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祖巫帝江

小說博覽 第一一三章 燃燈道人 文 / 無月不登樓

    步子不覺,已過了數十年,軒轅治理人族也算是功德圓滿,只是軒轅與廣成子學了不少玄門之術,雖然有一百多歲,但亦不覺得老邁,只是人皇之位不可長久佔據,思索良久,軒轅還是打算退位讓賢,不過在退位之前,卻是將自己所學的道法加以總結,創出黃帝內經,其中雖只有《素問》和《靈樞》兩部分治病之法,但真正的精髓卻是此書中描述的引導術。

    創出黃帝內經後,軒轅隨即將人皇之位傳給了其孫煩顧。自己則被龍輦接去火雲洞靜修,只是功績太少,不得聖人之位。

    煩*立為帝,時年二十歲,又因所居玄宮為北方之宮,北方se黑,五行屬水,因此古人說他是以水德為帝,又稱玄帝。

    煩顧繼位,建都於帝丘,加固了對人族的掌控權利,只是九黎一族依舊桀驁不馴,雖尊煩顧為人皇,卻不曾多受管制,同時家家信奉祖巫,在他們的心中定位,祖巫肯定要高於人皇,這不禁讓煩顧大為頭疼。

    此時軒轅之師廣成子出言道:「不止九黎,人族之中還有許多部落信奉祖巫,將近半數,若祖巫顯現,一聲令下,這些人族必定揭竿而起,推翻人皇之位。」

    煩顧聽後,更加憂慮,趕忙詢問,如何解除比憂患?

    廣成子搖了搖頭,不肯多說,不過卻開始為煩顧講解玄門教義。

    煩顧聽後,眼睛頓時一亮,玄門之中尊道貴德、清靜寡yu、自然無為等等教義,雖對皇權沒有多少鞏固作用,但也能讓人族少些爭鬥之心,若傳揚出去,也是一番功德,到時人族之中信奉祖巫的人越來越少,自己皇權自然就集中。

    想到這,煩顧立即下令,禁絕巫教。同時禁斷民間以占卜通人神的活動。親自恭敬地祭祀天地祖宗,為萬民作出榜樣。又任命南正重負責祭天,以和洽神靈。任命北正黎負責民政,以撫慰萬民。勸導百姓遵循自然的規律從事農業生產,鼓勵人們開墾田地。使社會恢復正常秩序。

    這一系列措施,卻是在打壓巫族在人族心中的地位。九黎族人不忿,找頜顧理論,無果。九黎現任族長不願發動戰事,遂帶領族人遷徙,漸漸遠離人族活動中心。

    頜顧為了徹底消除巫族在人族之中的影響,更是篡改文獻1盡量抹去人皇帝嚳的功績,如此幾十年,人族之人卻是漸漸淡忘了帝嚳這個人,連造字的功績,也被安到了倉領身上。而十二生肖守護神,也並未有其人,不過是軒轅聖皇當年創天干地支所衍化出來的產物。

    地仙界之中,巫族氣運開始衰敗,只有當年九黎部落遷徙到東海邊上所建立的巫國,依舊保持著對祖巫的敬仰。

    人族歷史拐了個彎,再次回到原來的軌跡,對於「巫」這個字,人族不再認為是一個種族,而是人族之中那些崇尚鬼神、散播迷信、敗壞風氣、盅惑民眾的騙子巫師罷了。(筆者提醒:只是小說,純屬虛構。)

    對於人族氣運的丟失,帝江卻未多加關心,人族氣運也不過是地仙界氣運的一部分,哪怕全佔了,也只是提升巫族之人的修煉速度,又無法成為地仙界之主。

    帝江真正在意的,乃是幽冥界與天界的氣運。至於地仙界,如今唯一能讓帝江牽掛的,也就只有那九黎部落建立的巫國了。

    帝江沒有對人族氣運之事做出反擊,這卻讓其他聖人鬆了口氣,如今在在地仙界中,巫族只有巫國那一小塊氣運,也提不起這些聖人的興趣,遂在潛意識裡,開始漸漸淡忘了這個龐然大物的存在,這也正好合了帝江的心意,畢竟巫族發展太過,必定引來其他勢力的聯手抗衡,把地仙界讓出來給他們互鬥,也好讓自己謀劃,到時在封神大劫中一舉奪了天庭。

    就在其他教派開始在人族傳下道統之時,羽翼仙卻奉師尊之命,向靈鷲山元覺洞飛去,同時身上還帶上了二十四顆定海神珠。

    靈鷲山元覺洞中,燃燈道人靜靜而坐,他雖為闡教副教主,可地位一直不高,身上的法寶雖也有幾件,卻都不是元始天尊賜下,其實這倒也沒什麼,畢竟元始手上法寶有限,有些弟子身上都還沒有法寶。

    只是在人皇之師這件事上,燃燈很是怨言。

    作為紫霄宮中客,燃燈早在幾個元會前就達到了大羅金仙巔峰之境,只是遲遲尋不到機緣突破,如今好不容易有人皇之師這項功德可做,卻偏偏被元始讓給了只有大羅金仙後期境界的廣成子,而且哪怕人皇之師功德都被他得全了也無法突破到准聖,倒不如成全自己。

    想到這,燃燈心中卻是氣惱的很,因此越來越少去參加闌教朝會,獨自在這靈鷲山中靜修。

    這日,燃燈道人元神突然一陣悸動,彷彿是有什麼機遇,又彷彿是有危機,趕忙掐指一算,卻是明瞭。原來是二十四顆定海神珠在這邊上出現,而且燃這二十四顆定海神珠似乎與自己成道有關,頓時大喜,趕忙向感應到的地方飛去,說不定借助二十四顆定海神珠,能夠一舉成就准聖境界。

    燃燈在靈鷲山尋了半天,只見遠處一青年,全身妖氣騰騰,似不是善類,定海神珠就在他身上。這不禁讓燃燈高興了起來,從這人的氣勢來看,最多只有金仙修為,而且還是妖族,打殺了也不用承擔多少業力,只是這定海神珠當年不是被通天教委得去了嗎,怎麼會出現在這裡?

    怪只怪他消息不靈通,而且修為又不高,算不出當年通天教主將定海神珠賜予了趙公明之事,而趙公明又在涿鹿大戰中失了定海神珠。

    燃燈懷著疑惑,立馬飛了上去,淡淡地向那青年說道:「不知道友從何而來,來我靈鷲山有何事情?」

    羽翼仙見燃燈過來,臉上驚訝,心中卻是微微一笑,果然不出師尊所料,他會自己找過來。

    「不想此處乃是道長道場,卻是打擾了,我本想尋一個山洞修煉,見此靈氣濃郁,尚有許多未化開的先天靈氣,不禁過來看看,既然此地已有主,那我就告退了。」羽翼仙說道。

    燃燈一聽,大急,二十四顆定海神珠在化身上,豈能讓他如此離去,趕忙開口道:「我乃闡教副教主燃燈道人,道友能找到此處,也算與貧道有緣,何不去我那元覺洞論道一番,也好盡地主之誼。」

    羽翼仙聽後,不禁有些意動,只是仍然有些猶豫不決。

    燃燈見此,繼續說道:「當年遊歷路過五莊觀,有幸得鎮元大仙贈送兩枚人參果,此番正好拿來招待道友,也算與道友結識。」

    羽翼仙一聽,頓時眼神大量,說道:「固我所願,敢不從耳。」兩人協同,一起進了元覺洞。燃燈果然拿出兩顆人參果,擺於石桌之上,又召出靈果仙釀,請羽翼仙食用。

    羽翼仙見此,也不客氣,拿起一個人參果就吃了起來,這東西只聽過還未吃過,不知是何滋味,若好吃,下次再到五莊觀去討要幾個。

    燃燈見羽翼仙一點也不客氣,不禁有些肉疼,這兩枚人參果乃是燃燈準備以後用來衝刺准聖境界用的,如今被羽翼仙這樣吃了,自然有些心疼,不過想到了二十四顆定海神珠,燃燈又平靜了下來。

    「不知道友如何稱呼,可是截教中人?」燃燈見羽翼仙吃的歡,不禁問出了自己心中最想知道的問題。

    羽翼仙口中嚼著一枚不知名仙果,含糊不清地說道:「截教乃玄門正宗,聖人掌教,豈是我等小妖能夠進入。」燃燈一聽,臉上出現了一絲笑意,繼續問道:「那想必道友乃是女媧娘娘所創的靈教門徒,道友氣運不凡,應該是當年妖族天庭的正神吧。」羽翼仙一口將仙果嚥了下去,不經意地回答道:「道友說笑了,我氣運倒是有一些,時時撞大運,只是未能入得靈教牆圍,當年雖也在天庭任職,不過是一個實力稍微強大點的妖兵罷了。」

    燃燈聽後,臉上笑意更甚了,時時撞大運,想必就是指得了二十四顆定海神珠吧,不禁淡淡地說道:「既然如此,那道友倒是大膽地很,竟敢來我元覺洞偷食人參果!」說道後面,燃燈的聲音漸漸冷了下來。

    羽翼仙聽後,頓時一陣驚訝「道友這是何故,不是你請我進來的嗎?」「小賊,還敢狡辯,今天就算有妖族聖人女媧娘娘相護,貧道也必定要將你處罰一番。」燃燈正義凜然地說道,同時手上召出靈柩燈和乾坤尺,立馬向羽翼仙打去。

    羽翼仙見了,心中冷笑不已,這道人變臉變的倒快,剛剛還靈果仙酒招待,下一刻就要出手懲罰一番了,而且看他這架勢,是想直接打死自己啊。

    羽翼仙一轉身,躲過了燃燈的攻擊,立馬冷冷地說道:「道友此番這樣對我,我倆卻是要結下了因果了。」

    燃燈見此,不屑地說道:「結下因果又如何,一個小妖竟敢在貧道面前出現,貧道自然要替天行道,降妖除魔。」

    「既然燃燈道友承認結下因果就好,那此番,我就要和道友好好了結一番。」羽翼仙淡淡地說道,慢慢變幻回了本相,同時陰陽二氣招出,在週身纏繞。

    燃燈本還想嘲諷一番,突然認清了羽翼仙的相貌,頓時大驚失色,指著他驚駭地說道:「你是羽翼仙!」

    「道友好眼力,小妖正是羽翼仙。、,羽翼仙淡然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