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四十八章 包產到戶 文 / 面人兒
見趙茗荃和王鐸都有些吃驚,張海林解釋道:「前天從縣裡傳來的說法,說是要搞什麼包產到戶,說白了就是分地,還有一句順口溜。」
趙茗荃問道:「什麼順口溜?」
「姐,我知道。」說話的是張海林最小的妹妹張鳳芝,今年十六歲。[搜索最新更新盡在]
趙茗荃很喜歡張鳳芝,她笑了,道:「你知道,那就說說。」
「大包干,最簡單,直來直去不拐彎,交足國家的,留夠集體的,剩下都是俺自己的。」小丫頭跟唱歌似的,把順口溜說了一遍。
聽著好像很有道理,但又覺得那裡不對,趙茗荃看了一眼王鐸。
王鐸正在沉思,趙茗荃沒有打擾王鐸,她問道:「大爺,村裡人都是怎麼想的?」
張大朱道:「多數人願意分,但也有不願意的。」
趙茗荃道:「不願意的理由是什麼?」
張大朱指了指張海林,道:「這你得問他。」
趙茗荃向張海林看去,張海林道:「村裡人不願意分的主要是家裡勞力少的又有負擔的,他們自然不願意分。」
趙茗荃問道:「你也不願意分?」
點了點頭,張海林道:「我不反對包產到戶,但我反對我們村子分,如果可能,我也反對我們公社分。」
趙茗荃更好奇了,她問道:「這是為什麼?」
歎了口氣,張海林道:「說實在的,包產到戶是一種倒退,理由很簡單,就是人多力量大。如果包產到戶了,就又退回到過去的小農經濟,人人都盯著自己家裡的那點東西。到那時,合作醫療還能搞下去嗎?水利建設還能搞下去嗎?」
頓了頓,張海林道:「縣裡說包產到戶能提高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我認為這種說法是不全面的。不進行包產到戶,只要把分配方式改一下,照樣可以起到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的目的。以前農民之所以沒有積極性,是因為管得太死,分配也欠缺一點靈活性。只要是政策變了,把包產到戶改為包產到村,效果也是一樣的。」
趙茗荃思索片刻,接著問道:「既然這樣,那你又為什麼不反對包產到戶呢?」
張海林道:「這主要是幹部的問題,國家太大,農民太多,像我們這樣的幹部畢竟是少數。」
張海林說完,趙茗荃就點了點頭,不用看其他地方,就是紅星公社,像張海林這樣有見識有擔當有能力的幹部也只有張海林一人而已。
一旁,王鐸真的吃驚了,他已經很高看了張海林,但實際上,他還是小看了張海林,而且小看的不是一點半點。
難怪張海林可以同高書禮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見王鐸抬起頭來,趙茗荃問道:「你怎麼看?」
喜歡讀歷史和關心時政是同時開始的,包產到戶一出現,王鐸就注意到了。
包產到戶最早是在徽安省出現的,七八年春天,徽安省大旱,為了抗災,徽安省不少生產隊實行了包產到戶。
從公有的集體經濟到包產到戶的小農經濟,這是路線問題,是國家走什麼道路的方向問題。
從高江鵬那兒,王鐸知道了一些內幕消息,在這件事上,徽安省委的意見是:「什麼是好辦法,能叫農業增產才是好辦法。我們已經干開了,不宣傳,不推廣,不見報,搞錯了省委檢查。」
王鐸認同張海林的看法,不反對包產到戶,但小張村不搞,如果可能,紅星公社也不搞。
王鐸不反對包產到戶,原因要比張海林更加複雜,在他看來,爭論意識形態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唯一應該爭論的是如何才能讓國家強盛起來。
但現實是,國家採取任何務實的政策都必須跨過意識形態這一關,而包產到戶無疑起到了這個作用。
相對於過去管的太死的生產隊,絕大多數農民毫無疑問是衷心擁護包產到戶的,而這實質上就起到了以農村包圍城市的作用,以農村改革倒逼城市改革。
國家要穩定,農村必須穩,而包產到戶不管有多少弊端,在現階段能起到穩定農村的作用。
國家要強盛,沒有強大的工業是絕對不行的,現在,國家最急迫的任務不是農村,而是工業。
包產到戶,說穿了就是國家對農村來了個大撒手,從而最大限度地把精力集中到工業建設上來。
前三十年靠工農剪刀差建設國家的工業基礎,今後,為了建設強大的工業,依舊需要犧牲農民的利益。
王鐸點點頭,道:「我贊成海林的看法。」頓了頓,又道:「這事兒現在還是只能做不能說的階段,既然都傳到我們這兒了,看來至少是縣裡的領導要做這事兒了。」
張海林點了點頭,道:「是這個理。」
趙茗荃剛要說話,發現張大朱好像還有不同的想法,就問道:「大爺,您老的意見呢?」
歎了口氣,張大朱道:「我們這一大家子,贊成的多,沒意見的也有,而明確反對的只有海林一個人。」
趙茗荃笑了,道:「大爺,要只是種地,我也就不說啥了,但種地發不了家,要想真正過上好日子,我們大家就得擰成一股繩。」
別說張大朱,就是張海林都吃驚地看著趙茗荃。
趙茗荃指了指王鐸,道:「王鐸的大姐夫是農民,王鐸把大姐一家都接到了京城。農民不可能在京城找到正式的工作,王鐸就讓他大姐夫去工廠門口烙餡餅賣。」
張大朱吃驚地長大了嘴巴,問道:「農民還能在京城烙餡餅賣?」
趙茗荃道:「這種事兒現在也是只能做不能說。」
張海林問道:「烙餡餅賣能掙多少錢?」
趙茗荃道:「去年一年掙了三萬塊錢!」
三萬塊錢的數字一說出來,張家人全都呆住了。
三萬塊錢是多少錢?沒數!
對張家人而言,即便是張海林,三萬和三千萬,和三個億一樣,沒有絲毫區別。
這話如果不是趙茗荃說的,打死張家人也不會相信,但趙茗荃說的,他們信。
反過勁來,張海林的腦子立刻就轉了起來,他越想,眼睛就越亮。
「鵬子!」
「四哥,幹啥?」
張海鵬是張家的老小,張海林道:「去把你叔你哥他們都叫來。」
張海鵬剛要跑出去,張海林又道:「讓他們每家抓一隻大公雞過來。」
這下,張海鵬是蹦著高跑出去的。
----------
開始推舉了,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