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回到清末當悍匪

正文 第一百七十九章 日本的抉擇 文 / 老矣

    「伊籐首相,我們的路在何方?」

    明治天皇對恭親王的自盡有些兔死狐悲,說來最初他對這位滿清王爺並沒有太多感覺,昏庸,無才,封閉,保守,一切阻礙自己西邊鄰居發展的卑微品質都在那位王爺身上。◇百度搜索:◇隋◇夢◇小◇說◇網◇當然,最可悲的是愛新覺羅的江山,現在卻落在了葉赫那拉氏女人的手中,山河破碎。

    不過東北在弓長嶺發生的這場騷亂,倒是讓明治天皇對恭親王的印象有了些許改觀。至少他還敢與東北自治區角力,即便看起來更像是螳臂當車。但是面對東北泰山壓頂的無力感,也讓明治天皇感同身受。

    「帝國的政策該調整了。」伊籐博文想了許久才猶豫道。這對他來說也是個艱難的選擇,畢竟從前的占蝦夷,取朝鮮,謀大清,現在看來已經成了天方夜譚。而經過這些年的觀察,東北自治區那幫人的個性,他也算有了初步的認識。現在雖然對日本還比較克制,一方面是因為英法美等列強的壓制,另一方面也是東北這幾年在謀求自身的和平發展,所以並沒有利用此次事件,對日本刀劍相向。可這並不能讓伊籐博文感覺安全,相反幾年之後,當東北越發的強大。到那時誰還會來制衡他們?如果日本不能加速發展,擴張軍力,恐怕被東北併吞也不過是早晚的問題。

    「該如何做呢?」明治天皇現在很迷茫,其實不僅是他,整個日本上層人士都充滿著這樣的憂慮。

    「在北方,帝國已經沒有活動的空間。而東方是無盡的海洋,而美洲大陸又離我們十分的遙遠,那麼久只能向西和向南了。」

    「向西,向南?」

    陰沉的天空終於下起了小雨,明治天皇和伊籐博文在簷廊下坐了下來,有下人奉上茶點,屋外煙雨迷濛,屋內的光線有些灰暗,像是二人的心情。

    「向南何解?」明治天皇問道。

    「東北現在在東南亞擁有北越,南越,老撾,柬埔寨和東泰五省,但是實力是守城有餘,進取不足。而英國人雖然目前與東北關係良好,但隨著東北在東南亞以及非洲的不斷擴張,英國人已經對其產生了深深的戒心。」

    明治天皇點點頭。

    伊籐博文繼續道:「而帝國如果將擴張的方向放在朝鮮,則不可避免的將與東北本土正面碰撞,以目前的實力對比來看,我們沒有絲毫的勝算。不過在東南亞,島嶼眾多,東北的實力有限,這就給我們留下了逐步擴張的戰略空間。」

    「可是東南亞那些島嶼目前即便不是被東北佔據,可是也在其他列強的掌握之下,以我們的實力能夠在期間立足麼?」明治天皇有些猶豫。

    「除開英國和東北之外,若是我們能驚心發展我們的海軍,其他列強即便實力超過我國,但是本土離東南亞都十分遙遠,所以與我們也沒有一戰之力。」

    明治天皇點點頭。

    「那麼向下西呢?」

    「向西自然針對的就是清國,與東南亞相比,清國對我們更重要。我們要扶持我們的工商業,讓他們有進入清國進行貿易的能力。不過要想做到這一點,需要達到三個方面的要求,第一就是緩和與東北自治區之間的緊張關係,不然清廷即便想與我們做生意,也會顧及東北的想法。」

    「說得不錯。」明治天皇非常同意伊籐博文的看法,接著又道:「那麼第二個要求呢?」

    「與清國秘密結盟!」

    明治天皇一驚,沒想到伊籐博文竟然會有這樣的提議。

    「這……」

    「現在我們與清國的處境是相同的,全都無力單獨面對如今日漸強盛的東北。但是相比較起來,清國的壓力要比我們大得多,畢竟東北從名義上還是清國的領土,但是東北眼前這種不服天朝管的情勢,從清廷的角度來說,就是對皇權的極度蔑視,這對任何一個帝制國家來說都是不能接受的巨大挑戰!也許現在的清廷無力反抗,所以他們能夠容忍東北的離心離德,但是清國的其他省份呢?那裡的封疆大吏會怎麼想?民眾會怎麼想?王,不要忘了,清廷是人口佔少數的滿族皇權,而不是人數站著絕對優勢的漢族皇權。清廷裡那些滿族人天生就帶著一種被包圍的不安全感。從某種意義上說,他代表的只是少數滿族人的利益,而不是真正全部清國民眾的利益。這樣的政權天生就帶著缺陷,所以我們與清國結盟不是沒有一點機會的。」

    明治天皇不說話,沉默了許久,好半天之後才道:「我們對清國不在伸手麼?」

    「暫時我們必須要保持好與清國的關係,維持良好的商貿,借此充盈我們的國庫,振興我們的經濟,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維持在東亞的存在。」

    明治天皇當然明白伊籐博文所言,不過放棄清國,就相當於放棄了成為強國的希望。他站起身,望著院子裡雨水滴落湖面濺起的漣漪,聽著急促的雨聲,心中也是百轉千回。

    伊籐博文當然也明白自己王的想法,只是日本眼前的情形已經沒了其他的選擇。若不執行上面的政策,而繼續選擇與東北硬碰硬,同時又與清國之間保持敵對緊張關係。那接下來,即便有英國和美國的支持,日本的情勢也是危如累卵。

    「明白了!」明治天皇終於下定了決心。「不過似乎光靠我們自己發展,很難扭轉眼前的形勢。」

    「王,您真知灼見,確實如您所言。不過,我們也並非沒有發展的可能,首先就是要保持與英國和美國的良好關係,加強對這些外國人的開放力度。這樣他們在我們國家投入的越多,與我們的糾纏也越深,這樣一旦東北要對我們發動攻擊,也必然會顧及到這些列強在我國的利益,讓他們不敢輕易對我們動手。」

    伊籐博文說的好聽,其實這計策就是所謂的驅虎吞狼。可是英國人和美國人並不比東北好相與,而且日本國內一直存在著將外國勢力驅逐出國境的民間訴求。如今明治天皇要是做了這個決定,顯然就站在了民眾的對立面上。未來官方與民間的對立,可想而知。

    「王放心,這事臣下自會找人提出。」

    這事必須有個擋髒水的,明治天皇和伊籐博文都不可能親自出面。他們彼此之間商量起來倒是簡單,空口白話,三言兩語,但真正做起來卻是千難萬難。如今的日本已經進行了國體改革,這比王一所知歷史上要提前了近兩年的時間。日本建立了議會,權利開始變得分散。板*垣退之助的自由黨和大隈重信改進黨是目前日本最大的兩大在野黨,黨員人數眾多,民間影像巨大。即便他們處於在野的狀態,但是與伊籐政府爭權的態勢卻從未改變。凡是伊籐博文要推行的,他們就很可能反對。

    好吧,就算二人為了日本的利益同意了伊籐博文的方案,但是整個方案的實行依然困難重重。如何恢復與東北之間的關係,單單是王一那邊就不可能通過。如何與清國建立密約,這更是難上加難。而即便前面的條件都順利達成,但是如何對東南亞諸島用兵,不但明治天皇心中沒底,連政策的制定人——伊籐博文自己也是只有一個大致的輪廓。而其中最大的困難,就是海軍問題。

    最初日本受到法國的影響,主張建造以小艦對抗大艦,借助數量優勢取得最後的勝利。如是近海防禦,這樣的政策倒是可以實行,可是一旦對東南亞島國動手,小戰艦無法進行遠航,那麼這條政策就沒有實施的絲毫可能。畢竟要與打仗,可是連船都過不去,那還打什麼啊?

    除了海軍的既定路線問題,還有一個更難解決的矛盾擺在伊籐政府面前。就是薩摩藩和長州藩之間的巨大矛盾,而反應在政策制定上,就是先海軍,還是先陸軍的問題。

    即便伊籐博文在強硬,也不敢讓這兩大地方藩之間的對立明面化,要知道明治天皇政權的建立,就是以這兩大藩的支持為基礎了。一旦他們的矛盾公開壞,很可能引起第二次西南戰爭,而最壞的結果就是東北的武力干涉。日本內亂起,東北一定不會放過這樣一個一勞永逸解決日本麻煩的機會。真要出現這樣的局面,伊籐博文就是日本最大的罪人。

    改革的路不會好走,即便明治天皇和伊籐博文心中有了計較和準備,但是依然為眼前的重重阻礙,頭痛不已。可日本現在就是這樣一個三島之國,本州,九州,四國。若不自強自立,很可能就會亡族滅種,徹底從世界上消失。

    「王放心,若是我們能在東南亞諸島站穩腳跟,經過幾年的發展,我們未必沒有對東北翻盤的可能。到時我大日本帝國的強盛,屹立於世界民族之巔,就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伊籐博文眼中閃著堅定的目光,看起來讓人信心十足。@ya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