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星塵武裝

第一卷 凜霜覺醒 第425章 前沿與特權 文 / 中土

    2012成立,季良定了不少規矩制度,針對覺醒者的、針對普通人的,而且是強制執行,不服不行。簡單的說,就是一位獨夫,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發。

    當然,同樣是獨夫,有人可以當的讓人萬人敬仰,有人則被萬人唾罵,這都是本事,季良不屬於其中的任何一中,畢竟以他之性情,當好人他不屑,做個徹底的壞蛋又良心未泯,所以中人一個,撞了大運有今日所成,卻還是當不得那稜角猙獰的弄潮兒,也就是不上不下混個中庸。

    這裡的中庸,指的是表面上他是守規矩的,2012的成員都是曾經的父老鄉親、現代人、文明人、思想很解放、很自由,他要連以身作則都做不到,那制定規矩制度,便明顯有自打自臉的嫌疑。

    不過,真要一板一眼的去做,那也不是他所想要的,規矩制度是為了約束他人的,制定者自身最多也就是因其存在而不時自省及自我鞭策一下,真要連自己也陷進去,被規矩了,那就不好玩了。

    明目張膽到不至於,季良也不屑那麼幹,有點而技術含量,不需要太高,但在大部分人不去深究的情況下可以保住臉面,這樣的程度就不錯,不必花費太多腦子去不斷的圓謊,操作也相對容易,算是典型的、季良這種普通智商所能想出的點子。

    比如說,望星山。

    2012其實不需要經營這麼一塊兒飛地。又或所謂的前沿。什麼睜開眼睛看世界,與世界接軌,對2012也意義不大。季良為2012準備的技術支持套餐,本就是當今最具先進性、適應性的技術體系之一,就是取經也是外人來2012來取,自己閉門造車就可以。

    至於社會體系,反正他已經打著保護新生勢力平穩成長的旗號搞了獨夫,也就暫時不用去假模假樣的去尋找什麼新時代下的新社會結構了。

    這時2012的某些聰明人閒聊起來,都層這樣說過,且令季良聽了深以為然:「就當孵蛋好了。人們總是要解決完一樣解決一樣,一直找到讓自己最舒服滿意的狀態為止,等有條件思淫慾的時候,再去考量何種體系制度更適合。而在目前階段,一個神級的領袖,的確有助於社會的凝聚力和政令的執行效率。如此多的人選擇接受了強權,那麼它就有存在的道理。」

    話題回到望星山,勢力不需要望星山加入版圖。但季良自己則有那麼點想到一出是一出,於是望星山以他的私人名義佔據並當做了對勢力半開放的小型基地來打造。除了有些自欺欺人,倒也不涉及什麼打打殺殺,又或糾紛。昔日的望星山避難所早就隨著民眾加入2012而成了無主之地,對於浩劫後的世界而言,誰佔了算誰的。

    季良一行從蒙古高原南部的2012基地使用空間門抵達望星山基地時。這裡的改造工程已經完成了兩期,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被季良稱之為『簡裝修』的三期過程。

    都探到裝修了,大土建類活計的場面自然是看不到了,李詩曼、顧惜雨他們倒是不覺得如何,本身就是望星山避難所出身的薛磊就比較有感觸了。用他的話說:「變化真大,幾乎都不敢相認。」

    實際上,冰山還是那座冰山,只不過以前是白色冰山,如今成了冰藍色,彷彿一塊兒巨大的冰凍寶石。鑲嵌在皚皚白雪遍佈的群山之中。曾搭進500條人命才修築好的l型壁壘,已經那獨具特色的冰黏廊道都已經不見了,望星山看起來就是一塊完整的冰,若非在原本壁壘處有著明顯的門戶,初臨此地的人十之七八隻會將之當做一塊奇異的冰山。

    盤山道依舊在,姜虛設計的機關人正在對道路進行精細佈置,這條路本就是給闖入者準備的,若非為了帶薛磊他們順道觀覽一下。季良完全可以選擇更效率的風梯暗門,直接從山頂出現在入口附近。

    不失時機的讓屬下感受2012的先進性、優越性,這也算季良給自己佈置的一門功課。效果還是不錯的,甚至比酷刑的效果更好一些,畢竟酷刑導致的結果的是畏,而這類展示帶來的敬。覺得這粗腿抱的值,跟著他未來有奔頭,是眾人肯俯首聽命的一個重要原因。

    「以我們的實力,不去惹人就已經是別人該慶幸的事來,還有人敢惹我們?」顧青雪倒是很有集體榮譽感,而且性子潑辣,很多熟悉她的人都說老天給她安排錯了戰能屬性,應該是火系才對。

    薛磊邊走邊很隨意的道:「我們自己知道自己厲害,可別人不知道啊。如果是幾個月以前,你能想像身為覺醒者的彼此,有著自然的差距嗎?就算多少有些估測,也含糊的很,以一當十,你信嗎?肯信嗎?」

    顧惜雨替妹妹解圍道:「其實只要不是太過莽撞的,見了這望星山基地,就基本明白彼此根本不在一個水平層次上了,這樣的一座的冰山,本身就是招牌。能夠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薛磊點頭,「確實,不過總是有不開眼的,像那些狼人和半狼人,還有緋月殿,他們知道這裡是我們設的點,以其技術力量和彼此的仇恨,緩過勁來肯定會來找場子。」

    「還有想來砸『預言者』招牌的。」季良接過話題,補充道:「當今世界強大的勢力可不止我們一家,他們或許發展潛力、尤其是技術方面的潛力,不及我們,但他們起步較早,起始規模也較大,財力、物力都比較雄厚,所以整體實力不是我們所能比的,就算在技術方面。我們跟對方也沒有拉開明顯的差距,甚至某些方面是我們處於下風,比如說武器、甲冑,他們基礎實力雄厚,可以獲得及其稀少的變異礦石,提前擁有幾十年後才能漸漸普及的優質原料,靠著原料的優勢,就能彌補技術的不足,我們顯然還不具備這種百萬選一的條件,太奢侈了。所以說。我很願意看到大家自信滿滿的樣子,但如果因此而驕傲,忘卻了潛在威脅,那就不太好了。」

    顧青雪心中咕噥了句:「教師職業病,說教!對了,還有神秘主義。每次一提到這些潛在的強大敵人,就含糊其辭,不肯點明。非得要獲得戰職者以上權限資格才能查詢。這種撩撥手段討厭死了!」

    其實,最後一句才是顧青雪對季良有意見的關鍵所在,她覺得季良雲山霧罩的故弄玄虛,一點都不爽利。

    說話間,一行人已經行出了基地,紛紛拿出風雪滑板。然後像操控滑雪板、衝浪板那樣側站在上面,馭風雪而行。

    這風雪滑板不需要什麼坡度,但需要足夠的冰系能量和風系能量,簡單的說,就是每日下午及後夜大風雪的情況下才好用。而現在正好是風起之時。

    像其他好些由『愛迪生團隊』(人們對以季良為首、姜虛、郭立為輔的應用研發團隊的稱呼)發明的用拼一樣,薛磊等人都早已熟悉了這種代步工具,甚至也喜歡上了大風雪時趕路、風停時歇息或任務的調調。

    反正有了一系列工具後,風雪中也不必擔心彼此失去聯絡或迷失望向。

    風最大的時候,這滑板一度可以達到時速150公里左右,這讓體質全面優異於普通人的很多覺醒者們第一次重新感受到了速度的存在。是2012最新潮的兜風工具。為了鍛煉在惡劣環境下的敵友判斷及作戰能力,甚至專門開發了一項類似手球的群體運動,很受歡迎。

    藉著風雪滑板之利,風還不是最大的時候,6人便已經抵達了辛窯子。

    這辛窯子位於一處矮山上,平面面積攏共也就400米×800米那麼大一片,不規則的長方形,如果說張家口到北京城是一條西北斜向的『長廊』。那麼這辛窯子就在這長廊的南沿兒位置,它的西北、西、東北、東四個方向,都是一馬平川的谷地,而西、西南、南、東南則全是山,若不是天候的問題,在辛窯子設處崗哨,配個一般倍數的望遠鏡,就能監控一段『長廊』,畢竟這個區域,從這邊到對面山麓,也不過10公里左右的距離。

    辛窯子山下就是京新高速,東北面是張家口宣化區。這次行動,季良的第一目標就是宣化區,來辛窯子避難所,算是打尖問路。

    張家口08年時人口統計,就超過460萬,哪怕經歷了浩劫,也不至於就三五人那麼少,季良之前收留的不過是張家口西面、與山西接壤的那片區域的倖存者,據他後來瞭解,這一地區的倖存者,主要分佈在橋西區(昔日市政府所在地)以北的壩上各避難所以及山區,而此次目標的宣化區,則在最主要區域(橋西、橋東)東南面。

    像這個時代的大多數避難所那樣,辛窯子以冰雪築高牆,既可以防禦野怪對避難所的騷擾,又能夠一定程度的抵禦風寒,如今已是浩劫後18個月,工程都完成好幾期了,這點從冰牆上銜接的紋理就能辨的出來,最初的冰牆才兩米多高,可見早先的情況何等窘困危難。

    或許是因為夏季已至的關係,辛窯子的守衛態度不錯,也比較熱情,當然,該繳納的門稅那是不能少的。

    這種交涉事宜,自然是由薛磊去做,他過去在這一區域算是比較活躍的,近半的避難所都去過,算的上熟門熟路,鍾躍雖然走過的地方更多,但這人比季良還酷,總擺個臭臉,並不適合做這種事。

    「老闆,我剛才問了,也就村兒南的昆仲酒吧勉強適合我們投宿,另外兩家條件太差。」薛磊自然清楚,跟著季良出門,不太需要計較錢,季良再窮,也不至於在打尖住店上節省。

    「嗯,你看著安排就好。」

    「酒吧?怎麼起這樣的名字?」顧青雪比較心直口快。以前又一直被避難所當醫生用,所以沒有什麼出門經驗。

    薛磊笑著解釋道:「酒吧、酒館可是獵人們交流的重要場所,住宿、吃飯反倒是捎帶事了。叫這名,你一聽就知道是主要以獵人為服務目標的,尋親訪友或逃難的,一般不會光顧。」

    這樣一說,顧青雪就明白了,覺醒者、普通人,浩劫使得階級成為了一種實質的存在。現代或許能喊人人平等、來自我麻醉下,但如今肯定不行了。覺醒者就是高端,是時代的寵兒,從床上到床下、從力氣到智商,全面優於普通人,在受到廣大普通民眾擁戴的同時,也不免被敬而遠之。

    況且覺醒者經常跟異族、野怪接觸,自身又修煉戰能,對普通人而言。這就是輻射,畢竟現在能像季良那樣自如控制戰能、不至於自然散溢的覺醒者可謂鳳毛麟角,再加上飲食等方面的差別,使得覺醒者和普通人很難湊在一個圈子裡。

    甚至一些因浩劫而變得孤僻的覺醒者,跟普通人連共同語言都找不到,所以雖沒人刻意去製造階層。但彼此之間的疏離感還是不可避免的形成了。這也就是覺醒者有家人,更重要的是彼此都是人類,需要互相依存,否則形成兩個較為獨立的社會體系也完全是有可能的,就像網絡小說中的修真者和普通人。

    正是風雪大作的時候。一路上都沒什麼人,家家戶戶房門緊閉,生怕家裡的那點兒熱乎氣兒被躥進來的冷風擠跑了。不過酒吧則是另外一種情形。

    昆仲,這就是老大、老二,昆仲酒吧,也的確是兄弟倆開的。三層樓。雖然是土樓,卻也是土木結構,浩劫後還能起土木結構的建築,這本身就是一種財力的象徵。

    一層整個是酒吧,同時也是飯館,門一開,居然『叮鐺『一聲,原來門上掛了個銅鈴。這絕對有惡作劇的嫌疑。就算開酒館的不是覺醒者(一般這種情況很少,沒多少普通人願意在輻射區裡工作,況且覺醒者們有個醉酒鬧事什麼的,殃及池魚,普通人那小身體可承受不住),門一開衝進來的冷空氣也足以讓門對面吧檯裡的酒保醒覺,根本不需要鈴鐺提醒。

    季良步入酒吧的同時,向四下裡掃了幾眼,隨即就是一笑。這酒吧裝修的很有特色,讓他有種突然置身西方奇幻世界中的酒館的感覺。大量的採用了魔柳(普通異變樹木)、魔橡(可切割出大型板材的所有異變樹木)木,做工較糙,卻自有一股粗獷的風格,如果能在吧檯裡添置幾個顯眼的木酒桶,再聘請兩名奶牛型的婦女做酒侍,那就齊活兒了。

    與此同時,酒吧裡人也在打量季良一行。

    肯來辛窯子打尖投訴的獵人平時就不多,在這個時間點到的更少,為了安全,大多數獵人即便是對該區域不熟,也會就近找地方避風,敢於頂風冒雪行路的、一般不是有急事,便是很有兩下,當然也可能是菜鳥,不過如今冒失鬼可是不多了,新的獵人都有經驗豐富的老鳥帶,而季良一行怎麼看也不像是菜鳥。

    老闆之一兼酒保劉昆嘴上說著歡迎光臨的客氣話,笑的一臉老褶,暗地裡則運起戰能細細觀察。季良當初自悟、將戰能用於眼的技巧,這劉昆也是如此,而且他的綽號就是鷹眼。

    劉昆首先便看出了季良一行所穿的混編呢斗篷上的貓膩。

    「娘的,竟然有防止戰能散溢的效果!而且也看不到一絲一毫熱影像,既然隔熱隔能,那麼氣味肯定也洩漏不了多少,這可是好東西啊!某種程度上講,這就是隱形衣!嘖嘖!」劉昆心中暗讚。

    另外,他還注意到了6人的斗篷款式和面料是相同的,針腳也區別不大,這明顯就是流水線工藝。

    「乍看起來像是麻袋片子,還真是不打眼,而且黑灰的色調也是極好的偽裝色,保暖性能自是極佳。能用的上這種高檔貨,這些人來頭可是不小……」

    如今做酒館生意的,情報是個很不錯的利潤點,像季良一行這般扎眼的人物,即便是最簡單那的觀察和分析信息,轉手都很有可能賣個不錯的價錢。

    「幾月不見,劉掌櫃風采依舊啊……」薛磊跟劉昆寒暄了兩句,從卸下的背包裡取出兩個長條的、內油紙、外塑料膜包裹、放吧檯上,往前一推。「開三間房,只住一宿。」

    劉昆心裡不禁有些好奇,因為從這包裝上看,裡邊包著的多半是生肉一類的食物,但這份量也太少了點,什麼生肉,這般值錢?要知道獵人旅店可不比給逃難者住的通鋪大屋,價格是很貴的。

    打開包裹的一頭,內裡果然是條肉,還有油紙包著,色澤看這像雞肉,白種略帶黃,但細嫩程度跟蝦肉、蟹肉有的一拼,又帶著那麼幾分油脂的膩滑。

    劉昆拿過一把鋒利小刀,切了薄薄一片兒,先橫在鼻子前嗅了嗅,沒有任何異味,很新鮮,甚至連生肉的腥味也幾乎沒有,伸舌頭捲進嘴裡細細咀嚼,宛如冰鎮三文魚肉般爽滑,不需要什麼調料,就已經很鮮香,並且能含量豐富(一種更適合覺醒者吸收的新型蛋白質)。「嗯,頂級的淨肉!」……(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