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龍起明末

小說博覽 四百八十八章東面戰場初定 文 / 蘇北小白領

    四八十八章東面戰場初定

    但不同於皇太極所動的大凌河之戰的是,這次台灣大軍志不打援,而徹底的俘虜這三十多萬大軍。《網》友手打

    不過,孫承宗的強勢整合下,三十多萬大軍其後的三天內,動了不下於二十次的突圍,全部都被台灣大軍擊退。

    期間死亡高達八千多人,受傷也有一萬多人。這一萬多人大部分被秦可仁命令收容了過來,並給予醫治。

    這種優待俘虜的動作,完完全全是當著大凌河堡內的大軍面做的。雖然有孫承宗的嚴令,使得大凌河堡內部的明軍不敢所異動,但是明軍上下的心都已經沒有了戰意了。

    於此同時,秦可仁命人將一封封遼東將領家裡人的書信射入大凌河堡內,告訴他們,台灣大軍是如何善待遼東姓的,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瓦解堡內遼東軍將的反抗之心。

    不過,這次的三十多萬大軍當,有近二十萬是其他地方的大軍。孫承宗依托這些家室不遼東的軍隊,死死的壓制著那些遼東軍將,使得他們不敢做出什麼不軌的行為。

    秦可仁的攻心行動也不是沒有起到作用,軍心不穩之下,從被圍第三天開始,孫承宗不再派遣大軍進行突圍了,而是徹底的沉寂了下去。

    但是他也不想想,大凌河堡內的糧草能支持三十多萬大軍多長時間,援軍無望的情況之下,一旦糧草耗,大凌河堡將不攻自破。

    孫承宗,對大明絕對忠誠的名臣,就這樣被圍困了大凌河堡。連戰報都沒能傳回去。

    不過,台灣大軍佔據山海關以北地區的動作,山海關內的明軍將士當然不可能一無所知。

    現台灣大軍的第一時間,負責巡防的兵將就將這一情況匯報給了還躺床上的楊過。

    楊過心是高興不已,不過明面上當然要做出些動作來。楊過第一時間讓手下的一個將領率領一萬人出城攻擊台灣的防禦陣地,其結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一萬人,還沒衝到對方三步的地方便丟下了一千多具屍體逃了回來。

    為了讓山海關的明軍老實一些,不知道楊過身份的台灣將領命令手下的十門火炮對著山海關的城牆是一陣猛轟。如果不是山海關的城牆夠結實的話,恐怕都會被炸塌了。這樣也好,給了楊過嚴防山海關,堅決不出兵的理由。

    楊過躺床上,讓人代寫了一份戰報緊急送往京師。信言明山海關以北地區已經被台灣數戰略,孫承宗所率三十萬大軍不知音信。

    現他楊過養傷床,無法領兵作戰,請朝廷趕緊派遣其他將領前來山海關,負責防務。

    楊過的這封戰報,再次將北京城給攪動的是天翻地覆。崇禎手下眾大臣的請求之下,第三次下達了京城的戒嚴令。

    同時,成基命的推薦之下,緊急調動正陝西平叛的洪承疇率領平叛大軍前來京師,接受任命。

    同時崇禎還命令錦衣衛,一定要探清楚,山海關以北地區到底生了什麼?孫承宗和那三十萬大軍到底生了什麼事情。

    因為蕭明乾的俘虜這三十多萬大軍的策略,使得大凌河堡一直被這麼圍困著。但此時阿敏所率領的五萬大軍卻正經歷著一場慘烈的追殺。

    從義州撤離之後,阿敏心就一直感到不安。為此他將自己手上的所有探子全部都給撒了出去,就是要第一時間現那一萬多的騎兵部隊。

    雖然阿敏已經很小心了,但是對方根本就不和他玩虛的。絲毫不意阿敏所派出去的探子的探查,直接以碾壓的方式,向阿敏的大部隊衝了過來。

    所以阿敏看到了台灣騎兵的時候,探子才將情報匯報給了他。

    一萬對五萬,如果是以前,就算是差勁的蒙古騎兵,也不會對漢人的騎兵產生害怕的情緒,但是知道台灣的騎兵同樣裝備有火槍的阿敏,第一時間命令一萬蒙古騎兵殿後,而自己則率領著其餘的四萬騎兵瘋狂逃跑。

    看到阿敏派出的斷後的騎兵的數量只有一萬,台灣的那兩個師的騎兵立即分出兩個部分。一個師迎向那些斷後的蒙古騎兵,另一個師繞過對方,對阿敏的大部隊是緊追不捨。

    見到這種情形,包括阿敏內的後金大軍是感受到了從沒有過的屈辱,立即停了下來,全軍衝鋒,想要利用人數優勢,將追上來的千騎兵給殲滅了。

    但是台灣騎兵根本就不跟他們正面砍殺,而是靠近到三米的時候,便用火槍射擊兩輪,然後又跑開。

    如果後金大軍追擊,那麼正好!追逐的過程,台灣的騎兵依然可以拿出子彈裝填,然後向後射。如果後金大軍不追擊,那麼正好,繼續追上去將其扒下一層皮來。

    這種草原上的騎兵常用的方法,被台灣騎兵用起來,是一點困難都沒有。把阿敏的大軍打得是苦不堪言。

    有時候,阿敏都想乾脆直接不管不顧的衝上去得了,總不至於這麼窩囊。但是,終還是理智戰勝了已經被台灣的實力給潑了幾次冰水的熱血,他只能再次分出一萬蒙古騎兵斷後。

    就這樣,追逐了一整個白天,損失了近兩萬騎兵之後,阿敏才藉著夜色擺脫了對方的追擊。

    其實這個時候,台灣的那兩個騎兵師也被累慘了,特別是現已經進入了後金的勢力範圍的深處,再追擊,就有被包圍的可能了。

    沒有後援的情況之下,即使擁有火槍,也是非常危險的,所以他們也不想繼續追下去了,直接撤回了義州。

    規模浩大的多方聯合出兵遼東的東面戰場就這樣,三四天內,以明軍被圍,後金大軍被打殘的結果落下了帷幕。

    這個過程,除了後金損失了四萬人之外,明軍總共只戰死了不到兩萬人,而台灣大軍,放近後金大軍的時候,三十一個士兵被蒙古人的弓箭射死,攻陷眾多城池的時候死了五十七個人之外,另外追逐阿敏所率領的後撤大軍死了兩一十五人之外就再也沒有其他損失,可謂是輕鬆如卷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