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鐵馬冰河 天啟帝其人(網上轉摘,僅供參考) 文 / 魏育民
***本章節來源|com|請到閱讀最新章節***
天啟帝明熹宗朱由校(公元1605-1627年),明末皇帝。1620年陰曆九月—1627年陰曆八月在位,年號天啟(1621—1627年)。明光宗朱常洛長子,父親光宗在位僅29天便因「紅丸案」而暴斃,朱由校經過「移宮案」的風波,為群臣擁立繼位。在位7年,因嬉樂過度成病(一說曾落水,留下病根),於1627年服用「仙藥」而死,終年23歲,謚熹宗,葬於德陵(今北京市十三陵),是明朝營建的最後一座皇陵。天啟帝有三男二女,無一長成。終無子,遺詔立五弟信王朱由檢為皇帝,即後來的明思宗(崇禎皇帝)。
****
家庭情況
父:明光宗朱常洛
母:王才人,初為東宮選侍,1605年封才人,1619年歿,及熹宗繼位,追上尊號曰孝和太后,遷葬慶陵。
乳母:客氏,本為保定府定興縣民侯二之妻,萬曆中,入宮哺育皇長孫。天啟初封為奉聖夫人。每在宮中肆『淫』橫行,后妃多遭其毒手。魏忠賢得勢,實因客氏,二人狼狽為奸,貽害無窮。崇禎繼位,令出宮。三月而論罪,下浣衣局,笞死。
**
妻
懿安皇后張氏:約公元1606—1644年,開封人,生員張國紀女。傳說名嫣,小字寶珠,於信史無考。1621年,以國色入選,冊為皇后。性嚴正,對熹宗多有規勸。厭惡客魏專權,不假以辭色,曾欲將客氏繩之以法,被忌恨。曾有孕,客魏買通宮人使她流產,從此不育。客魏猶恨之,唆劉志選使劾後父張國紀,誣後非國紀親生,幾乎傾搖中宮。熹宗病重,張皇后力挫客魏陰謀,傳旨令信王嗣位。崇禎朝,上徽號曰懿安,居慈慶宮。崇禎帝於朔望及皇嫂千秋,必衣冠朝謁,禮敬如母后。1644年,甲申國變時,自縊殉國。《明史》《懿安後事略》《霜猿集》皆載人親見其死。清兵入關,合葬於熹宗德陵。
裕妃張氏:以直烈忤客魏,被幽閉於冷宮中斷絕飲食,至活活餓死,死時尚身懷有孕。
皇貴妃范氏:初封慧妃。所生皇次子夭亡,復因客魏而失寵。
成妃李氏:生一女,早逝。曾利用侍寢之機替范妃向皇帝求情,不料因此招來客魏的忌恨,被幽閉在長春宮中斷絕飲食,幸好成妃早有預料,先在簷瓦中藏有食物,方才免過一死。仍獲嚴譴,崇禎初,恢復位號。
容妃任氏:魏忠賢養女。國亡後冒充已殉節的懿安皇后,招搖誆騙,頗惑人視聽,以至明末筆記所載張皇后下落事多失實,《甲申紀事》甚至謂張後迎降李自成,賀宿著《懿安後事略》為之力辯。
貴人馮氏:因諫罷內操為客魏所忌,矯旨賜死。
**
兄弟
簡懷王朱由學
齊思王朱由楫
懷惠王朱由模
湘懷王朱由栩
明思宗(信王)朱由檢
惠昭王朱由橏
**
子女
懷沖太子——朱慈燃,生母不詳(後夭折)
悼懷太子——朱慈,母皇貴妃范氏(後夭折)
獻懷太子——朱慈炅,母容妃任氏(後夭折)
二女皆早逝。
****
一波三折的登基:
在明熹宗的父親明光宗於公元1620年9月病死後,熹宗被宣佈即帝位,但是撫養朱由校的皇妃李選侍以明熹宗生母早逝為由,將熹宗扣留。
群臣非常著急,紛紛上書請李選侍放還熹宗。但是李選侍根本不聽,仍舊將新皇扣留,幸虧太監王安從大局出發,將皇子騙了出來,交給了群臣。
李選侍見此,就賴在乾清宮不走,以此要挾群臣給他皇太后的封號。按古制皇帝即位後,應該立即遷入乾清宮居住,但是無人奈何的了李選侍。勸李移宮的奏章如雪片飛來,李選侍根本不理。群臣終於被激怒了,楊漣代表眾大臣向李選侍下達最後通牒,讓她即日離宮,新皇朱由校也下旨,讓李選侍移宮,加上大太監王安對李選侍百般威嚇,李選侍只好帶宮女灰溜溜遷出了乾清宮,9月庚辰日奉朱由校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天啟」,是為大明熹宗皇帝。史稱此事件為「移宮案」,為明朝宮廷三大案之一。
****
天啟帝時期的政治
天啟帝即位後令東林黨人主掌內閣、都察院及六部,東林黨勢力較大,公正盈朝。楊漣、左光斗、**星、高攀龍等許多正直之士在朝中擔任重要職務,方從哲等奸臣已逐漸被排擠出去,吏制稍顯清明。由於楊漣等人在幫助天啟帝即位時盡心盡力,因此,天啟帝對這些東林黨人也是非常信任,言聽計從。
在東林黨人的輔佐下,朱由校在位初期他迅速提拔袁崇煥,天啟二年(1622)下詔為張居正平反,錄方孝孺遺嗣,優恤元勳,給予祭葬及謚號。在澳門問題上態度強硬,還與荷蘭殖民者兩次在澎湖交戰,並且獲勝。且有罷礦監,安撫遼東的之舉。但是誰知不久之後就出了事。
這時的後宮之中,兩顆毒瘤正在悄悄的生長。這兩個毒瘤就是魏忠賢與客氏。魏忠賢原為一市井無賴,大字不識,卻善於鑽營,很快攀上了大太監王安的關係,並結識了當時還是皇太孫的天啟帝,天啟帝繼位後,他的地位自然直線上升,升任司禮秉筆太監。客氏是天啟帝皇帝的奶媽,其奸詐而貪權,客魏兩人很快結成了同盟,成為了後宮不可一世的力量。王安等太監在後宮逐漸被排擠,客魏的權力覆蓋了整個後宮。但魏忠賢並不滿足,決心成為權傾朝野,名副其實的大太監。
一方面,魏忠賢引誘天啟帝玩樂,使天啟帝整日沉浸在木工活之中。另一方面,魏忠賢與朝堂上的一些文臣如崔呈秀之流相勾結,排擠東林黨人,逐漸掌握了內閣和六部。魏忠賢常常趁天啟帝在專心製作木器時啟奏,這時天啟帝總是厭煩地說:「朕知道了,你去照章辦理就是了。」魏忠賢據此濫行賜賞,大施刑罰,造成空前的宦官專政。天啟五、六年間,屢興大獄,誣殺東林黨人楊漣、左光斗、魏大中等,並毀天下東林書院。凡正直的大臣,都被以東林黨的罪名慘遭橫禍,東林黨人被貶、被殺不計其數,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楊漣、左光斗為首的東林六君子。天啟六年,天啟帝還命顧秉謙等人修《三朝要典》,為魏忠賢等歌功頌德。
****
天啟帝時期的社會
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不僅殘酷地排除異己,而且加深了對百姓的盤剝,使得民不聊生,政治極度黑暗,其時,國內土地兼併劇烈,苛捐雜稅繁重,各種社會矛盾激化,這必然導致了人民的反抗。天啟元年,白蓮教在山東揭竿而起,奢崇明、安邦彥起事於西南,天啟七年,國內還爆發了山東的徐鴻儒起義和陝西的王二之起義。
天啟年間,天啟帝不但面臨內憂,還有外患。山海關外,後金政權步步進逼,使明王朝面臨末日。天啟帝卻聽信讒言,不辨是非,即位後罷免遼東經略熊廷弼,致使後金勢力逐漸壯大,攻陷瀋陽、遼陽,進逼寧遠(今遼寧興城),遼東局勢日趨嚴峻。天啟元年(1621年)三月,為穩定遼東,天啟帝不得不再次起用熊廷弼為遼東經略。熊廷弼根據遼東實際情況,制定了三方佈置策。而掌握遼東實際兵權的巡撫王化貞,卻不顧當時敵強我弱、容易被各個擊破的危險,力主分兵把守,全面進攻。天啟帝優柔寡斷,沒有主見,不對經、撫之爭作出合理決斷,以致後金軍各個擊破,攻陷廣寧及其周圍40餘城。在閹黨策劃下,天啟帝殺了堅持正確方略的熊廷弼,忠臣良將孫承宗、袁崇煥亦遭猜忌被革職,遼東戰局陷於重重危機。同時,荷蘭人於1624年登上台灣島,大明王朝很快又失去了台灣。
****
貪玩的「木匠皇帝」
天啟帝時,外有金兵侵擾,內有明末起義,正是國難當頭,內憂外患的時期。天啟帝卻不務正業,不聽先賢教誨去「祖法堯舜,憲章文武」,而是整天遊戲於聲色犬馬,草木魚蟲之間。尤其是對木匠活有著濃厚的興趣,整天與斧子、鋸子、刨子打交道,只知道製作木器,蓋小宮殿,將國家大事拋在腦後不顧,成了名副其實的「木匠皇帝」。
天啟帝不僅貪玩,而且還玩得很有「水平」,朱由校自幼便有木匠天份,他不僅經常沉迷於刀鋸斧鑿油漆的木匠活之中,而且技巧嫻熟,一般的能工巧匠也只能望塵莫及。據說,凡是他所看過的木器用具、亭台樓榭,都能夠做出來。凡刀鋸斧鑿、丹青揉漆之類的木匠活,他部要親自操作,樂此不疲,甚至廢寢忘食。他手造的漆器、床、梳匣等,均裝飾五彩,精巧絕倫,出人意料。據《先撥志》載:「斧斤之屬,皆躬自操之。雖巧匠,不能過焉。」文獻載其「朝夕營造」「每營造得意,即膳飲可忘,寒暑罔覺」。
史書記載;明代天啟年間,匠人所造的床,極其笨重,十幾個人才能移動,用料多,樣式也極普通。天啟帝經自己設計圖樣,親自鋸木釘板,一年多工夫便造出一張床,床板可以折疊,攜帶移動都很方便,床架上還雕摟有各種花紋,美觀大方,為當時的工匠所歎服。
明熹宗還善用木材做小玩具,他做的小木人,男女老少,俱有神態,五官四肢,無不備具,動作亦很惟妙惟肖。熹宗還派內監拿到市面上去出售,市人都以重價購買,天啟帝更加高興,往往下到半夜也不休息,常令身邊太監做他的助手。
天啟帝的漆工活也很在行,從配料到上漆,他都自己動手,並喜歡創造新花樣,讓身旁太監們欣賞評論。天啟帝還喜歡在木製器物上發揮自己的雕鏤技藝。在他製作的十座護燈小屏上,雕刻著《寒雀爭梅圖》,形象逼真。《明宮雜詠》上有詩吟道:「御制十燈屏,司農不患貧。沈香刻寒雀,論價十萬緡。」天啟帝雕琢玉石,也頗精工,他常用玉石雕刻各種印章,賜給身邊的大臣、宮監。
天啟帝喜歡看傀儡戲,當時的梨園弟子用輕木雕樓成海外四夷、蠻山仙聖及將軍士卒等形象。天啟帝情緒高時,也施展自己的手藝。他做的木像男女不一,約高二尺,有雙臂但無腿足,均塗上五色油漆,彩畫如生,每個小木人下面的平底處安一拘卯,用長三尺多的竹板支撐著。另外還有一個用大木頭鑿訂成的長寬各一丈的方木池,上面添水七分滿,水內放有活魚、蟹蝦、萍藻之類的海貨,使之浮於水面。再用凳子支起小方木池,周圍朋紗囤成屏幕,竹板在圍屏下,游移拽動,這樣就形成了水傀儡的戲台。在屏幕的後面,有一藝人隨劇情將小木人用竹片托浮水上,游鬥玩耍,鼓聲喧大。當時宮中常演的劇目有《東方朔偷桃》《三保太監下西洋》《八仙過海》《孫行者大鬧龍宮》等,均裝束新奇,扮演巧妙,活靈活現。天啟帝做得是如醉如癡,看得也是如醉如癡。
每到冬季,西苑冰池封凍,冰堅且滑。天啟帝便命一群太監隨他一起玩冰戲。他親自為自己設計了一個小拖床,床面小巧玲攏,僅容一人,塗上紅漆,上有一頂篷,周圍用紅綢緞為欄,前後都設有掛繩的小鉤,天啟帝坐在拖床上,讓太監們拉引繩子,一部分人在上用繩牽引,一部分人在床前引導,一部分人在床後推行。兩面用力,拖床行進速度極快,瞬息之間就可往返數里。整個工程中天啟帝都親臨現場。
天啟帝親手製作的娛樂工具也頗為精巧。他用大缸盛滿水,水畫蓋上圓桶,在缸下鑽孔,通於桶底形成水噴,再放置許多小木球於噴水處,啟閉灌輸,水打木球,木球盤旋,久而不息,天啟帝與妃嬪在一起觀賞喝彩。有一次他做了個花園,裡面的可以走路,鳥可以唱歌,水能流動。
除木工活外,天啟帝還醉心於建築。吳寶崖在《曠園雜誌》中寫到天啟帝曾親自在庭院中造了一座小宮殿,形式仿乾清宮,高不過三四尺,卻曲折微妙,小巧玲瓏,巧奪天工。他還曾做沉香假山一座,池台林館,雕琢細緻,堪稱當時一絕。天啟帝喜歡蹋球,常與太監在長樂宮打球,天啟帝覺著玩起來不過癮,就親手設計,建造了五所蹴園堂。天啟帝酷愛建築,還表現在對朝廷建築工程的關心上,天啟五年(1625)到天啟七年(1627)間,明朝對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進行了規模巨大的重造工程,從起柱、上梁到插劍懸牌,整個工程中天啟帝都親臨現場。天啟帝常常在房屋造成後,高興得手舞足蹈,反覆欣賞,等高興勁過後,又立即毀掉,重新造新樣製作,從不感到厭倦,興致高時,往往脫掉外衣棵作,把治國平天下的事,早就拋到腦後,無暇過問。
面對這樣的主子,奸臣魏忠賢當然不會錯過這個良機,他常趁天啟帝引繩削墨,興趣最濃時,拿上公文請天啟帝批示,天啟帝覺著影響了自己的興致,便隨口說道:「我已經知道了,你盡心照章辦理就是了。」正如《酌中志余》所述:「當斫削得意之時,或有急切章疏,奏請定奪,識字女官朗誦職銜姓名畢,玉音輒諭王體乾輩曰:『朕已悉矣!汝輩好為之。』諸奸於是恣其愛憎,批紅施行。」
明朝舊例,凡廷臣奏本,必由皇帝御筆親批;若是例行文書,由司禮監代擬批問,也必須寫上遵閣票字樣,或奉旨更改,用硃筆批,號為批紅。天啟帝潛心於製作木器房屋,便把上述公務一慨交給了魏忠賢,魏忠賢藉機排斥異己,擴充勢力,專權誤國。而天啟帝卻耳無所聞,目無所見,可歎他是一名出色的工匠,卻使大明王朝在他的這雙手上搖搖欲墜。
就在整個大明王朝風雨飄搖的時候,一手製造了客魏專政的天啟帝皇帝還在後宮玩樂,在盛夏季節,他喜歡穿上冬裝,模仿明太祖雪夜戎裝巡遊,有時扮成宋太祖上台演戲,遊山玩水。因嬉樂過度,釀成了一身的疾病,面無血色,虛弱乏力。
****
大字不識的「文盲皇帝」
明天啟帝朱由校是明光宗朱常洛的兒子、明神宗朱翊鈞的孫子。因神宗在位時只顧自己尋歡作樂,無暇顧及皇太孫的讀書問題,光宗又是一個短命的皇帝,因此,16歲的天啟帝繼位時,文化程度很低,堪稱「文盲皇帝」。
由於沒有文化,天啟帝發佈命令指示,只能靠聽讀別人的擬稿來決斷。天啟帝又不願意全聽別人擺佈,往往不懂裝懂,一紙草詔、半張上諭,經多次塗改,往往弄得文理不通,頒發出去,朝野人士看了啼笑皆非。
有一次,江西撫軍剿平寇亂後上章報捷,奏章中有「追奔逐北」一句,原意是說他們為平息叛亂,四處奔走,很是辛苦。皇帝身邊的一個叫何費的太監胸中也沒有多少墨水,念奏章時,把「追奔逐」北讀成「逐奔追比」。解釋時,把「逐奔」說成是「追趕逃走」,把「追比」說成是「追求贓物」。天啟帝聽了大發雷霆。江西撫軍不但未得到獎賞,反而受到「貶俸」的處罰。
扶余、琉球、暹羅三國派使臣來進貢。扶余進貢的是紫金芙蓉冠、翡翠金絲裙,琉球進貢的是溫玉椅、海馬、多羅木醒酒松,暹羅進貢的是五色水晶圍屏、三眼鎏金烏槍等。邦國的進貢,而且進的是貴重禮物,天啟帝原本應隆重接待。在金殿上,儘管使臣遞上的是用漢文寫的奏章,宦官魏忠賢接了,由於也是目不識丁,忙轉手遞給天啟帝,天啟帝裝模作樣地看了半晌,把進貢的奏章當成是交涉什麼問題的奏疏,不由大怒起來,將奏章往地下一擲,說:「外邦小國好沒道理!」說罷拂袖退朝。
三國使臣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琉球的使臣比較有心計,經多方打聽,才知道大明皇帝原來不識字,使臣們幾乎笑掉了大牙。第二天,天啟帝皇帝弄清情況後,召見三國使臣,使臣們已沒有往日的恭敬了,而且從這年起,外邦各國大都停止了進貢。
****
昏君之死
公元1627年八月,天啟帝在客氏、魏忠賢的陪同下到宮中西苑乘船遊玩時,在橋北淺水處大船上飲酒。然後,又與王體干、魏忠賢及兩名親信小太監去深水處泛小舟蕩漾,卻被一陣狂風刮翻了小船,不小心跌入水中,差點被淹死。雖被人救起,經過這次驚嚇,卻落下了病根,多方醫治無效,身體每況愈下。
後來,尚書霍維華進獻一種「仙藥」,名叫靈露飲,說服後能立竿見影,健身長壽。天啟帝依言飲用,果然清甜可口,便日日服用。飲用幾個月後,竟得了臌脹病,逐漸渾身水腫,臥床不起。
到了天啟七年夏,天啟帝的病更重了。八月十一日,他預感到自己來日不多,便召弟弟朱由檢入臥房,說:「來,吾弟當為堯舜。」命他繼位,次日,召見內閣大臣黃立極,說:「昨召見信王,朕心甚悅,體覺稍安。」8月乙卯日,天啟帝駕崩於乾清宮,終其一生。《明史卷二十二•;天啟帝本紀》評價說:熹宗「在位七年,婦寺竊權,濫賞『淫』刑,忠良慘禍,億兆離心,雖欲不亡,何可得哉?」
朱由校死後葬於北京昌平德陵。廟號為熹宗,又稱為天啟皇帝。卒後謚號為「達天禪道敦孝篤友張文襄武靖穆莊勤悊皇帝」。天啟帝專心致志地蓋著他的「宮殿」,奸佞們卻在悄悄地挖著他的牆腳,熹宗死後僅十多年,明朝就滅亡了。
****
歷史評價:
天啟帝在位期間縱容奶娘客氏,重用客氏相好的宦官魏忠賢,任他二人胡作非為,在朝則陷害忠良,在後宮則荼毒妃嬪,而熹宗卻不加規制。魏忠賢遍樹黨羽,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兒、四十孫等,他們沆瀣一氣,排斥異己,尤其將東林黨人視作眼中釘,必欲除盡。楊漣、左光斗等皆慘死於其手,而熹宗絲毫不覺,連高官楊漣被害多日,都不知道他已死。熹宗酷愛做木工活,在宮中樂此不疲。世傳魏忠賢往往於皇帝全神貫注幹活時呈上奏章,於是上諭多是「知道了,你們用心行去」這類話語,魏忠賢始得肆意妄為。朝廷上正人君子殆盡,政治黑暗已極,大明江山岌岌可危,熹宗就是將這樣一個爛攤子留給了繼位的弟弟崇禎。彌留之時,還不忘叮囑崇禎帝要重用魏忠賢,然而志在振興的崇禎在三個月後就剷除了這個大害。
縱觀天啟帝的一生,固然荒唐昏聵,究竟是一個欠教育的頑童的行徑,不是惡人(雖然他的昏聵對明朝造成的禍害無窮)。歸根結底應歸罪於天啟帝的祖父萬曆皇帝,萬曆不喜長子,不關心他的教育,長子自身難保,自然導致長孫的教育更被忽視,乃至熹宗繼位時據說大字不識幾個,遑論朝政。熹宗終究是「凡事憒憒」(太監王體乾語)而已,對待夫婦手足的情誼不薄。病重時,信王入見,熹宗拍著榻說道:「來!吾弟當為堯舜。」熹宗對張皇后也很愛惜,使客魏終不能動搖皇后,臨終時,熹宗道出心中對張皇后的歉疚,囑咐信王要善事中宮,足見結髮情意。
-\|com||書友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