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龍起明末

小說博覽 二百五十九章鳳山見聞2 文 / 蘇北小白領

    「還有,鳳山為什麼看不到轎子。」

    郭邢指著外面的行人,疑惑的問道。經他這麼一提,沈有容才發現,這鳳山的街頭,竟然看不到一個轎子。這大明的城市裡,幾乎是不可能的現象。

    「呵呵!客官,這你就有所不知了。台灣,僱傭一個人,花費是很高的。就拿我來說吧,我一天下來,也能拉個四五趟,收入也有兩錢銀子,一年下來,收入也有五十來兩銀子。只要不是那種好吃懶做的,台灣都差不多能有這樣的收入。

    您算算,如果你僱傭四個轎夫,你沒年要花費多少銀子他們身上,還不如買匹馬,套個馬車出門呢,既便宜,有快速。」車伕笑著解釋道。

    「一年收入五十多兩,所有人都能有這麼高嗎?」

    一聽車伕這麼說,沈有容不敢相信的大聲驚問道。不能怪沈有容這麼失態,實是讓他難以相信。

    一人五十多兩銀子的收入,如果是大明,一個人的勞力,就能輕鬆的養活一個五口之家了,而且還能生活的很好。如果台灣的沒個人都能有這麼高的收入,那台灣得富庶到什麼程度。

    「也不是,大部分有工作能力的人,收入大概是每年三十多兩,不過有些人的收入要比這高的多。我聽說鳳山鋼鐵廠,水泥廠,糖廠等等工廠裡的高級技工,一年的收入有六百多兩呢!可惜啊!我們這些人沒有那個本事。不過,我現已經把我家的三個娃,全都送入了學堂,等以後進入那個專門教授技藝的科技學院,就會有個好前程。」說到這裡,車伕一臉的憧憬。

    其實除了那些高級技工的收入水平,台灣其他地方普通百姓的收入並沒有那麼高,一般也就是差不多年收入二十來兩的樣子。不過,鳳山是個外商雲集寸土寸金的地方,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都要相對高上一些。

    而沈有容和郭邢的心裡卻是再也無法平靜下來。車伕的這番話,透露出了太多的信息了。

    首先,台灣,普通勞力的收入極高,基本上是大明百姓的七八倍。由此可見,台灣會有多富裕。雖然還不知道台灣的人口有多少,能夠養得起多少的兵,但就算是大明的那些普通的豪族,自己財力允許的情況下,都會養上一些家丁,何況是如此富庶的台灣。

    其次,台灣,工匠的待遇極高。只要有手藝,那麼他們就能夠過上極其富裕的生活,比之大明的那些中下地主都要富裕的生活。雖然沈有容他們並不明白這種情況會對技術的創提高有多大的作用,但是他們至少知道一點,如此高的待遇之下,那些工匠會對台灣死心塌地的幹活,會把大明的那些工匠吸引過來。

    第三,台灣有著很多的工廠,這些工廠利潤極其可觀,不然他們根本給不出如此豐厚的薪酬。而且這些工廠極其的多,以至於台灣的人力都顯的有些不足了。不然,不會出現連僱傭轎夫都要付出如此高昂的價格。要知道,即使是富庶的江南的各個城市,也是有著一大批的閒漢爭搶著要成為大戶人家的轎夫,哪有談價格的資格,給口飯就可以了。

    後,台灣的社會風氣同大明完全不同。豐厚的薪酬的刺激下,大部分的台灣居民都已經將子弟送入學校,並以進入教授工匠技藝的學院為榮。關健的是,他們還都負擔得起。大明要是有人膽敢建立這樣的一個學院,還不被萬夫所指,羞愧而死。

    得出這樣的結論,沈有容的內心的擔憂又加重了很多。心情鬱結之下,轉頭看向四周。正好讓他看到有一行明顯是日本人的傢伙,怒氣沖沖的從一棟掛著外交辦事處的四層大樓裡出來,其神情像是受到了什麼侮辱一般。

    「那些人可是倭人?他們怎麼會這麼生氣?」沈有容指著那些日本人,疑惑的問道。

    「哦!我們台灣都稱他們為日本人。可能是為了前段時間,我們台灣同日本之間的戰事吧?客官,您不知道,這些日本人太可惡了。前些年,不是有倭寇侵擾大明嗎?其實不僅僅是大明,我們台灣,還有那個琉球王國也都被他們給害苦了。幸好,督軍大人成立了聯合護衛軍,不僅掃平了附近的海盜,還捕殺了所有膽敢來到台灣附近的所有日本人。

    不過,這些日本人一直沒有停止侵擾琉球,不僅九年前攻滅了整個琉球王國,連琉球的國王都被虜到日本,而且還強迫琉球每年都納貢。所以,應琉球王的請求,我們台灣就和日本人幹了一仗。

    這不,我們不僅打贏了,還那個什麼種子島建立了一個據點,以供商船停靠補給用。而這些日本人應該就是來台灣談判的使節吧?不過,前幾天已經來過一批了,聽說還簽訂了協議,怎麼還有啊!」

    聽到車伕的訴說,沈有容和郭邢都極其鄙視的撇了撇嘴。深入官場的他們,怎麼可能相信台灣會為了一個他國,而將自己拉入戰爭。雖然他們不知道,現的琉球實質上已經不存了,但是他們知道,台灣主動發動同日本的戰爭,肯定是為了他們所不知道的利益。而車伕所說的這些,只不過是一種內部的宣傳罷了。

    而他們所看到的那些日本人,其實是德川幕府的代表。前段時間,德川幕府和豐臣秀賴為代表的軍事團體,分別派出了何談代表來到了台灣。

    但是他們並沒有能夠進入台灣的權力中心——台北。吳運東只是鳳山分別同雙方進行了談判。

    一開始,雙方的態度都非常的堅決,一致要求台灣撤離種子島,甚至還要求台灣賠償日本的損失。但是吳運東當場便離開了談判桌,只是離開之前,告訴他們,台灣的艦隊將會繼續襲擾日本沿海,隨後便將他們晾了一邊。

    最新章節txt,本站地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