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網游動漫 > 網游之創世劍神

卷一 初顯鋒芒 流浪過後,我看見的是海洋 文 / 葉嘉

    thefourth

    今天是1月21日,一個對我來說,有兩個最好朋友度過30歲的特殊日子。往常每年這天我都鐵定要寫下點什麼,堅持這麼多年下來彷彿已經成為習慣,連母親都開玩笑說,你看,今天才三場比賽呢,不是正好給你騰出了時間?

    我笑著衝她點頭,捋了捋被風帶起的頭髮,卻沒有說話,只是平靜的打開文檔,寫下自己覺得該寫的字。

    行文過半的時候,電話鈴聲急促的響起,是周慕然家的號碼,我有些詫異,為什麼不是他的手機?

    電話來自周慕然的母親,大意是周慕然留下一張字條便不知去向,卻在走的前一天晚上特別告訴她,讓我來取屬於他的一個小箱子。

    他說你看了箱子裡的東西就什麼都明白了,十四你過來拿吧。

    這個中年女人的聲音很淡然,心情很平靜,彷彿絲毫不為兒子的離去而擔憂。我並未多想,關掉電腦穿起大衣就出了門,直奔周慕然家而去。

    當時的我當然不可能知道,我即將揭開的東西,會是周慕然的心跡,又或者,是一個徹底袒露的周慕然。

    我得承認,世界上有些事情,有時候就是這麼狗血的。

    小箱子裡的秘密

    我踏進周慕然房間時,那個從大一開始就被他拿來裝各類「雜物」的藍色小箱子已經在我眼前。

    你打開慢慢看,我去做事了,還是他母親的聲音。

    剛一打開,我心裡就有了一絲錯愕,往昔被我們調侃的「雜貨店」這一次卻稜角清晰條理分明。

    一條黑色手鏈,一個卡其色信封,一件3號球衣,還有一張寫了字的藍色卡片。

    手鏈是我看著周慕然戴了很久都不願意取下的那條,卡其色的信封是他最喜歡的cd裡附送的贈品。這兩件東西,我都過於熟悉。

    順理成章的,我的好奇心讓我拿起了那張卡片,上面的文字竟是周慕然寫給我的。

    十四:

    當你看到這張卡的時候,應該已經是21號了,我知道這個日子對你的特殊意義,對不起,打斷你寫字的流程讓你來讀這張卡。不過,我也知道,你一直想要瞭解我真正的心情,以及我和林葉影的全部,所以,我把那封信留下來,讓你知道真相。我想,那是一封寄不出去的信。

    不用刻意的找我,真正瞭解我的人都知道我去了哪裡,而你當然是這些人裡的一個,念安,新年快樂。

    作為他的兄弟,讀完這一切,我本該心海翻騰五味雜陳,可是那一刻,我卻無比平靜。事後反思原因,大概是因為,我太瞭解周慕然。

    即便如此,在我花了半個小時看完這封信之後,我依舊有種窒息的感覺。他的字跡清晰潔淨,黑色的痕跡和白色的紙張對比鮮明。在這個網絡時代依然有人願意寫信,我想,這種態度已經叫人感動。

    以下就是信的全部內容,我願意相信,周慕然從頭到尾都寫出了自己的心情,於是我略去了基本格式,把它隻字未改的呈現在大家面前。

    我一直在流浪的,那些效應

    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終點,也不是每場相遇,都以淡然的微笑和遺憾的淚水告終。到最後我才慢慢發現,原來我走過這些年,走了這麼久之後,離我最近的人是你,離我最遠的人也是你。所有的悲歡,而不是分離和相聚,其實都是我一個人的灰燼。

    現在已經是2011年1月,古城的這個冬天罕見的冷,雖不再有2008年的那份徹骨奇寒,還是讓我把所有的措施做足了才能開始坐下來寫字。

    我身上所有的傷口都已經盡數癒合變為過往,我早已取下了誓言要戴到自己想取之時的那條黑色手鏈。

    十四說,他曾經以為那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到最後,還是敵不過自己的一份心情。真正能提醒我已經來到大寒的東西,除了窗外的落雪,只剩下一到冬天就劇痛的膝蓋。十四表達關心的時候,我也只是淡淡一笑,有些皮肉爛掉了,就這樣而已,習慣了,總比科比的手指強得太多。我相信自己並非假裝倔強,只是必須堅強。

    我動筆寫字的時候,你已經安全到家,在我眼裡一向睿智的你,聰明的選擇了在春運來到前抵達,這已經足夠讓我欣慰。

    現在已經是2011年1月,我已經不能在我可以企及的距離裡見到你。你毫不意外的繼續站在林亦晨身邊。他有比我好看的淡然微笑,明白你對很多東西的熱愛,可以在線上陪你玩你最愛的那個遊戲。

    按理來說,這一切我都可以擁有。可惜從某一刻起,我知道,有一種東西,是我不能握牢的。

    這樣東西,就是你對我說起他時,口中那個堅定的愛字。

    大家從未見過我認真學習,從未見過我考前突擊,門門第一個交卷,門門都鐵定拿下那些不掛科又足以修滿學分的分數。於是在很多人眼裡,我都是一個謎。

    這個迷一樣的我,總是夏天白襯衫卡其色褲子,冬天羽絨服外加各類防寒裝備,平靜淡漠古井無波,腦袋上永遠只寫兩個字:自由。

    我有一副不那麼好的軀殼,我同時擁有世上最偉大的母親,以及連這個女人都覺得「無法溝通」的父親。

    因為這副軀殼,我被留在他們身側24年之久,最自由的時間是大學四年。因為家庭的許多細節,以及父親許多常人難以想像的語言,我在「你飛了都不關我的事」和「就你這樣怎麼可以出去」這兩句話之間被折磨了許多年。

    你知道的,這一切,都發生在遇見你之前。

    所以你看,其實遇到你之前,發生在我身上的這一切,都是我一直在流浪的,那些效應。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奮鬥的空間,每個人都把自己的奮起當成這輩子最珍貴的動能之一。無論是事業還是愛情,對這樣一個我來說,如果可以,有誰不願飛雲化龍,翱翔成鷹?

    深海無垠,你是繁星

    林葉影,我一直都記得在樓梯間看見你的那天。你不算漂亮,可是卻很耐看,你只是穿了很單薄的睡裙。可是那天的陽光很好,打在你臉上有顯而易見的精緻。我承認,那一刻,一直都相信感情需要細水長流的我,身體裡突然就有某個角落顫動了,探手摸去,是我的胸口。

    然後就是路上的那次相遇,你的微笑在那之前已經有人傳言,可惜我親眼所見的時刻,心防還是被不帶碎片的擊毀。

    我從來沒有真正想過自己會遇見你,我覺得那樣的情節很小說,也很像每一段緣分開始時的樣子。

    後來我一個人偷偷的想,或許正是因為如此,和你的相遇對我來說,才會被十四濃縮成一句話:暖陽一笑誤終身。

    他是我的兄弟,對他這樣的描述,我是第一個首肯的人,是因為他足夠瞭解我,也是因為,他對漢字的排列,總是那麼恰到好處,我應該感謝他,沒有他,這個故事或許會永遠塵封,不見天日。

    如今看來,後來的橋段已經有些老舊。向來自信的你賭氣的和我打了那個賭,面對我實在想不得表白的表白,你在文學社拍下一句,如果你能贏我,我就答應你。

    於是後來的發展很是言情小說,你輸給了我,或者不如說你輸給了一份執著。當然,要很久之後我才明白,一份執著正確與否,得看執著的對象。

    然後就是那個夏天,我坦率的承認,那個夏天承載了我這輩子最盛大最豐沛的快樂。

    那個夏天我們逃票衝進動物園正好碰上一隻跑出籠子的野豬,結果被狂追一千零二百多米;我們買了一隻兔子然後心情激動地跑到郊區給它挖野菜,結果食物中毒白眼一翻撒手人寰;我們用自製的魚竿跑到護城河去釣魚,結果釣到了一隻螃蟹,瞪著眼睛義憤填膺地朝我們吐泡泡;我們買了一幅世界地圖將想去的地方全部畫上圈,然後坐在長椅上不停地幻想……

    現在的我坐在電腦前,一邊聽歌一邊看著你喜歡的那些圖片。我開始回憶一些事情,我不怕杜拉斯的名言會把我變得很老。

    你考上了去d城的研究生,我讀完四年大學決定留在古城。我知道十四後來把這些細節寫成了三篇文字。我相信那是足以感動我的三篇字,於是我決定給你寫這樣一封信,把所有的細節融匯在一起,成為一個真正完整的故事。其中有些細節,是十四都不曾知曉的。

    我是個很普通的孩子,出生在一個很普通的家庭。生了一副很普通的面目。除了笑起來比較平靜,做自己鍾愛的事情比較執著之外,輿論眼裡的我沒有任何優點。

    我為了自己喜歡的專業參加了兩次高考,在離古城只有三個小時車程的一個地方讀完了四年大學。那是我最自由的時光,那樣的四年裡,因為有你,我收穫了很多快樂。

    你在大三選了考研這條路,我在大三那年來到了一個我至今都深愛的家園,並且在那裡度過了這輩子最富熱情最有稜角的三年時光。

    後來我遭遇了一場前所未有的風暴,輿論的漩渦沒有饒恕我,我失去了我最愛的那個支點。

    幾乎傾覆全部心血的我瞬間崩潰,有許多個瞬間我都開始想起那個當時已經消失的你。從來自信陽光的我開始把自己埋藏的暗游鄙視至渣的我在上面花了許多時間。滴酒不沾的我開始換一種方式麻醉自己。

    我沒有奢望過任何事,無論是和你相遇,還是和你的重逢。

    後來的事情證明,沒有奢望,才有獲得的概率。奢望是追求的墓誌銘。

    你在我幾乎要放棄自己的那天找到了我新的聯繫方式,你用你慣常的方式給我鼓勵,你重新教會了很多我早已遺忘的東西。更重要的是,你在我絕望的時刻,再次出現在了我的生命裡。

    因為一次意外的交談,一個多年前就認識的寫手朋友知道了這一切。他告訴我,我就像一個陷入絕望的深海裡,卻突然看到星星的人。

    所以你看,林葉影,我一直沒有機會告訴你,縱然深海無垠,你卻是天空中的繁星,代表希望的星星。

    我的事,你不知道的事

    後來大家都說,你是給我希望,讓我走出陰霾的那個人。是的,我也這麼認為。可惜,因為一個立場的存在,讓你無法完整的知道我的全部。

    這個立場,就是林亦晨。

    很久很久以前,我曾經看到過這麼一句話:主角登台了,配角的戲份也就演完了。

    林亦晨出現的時候,就是我戲份演完的時候。

    第一次知道林亦晨這個人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居然是「為什麼這個世界上有這麼多姓林的人?」

    不過這樣的想法到底只是一瞬間。我很快就明白了一些事情。

    後來的某個下午,我在無限煎熬裡發了一條短信給你,熟悉劇本的人大概都已經猜到,回復的人是林亦晨。於是我終於開始想起你每每真情流露時對我提及的那些責任,於是我終於開始想起,你帶給我無數溫暖的那些小細節。

    然後是應聘d城工作失敗的那天,我坦然的對你承認了我的失望。連我自己都覺得我沒有那麼多自信了。

    我沒有奢望過事情會峰迴路轉,然而那種你不奢望反而得到驚喜的橋段再次在我身上上演。

    因為一篇我很熟悉的文字。我再次遇到了一個我失去聯繫很久的編輯朋友。偶然的一次聊天中,熟知我能力的他給了我一個offer。

    一開始我並未抱有希望,我甚至一度以為自己再也不會和自己最愛的那件事情相連了。

    可惜生活這個調皮的小孩注定有幾根不一樣的弦,我最終得到了這次機會。更為重要的細節是,談妥offer的時候。我望著聊天框裡的要求,錯愕了整整120秒。

    5.工作地點,d城xxx區……

    那一刻,我想起高中時代老師用來鼓勵我的四個字,天不亡我。那一刻,我彷彿一個重新得到糖果的小孩,高興的告訴了母親這個消息。

    然後是一月的某天早晨,古城下了這個冬天最大的一場雪。我罕見的早起,卻被母親要求特地下樓去試著行走那些常人尚且極易滑倒的冰凌路。

    我問及原因時,她平靜拋下一句,你知道的,d城的冬天比這恐怖十倍,於是我已經沒有語言。

    接下來的橋段讓我很覺得很戲劇,卻讓十四覺得很是心疼。路上那個小心翼翼亦步亦趨的我,被一輛快速駛來的自行車意外撞倒膝蓋著地。

    從小到大已經習慣摔跤的我神色如常靜靜爬起,然後拍拍手平靜的走回家。

    之後我感謝了來自十四的關心,卻對他說希望你知道這一切的心疼想法報以呵呵。

    我只是個普通人,有幾個普通的心願。我願意承認自己是需要愛和關心的人,卻不願意被輿論覺得要把這一切轉為同情和憐憫。

    我在被撞倒的那一刻想起了你,想起了林亦晨。我平靜的給了林亦晨一條短消息。

    我說,林葉影是我愛的,一直都是。

    後來的事情,十四看到這裡應該已經猜到了。你毫無懸念的選擇了林亦晨。主角登場,配角的戲份也就演完了。

    如果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似乎也算各有結局了吧。後來的某天,我看見了十四的留言:

    我覺得,就是只做一顆釘子,你也會在d城釘下去的吧。

    我沒有回復這條留言,在兩條短信泥牛入海之後,我也讓自己的手機歸於平靜。

    流浪過後,我看見的是海洋

    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沒有再見過你。你彷彿一個影子。在固定的時刻出現,又在固定的時刻消失。

    很多朋友都覺得,故事進行成這樣應該有個結局了,而我卻決定聽從緣分和心的安排。

    我重新拾起了荒廢很久的鍛煉,我開始寫出更多的約稿。在我去d城之前我已經依靠稿件得到了公司的認可,代價是從來都注意保暖的我在這個奇寒的冬天依舊凍傷了幾根手指。

    你不在的日子裡,我的另一個收穫就是想通了很多事情。

    你選擇了他,選擇了自己的責任。我沒有覺得不公平。你繼續站在他身邊的背後是我的孤獨。我不覺得你應該對我負責,我自己的感情自己負責。你在我最脆弱的時候一直在左右,這已經是我殘破生命裡最大的歡喜。

    我一直都相信自己會幸福,我只是不再奢望這樣的幸福裡有你。也有人問過我,周慕然,你會不會心痛。

    我平靜地回答了他,我說我們大家那些真正心痛的時刻,都是因為我們奢望了。

    沒有奢望就沒有心痛了,這是你教會我的道理。

    也有人說好的愛情就是你通過一個人看到全世界,從這個邏輯上說,你之於我,當然是一份好的愛情。

    十四說,他很佩服我排列漢字的功夫。可惜有一句話,是我的心情怎麼也排列不出來的。

    再也回不去了,這是我所知道的,漢字裡最冷酷的排列。

    所以我很聰明的做出了自己的選擇,我寫完了這個故事,寫完了這封無法寄出的信,我會把它留給十四,只因為我不知道你的地址。

    其實到最後,這一切已經不再重要,我本就是個一直在流浪的人,你終結了我的這段旅程,然後繼續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因為有你的存在,我一直很欣慰於這段旅程。你當然不會知道這一切對我的意義,就像我根本不會想到老三和他的林曉洛已經結婚。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都不見得按照我們的期許發展。不過走到最後已經沒有關係。

    只不過到最後,我聽見幸福這孩子對我說:周慕然,你還太小了。

    林葉影,你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我說過的話永遠算數。你是我愛的,從開始到現在。

    你離開之後,我也暫時離開了。我最幸福的事,就是每晚入睡前,送給你的那句晚安。

    我此後的軌跡是你看不見的高空,而我的心,在流浪了這麼多年之後,也因為你的出現,看到了海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