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異時空之紅色間諜

小說博覽 第三十六章 誰是細胞 文 / 給與永恆

    文昆凜急匆匆趕回了紅隊工廠找到了陳賡和楊至成,把從孫香婷那裡聽到的消息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們倆,然後他自己分析道,

    「從國民黨調查科先設置監視點,然後又因為一名特務擅自跟蹤,而且跟丟後怕引起我們警覺而撤銷監視點這件事,我覺得可以得出三點結論」

    文昆凜扳著手指說,

    「第一、顯然我們組織內部有人暴露了。&39;&39;更新超快」

    「第二、從國民黨調查科能放心撤銷監視點來看,這個暴露的人很可能已經叛變被發展成調查科的內線了,也就是他們說的細胞。」

    「第三、國民黨調查科應該很重視這個內線,這個細胞可能在相當重要的機關,區委甚至省委。可是從調查科特務現在還沒動手這一點來分析,這個細胞本身應該地位不太高,知道的也不太多,但是卻有機會獲取某種重要的情報,比如某次會議的時間地點之類,而讓調查科一舉破壞我們的重要機關。」

    文昆凜抬起頭盯著陳賡說,「我們必須從現在就開始排查。找出那個細胞。」

    陳賡苦惱的撓撓頭,「可是線索呢?幾乎沒有線索,在海的區委,省委的地下工作人員少說也有幾十個。如果再算農委,工委,文委等各個重要機關的人員就破百了。別說那個人的名字,相貌,年齡,連住在哪個地區也不知道,只知道附近有個小菜場,可是海的小菜場星羅棋布,我們大部分人住的地方附近都有小菜場,這條線索可以說沒什麼用。」

    文昆凜也覺得頭疼,他想了下說,「我看這樣我們分兩塊調查,一塊是調查那些隸屬於機關的普通工作人員,特別是現在暫時沒有在機關裡工作的,這個人平時不知道機關工作的地點,但是如果機關要開重要會議的話,又會召他來幫忙。還有一塊就是調查一下我們的幹部中最近誰在接頭後被跟蹤過,然後在小菜場甩掉尾巴的。然後再兩方面對照一下,這樣說不定範圍就能縮小很多。」

    楊至成點頭說道,「我覺得老夜分析的很有道理,老王,你覺得怎麼樣。」

    陳賡站起身來,「那好,我今晚就向級請示。」

    當晚,陳賡親自向周恩來匯報了情況和紅隊首腦們商量的排查方案。周恩來馬同意了這個排查方案,並且讓特科的總務科地下黨所有重要機關和重要成員的住處都由總務科來租房安排和新成立的政治保衛科配合紅隊進行排查。

    第二天,排查活動就開始了。總務科把掌握的市區內機關工作人員的住址都整理了出來。政治保衛科則負責對各個機關的領導幹部開始了一輪調查,雖然主要目的是調查最近誰在小菜場甩掉過跟蹤的尾巴,但是為了防止驚動內線,名義是一輪例行的組織談心。

    儘管有總務科和政治保衛科的協助,人手還是不太足,排查活動持續了一個多月,疑點集中到了五個人的身。

    張橋京,男,二十五歲,本地人,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後參加革命,原來是恆源洋行夥計,南陽中學畢業,現任滬東區委秘,最近三個月一直和級區委秘長保持單線聯繫,九月二十六日,區委秘長去他家接頭後,在回去的路發現有人跟蹤,隨即在密克路菜場甩掉了尾巴。滬東區委計劃在十二月底召開區委會議,到時將安排張橋京擔任秘工作。

    陳克峭,男,二十一歲,蘇州人,原來是盛和紡織廠工人,參加過海工人第二、三次武裝起義和海起義,現任滬東區委保衛幹事,因為海起義時負傷身體不好,最近一直在家休息。和級區委保衛科長保持單線聯繫,九月二十三日,保衛科長去陳克峭家探望,回去的路發現有人跟蹤,在哈爵路菜集市甩掉了尾巴。十二月底月底的區委會議計劃將安排陳克峭擔任保衛工作。

    劉京召,男,三十二歲,本地人,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後參加革命,現在掩護職業是騰業洋行襄理,亨克裡商貿學校畢業,現任江蘇省委宣傳幹事,六月份江蘇省委遭到破壞後,一直處於隱蔽疏散狀態,沒參加機關活動,和級省委宣傳部長保持單線聯繫,十月三日,省委宣傳部長去劉京召家接頭,返回的路發現有人跟蹤,在都利路菜場甩掉了尾巴。明年月初,江蘇省委將召開會議,屆時劉京召將擔任會議的紀錄工作。

    李麗華,女,二十四歲,湖北人,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後參加革命,原來是盛源利紡織廠女工,在家鄉讀過私塾,現任文委宣傳幹事,最近二個月沒有參加機關活動,一直和級文委宣傳科長保持單線聯繫,九月三十日,文委宣傳科長去李麗華家接頭後,回去的路發現有人跟蹤,在行裡路菜場甩掉了尾巴。明年月初,文委召開年度會議,屆時李麗華將擔任會議事務性工作。

    趙令明,男,二十九歲,湖南人,二六年湖南、湖北農村大革命時參加革命,四一二後接受組織指示調來海參加地下工作,現任農委秘,最近三個月一直和級農委秘長保持單線聯繫,十月二日,農委秘長去他家接頭後,返回機關的路發現有人跟蹤,隨即在門壽路菜場甩掉了尾巴。明年月初農委也將召開年度會議,屆時趙令明將擔任會議秘工作。

    文昆凜看著這個名單思索良久,名單的這五個人全符合嫌疑條件。可究竟誰是細胞呢?文昆凜提出兩點意見,第一不管這五個人誰是細胞,從現在開始和這五個人的任何接觸都要先通知特科。這五個人所知道的任何機關人員或地點都要撤離。第二、由紅隊負責在這五人的住處安排秘密監視點。從現在開始,嚴密監視這五人的一舉一動。

    經過請示,意見很快變成了行動。撤離工作悄無聲息的完成了,紅隊也三人一組在這五人的住處附近設置了監視暗哨。在設置暗哨前,紅隊隊員對周圍作了嚴密的調查,不過沒發現任何可疑的情況,看來調查科還沒在這五人的家附近也放置暗哨。

    然而又是半個月過去了,紅隊的監視行動沒有任何進展,這五個人都沒有和可疑人物接過頭,也沒發現在這五人的家附近有什麼特務出沒的跡象。而各個機關的預定的年度會議已經越來越近了。在這種監視無果的情況下,文昆凜和陳賡,楊至成商量了一個打草驚蛇的行動方案。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