夠每朝看到朗志明,已是天底下至快樂的一件事。

    在她心目中,朗君英俊、能幹、瀟灑、大方,優點說不盡,他懂得多,又願意指點她,為人有擔待,時時為下屬爭取,私生活又嚴謹。

    這朗志明是否有這樣多好處?即使有,在人才濟濟的都會裡,也不過是個中等人物。

    在我們年輕的時候,因一顆心比較稚嫩寂寞,很容易把異性的優點放大,偏見的眼光愛慕而敬仰。唉,王秀眉犯的,正是這個毛病。

    日子久了,公司裡很多人都知道這件事,比較有生活經驗的同事都替秀眉擔心。

    「朗某雖已離婚,但兩個孩子才十歲與七歲,生活擔子甚重,薪水一半須付給家人,餘下一半還得付稅、儲蓄以及供養父母,年薪百萬也不經用。」

    「也許,年輕的女孩子不那麼看重金錢。」

    「對」,有一位同事笑了,「錢有餿氣,非常庸俗。」

    「不過,阿朗卻沒有自私地把人家小女孩留在身邊,他把她的報告寫得很好,她遲早升級。」

    所有人都知道,辦公室單戀事件,只除了朗志明。

    他是宣傳組組長.忙得不可開交。

    宣傳這件事,永遠吃力不討好,宣傳成功,是人家生產組貨真價實,真金不怕紅爐火,宣傳失敗,則罪不可恕:好好一單新產品活生生叫坑死。

    可是,什麼樣的工作都須要有人做。

    一日,下班時間巳過,秀眉卻未求收工,她往往遲走半小時多趕點功夫出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