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龍起明末

小說博覽 三百九十九章朝鮮謀劃(第一更) 文 / 蘇北小白領

    三百九十九章朝鮮謀劃

    「哼,我看朝鮮該換個國王了!」聽到盧遠志的情報後,蕭明乾頓時殺氣騰騰的說道。

    「大人,發生什麼事了?」旁邊的陳元贇看到蕭明乾剛才還興高采烈的呢,轉眼間便發起雷霆之怒了,便好奇的問了起來。

    「小佳兒,去把先生,外交部吳總長他們一起找來,有事相商。」蕭明乾沒有立即答覆陳元贇,而是要將唐洪生一起叫來。

    「各位,剛剛得到遼東司急報。朝鮮國王光海君李琿為大明和後金之間兩面逢源,開始朝鮮國內明令不許朝鮮人參與到遼東百姓的移民中去。同時,他還拒絕了我們購買濟州島的要求。」回到督軍府,蕭明乾陰沉著臉說道。

    蕭明乾的這些話剛剛說出,立即議事大廳裡掀起了軒然大波。台灣以往移民從來都沒有遇到太過巨大的阻礙,即使是大明和後金中央到目前為止也都命令禁止,現朝鮮竟然開了先河,這讓一直看不起朝鮮的台灣眾人震驚的同時,多的是憤怒。

    移民不僅是台灣發展壯大的根本的政策,對於現的遼東百姓來說,是一條逃離地獄的生命線。現一個小小的朝鮮,竟然想要掐斷這條線,這讓台灣如何能夠善罷甘休。

    「大人,只要您一聲令下,第一艦隊願意半年內將朝鮮給佔了。」趙永巖猛然間站了起來向蕭明乾請戰。

    「不可!現南洋的局勢已經到了為關鍵的時刻,絕不可以朝鮮耗費太大的精力。」陳元贇立即提出了反對。

    「可是這該死的朝鮮竟然敢對我們的移民下手,不給他們一些教訓,如何能夠讓遼東的移民順利進行下去。」趙永巖睜大了眼睛問道。

    「大人,是否可以讓遼東司將朝鮮國內的局勢詳細的描述一下,特別是那個朝鮮國王光海君。」陳元贇轉頭向蕭明乾建議道。

    「當然可以,盧先生你就詳細說說朝鮮國內的局勢吧!」

    作為大明的屬國,朝鮮幾乎什麼都同大明學,就是黨爭這一套都和大明毫無二致。

    什麼勳舊派,士林派;什麼大尹派和小尹派;什麼東人黨和西人黨;什麼南人派和北人派;什麼大北派和小北派等等等等。總之,各派是鬥得整個朝鮮朝廷烏煙瘴氣,而與此相應的百姓是名不聊生。

    二兩次日本侵朝戰爭,是給朝鮮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傷害。不過朝鮮國內並沒有因為日本的入侵而眾志成城,反而鬥得加激烈了,完全以致對方於死地為目標。

    而現的朝鮮國王光海君李琿則因為大明朝廷自始至終的反對其繼任朝鮮國王,所以一直對大明抱有極大的敵意。對大明遼東的軍事行動也以敷衍為主,其一直以來的打算都是大明和後金之間左右逢源。

    光海君堅持下,朝鮮致書後金,稱自己臣服明朝是「大義所,固不得不然」,而與後金的「鄰好之情,亦豈無之?」,希望雙方「各守封疆,相修舊好」。

    這樣的一個人物繼任朝鮮國王,對大明可以說是極其不利的。不過為了拉攏朝鮮解決遼東問題,終萬曆皇帝不得不承認光海君繼任朝鮮國王。

    但是這樣的行為並不會讓光海君改變他對大明的敵意,所以如果是蕭明乾,一開始便會支持光海君的敵人繼任朝鮮國王。

    現,光海君為了同後金修好,竟然將矛頭指向了台灣,蕭明乾如何能夠容忍得了他。

    朝鮮,光海君的名聲其實並不好,甚至是非常的糟糕。一來,他昏亂日甚,幽廢母后,屠兄殺弟。二來,朝鮮全國以奉大明為天朝的社會環境之下,光海君後金和明政權之間的游離無疑是冒天下之大不韙。第三,他頒布『大同法』免除沒有土地的人民向國家交納糧食,從此只有地主才必須向政府繳納糧食,徹底的得罪了朝鮮國內的統治階層。

    所以朝鮮國內始終有一股將光海君這個從即位一開始便飽受爭議的朝鮮國王的統治推翻的勢力,其中以綾陽君李倧勢力為強大。

    十多分鐘後,盧遠志將朝鮮國內的局勢詳細的向場的眾人敘述一遍。

    「那我們遼東司這些野的勢力當中有沒有人?」聽完朝鮮當前的局勢,陳元贇問道。

    「我遼東司朝鮮的各個派別當中都有情報人員,不過因為時間尚短,級別都不是很高。另外據我們的情報得知,朝鮮現各個勢力都還沒有準備好,不足以推翻光海君的的統治。」想了想,盧遠志將現階段面臨的困難說了出來。

    「這件事情,無需以遼東司為主。既然李倧想做朝鮮國王,我們就幫他一把。吳先生,你秘密前往朝鮮,給我找到綾陽君李倧,告訴他我們願意支持他取得朝鮮的統治權。而我們的條件就是鼓勵朝鮮民間參與到我們的移民事務中來,同時讓他同意出售濟州島。」蕭明乾面無表情的說道。

    「是,大人!」吳運東站出來領命道。

    這件事情上,台灣上下是非常齊心的。不管怎麼樣,這樣一個對台灣有害的朝鮮國王,都不能讓他繼續當下去了。

    場的眾人不知道,其實即使沒有台灣介入,兩年後綾陽君李倧也會推翻光海君的統治,這就是朝鮮歷史上有名的仁祖反正。不過即使蕭明乾知道有這麼一件事情,他也沒有耐心等到那個時候。

    「吳先生,如果有必要,可以向李倧出售一些比較先進的火炮,讓他的造反能夠有把握。」後蕭明乾又補充了一句。

    如果說光海君只是拒絕出售濟州島,蕭明乾或許還能容忍他幾年,等解決了荷蘭人的事情之後,再來謀奪濟州島。

    但是千不該,萬不該,他不該打擊台灣的移民事務。其實光海君也有些冤枉,他對台灣的移民始終不是很清楚,甚至對台灣的實力都不瞭解。他這麼做完全是為了避免後金興師問罪而已,完全是從朝鮮本身的安全著想,但是蕭明乾管不了那麼多。

    「大人,先進火槍是不是就不用了,這樣會造成技術外流的。」這個時候,唐洪生站出來反對道。

    「不,先生,技術上面的東西只有不斷的推陳出,不斷的進步才能夠始終保持優勢。而且那些火槍,不是我看不起朝鮮人,他們要想依葫蘆畫瓢給弄出來,沒有個三四年的時間,沒有可能。而到了那個時候,或許我們已經造出加強大的火槍了。」蕭明乾搖了搖頭,讓唐洪生放心。

    「另外,這件事情不應該僅僅是外交部和遼東司的事情,軍政府也應該政治經濟領域向朝鮮施加壓力,使得其國內的局勢向著不利於光海君的方面發展。」蕭明乾向唐洪生說道。

    軍政府從成立以來,一直將自己的精力放台灣內部事務上,外部事務涉及很少。有的時候,外交部甚至有些脫離軍政府的職權範圍,成為蕭明乾的外交意志的執行部門。

    這樣的結構是蕭明乾不願意看到的,他希望軍政府能夠將外交方面的事情也給真正承擔起來。而這次朝鮮的事件,只是個開始。

    「督軍大人的意思,我們明白了。我這就回去佈置相關事務。」蕭明乾話中的意思,唐洪生很輕易的便瞭解了,自然是欣然領命。

    「那大人,這次朝鮮的事情,或許會通過朝鮮將大明的視線吸引過來,我們是不是該做些準備?」想了一會,唐洪生突然建議道。

    「這沒關係,等光海君完蛋,到國王即位,朝鮮那邊有得忙。等他們通報大明,還有段時間呢!而且,即使他們通報了又能怎樣!」蕭明乾底氣十足的說道。

    是啊,即使大明真的採取了什麼行動又能怎樣。這大半年來,台灣同大明之間的貿易已經縮水了三成,特別是長江以北的貿易,根本無法同之前相比。即使這樣,依然沒有對台灣自身的發展造成太大的影響。

    只要解決了荷蘭人,那麼即使同大明撕破臉皮,台灣也不怕。何況,就大明朝廷的那種混亂的朝局,想要做出這種斷了很多人財源的決定,還不知要等到什麼時候呢。

    「好了,這件事情就這麼決定了。過程我不管,我只要結果。這件事情由軍政府主導,把現的朝鮮國王給我解決了。」蕭明乾後一錘定音。

    或許這個時節真的是多事之秋,待眾人離開後,蕭明乾正要同被他留下的唐洪生,陳元贇等人商量一些南洋的戰事準備事宜,林洪文突然又急急忙忙的趕到督軍府,將一份情報遞給了蕭明乾。

    看完情報,蕭明乾不由長歎一聲:「哎,大明可真是多災多難啊!各位,大明的西南彝族酋長奢崇明已經做好了謀反準備了,遲今年十月就會興兵造反,復興其所謂的彝族國。」

    最新章節txt,本站地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