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百零四章 徐光啟(二) 文 / 雲和山的此端
第一百零四章徐光啟(二)
楊改革覺得,自己在這進士班裡推廣新式知識體系,就需要徐光的支持,有了徐光啟的支持,就可以編定教材,這數學,農學,甚至物理,天文都有了,三大班,可以盡快開業了。所以,取得徐光啟的支持,十分重要,否則,靠楊改革自己去一個一個百度教學教材,楊改革會腦門炸裂。
「朕還聽說,徐師傅親自栽種過蕃薯?」楊改革記得,以前在朝堂上,聽一位官員說起過徐光啟自己種蕃薯的事。種蕃薯,這在明末,可是防禦天災的一大利器。
明末,所謂天堂和地域交織在一起,並沒說錯,蕃薯這種對抗天災,類似金手指一樣的東西,已經有了,楊改革百度徐光啟的時候,還發現,這蕃薯,還曾大力推廣過,不過不知道怎麼沒有取得多少實際效果。
天堂和地域交織在一起的時候,天堂的光也曾經照耀在了大明朝的土地上,奈何人們捨棄了他,自己奔向了地獄。
每想到這裡,楊改革就覺得可惜,心裡不是滋味,現在既然自己穿越過來當的是崇禎皇帝,那麼,這蕃薯,不用自己開金手指的金手指,是如論如何,也要全力推廣出去的,讓這天堂的光,離大明,更近一些。
「啟稟陛下,臣確實栽種過。」徐光啟被皇帝這一問,更是心血來潮,自己多年的抱負,說不準,就要在這個年輕的皇帝這裡,得以實現了。
「那快說說,徐師傅是如何在種這蕃薯的,朕聽聞,這蕃薯,產量極高,對地的要去極低,也耐乾旱,想我大明朝,如今是天災連連,乾旱不斷,正需要這耐旱,產量高的農作物啊!」
「啟稟陛下,確實有此物,臣多年前就栽種了,此物,對地的要求確實不高,田埂,山坡,沙礫貧瘠之地,都可栽種,產量確實極高,也比較耐旱,實乃對抗天災,乾旱的法寶,原本只可以栽種在南方,臣想盡辦法,栽培出適合北方氣候的新品種……臣請陛下,務必推行於天下,讓天下的百姓,免受災荒的迫害……」
徐光啟可以說,為了這蕃薯,沒少花功夫,蕃薯,剛進入中國的時候,還只能在南方栽種,不太適應北方寒冷乾旱的氣候,徐光啟挑選種子,進行品種的優化,使蕃薯能種在乾旱,寒冷的北方栽種,想以此類緩解北方的災害,可以說,為國為民,操碎了心。
試想一下,一個進士,不去追逐官場上的名利,而是靜下心來,為了國家,為了民族,專心的種蕃薯,改良蕃薯的品種,這種情懷和精神,實在讓人佩服。
「徐師傅忠心愛國,實在是讓朕覺得佩服。」楊改革也不知道該用什麼話來稱讚徐光啟了。自己一心想挽救這大明朝,需要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幫助自己,這徐光啟,明顯就是一位值得信耐的「同志」。既然是自己人,廢話也就不多說了,不看廣告看療效。
「朕也知道這蕃薯是對抗天災的不二法寶,卻沒有什麼有效的推廣法子,想那些地主們不會因為蕃薯產量高就改種蕃薯,種糧食遠比種蕃薯划得來,就算是乾旱,損失一些收成,但是,平民百姓依然首先要交足了地租、賦稅,所以,乾旱,對地主們來說,影響甚微,他們對種蕃薯的積極性,可能不會太高,平民老百姓也會因為糧食價高,而種糧食,即使是天災,也得種糧食,否則,種蕃薯,連地租,賦稅都交不上,如此,怎麼讓蕃薯推廣出去呢?徐師傅可有辦法?」
用蕃薯對抗乾旱,這個事,楊改革沒想一百次,也想過八十次了。卻沒有什麼具體的好辦法。楊改革考慮過,這明朝末年,土地兼併相當的嚴重,地主階級們,不會因為蕃薯產量高,能對抗乾旱就會種蕃薯的,對他們來說,再乾旱,再災荒,他們不過少收一點糧食而已,絕不可能餓肚子,而這糧價,是節節高,種糧食,遠比種蕃薯划得來。種蕃薯,那只可能是平民老百姓利用田間地頭種一些,所以,規模,絕對不可能是大規模的,只會是小規模,所以,要靠蕃薯對抗天災,思路是好的,但經濟上卻算不過來帳,卻不怎麼行得通。楊改革為這個事,傷透了腦筋,一直沒有什麼好辦法。
徐光啟聽崇禎皇帝這樣一說,坐在那裡沉思起來,半天,才道:「啟稟陛下,看來臣是想得太簡單了,以為有了這對抗乾旱的法寶,必定能讓更多的人吃飽肚子,卻沒想到,這推廣下去,也是難事啊!」
徐光啟長長的歎了一口氣,神情萎靡了不少,看來崇禎說的推廣難問題,確實是個問題,徐光啟自己也是統治階級,也是地主,當然知道這糧食的價格,這北方,糧食的價格是芝麻開花,節節高,一年比一年高,以前不過一兩銀子一石,現在,逐漸漲到了一兩多,二兩,好的米,甚至二兩多才能買到。所以,你要別人放棄種價值高的傳統糧食,改種蕃薯,除非蕃薯的畝產值比傳統糧食更高,否則,這蕃薯就算是說上了天,也不可能大規模的栽種,對抗天災,不過是句很好聽的空話。
安國利民的抱負遭遇難產,長途的勞累讓年邁的徐光啟更加的疲勞,整個人幾乎混混欲睡,楊改革看了,覺得心情沉重的很,心裡不是滋味。
這位老人,為了自己,為了國家,為了即將滑向深淵的大明朝,操碎了心,想盡了辦法,卻依然不能像想像中的那樣安邦濟民,想必心中一定也痛苦異常,打擊非常之大。
楊改革想了想,還是讓這位值得尊敬的老人好好休息一下,剛來京城,還沒來得及休息,就被自己叫進宮裡商議事情,自己實在太不近人情了。小聲的喚道:「大伴,扶徐師傅在暖閣休息一下吧。」生怕吵醒了徐光啟。
聽見皇帝說話,徐光啟一個激靈,似乎從沉睡中醒了過來,連忙跪下,惴惴不安,道:「陛下恕罪,臣無狀,罪該萬死。」徐光啟實在太累了,長途的旅行,剛進京,還沒來得及休息,就被皇帝一道聖旨召進了宮,商討事情,本來是件高興的事,得皇帝的信任和重用,實現心中抱負,奈何自己心中抱負,卻是看上去簡單,實際確卻不太可能實現,這個對徐光啟的打擊,實在太大,以至於疲勞襲身,精神萎靡,居然昏昏沉睡,在君前失儀,實在是大不敬。
「不要緊,徐師傅長途勞累,都是朕的錯,不該如此急忙忙的勞煩徐師傅,應該讓徐師傅先安頓好,好好的休息一下的,這樣,大伴,扶徐師傅到暖閣休息一陣,今日就不談國事了。另外,徐師傅不顧年老體弱,千里赴京,忠君愛國之心可嘉,賞銀千兩,錦緞十匹……」
楊改革的心情很沉重。
徐光啟似乎精力也耗盡了,再沒多餘精力做其他事,謝恩之後,就被王承恩扶著,帶著點蹣跚的步伐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