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龍起明末

小說博覽 四百三十八章沈有容的台灣印象 文 / 蘇北小白領

    收費章節12點

    四三十八章沈有容的台灣印象(第一

    「如隆,我們到這台灣也已經有十年了」沈有容原先被軟禁的小院子裡,七十歲高齡的沈有容一臉憔悴的同坐他旁邊的郭邢說道。

    「是啊十年了」郭邢現也五十多了,這些年的所看到的台灣種種給他的衝擊非常的大。以至於如此頑固的他,思想上也出現了一些鬆動。

    「本來,我還想著今年年底回到老家等死,可沒想到大明會突然海禁。海路斷絕,想回去都難了」沈有容苦笑著說道。

    對沈有容的軟禁天啟四年末就解除了,但是當沈有容和郭邢返回大明之後,他們才現大明已經沒有了他們的容身之地。大明從上到下都大罵他沈有容叛離了大明,沈有容的家鄉都以有沈有容為恥。萬般無奈之下,沈有容和郭邢只能又返回了台灣。而他臨走前留下的一本描述台灣政治經濟軍事的書,還被沈有容的一個往日好友給燒成了灰燼。

    朋友的不理解,讓沈有容心非常的悲傷。所以回的台灣之後,沈有容雖然已經恢復了自由之身,但是他的內心卻比之前被軟禁的時候還要痛苦。

    無奈之下,沈有容便通過前往台灣所控制下的各地看看來舒緩這種痛苦。也正是這近三年的遊歷使得沈有容看到了台灣的強大,自己所寫的那本書的描述不及萬一。這讓沈有容深感慚愧的同時,也感到深深的悲哀,為大明而悲哀。

    沈有容有的時候都不知道該怎麼描述台灣的強大,但是台灣的富庶他是看得非常的確切,台灣姓的生活比之大明強上倍,他是心清楚。

    台灣的姓其實就是大明姓,雖說是台灣將他們帶離大明的,但確切的說應該是大明將他們給拋棄了的。這一點沈有容返回安徽之後,感受就加的強烈了。

    當年他離開大明的時候,大明的姓還能勉強活得下去,至少他的家鄉是這樣的。但是當他天啟四年返回安徽的時候,那種強烈的對比,讓他都難以相信那裡是自己的家鄉。

    朱門酒肉路邊骨,是沈有容真真切切的看到了的。而那些已經麻木了的姓對路邊不時能夠看到的白骨竟然已經到了習以為常的地步了。

    根據台灣報紙上的說法,安徽還算是好一點的,西北的陝西,山西,甚至京師附近都比之還要恐怖。如果不是因為台灣沿海地帶的貿易和一部分的糧食輸入,山東江蘇等地也不會好到哪去。

    這完全是一副末世之相啊而造成這種末世之相的原因是什麼,沈有容心有數。雖然明間都說是因為閹黨霍亂天下,但是佔據天下那麼多良田,使得姓無立錐之地的那些人可絕大部分都不是閹黨。

    就拿魏忠賢數次查出的那些個貪污**的大案,如遼東貪腐案,南京錢案等等,哪個不是那些被認為是正直之士所為。

    台灣的時候,看到台灣報紙對大明內部政治的報道,沈有容曾大罵台灣無恥,因為他們的那種將東林黨等『正直』之士同閹黨相提並論,不分好壞的評述感到憤怒。

    但是經過這些年自己派人收集到的情報,不知不覺之用上了台灣喜歡的數據對比之後,才現原來閹黨只是霍亂一時,而那些掌握著天下絕大多數的田地和所有權利的士大夫階層才是大明的衰落之源。

    沈有容很傷心,真的很傷心。他的內心其實一直都對大明保持著絕對的忠誠,但卻無人能知。他曾經滿懷著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大明擺脫眼前的困境,效仿台灣的部分政策實現富國強兵,終擺脫被台灣覆滅的命運。

    但是他還是低估了傳統的儒家化的頑固性。當他將自己花費了數年寫就的那本關於台灣的一切和一些他自認為可以大明施行的東西的書拿個自己的一個多年的好友的時候,對方只是看了不到十分鐘,便將他的那本書給扔進了火盆,然後將自己給轟了出來。

    當對方大罵自己妖言惑眾,意圖霍亂天下的時候,沈有容的心都涼了。如果不是看是多年的至交好友,沈有容又救過對方的命的話,可能都報官將沈有容給抓起來了。

    哀,莫大於心死沈有容的一顆拳拳報國之心就這樣的打擊徹底的死了。回到台灣之後,沈有容一渾渾噩噩不知所為,連一句話都不想說。後還是蕭明乾向他提議到台灣的各個地方看看,才讓他恢復過來。

    幅員遼闊遠超大明,軍事鼎盛冠絕天下,姓富庶曠古爍今這是沈有容三年遊歷而得出的印象。

    僅僅一個澳洲便的面積便已經比現的大明要大了,台灣佔據著這個世界上為龐大的領土,其上的資源是數不勝數。而且重要的是,台灣將他們現能夠用到的資源全部都給充分的利用了起來。

    沈有容這三年來,走遍了台灣除了庫頁島和蝦夷島之外的各個地方。商業的繁榮那是無需贅述的,單說那一船船從澳洲運回台灣的鐵礦石和煤炭就讓沈有容看出了台灣的強大。因為即使整個大明的鐵生產量也不及這裡一個月的量。

    再加上沈有容對台灣的武器的瞭解,沈有容相信,即使不使用那種不可思議的先進火槍,單憑大刀長槍,台灣也能打得大明毫無還手之力。

    現,沈有容南洋的叢林和澳洲的草原上,已經能夠看到那些拿著大明神機營都裝備不上的後裝燧槍伐木或是放牧。

    說起來,沈有容都不明白蕭明乾會那麼放心將這種武器平民姓氾濫開來。難道他就不怕有人借此造反嗎?

    不過,這不是他能夠擔心的,事實上,雖然台灣將這些武器給流了出去,但是卻從來都沒有生一次造反。雖然民間有拿著火槍殺人的,但是算起來,比之大明,這種個人的犯罪行為反而少。或許是因為台灣的律法太過嚴苛了沈有容只能找出這麼個理由來說服自己。

    台灣的律法是嚴苛,特別是對殺人這一方面,犯了就必死無疑。不過這根本不是武器民間氾濫,而犯罪率並不高的原因。其根本原因還於姓生活的富庶穩定,誰會捨得放棄好日子不過而找死啊

    當然這只是針對台灣公民的,包括那些歸化的土著。對那些對台灣敵視的土著,台灣根本沒將其當成人,放給姓刀箭槍支,就是為了讓他們墾殖的時候,能夠保護自己。因此,每年死台灣公民手的土著數以十萬計。

    領土的廣大,遊歷過程,沈有容是深有體會。而軍事的強盛,沈有容是印象深刻。作為一個軍人,他對軍隊的理解是深入骨髓的。

    數十年的南征北戰,沈有容對大明甚至是大明以往的那些周邊國家的軍事實力是瞭如指掌。

    但是親眼見識了一次海戰和一次陸戰之後,他為那些正同台灣交戰和即將同台灣交戰的國家感到悲哀。

    沈有容出了馬甲,跟隨商船隊前往印,也就是以前所說的那個天竺的時候,親眼目睹了兩艘台灣的一千八噸的戰艦,將八艘孫海盜集團的戰艦給送進了大海深處。

    那隔著七里遠便能夠做到大命率的火炮,讓沈有容覺得,如果這兩艘戰艦出現大明水師面前,即使有千艘戰艦,大明水師也沒有勝算。那種來自心靈深處的震撼,沈有容是終生難忘。

    這還只是兩艘戰艦,據台灣公佈出來的數據,台灣擁有近四艘戰艦,其有多少這種等級的戰艦,沈有容不知道。但哪怕有只有十分之一,台灣也能夠征服任何沿海的國家。

    而陸戰,沈有容同樣是印看到的。台灣沒有佔領印的打算,但是為了商業利益,台灣和那些西洋國家一樣,印建立了個商業據點。這些商業據點,台灣沒有進行移民,只派駐了一個守備師,每個商業據點也就是三千人左右,其他的都是僱傭當地人去辦。

    就是這樣的商業據點,沈有容到底的時候,生了一次,印當地王公組織的三萬人圍攻一個商業據點的事件。

    三萬人對三千人,而且還不是台灣精銳的野戰師,愣是一個小時內,結束了這場一邊倒的戰爭。印王公那邊,留下了一萬一千多具屍體倉惶逃離了那個商業據點的控制範圍,而台灣這邊竟然只有四個人被流矢集要害而死。

    這樣的結果讓沈有容看得心涼透了。雖然經過詢問,他們之所以不追擊那些印人,就是因為曾經有一個一千人的部隊沒有城市的依托下被印人以絕對的優勢兵力給圍攻而全軍覆沒,所以不敢貿然追擊。

    但是這只是一千人而已,大明的萬兵力能夠將台灣的十萬精銳給圍攻殲滅嗎?這根本不可能

    四三十八章沈有容的台灣印象

    四三十八章沈有容的台灣印象,到網址

    《網》提供快的小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