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四十四章 燃燒的敦刻爾克(3) 文 / 克虜伯
第二百四十四章燃燒的敦刻爾克(3)
不管意大利如何托德國的後腿,德國對於意大利這個國家結盟是如何的不甘心,但是迫於同盟國的壓力,德國只能硬著頭皮和意大利站在一起。英法兩國自從一戰以來的結盟態度,讓這個世界上絕大部分的國家選擇了和英法兩國站在一起。當德國重新武裝並且開始尋找盟友的時候,放眼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可以選擇,只剩下了意大利和日本這兩塊爛?貨。飢不擇食的德國只好從這兩塊爛?貨之間挑選自己想要的盟友。
和日本的合作在林威的阻撓下陷入停頓,但是和意大利的合作卻讓林威有無法出手的理由。這個理由就是意大利的海軍,而且意大利面對的敵人英國,是德國可以戰勝的。這和亞洲的日本有明顯的不同,日本和美國在太平洋上不會長久的和平下去。一旦德國被日本拖進和美國敵對的深淵,面對著國力等於英法德蘇四國之合的美國,就算是德**隊在英勇作戰,最終也會因為經濟的崩潰首先敗下陣來。事實上在德國統帥部裡面,雖然一再宣揚美國不堪一擊,但是潛意識中對美國的國力是相當忌憚的,包括希特勒也是如此。
但是在忌憚美國國力的同時,所有人包括林威腦海中還有另一種思想,那就是一定要擊敗美國,而這個前提,就是滅掉蘇聯之後,得到了蘇聯豐富的自然資源,再加上德國本身的科技實力。那時候,美國也不是不可戰勝的。當然,這個計劃的成功取決於德國能不能成功的滅掉蘇聯,現在談論這些還為時過早。
從德國閃擊波蘭開始,就已經別無選擇,必須沿著戰爭的道路一直走下去。這條路可能是通向天堂也有可能是墜入地獄。隨著一個個國家的倒下,現在的德國人完成了自己父親所沒有完成的使命,那就是已經讓英法知道德國的厲害。一些一直保持著清醒頭腦的人,也逐漸的被眼前的勝利所迷惑。由於前線不斷的傳來勝利的消息,德國國內希特勒的聲望再次提高,就像林威所預料的那樣,一旦法國倒下,希特勒在德國國內的地位將在無人可以撼動。
可是如果不把英國同時解決掉的話,德國的地緣形勢就仍然沒有根本性的改變,還處在兩線作戰的情況之內。在林威的眼中,現在的德國情況和一戰時期的德國情況十分相似,如果以後面對蘇聯戰爭中,德國可以毫無顧忌使用的力量,仍然和一戰一樣。只不過由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的聯盟,變成了德國和奧地利的結合體,大德意志帝國。
敦刻爾克戰役的結果將決定著德國很長一段時間之內的戰略態勢,如果戰役勝利,英國本土的抵抗意志將遭到嚴重的打擊,就算是丘吉爾堅持抵抗,在遠征軍大部分被消滅的情況下,英國的陸地力量在也不會對德國造成威脅。英國重建遠征軍和損失的重武器裝備,至少要一年的時間。再者失去了這些陸軍力量的英國,也會使德國登陸英倫的機會大大提升。英國所依仗的皇家海軍,也不可能抵抗住德國陸海空三軍的強大攻擊。
所以這次林威對於敦刻爾克戰役,采投入了如此巨大的力量,甚至制定出了可能對環境造成巨大污染的計劃,從個人來說,向海中傾倒石油雖然可能被以後的環保組織罵上幾十年,但是要是相比德國戰敗之後,被全世界罵上一千年來說,還是一筆很合算的買賣。
在這場血與火的生死較量中,英德雙方兵員損失慘重,美麗的敦刻爾克港也變成了一座人間地獄。空中、地面、江河硝煙滾滾,彈雨如梭,海灘、堤道、港口陳屍遍地,血流成河。到處都是飛機的轟鳴聲,子彈的狂嘯聲和炸彈的爆炸聲。
在裝甲集群和英國遠征軍和法國陸軍鏖戰十四個小時之後,德國空軍終於完全準備完畢,林威的計劃得到了戈林的認可,並且命令空軍一定要完成堵住英國皇家海軍的使命,在英吉利海峽中升起一道不可逾越的火牆。戈林集中了三個容克式運輸機聯隊,上面裝滿了由塑料薄膜所包裹的汽油,當裝甲集群在地面上和英法聯軍鏖戰的時候,德國空軍再次出現在了敦刻爾克地區的上空,飛機巨大的轟鳴聲讓地面上的英法聯軍士兵,漫無目的的朝天空看去。但是厚厚的雲層卻阻隔了士兵們的視線。
很快自以為聰明的士兵,就開始勸解周圍的人:「德國空軍只是想擾亂我們撤退的計劃,這種情況下,德國空軍根本不能對我們的撤退有任何的威脅,大家不要擔心!」,這種論調很快被所有人所接受,因為除了聽到上空飛行的轟鳴聲之外。英法聯軍的士兵們什麼都沒有發現。而且飛機的轟鳴聲也在漸漸遠去,所以很快英法聯軍的士兵,就對這種情況見怪不怪了。這些普通的士兵,還是認為地面上的德國裝甲集群對自己的威脅更大一些。
因為到目前為止,雖然依靠巨大的人數,英法聯軍在這裡建立一道接一道的防線,但是德國裝甲集群毫不間斷的攻擊,已經突破了數道防線。看著越來越近的德國坦克,很多士兵對這種坦克充滿了懼怕。就像一戰時期德國第一次看見英國坦克的時候一樣。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在英國人認為德國空軍不會對自己造成威脅,而專注的對付德國裝甲集群的時候,德國空軍馬上讓這些英國佬知道,自己的判斷是多麼的錯誤。
五百多架容克式運輸機在一個小時之內,把重達兩千多噸的汽油和混合油料扔進了,距離敦刻爾克海岸線五到十公里的海面上,隨後跟進為容克式運輸機護航的me-109戰鬥機編隊,用飛機的航炮打碎並且點燃了這些漂浮在海面上的石油袋子。
轟……,被航炮打中的石油袋子馬上升起一道沖天的火焰,高溫把漂浮在周圍的袋子烤化,那一片海域馬上變成了火海,本來正在對德國空軍行動而費解的一些英國小船,立刻知道了德國人的用意。但是這個時候想阻止已經晚了。整個海面上漂浮了厚厚一層石油,火勢隨著油層飛速的擴大到了整個海面上。
從升起火牆的一瞬間,所有德國空軍的飛機馬上向德國國內飛回去,準備再次向這裡傾斜石油,擴大火牆的寬度,最後讓火牆的寬度提高到除了戰列艦,仍然軍艦都穿越不了的程度。
只留下一些英國的小船在火牆外面望火興歎,海面上的情況很快被等待撤退的遠征軍所知曉,現在他們才搞明白,為什麼德國空軍不在這裡騷擾他們撤退了。那是因為德國空軍已經找到了阻止英國皇家海軍和被召集而來船主們的辦法了。
撤退行動的總指揮拉姆奇海軍中將,馬上得知了海面上的狀況,本來天氣突然轉變,讓拉姆奇海軍中將喜出望外,總算沒有讓英國的命運向絕路上邁進。可是德國空軍這麼快就準備好了應對的辦法,並且付諸實施。陸地的情況也在持續惡化當中,拉姆奇海軍中將也不知道,德國陸軍為什麼這樣拚命,他們的裝甲集群在夜間行動開始,一直到現在已經接連戰鬥了十幾個小時,難道他們就不覺得疲倦麼。
雖然拉姆奇海軍中將已經聽人描述過,德國組織了一支准軍事軍隊,戰鬥狂熱讓所有軍隊都望塵莫及,但是自己真正見識到了了武裝黨衛軍作戰的時候,才知道傳聞不僅沒有誇大,反而描述的還有些不夠。
拉姆奇海軍中將馬上把這裡的情況報告給了英國首相丘吉爾,但是對此丘吉爾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對於這種火勢,現在的手段還無法快速的撲滅。況且當英國人在救火的時候,德國還在不斷的放火。英國根本就救不過來。所以丘吉爾只好命令,讓動員民眾的小型船舶先回到英國本土,由大型軍艦運輸艦和萬噸級的貨輪繼續救人。
但拉姆奇心中卻沒有絲毫的輕鬆感,在敦克爾克岸邊等待撤離的部隊越來越多,在敦刻爾克西部和北部的德軍地面部隊又加強了攻勢,防禦圈在不斷地縮小,古德裡安的第十九裝甲軍在敦刻爾克港左翼,已經成功的推進了二十公里,後續的部隊不斷跟著古德裡安的後面,穩固住已經佔領的陣地。
形勢對英國極其不利,甚至好不容易到來的可以阻止德國空軍的雲層,也在被德國空軍在海面上立起的火牆,失去了掩護救人的作用。到了29日下午2點鐘,陽光又灑滿了敦刻爾克的海灘。海面上的火牆仍然在屹立著,厚厚的雲層卻已經消失。阻止德國空軍行動的最後障礙,終於消失了。
一直注視著敦刻爾克地區消息的耶順內克少將,馬上就得知了這個好消息。立刻命令一直待命的轟炸機編隊起飛。還不到1個小時,德軍3個大隊的施圖卡大型轟炸機編隊便趕到了。一架架德機像饑惡的鷹鷲一樣撲向地面的"獵物",彷彿要奪回這幾天的損失。這次德機只把大型運輸船隻作為主要轟炸對象。一架俯衝轟炸機追上已經駛離港口的「奧洛國王"號大型渡船,從高空直?插下去,在機身就要觸到船上的煙囪時迅速打開彈倉,炸彈幾乎全部落在了甲板上,在一聲聲震耳欲聾的爆炸聲中,"奧洛國王"號很快便沉入了水中。距岸50米遠的另一艘英國先進的驅逐艦也未能逃此惡運,兩架德機同時向它俯衝下來,艦炮還來不及瞄準,幾枚炸彈就已經命中了艦後的動力倉,鍋爐開始爆炸,緊接著又1架德機襲來將其擊沉。海上的運輸船已經完全失去隊形,亂作一團,許多船隻起火,拋錨在海上。
德國裝甲集群和海邊只有二十七公里的路程了,但是這短短的路程卻讓現在的武裝黨衛軍看起來,是那麼的遙不可及。除了初期的順利之後,八個小時之內武裝黨衛軍沒有在前進一步。不管他們用什麼方法,不管對面的英法聯軍遭到了多麼巨大的火力打擊,裝甲集群就是前進不了一步,兩千多名武裝黨衛軍士兵死亡,這還不算受傷的數字,可怕就是林威這樣鐵石心腸的人,也感到了一陣心悸。英法聯軍也付出了近萬人傷亡的代價。就算是林威再狠,也不能眼看著沒有進展,卻繼續讓普通士兵們送命了。29日武裝黨衛軍前進了十三公里,林威雖然不滿意,但是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裝黨衛軍終於準備休息一下了,這也讓對面的英法聯軍士兵鬆了一口氣,並且對武裝黨衛軍這些瘋狂的進攻作風,有了一定程度上的瞭解。並且希望以後自己再也不要看見他們。
5月30日,休息了一個晚上的武裝黨衛軍再次發起了攻勢,和前幾天不同的是,這次的進攻是伴隨著心理攻勢而來了,從武裝黨衛軍內部專門挑出來懂法語的士兵,他們坐在坦克或者是裝甲履帶車的上面,不斷用法語向防守陣地的法國士兵喊話:「你們為什麼要打仗?親愛的法國兄弟們,你們上了英國人的當了,英國人從來都不希望歐洲大陸團結,所以百年來不斷的挑唆我們之間打仗,每當有一個國家強大,英國人就會不斷的挑唆其他的國家進攻這個國家,難道你們不知道一百多年前,這麼多次的反法聯盟是誰組織的?又是誰支持其他國家和歐洲憲兵俄羅斯帝國開戰?只不過從幾十年前開始,
他們挑唆的國家變成了德國,而你們,法國的兄弟們,你們再次成了英國佬的犧牲品。想想吧,上次大戰的時候,英國遠征軍有兩百萬之多,而現在在法國的英國遠征軍卻只有十個師,而且九個師在這裡,準備隨時讓強大的英國皇家海軍撤退到本土的。你們為什麼要為了英國人而流血?現在的法國政府只不過是英國人的傀儡,按照英國人的意思行事,想像上次大戰吧,法蘭西有整整一代的年輕人死亡,現在法蘭西已經經不起一場同樣的戰爭了。德國的敵人不是法國,而是專門挑唆歐洲國家之間關係的英國人!比利時人就是被英國人拋棄了采投降的,法國的士兵們,難道你們要當下一個被拋棄的人麼?」
這些喊話的內容準確的擊中了法國士兵們心中脆弱的地方,法德的確是世仇!但是英法之間就是不是世仇了麼?英法,德法的仇恨都延續幾世紀的,法德之間有阿爾薩斯-洛林爭端,英法之間還有百年戰爭。誰都不比誰仇恨小。相比之下,好像英法之間的仇恨好像還更大一點,英法百年戰爭,美國獨立戰爭、反拿破侖戰爭,這些戰爭的後面都是英法兩國互相較勁的產物。
其中百年戰爭從1337—1453年,持續了116年,給法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同時也促進了法國民族意識的覺醒。國王聯姻不僅不能解決長治久安問題,反而容易引起王位繼承權爭奪和戰爭。七年戰爭1756∼1763年間,由歐洲主要國家組成的兩大交戰集團(英國與法國,以及普魯士的侵略政策與奧地利和俄國的國際政治利益發生衝突)在歐洲、北美洲、印度等廣大地域和海域進行的爭奪殖民地和領土的戰爭。這其中當時英國是支持德國的前身普魯士的,這其中的關係,也不得不讓法國士兵們想著其中的原因。
普通的士兵,當然不會知道那些政治家們的想法,他們只知道一些基本的歷史常識,在結合自己的想法進行判斷,很不幸,這些喊話的德國士兵們所說的話,全部都是歷史事實。
英國一直以來奉行的政策就是大陸均勢政策,英國「大陸均勢」政策的含義是英國為了維護霸主地位,依靠自己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使歐洲大陸的列強彼此牽制和相互爭奪,防止一國稱霸歐洲。實質是由英國操縱歐洲的政治天平,維護英國在歐洲大陸的海外利益,保持英國的海上霸權。英國不希望歐洲大陸被一個最強國的霸權所統治,不願意歐洲大陸出現強權,均勢政策使英國的外交通過離強合弱、扶弱抑強、孤立、干涉等手段的交替應用,維持著一種對自己有利的歐洲大陸均勢,並成為這種均勢的操縱者。
聯合抗法——聯合敗俄——聯合制德——扶德抑法,英國人似乎已經習慣了幫助弱者對抗強者的地位。但是一個政策玩了幾百年,幾乎每個能夠正常判斷的人,現在都能看出來,英國人不是為了什麼正義,只是不希望歐洲大陸上重新出現一個羅馬帝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