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龍起明末

小說博覽 四百七十章楊過守遵化 文 / 蘇北小白領

    四七十章楊過守遵化

    遼東所生大變,不管是北京還是皇太極短時間內都還無法得知。《網》友手打所以皇太極入關之後的事情依然按照歷史慣性演化著,不過這裡面也有所不同。這次作為袁崇煥先鋒的不是趙率教,而是山海關總兵楊過。

    楊過沒有如趙率教那樣盲目的進攻後金大軍,見到後金大軍將三里屯團團圍住的情況之下,只率領有兩萬人的楊過,見到對方的大軍數量竟然有十萬多人。

    如此懸殊的兵力對比,而且三里屯又無險可守,便率領兩萬大軍直接趕往西南方向的遵化。

    「卑職見過巡撫大人!」

    到達遵化之後,楊過先同巡撫王元雅見了面。

    「楊總兵,可知建奴的大軍現到了何處?」王元雅見到楊過的第一句話便是詢問後金大軍道了什麼地方。

    「大人,建奴十萬大軍現正圍攻三屯營。不過觀其形勢,不需多長時間,便能擊破三屯營,所以還請大人您及早做好防禦準備。」

    不管是為了什麼,楊過都必須將遵化給守好了,不然對誰都沒有好處。

    「啊,這麼快!」

    王元雅沒有想到後金的行動如此之快,難道說大明北方的防禦是紙糊的不成。他根本沒有想過,大明的衛所軍到底衰敗到了何種程。

    很多守軍一看到後金十來萬大軍開來,便立即如鳥獸散,基本上於農夫無異。想要靠這樣的軍隊來抵擋後金的十來萬大軍,那根本就是癡心妄想。

    「大人,現要是要防住遵化,為各地勤王大軍爭取多的時間,不然遵化一失,建奴必然長驅直入,到時京師也將為後金大軍所擾啊!」

    楊過沒說京師會被後金攻破,事實上楊過也不知道北京會不會被皇太極攻破。但是各地勤王大軍的向京師彙集的情況之下,皇太極應該不敢孤軍深入的情況下,攻下北京!

    「對,對!久聞楊總兵善守,故現遵化城就拜託楊總兵了,遵化城內的兩萬守軍也托付給楊總兵了!」

    楊過的威名自天啟年就已經傳遍整個大明了,如果不是種種上不了檯面的原因的話,楊過的地位會比現高。

    「大人既然將遵化城的防務交給了卑職,那麼卑職將全力防守遵化,而且卑職向大人保證,只要卑職,遵化必將不失。另外卑職有哦不情之請,還望大人能夠答應。」

    手有四萬多兵力,再加上城的姓,楊過有信心將遵化城給守住。不過,有些事情還需要做一些佈置,以防後面出現什麼問題。

    「楊總兵有話管直說,只要本官能夠做到的,一定做到。」王元雅爽快的答應道。

    「遵化防務應該沒有問題,但是建奴不會一直盯著遵化這一個地方。多十天,攻不下遵化的情況下,建奴極有可能繞過遵化,直擊京師。所以,我想請大人寫一份奏折,急送京師,提醒京師催出各地勤王大軍加快向京師彙集的速。」

    後金擁有十一萬大軍,而自己手只有四萬多人,而且另外的那兩萬多人的野戰能力非常的令人擔憂,所以到時候,如果皇太極分出三四萬人遵化牽制自己,而分兵直攻北京,那自己很可能會因此而被人蓋以不救京師的罪名。所以楊過要事之前,便向京師說明這種情況。

    當然,如有可能,楊過還是會去救援京師的,前提得自己能夠擺脫後金大軍的牽制。

    「此為我等應為之事,本官這就去寫奏折。」

    這樣的一份奏折對王元雅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他當然樂得答應。所以王元雅很快就將一份奏折給寫好了,裡面除了將後金的軍情和楊過的猜測寫明了之外,還狠狠的誇了楊過一把。

    「楊總兵,你看其的內容可否?」

    寫完奏折以後,王元雅特意找到正安排城防事務的楊過,將奏折遞給楊過,讓他看一下。

    按理,這種奏折是不用給楊過看的。一來,裡面涉及的軍事內容,是由楊過提出來的,給他確認一下也是正理,二來,楊過對王元雅的態相當的恭敬,所以王元雅也樂得這個時候同統兵之人搞好關係。

    「大人所說,已然非常的全面了,卑職沒有什麼意見!」

    雖然嘴上這麼說,但是楊過還是仔細的將奏折的內容看了一遍,現王元雅除了誇自己的部分有些多餘之外,其他的寫的都很合現的情形,楊過也沒有其他需要補充的,便遞回給了王元雅。

    「楊總兵,需要我們做些什麼?」

    將奏折讓人快馬送往京師之後,王元雅看著楊過井井有條的安排著城防事宜的時候,主動帶著眾多官員來到楊過面前,問楊過需要他們做些什麼。

    說實話,如果大明的官員都能夠同這個時候的王元雅一樣,心責的為國為民的話,也不至於將大明敗壞到這種田地。雖然楊過不知道王元雅平時貪不貪,是不是也像現這樣忙於正事。但至少這個時候,他的所作所為還是不錯的。

    「那就有勞大人了!現城內人心惶惶,還需要大人安排各級官吏安撫城姓。另外將所有衙役等人派到街上巡邏,嚴防有人乘機鬧事,加重城的恐慌氣氛,同時防止有建奴探子混入城破壞。」

    軍隊的事情,楊過可以做好,但是城姓的安撫和秩序的維持,還需要他們這些官員去做,畢竟他們熟悉遵化。

    「楊總兵考慮得周到,我等這就去辦。一定不會讓遵化遭受建奴大軍攻擊的時候,還要防著城的賊人!」

    楊過的提醒下,被後金大軍即將到達的消息給弄得有些慌亂的王元雅反應了過來:這個時候,那些地痞流氓很可能會乘亂鬧事,對城姓的心態會造成極大的影響,甚至會引起混亂。

    全城官員軍民的共同努力之下,楊過終於後金抵達之前,完成了對遵化的城防的安排,並將遵化周圍二十里內的姓全部都集到了遵化城。城外的所有糧食也全部運進了城。並且排除偵騎四處勸告遠一些的姓趕緊逃離,楊過可不想再次看到後金拿著城外姓的性命來威脅自己。

    經過接近一天的忙碌,終於將所能夠做的事情做完了,後金的大軍也趕到了遵化城外。

    「這遵化的守將是個能人啊!」

    一路行來,遵化城外的那一間間空蕩蕩的屋子,讓皇太極對進攻遵化產生了極大的憂慮。

    堅壁清野,不僅能夠不給敵方利用城外姓協助攻城的機會,同時也能夠極大的增強城內的防守實力。而且還能讓攻城的一方得不到任何的補給。

    這樣的事情,一般的明朝官員是不會做的,他們從來都沒有將普通姓放眼。同時也看不起姓的力量。

    現,這遵化城外突然間出現了堅壁清野的跡象,讓皇太極大好的心情,猛然間被打擊到了。

    「能人又怎樣,我大金的大軍面前,沒有一支明軍能夠守得住遵化!」阿巴泰非常不爽的說道。

    因為地位的下降,並且沒有被皇太極封為和碩貝勒,所以阿巴泰對皇太極非常的不滿。雖然還沒到阿敏的那種程,但是因為心有氣,所以對皇太極的這種讚賞明軍將領的行為,非常的不滿意。

    見到阿巴泰出頭,其他的如阿敏和莽古爾泰是一聲不吭,他們還巴不得這種時候,打擊皇太極的威信呢!

    對於阿巴泰,皇太極根本不放心上。對付這樣沒有實力的渾人,皇太極有的是手段,所以他只是淡然一笑,轉而看向阿敏和莽古爾泰。

    「阿敏,你覺得這遵化該如和攻打。我們現可沒有漢人姓可以驅策著去攻城,甚至因為對方堅壁清野,我們的攻城器械也需要我們自己的士兵去準備!而且我們並不能這裡浪費太多的時間!」

    「我承認,堅壁清野的確讓我們攻城變得麻煩了一些。但是據我所知,原來的遵化城並沒有多少兵力,而且也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將領。如果沒有其他軍隊駐紮的話,攻陷遵化應該不是非常的困難。」阿敏的回答是規矩,是滴水不漏。

    「那如果讓鑲藍旗攻城,需要多長時間?」

    皇太極的這句話,讓阿敏的眉頭一顫。什麼叫讓我鑲藍旗攻城,難道你想讓我鑲藍旗兩萬多人下馬攻城,有你這麼明目張膽的削弱我鑲藍旗實力的嗎?

    「大汗,我鑲藍旗大部分是騎兵,騎兵攻城,呵呵,難!如果對方有兩萬人守城,那麼我鑲藍旗功不下來。」

    如果是以往,阿敏會以鑲藍旗的榮譽為看重的東西,為了榮譽他真的會帶著手下去攻城。但是現——

    「大汗,騎兵攻城的確非常的困難,鑲藍旗不行,我正藍旗也不行,我想正黃鑲黃兩旗面對相同人數堅守的城池,也攻不下來。」阿敏的話音剛落,莽古爾泰立即表態說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