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龍起明末

小說博覽 五百零一章登陸仁川,突襲漢城 文 / 蘇北小白領

    全字無廣告

    五零一章登陸仁川,突襲漢城

    海軍的火炮不同於陸軍,由於行動不便,所以現台灣陸軍的火炮都是八十毫米以下口徑的。]

    即使是這樣依然讓冷兵器部隊趕到絕望。

    而海軍的火炮全部都是一二十毫米以上口徑的,雖然有很多戰艦使用的還是前膛炮,但是使用的炮彈卻已經變成了可以爆炸的炮彈了。

    所以數萬枚炮彈的轟擊之下,整個釜山城內幾乎成為了一片地獄。而釜山的朝鮮守軍所位置成為了炮擊重點照顧的區域,基本上被徹底的抹平了。朝鮮水師見到這種情形,了瘋似的向第一艦隊衝過來,但是都被輕易的送到了海底餵魚。

    一萬多海軍將士上岸之後,先肅清了釜山所有的反抗力量,並控制釜山城所有的要地。而且絕的是,一進入釜山,台灣大軍便將釜山四周的朝鮮人驅趕著上了海軍的運輸船,運往台灣的南洋的其他地區。

    同時第一艦隊的其他戰艦開始嚴重海岸線,瘋狂的炮轟朝鮮的南部的城市,使得朝鮮國內的局勢是一片混亂,大批的沿海人口向北逃竄。

    身處漢城的朝鮮國王李倧接到釜山被攻破,台灣瘋狂轟炸南部沿海的城市的消息之後,立即召集大臣商量對策。

    前些時候,李倧力排眾議,排除使者向瀋陽求和,但是終被蕭明乾拒絕了。這種讓人絕望的形勢之下,李倧只得不斷的向朝鮮北部增兵,以求將台灣大軍擋北部。

    但是這種努力

    效果並不明顯,台灣大軍依然不停的穩步南下。台灣的火槍和火炮面前,朝鮮已經付出了接近四十萬軍隊的損失,當然這些軍隊當有一般成為了台灣俘虜而為遼東的建設出力。

    現朝鮮上下,為台灣大軍壓境是人心惶惶,但是好像老天並覺得朝鮮還不夠慘,台灣海軍竟然炮轟南部沿海的城市,同時出兵攻佔釜山。這再一次挑動了朝鮮上下的神經。

    朝鮮國內此時是內外交困,本來還有大明可以作為依靠。但是現,大明自身難保,想要救援,也無力可援。

    但是台灣軍隊的強大使得朝鮮國內的對台灣的態始終不能一致。不少朝鮮大臣再次提出向台灣求和,並提出通過和親的方式來讓台灣取消進攻朝鮮的行動。

    不過,不少清醒的人知道,台灣這次是要滅亡朝鮮。他們極力反對求和,並請求李倧積極備戰,動整個朝鮮的姓同台灣抗戰到底。

    動整個朝鮮的姓,這話說的容易。這個世界上,皇帝這個職業的疑心病是重的。即使敵人已經打到他們家門口了,他們也要對自己的臣屬和姓保持著足夠的防範之心。

    所以李倧拒絕了之一提議,而是採取了折的方案,求和的同時,朝鮮國內大規模的徵兵。

    拿出了朝鮮皇室數年的積累之後,朝鮮組建了一支五十多萬的大軍,使得朝鮮國內的軍隊數量增加到了八十萬。

    但是這些剛剛放下鋤頭的農民到底有多大的戰鬥力,只有老天爺才知道了。

    有了足夠多的兵力,李倧便將這八十多萬大軍分別向南北兩個方向集,使得北部兵力達到了三十萬,南部達到了二十五萬。另外漢城和其他幾個重要的城市保持二十多萬人。

    李倧看來,八十多萬的大軍面前,即使是台灣也要考慮一下繼續對朝鮮強硬下去,是否值得。

    不過這已經到了朝鮮能夠承擔的兵力的極限了,如果這還不能擊退台灣,逼迫台灣接受朝鮮的求和,那李倧真的只能動整個朝鮮,來個全民皆兵了。

    但是他沒有這個機會了,雖然駐紮漢城的兵力數量上變多了,但是其戰鬥力反而變小了。而且朝鮮的南北兩端集了朝鮮絕大多是的兵力,只要將這些軍隊給吃掉,那麼朝鮮也就徹底的失去了抵抗力。

    間自己的佈置達到了預期的目標,郭勇下達了登陸仁川的命令。

    五月初二這一天,十二萬從南部和西部戰場上增援東部戰場的大軍,乘坐運兵船,登陸仁川。

    當天海面上是平靜一片,仁川附近海面的朝鮮人還一無所知的出海打漁。但是早上十點左右的時候,只見數艘巨大的船隻出現了南部的海面之上。

    他們從來都沒有見過如此之多的船隻,以至於大部分的朝鮮人都跑出來,站海岸上,觀望這個千年未遇的盛況。

    當然普通姓可以這麼沒有警覺性,朝鮮的水師不可能也是這樣,水師將領立即率領朝鮮的上艘小船,靠了上來,意圖阻止運兵船靠岸。

    但是第一艦隊只出動了十艘戰艦,短短十多分鐘之內,便將朝鮮水師的這些多也就兩三噸的小船給全部擊沉,即使是以防禦能力強大而著稱的龜船也不例外。

    轟隆隆的炮聲,那上艘朝鮮水師戰船的沉沒,以及那被朝鮮水師染紅了的海面,讓之前觀望的朝鮮姓意識到,這是敵人來了。他們開始瘋狂的逃竄而去,將整個仁川給弄的混亂不堪。

    仁川守軍有四萬多人,他們第一時間來到海邊,並組織起防禦,意圖阻止台灣大軍的登陸。但是海軍的一陣炮擊過後,付出了巨大傷亡的他們只能逃離港口,進入仁川城內,意圖固守。同時派人向漢城預警。

    取得了仁川海面的控制權之後,第二師先登上了海岸,並迅速的將整個仁川給包圍了起來,同時肅清海岸上所有的障礙,讓後續大軍登陸加的方便。

    為了取得突襲的效果,第二批登陸的就是三萬千的騎兵部隊。他們一登陸仁川,便迅速的繞過仁川,以快的速向漢城衝鋒而去。

    整個登陸過程雖然持續了接近四個小時,但是當騎兵趕到漢城的時候,李倧也只是剛剛得知台灣大軍仁川登陸,還沒來得及召集大臣商議,便聽到了騎兵萬馬奔騰的聲音。

    意識到生了什麼事情的李倧,當時便被嚇得臉色白。負責漢城防禦的將領匯報說有三萬多台灣騎兵已經將漢城給包圍了之後,李倧的臉色都白了。

    「陛下,我們必須撤離漢城,乘著台灣後續大軍還未到達,臣願率領大軍護送陛下突圍而去。」

    !#

    !~——內容結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