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龍起明末

小說博覽 三百二十四章搶先一步抓住機遇繁盛的謝家 文 / 蘇北小白領

    三百二十四章搶先一步抓住機遇繁盛的謝家

    台灣的七月,正值夏種剛剛結束之時,而且也還沒到甘蔗的收割之時。所以這個時節,很多的台灣百姓是賢的。

    很多人這個時候都會三五成群的聚集一起,乘著晚涼,談天說地。而他們所談論的內容大多來自幾份發行全台灣的報紙,當然也有些比較勤奮的人,看過一些從書店裡買的書籍,這個時候便可以別人面前大大的顯擺一把了。

    所以,這個時候,不管是鄉村還是大城市,都有一些明顯是農民或是普通工人的人聚一起談天說地,指著報紙上登出來的,品頭論足一番。

    這種景象,大明是絕對不可能出現的。即使是有這樣的聚會,也是那些文人湊一起,罵罵奸佞,或是腸刮肚的羅織一些酸腐文章以顯示的與眾不同。

    台灣現能有這樣的景象,完全得益於蕭明乾這六年多的裡,對教育的大規模的投入。各種途徑的教育和培訓,使得台灣的識字率,六年後的今天,將大明遠遠的甩了身後。

    當然這只是識字率,高端文人的比例還是遠不如大明。不過這種情況不會持續太久。

    七月初八這一天,整個台灣的百姓比之以往顯激動。原因就於台灣的幾份報紙上,同時登出了幾個消息。

    首先便是台灣取得了『衣冠南渡』計劃的成功和《濟北條約》的全文。

    普通百姓對『衣冠南渡』計劃的成功的意義不甚瞭解,但是他們台灣取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同時他們也對《濟北條約》當中提及的四百萬兩白銀的賠款,津津樂道。

    同時,文學報上登的那些對這場戰爭的報道和對各個戰鬥英雄的採訪內容,是讓普通百姓喜聞樂見。他們將文學報上的內容,完全當做是精彩的小說來看了。民間甚至排出了一些英雄豪傑的順序,民間掀起了一股當兵以求取功名的思潮,而這種思潮還非常的強烈,畢竟台灣,軍人的地位是非常的高的。

    不說軍人的待遇比之普通百姓要高上一些,就是一人當兵,全家都會得到各方面的優待來看,也有不少人有了進入軍隊的想法,何況台灣的幾次作戰,軍人的死亡率一直很低,使得當兵的風險相當的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台灣民眾對戰爭的恐懼感。

    普通百姓關心的是戰爭的勝利和條約簽訂後,台灣獲得的大量的財富。但是那些工商業者關心的卻是另外的一個方面。

    「爹,爹,好消息啊」謝敬興奮的跑回家中,揮舞著手中的報紙滿臉激動的大聲叫道。

    「好消息,難道台南糖廠同意保留我們的白糖經營份額了?」台南謝家的家主謝宏看著的大興奮的表情,有些期盼的問道。

    因為日照流民暴動,打死知縣的事件,謝家這段不是很好過。眼見糖的經營配給分配的時節就要到了,但是台南糖廠卻通知謝家,今年謝家的份額將只有往年的八成。

    這可以,台灣這些年一直都風調雨順,並沒有出現甘蔗減產的現象。白糖產量是一年比一年高。這種情況下,糖廠竟然要降低謝家的份額,這讓謝宏如何不著急。

    但是著急又有用,這件事情的決定權不謝家手中。而且主要的是,謝宏感覺到,這個事情很可能是源自於日照的事件。

    雖然日照那邊已經被大明司擺平了,但是日照的移民陷入了半停頓狀態,即使是周邊的幾個縣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或許,這是軍政府,甚至是督軍大人對謝家的警告。

    「不是白糖的事情,是這《濟北條約》和《台灣時聞報》上面刊登的的公告。」謝敬激動的說道。

    「這《濟北條約》我也看了,這對我們謝家也算是個好消息,但是這是面對所有台灣商人的,我們並不會佔據優勢啊」謝宏疑惑的說道。

    「爹,您應該往深了看。這《濟北條約》一簽訂,呂宋基本上已經是台灣口中的肉了。如此大的一個呂宋,那裡的土地將是台灣的數倍,我們何不想軍政府申請呂宋建立一個大型的農場,專門種植甘蔗。如此一來,我們便有了穩定的制糖原料來源,建一座糖廠,雖然規模可能無法同那些巨頭相比,至少不會再被別人卡住脖子啊

    而且我說的好消息並不僅僅是這個消息。我說的好消息是這件事情」說著,謝敬把手中的《台灣時聞報》遞給了謝宏。

    「爹,軍政府將春節的時候,發行幣,現正向全台灣徵集幣圖案的設計方案,同時鼓勵擁有大量閒置金銀的大戶,將金銀拿出,向軍政府換取幣。這才是我們的好機會啊」謝敬激動的說道。

    「這是好機會,用家中的金銀換取幣,可能會被軍政府以成色為由降低金銀的實際價值,這種事情躲都來不及,可能是好機會?」

    謝宏有些不意的說道。其實也不怪謝宏會這麼說,因為中國歷代以來,民間對官府就非常的不信任。官府糟糕的信用,和過手的銀子一定要刮下一層油的慣例,使得大部分人都不願意將的財產被官府得知,不用說無緣無故的經手於官府了。

    「爹,這你就想差了。不說軍政府的信用是絕對信得過的,您看到有哪朝哪代將收取的稅收大部分都用老百姓身上的,就算這次我們交上去的金銀會稍微縮水一些,那也是值得的。

    這幣將是今年下半年,台灣為重大的事情。督軍大人和軍政府上下必然傾全力去完成這個龐大的動作。其間所遇到的各種阻礙和困難必然不計其數,如果我們能夠率先的大張旗鼓的宣佈我們全力支持幣,並且將家中大部分閒餘的金銀向軍政府兌換幣,我們督軍大人和軍政府高層的心中必然會有一個顧全大局的良好印象。

    如此一來,不僅能夠將我們對日照事件當中的不當處理所帶來的惡劣印象給消除掉,說不定還能得到督軍大人和軍政府高層的賞識。

    一旦成功的話,即使損失個十幾二十萬兩,又有關係。」

    謝敬將的想法一口氣的說了出來。的確,正如謝宏第一的反應一樣,大部分的人都會因為擔心財產受到損失而不支持幣,甚至抵制幣。這種抵制雖然阻止不了幣的發行,但還是會產生很多不良影響的。

    這種情況之下,如果謝家率先站出來,支持軍政府的幣發行,那麼謝家台灣的政治和商業環境就會得到極大的改善。

    一想到這裡,謝宏便立刻興奮了起來。立馬把手中的報紙再次看了一遍。

    「敬兒,既然要做,那就做個徹底。這上面不是說台灣將會成立四大銀行嗎?我們乾脆向軍政府質詢一下,是否可以向其中一個銀行參股,即使不行,我們也可以宣佈,謝家的所有資產將全部存進其中一家或幾家銀行。以後所有的資金調用均通過銀行進行。

    要賭就賭個大的輸了,以督軍大人和軍政府的信用,我們不會有太大的損失,但是一旦贏了,那麼就能贏來謝家的大興。」

    看完了全文以後,謝宏一咬牙,拿出了他這一輩子大的氣魄,下了一個他為得意的決定。

    《濟北條約》全文的刊發和關於貨幣改革及建立四大銀行的通報,再加上商務部發佈的呂宋北部同台灣之間的商業貿易的規定,徹底的點燃了整個台灣的熱情。

    無數心懷夢想的人這些好消息的刺激下,開啟了的輝煌的事業,其中便有幾個蕭明乾耳熟能詳的名子:顏思齊,鄭芝龍,劉香等等。

    這些人時代的大潮當中,抓住了這個彩虹難逢的機遇,開始了及家族的輝煌的起點。

    同時,雖然有些人對幣持抗拒態度,但是有遠大眼光的不僅僅是謝宏父子,雖然被謝宏父子搶先了一步,但是謝家大張旗鼓的表示支持軍政府的幣改革的時候,他們全部都反應了,一邊懊惱為會猶豫,一邊紛紛宣佈支持幣改革,將自家閒置的金銀交個軍政府用作幣製造。

    「李公,林老英雄,這次你們可是慢了被謝家給搶先了一步」蕭明乾接見李旦和林鳳的時候,笑著打趣道。

    「呵呵我們對幣改革的支持,督軍大人是的。不像這謝家這麼滑頭,借這個機會將謝家送上了軍政府優待的名單上。」李旦笑著說道。

    這些年的養尊處優,使得李旦整個人看起來容光煥發,比之六年前要精神了太多。李旦常對人說,遇到了督軍大人之後,他李旦的壽命至少延長了十年。雖然是李旦的一句玩笑話,但是也從側面反映了李旦這幾年來過得有多舒心。

    三百二十四章搶先一步抓住機遇繁盛的謝家

    三百二十四章搶先一步抓住機遇繁盛的謝家

    最新章節txt,本站地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