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第六百一十九章 前蘇聯怎麼了? 文 / 黑色尼古丁
第六百一十九章前蘇聯怎麼了?
85年的「廣場協議」讓日本人口袋裡的錢一下子增加了至少20%促使日本政府開始加速全面推行住宅商品化,商業銀行開始大量為居民購房發放貸款,貸款利率大幅下調。《》lvex./日本的房價也由此開始了急速攀升。
在日本經濟一片繁榮,房價不斷攀升中到了90年,日本各大銀行不僅突然停止購房貸款,並大幅提高原來的購房貸款利率。92年開始徵收地價稅徵收額度為財產繼承稅評估值的0日本政府為什麼要出台這樣的經濟政策?日本汽車、家電等其它行業的繁榮景象為什麼也突然消失了?這意味著日本經濟由此開始步入「泥潭」嗎?又如何看待日本經濟「空白」的十年呢?
在房價,股價一路高漲,日本經濟一片繁榮的90年3月27日,日本銀行出台了《控制不動產融資總量的通知》,這一《通知》被後來稱為日本泡沫經濟崩潰的「發火點」,房價,股價掉頭下跌。當年8月,日本銀行又把短期貸款利率上調到。更有甚的是92年大藏省又出台了地價稅,讓已經一蹶不振的不動產業更是雪上加霜,高端百貨業因其店址位於城市最繁華的地段,每年0的地價稅竟然超過商品利潤的20%,地價稅對房價的抑制力可見一斑。
日本政府為什麼要出台這樣的金融政策,是他們沒有想到這些政策會導致樓市、股市大跌。那麼,在樓市、股市已經開始暴跌的92年,大藏省為什麼還要出台地價稅,讓不動產業絲毫得不到喘息的機會呢?
有不少人認為:90年之後的幾年,日本政府一連的經濟政策把日本經濟推入不能自拔的「泥潭」,讓整個日本經濟出現「空白」的十年90年中期-年
準確地說:不是90年的政策有問題,而是85年日本全面開放不動產市場,寄希望通過不動產來讓日本經濟繼續保持高速發展的政策有問題。在不動產市場全面開放的85年89年·日本以及世界的變化讓日本政府清楚的看到了85年所犯這一政策錯誤的嚴重性。90年以後的政策不過是對85年所犯錯誤的緊急更正。
房地產是不是有泡沫是以實體經濟為參照物,房地產價值脫離了實體經濟的支撐就被認為是泡沫。
但是,房地產泡沫一定會崩潰,或者說房地產泡沫一定要以房價暴跌的方式來結束·這在經濟學上是找不到依據的。
脫離了實體經濟支撐的房地產泡沫一定要被捅破嗎?答案也是不一定的。
在經歷了房地產泡沫崩潰的日本學術界比較主流的觀點是:房地產泡沫是不是需要被捅破主要由社會因素來決定。那麼,日本為什麼要捅破泡沫呢?
進入上個世紀80年代,伴隨華夏的大門開放,一直持續繁榮的日本經濟也進入了鼎盛期。
但是,華夏及其它發展華夏家的彩電、冰箱等生產線的投產,讓日本政府清楚的看到了,發展華夏家的低價格很快要對日本的製造業構成致命的打擊。在單純的價格競爭面前·日本只有死路一條。日本依靠先進的工業製造技術、通過來料加工、出口工業製品帶動日本經濟繁榮的路,已經看到了盡頭。
在日本政府意識到了日本所面臨的困境,但且還沒有找到應對方法的時候,「廣場協議」更是給了日本當頭一棒。使得給日本經濟帶來繁榮的製造業,陷入了既要與發展華夏家的低價格抗爭,又要承受日元升值重壓的兩難境地。要保持日本經濟繼續高速增長,必須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
不動產!讓日本人已經鼓鼓的腰去投資不動產,無疑是讓日本經濟解「燃眉之急」的有效通道。開啟商業化的不動產市場·對日本農村的地主是一個最大的利好,當時執政黨自民黨的最大支持者就是以地主為核心的農協。
85年9月的「廣場協議」簽署後,本來就已經擔心日元貶值的日本國民·對於政府諸多的不動產優惠政策,就如同找到了一個可以讓紙幣保值的避風港,把大筆資金投入不動產市場。
當大筆的資金湧入不動產市場而使不動產開始升值的瞬間,一個潘多拉盒子——保有需求そ被打開了。日本的不動產屬性開始了悄然的改變,由そ使用需求そ轉向保有需求後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再加86年高達互數的貨幣增發量,到了87年,在絕大部分日本眼裡,土地已經成了最值得保有的資產。
面對如此之大的市場需求,日本各大銀行對土地展開了激烈爭奪。通常情況下銀行對土地抵押融資是按土地評價值的70%貸出,北海道拓值銀行以%提供融資,由此可見土地在銀行眼裡已經成了金礦。
隨著日本不動產價格的急速攀升,投向不動產的資金也越來越多,全國的不動產開發項目一個賽過一個大,整個日本「鶯歌燕舞」連銀座這種日本最高檔的紅燈區也成了普通人可以光顧的地方。
但另一面,正在建設的第二東名高速因地價高漲,計劃難於推進。日本道路公團的經營狀況極度惡化。各地方性的公共投資建設也因地價高漲而困難重重。
88年,不動產業持續數年的高額利潤讓豐田汽車、富士重工、日立電機等等這些日本實體經濟的領頭羊再也按耐不住,開始大舉進入不動產業。
1990年日本泡沫經濟崩潰,表面上看是日本政府一連串的經濟政策所致,其政策實質是日本政府對以上爭論的一個明確回答。
二戰以後,日本有兩個被稱為不變的基本國策,一個是基本農田制度,一個是科技興國戰略。
所謂的基本農田制就是日本的基本農田保有量必須能夠滿足日本的糧食自給自足,不能在糧食問題上受制於他國。不動產開發的持續高漲,直接威脅到了日本基本農田的保有量。
所謂科技興國戰略,是二戰後,日本政府對已經是一片焦土、百廢待興的日本應向什麼方向發展做過長時間的論證。曾一度想效仿荷蘭成為亞洲與歐美之間的貿易集散地。但考慮日本與荷蘭在人口數量與所處外部環境等方面相差甚遠,貿易集散地的構想被徹底否定,最終決定走工業科技興國的道路。
依靠不動產來拉動日本經濟的發展,很顯然是已經背離了工業科技興國這個不變國策。
日本是一個資源嚴重依賴進口的國家。要獲取資源,日本必須要用他國需要的商品來進行交換。如果投向不動產的資金越來越多,日本整個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就會向不動產業傾斜。出口創匯的製造業就會萎縮,能夠從他國獲取的資源也就越來越少。10年、20年後,隨著發展華夏家的崛起,本無價格優勢的日本產品連技術優勢也將失去。再沒有了可以和別國交換的商品,日本人對不動產的爭奪就如同貧窮的村民去爭奪無電、無暖、無氣、無油的土坯草房。
所以,儘管企業和人都離不開土地,土地的價值應該佔到企業利潤的多少?應該佔到個人收入的多少?這在世界上也沒有標準。但是,日本資源匱乏必須用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去交換,這在日本社會是一種共識。日本的住宅市場價格,自55年設立日本住宅公團到85年一直就是由政府主導。所以,日本政府把泡沫捅破有足夠的社會基礎。
為什麼日本政府要以股市、樓市暴跌的方式來結束泡沫經濟?面對不動產價值的暴跌日本政府為什麼堅持不增發貨幣?泡沫經濟崩潰後的日本產業結構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面對泡沫崩潰的日本百姓又是何種心態等等問題以後探討。
明斯克協定最終還是簽訂了,而其他加盟共和國事先並不知道「獨聯體」的醞釀及成立,一朝聞變,吃驚之餘不免反感和不滿,但是現在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已經木已成舟了,於是接受了現實。
12月月末哈薩克、烏茲別克、塔吉克、土庫曼、吉爾吉斯中亞五國首腦在土庫曼首府阿什哈巴德會晤,同意以平等共通的創始國身份加入「獨聯體」,不久,亞美尼亞、阿塞拜疆等國也表示願意加入獨聯體。
接著,願意加入獨聯體的11國領導人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圖舉行會談,簽署了一系列文件,正式宣佈蘇聯停止存在。
戈爾巴喬夫原本仍然想要維持國家聯合體的存在,保持聯盟,但是很遺憾,阿拉木圖會議將這個蘇聯的名義上的領導人拋在了一邊,會議後,各國領導人寫了一封信,通知他,「蘇聯已經停止存在,蘇聯總統位置同時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