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百度宅男當崇禎

第一卷 第七百二十三章 小道消息 文 / 雲和山的此端

.    遼東開發大補貼的消息一出爐,就立刻成為整個北京城熱以的話題。

    隨著戰場上連戰連捷,加上如今的遼東開發大補貼,終於是將這遼東熱催到了頂點。先前因為戰事未明,一些還在觀望的人,這回,是徹底的安心了。儘管只是道消息,還沒有朝廷正式的公文。

    遼東的開發熱,和這天氣一起,將本就十分熱鬧的北京城催得更加的熱了。

    街頭巷尾,無不是談論遼東開發的。

    最熱鬧,人氣最旺的地方,莫過於大街巷隨處可見的茶樓茶館了。

    這茶樓茶館如今已經是聽報,報,打聽消息,交流意見,攀談亂侃的最佳場所,如今遼東大補貼這麼熱鬧的事,茶館不可能冷落了他。

    這座茶館在這片街坊都是比較有名的。在這裡喝茶聽報,總能得到一些常人不能輕易得到的內幕消息,在這裡喝過了茶,聽過了報,就可以到其他地方去炫耀了。

    「老夫子,老夫子來了」茶館裡早已聚集滿了人,朝廷有了這麼重大的事,作為天自己腳下的百姓們,自然不可能不關注,肯定要找地方打聽消息去,即便和自己沒關,也要打聽一些,好作為談資,否則,就落伍了。

    茶館裡喝茶的人,都連忙起身,迎接這位老夫子。

    「老夫子……」

    「老夫𠻝

    ……」

    來這裡的人大都都是認識這位老夫子的,見老夫子上樓來,也都起身打招呼問好,因為這裡是茶樓市井,所以,到沒有什麼正規的行禮問候,不過是熟人遇到了招呼一聲罷了,倒是很隨意。

    「……………,張掌櫃,您也好!」」

    「……劉掌櫃,您也好……」

    「同好同好」老夫子滿面春風的和這裡的茶客打招呼。這一兩年,這老夫子的日子是逐漸過得紅火起來,臉紅潤了,也有光澤了,人也精神多了,沒有了先前的酸腐氣。顯然現在的日子過得很不錯。

    老夫子每天來這裡念報,解報紙,為這個茶館聚集了不的人氣,茶館老闆賺得盆滿缽滿,老夫子除了吃喝不愁,還能拿到不少的「潤嘴費」更是能得到別人的奉承,這一點,對於渴望得到精神滿足的老夫子來,更為重要。

    老夫子像往日一般和眾人打招呼問好,不經意間,眼睛瞟過一個桌子,這個桌子上坐的人,有些特別,和這裡的大多數人都不一樣,老夫子雖然沒當過官,可也過書,在書人堆裡混過,也算是「士林」中人,一眼就看出,這幾個人,貌似應該是鼻官的,有官氣。

    老夫子並沒有太大的驚訝,這種事,他已經不是頭一次遇到了,時常有些陌生的面孔來他這裡聽「消息」他這裡的「消息」來源,和別處的不一樣,即便是一些「大官」也未必有他這麼靈通的消息,對於有「大官」來自己這裡聽消息,老夫子的虛榮心得到了很好的滿足。

    老夫子滿面紅光的向那個桌子遙遙的拱手,算是見過,暗地裡,又稍稍的躬身,算是區別對待了,和平常的商賈們打交道,他可是仰著脖子的。

    那個桌子的人也沒動聲色,其中一人也是拱拱手,算是見過。

    老夫子見那個桌子上的人給自己回禮,份外的滿足,雖然他沒做過官,可如今也還不是和這些當官的「平輩論交」?想到滿足處,老夫子也是格外的得意。這京城裡官雖然多,但也不是所有的官都有很靈通的消息渠道,那種經過了七八手的消息,根本就沒什麼可信度,遠不如他這裡消息來得可靠,很多人來他這裡聽消息,包括當官的。

    「老夫子,您可算來了,再不來,咱們又得派人上門去請了」

    見老夫子坐定,立刻有人恭維起來。這幾年,一件件天大的事在自己眼皮地地下發生,經歷著一件件的事,讓很多人生出了沒白活一輩子的感覺,很多人都覺得,自己能生在這個年月,生在這麼一個特殊的時代,實在是自己的福氣,這幾年的事,遠超以前活幾十年的事的總和。

    很多人都覺得,人越活越有勁,越活越有意思,很多事,雖然未必和自己有關,可自己卻是見證人,自己卻看著他發生的,算是以另外一種方式參與了。圍觀就是在參與?圍觀也是一種力量。

    「呵呵呵,呵呵呵,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老了,貪睡,來遲了,諸位莫怪,莫怪!」老夫子又是紅光滿臉的連連拱手。

    「老夫子,您還是別這些了,咱們都等著您今天的大事呢?

    這麼熱鬧的事,咱們也想弄個明白!」立刻有人催促道。明朝的識字率遠不如宋朝,即便是買了邸報,不能的人依舊是一大堆,聽別人報,是必須的,更是一種消遣。

    「…是!老夫子,您要是得好,今天這客,咱就請了」

    另外有人毫不吝嗇的道。

    「呵呵呵,呵呵,好,好」老夫子笑著回答道。要到他的消息,絕對比很多官員更加準確,更加的內幕,他是有渠道的,絕不是什麼官員都有他這種渠道的,他的消息或許比不上閣臣,尚書等大員們,但也不是隨隨便便什麼官都能和他比消息靈通的。對於自己消息的準確性,老夫子有十足的把握,要吃別人一頓飯,還得看他有心情不,見是相熟的掌櫃請吃飯的,當下就應承下來。

    「那老夫子,您就,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吧,大家都是好事,可這好在哪裡,您要是能給個翔實的法,咱就服了您了」有人立刻喊道。

    「是!老夫子就快吧……」「是!」」

    「是!」」

    麼人立刻起哄道。

    「咳咳」老夫子咳嗽了幾聲,準備話了。

    眾人一聽老夫子準備正式話,立刻安靜下來。這邸報上的事得是光明正大的事,可這光明正大背後,必定會有其他八卦,必定會有其他內幕和緣由,聽這個才豐意思,把朝廷上的事八卦通了,才有一種冷眼看世界的超脫感。實際,今天這個事,還不是朝廷正式的下公文,這只是從宮裡傳出的一些消息。

    「…遼東那事,老夫勸大家,大家有錢的趕緊跟進一份,不要錯過了這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也算是為兒孫們置辦一回家業,這比銀子堆在家里長霉可靠強多了、,老夫子開篇就是這句話。

    這句話倒是戳進了很多人的心裡,一直以來,很多人都對這件事既有興趣,也猶豫不決,畢竟,拿真金白銀到千里之外買一塊自己可能一輩子不會去看的地,實在有些飄。可不少當官的都買了,不少大戶人家都買了,有些人又不甘心錯失機會,也想跟著買。

    「老夫子,這到底靠譜不靠譜!咱怎麼覺得有些虛!」有人依舊很是猶豫。

    「張掌櫃,還猶豫什麼?聖上聖明,那麼多銀子都敢往遼東投,還怕個什麼?莫非,是懷疑聖人的眼光?」老夫子笑著道。

    「就是!張掌櫃,您自家也是賣酒的,如今這酒的生意不知道有多紅火,咱聖上只要隨便想點轍,那銀子就得用車拉,以前誰敢想一下子中幾十萬畝地的蕃薯,這不,現在都跟著種蕃薯呢您瞧您,積攢了一輩子的錢,可那才得幾個錢?您看看如今那些大戶人家,那個不是瘋了似的跟著聖上做買賣,您還猶豫這個?

    這個我得您……………」立刻有人出來調侃了。

    「就是,張掌櫃,跟著聖上做生意,準沒錯,不要猶豫了,老夫子,這個事您就別了吧,咱們都懂都明白,就張掌櫃糊塗,您老跟他一個人這個是個什麼事!咱們這麼多人都等著聽正事呢」有人埋怨起來,埋怨這個老夫子和張掌櫃瞎扯這些大家都理解的事,覺得這是在浪費大家的時間,這裡的人更關心的事,到底能拿到多少補貼,這個才是根本。

    「那是,那是」那張掌櫃倒是紅起了臉,手不由自主的就捏起了手指,似乎很不好意思,內心似乎下了決心,又似乎更加的猶豫。

    「…咳咳,這關於這次補貼的事!據,乃是大規模的補貼,據,凡是涉及到農用的東西,都補貼」老夫子也不含糊,立刻將這個內幕消息了出來,這是他的內幕消息,也是他的工作,也是他的事業。

    「呼……」

    「哦……」

    「㶴

    ……」

    茶館裡立刻響起一陣驚呼聲,先前這個消息還只能是謠言,謠傳,還當不得真,還沒印證,如今這老夫子都這麼,那這事八成是真的子。

    「我,這得多少錢!這遼東得多大?」有的人驚呼起來,摸著自己的腦袋驚歎。

    「…我,老夫子,補貼的事咱們懂,可到底是補貼多少?一成還是兩成,還是三成?」立刻有人緊張的問起來。

    「…嘿嘿,據可靠消息,都從二成起,有的更高,具體什麼更高,這個還得再看,反正不會低於二成就是」老夫子以極度可信的表情道。

    「哦……」

    「噢……」

    眾人又是一陣驚訝,這個補貼的力度,可夠大的,皇帝確實有錢。

    「老夫子,以前不是只補貼農具的嗎?怎麼現在的是全都補貼?這到底是不是真的?要是真的是這樣,那到遼東去種地,可就劃…

    得來了…」一個人帶著不敢相信的語氣問道。

    「…以前確實只是補貼農具的,不過現在倒是不同了,凡是涉農的,不管種子,農具,牲口都有補貼,都從二成起」老夫子立刻以肯定的口氣道。

    「老夫子,是,凡是涉農的,都有補貼?連大牲口也有補貼?

    遼東這麼大,若是連大牲口都有補貼,那這到遼東買地種,可就真的劃…

    得來了…」有懂農事的人立刻問道。大牲口向來是農業生產中極為重要的生產資料,只有使用大牲口了,才種得起地,否則,靠人力拖拽,那可種不了幾畝地,而大牲口向來又貴,不是什麼人都買得起的,訂東那地方,一買就是多少多少畝,要的大牲口也不是一頭兩頭,這可是筆不的開銷。

    「…不錯,大牲口也有補貼,如今咱們大明抄了鞋子老巢,打下了遼東,有得是大牲口,大牲口在關外根本就不值錢,聖上再給補貼兩成,算算,這一來二去,關內只能買一頭牛的錢,到了關外,起碼可以買三頭,是不是划得來?」老夫子立刻解釋道。

    「這倒是,這倒是!」剛才這個問話的人,似乎是去了一頭心事,心中的疑惑得到了解答,似乎是終於安下心來了。

    老夫子見自己的辭起了效果了,想了想,準備加把勁,道:「…再給諸位提個醒,涉農的東西,可不止大牲口,像家裡用得上的耨,耙,刀,風車,碾子,這些,都可以拿得到補貼」老夫子這麼一,不少人更是心動。茶館裡更加的熱鬧起來。各種話題也都拿出來。

    「可惜,好雖然好,可咱家人單力薄,也沒那個本事到遼東去種地去……」有人道。

    「這個還不簡單,邀幾家信得過的親戚朋友,大家一起去遼東買地,把地買在一起,然後請個信得過的掌櫃看顧著,自己做東家不好麼?」有人給出主意了。

    「…可惜,好是好,可咱家家業,不比人家門高戶大,還請得起掌櫃管事的……」

    「這個簡單,實在不行,就乾脆買股票入股,如今又好幾家專門到遼東種地的,買他們的股票,坐等年底分紅,這個可比什麼都簡單……………」這個是老夫子的解答。

    「……………,這倒是,可……、,有人猶豫了。

    「…還怕個什麼?難道還怕琉璃齋訛的錢?難道還怕聖上訛的錢,那點錢,在聖上眼裡,算個什麼?」有的人倒是教訓起剛才那個猶豫的人來。

    「是,是,是」剛剛猶豫的人又連忙稱是,不管如何,琉璃齋總是信得過,那國丈據也是給皇帝辦差的,皇帝還是信得過的,懷疑誰也別懷疑皇帝。

    聽老夫子「報」的客人中,有一桌的客人,是有些不同的,身上帶著官氣。聽了一氣,或許是聽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也或許是聽膩了,也就出來了。

    出來的這兩個人,顯然氣色完全不一樣,一個平淡安定,一個帶著一些怨氣,一臉的不忿。

    「這都是怎麼搞的,一個什麼都不是的酸儒居然比咱們的消息還要靈通,居然還靠這個混吃混喝,實在是豈有此理,待我把他送到大興縣衙去問罪去……」那個一臉不忿的人道。

    「噯,羅兄萬萬不可如此,這京城裡,最不缺的就是官,一個七品知縣到了縣裡,那都是父母官,都是百里侯,可到了京城,就什麼都不是了,連這三品官在京城裡也也要夾著尾巴走路,羅兄,我都是這芝麻官,還是不要招惹這京城的地頭蛇比較好好」另外一個平淡淡定的人道。

    「怕什麼,不過是個酸儒罷了……,我就不信……」那個一臉不忿的人道。

    「羅兄……,此事萬萬不可,咱們都是朝廷命官,可消息卻還沒人家的靈通,人家那是必定有後台的,憑咱們這胳膊腿,還是別招惹得好,心招惹出一尊大佛來,可就不好收場了」那個平淡的人笑道。

    「哼,真是可惡,咱們堂堂朝廷命官,居然還要向一個酸儒打聽消息,實在可惡」那個一臉不忿的人道,嘴上雖然這麼,可心裡未必不明白,歸,做歸做。

    「羅兄以為,陛下大規模補貼此事,到底是好是壞?」那個淡定的人詢問道。

    「當然是壞事,陛下如此補貼,擺明了就是奪人家的買賣,將百姓養家餬口的買賣全部搶到自己的手裡,誰不知道,陛下辦得有鐵廠,辦得有馬車場,陛下這一補貼,就只會賣自家產出的東西,這不是從百姓嘴裡奪食是什麼?我羅某定要向陛下奏明此事,言明此事的危害,阻止陛下做此事……」那個一臉不忿的人到。

    「這……,此事,我勸羅兄,還是別摻乎得好,如今大勢已定,羅兄莽然這麼做,沒有任何作用,不准還會得罪不該得罪的人」那個淡定的人道。

    「我羅某人行得正,坐得端,不怕得罪人,身為朝廷御史,就該當言不平事,羅某也知道,朝廷上下不少人入了股,買了地,實際好處他們也得了……」那個一臉不忿的人道。

    「…羅兄,此事,我還是勸作罷,如今做生意入股的人,到遼東買地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不知道投了多少錢進去,羅兄這個,只怕會得罪不少人」那個一臉平淡的人勸道。

    「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