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星塵武裝

第一卷 凜霜覺醒 第十一章 戰技 文 / 中土

    小小mp3中所載的訓練方案,源於軍方一個研究所,思路誕生於1990年,為了適應小地域、突發性強、對抗目標高戰力、高戰鬥素養的戰鬥的需要,綜古今中外之長而研發的,其針對對像為軍中精銳中的精銳——特種部隊偵查突擊手。

    特種部隊一般都是小組作戰,其中負責偵查、制定路線的往往是小組中的狙擊手。狙擊手偏向陰柔,冷槍、威懾力、援護、掩護這都在行,但突進能力不行,而這個偵查突擊手,就是放棄潛伏、隱忍向的風格,隱蔽突入,他不怕打草驚蛇,因為他對付的敵人往往早就已經是驚蛇。

    不得不說,僅僅是看了個概述,瞭解了戰技風格、核心要義,季良便已經被深深的吸引了。

    「這打造的就是合金裝備中的斯內克、wow中的輸出戰啊,很好、很強大!」

    興趣大增之後,季良看的更細心了。

    「嗯嗯,竟然是經過了浩劫的實踐檢驗的,1次大改動、3次小改動,改iii由此而來,很不錯!」季良為自己不用當先驅級的小白鼠而滿心歡喜,地球人都知道,先驅級的小白鼠大都跟苦x這個詞關聯,可太靠後,玩別人玩過的東西、吃別人嚼爛的東西同樣不咋地,如今這個尺度剛剛好。

    「咦?相關開發人員死於內部傾軋,可惜啊!這就是站錯隊的惡果,可他們一幫研究員,又不是研究政治的,至於干的這麼絕麼?另有蹊蹺?」季良懷疑將寶貴資源記錄於mp3上的這位,對政治很不敏感。

    繼續看。

    「擁有這種技術的特種戰士也因頻發的戰端相繼過世?悲催啊!人類能挺過浩劫太不容易了,14歲就得拿起武器上戰場,如果不是萬不得已,誰會幹這種犧牲自己種族未來的事啊!」雖然只是一帶而過,但季良還是從字裡行間感受到了浩劫之初的種種殘酷。「殘酷造就偉大,人類,值得自傲的種族。」

    再往下看。

    「陳衛國,特種偵查突擊手,參加艱巨任務前留下了這份資料、以及自己的訓練心得,希望它能流傳後世?」

    季良是此刻更滿意了,按他原本的思路,軍品=泛用,也就是說這套東東會的人絕對超過一個普通門派的人數,然後遭逢亂世,人人需要武力自保,會的人就更多了。沒想到卻是曇花一現型,直接因為浩劫時期、局勢的各種超突發狀況、而在大放光彩前就凋敝了。

    「孤本,說不定自己是唯一隔代傳人。好吧,我也土一把,以後這套戰技就叫《紅軍武備》,以掩蓋其真容、紀念其淵源、詮釋其特性,戰士,就應該有血性,紅色,以後就是我的標誌色。」

    平息了一下激盪的情緒,季良繼續往下看。

    「周天調息法?嗯嗯,這就是內功了。引導外氣啥的可以省了,咱有寶貝萬古虛寒,每日一杯寒冰靈液,內氣天成就缺法門,現在不缺了。」

    「截殺術?看字面意思似乎是防守反擊……突擊?怎麼會是防反理念呢?再看。」

    「原來如此,不是用手腳招式去阻截、攔截,而是用眼睛、思想去攔截。這不就是料敵先機、後發先至?這個思路不新鮮啊,很多拳法都講究這個。與其說是一種核心路數,不如說一種武學境界,這可是高難度啊,莫非有訣竅?」

    「果然、主動式、被動式、盲點、肢體運動死角、行為學、心理學、生理學、生物學、人體學、x的,連腦域開發、一心多用、戰時戰術推演訓練都有?這也太博大精深了,夠一輩子啃的了好不好?我還指望以後掘寶搞個九陰白骨爪、獨孤九劍啥的呢,唉、造孽啊!」

    八字還沒一撇,季良就又開始患得患失了。他尋思著自己用鑒寶異能,以後說不定發現更牛掰的、配的上萬古虛寒的神仙功法和戰技,不練那不是虧了?可若練了,豈不等於跳槽重來,花費在這戰技上的精力、時間就顯得太過可惜了。

    「嗯,不能盡想美事,自己也就是不會犯『遇寶不識』的錯,能不能遇到稱心如意的珍寶級功法戰技,什麼時候才能遇到,這都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想的太多就是好高騖遠。現在需要的是『干一行、愛一行』,況且於平凡中顯非凡,將地攤兒功法練出花兒,搏得滿堂彩!垃圾寶寶養成個性主力,這不正是自己所愛的調調麼?」

    說服自己、下定決心。這畢竟不是個三五日的事,而是至少關係到三年五載之內修煉的事。季良自然是要保證自己毫無心理障礙、毫不質疑,這樣才能一門心思的修煉,才能出成果。就像他當初玩遊戲練個性寵,勸解的、說風涼話的,若不是做通了自己的工作、堅持一條路跑到黑,咱就半路改弦易轍了,哪有後來的服務器第一另類寵?

    「這世上,最難的其實不是隨機應變,而是撞南牆亦不回頭!我還是做不到啊,經不住誘惑而心生猶豫。但有遊戲時的經驗,這道理是明白的,其中利弊優劣,也是能夠算清楚的,這回,也要拿出遊戲精神,堅持一把!況且我有萬古虛寒這金手指打底,就好比遊戲中獲得了gm賬號,還怕練廢個寶寶?」

    「別急、別急,這畢竟是個長遠的事,先繼續看,全面的瞭解,然後橫向跟那些內家拳法、外家拳法比較,再做判斷不遲。」定下心思,季良繼續往下看。

    「槍炮武術?這名咋聽著耳熟呢?想起來了,這不就是克裡斯蒂安·貝爾尚未大紅之前拍過的一部影片【撕裂的末日】中的噱頭?它的概念是:通過嚴謹的記錄、計算和分析,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在任何槍戰中,對手的幾何分佈位置,可經由統計預測得知。在那片子裡,主角就是槍炮武術的達人,影片中看著是挺爽的,可經不起細推敲,對手太配合了,簡直就是一幫找虐的人形靶!」

    「好吧,看看這裡的『槍炮武術』有啥不同?」

    「嗯嗯,核心思路還是秉承了截殺術的『預判前提下的一擊必殺,追求首發必命中』。同出一脈,可以理解。」

    「呼!用於1vs群?多還不行,群?吹呢吧?」

    「xx,不是吹,而是根本就太難做到!這簡直就等於在說:假如你是神仙,然後如何如何嘛!我都是神仙了,還不是想如何就如何?」

    「截殺術的進階高等運用?像截殺術一樣,具有開源特徵,可以在核心動作的基礎上根據自身情況和實際情況衍化戰技動作?這不就是說,前期只能揣摩試練,根本不具備實戰要求嗎?也對,走還沒學會就學跑,敵複數情況下,預判成功率將大大下降,一旦成功率低於下限,所有的動作很可能成為了自己主動往敵人的攻擊上送,那就真心搞笑了!」

    「它未必要快到對手未發招前就克敵,而是在對手攻擊前,就通過主動或被動的技巧,準確的獲知對手的攻擊範圍、最可能選擇的攻擊路線,從而完成規避中的反擊。舉例,突擊手進入a點,敵人這時想要攻擊突擊手有哪幾種選擇,且會本能的優先選擇哪種,而根據其身體的細部特徵,再進一步確定其選用動作的可能,這時候,如果情況不利,突擊手可以通過自身的動作、進一步調動敵人,迫使敵人進入突擊手想要其進入的位置、誘其施展對突擊手而言較有利的動作;如果情況有利,那麼就是直接發動攻防一體的動作,規避的同時,完成擊殺。」

    季良不自覺的念了一段『槍炮武術』的詳細說明,這內容也適用於『截殺術』。細細的讀了兩遍,季良算是對這套戰技有了較為清晰的認知了。簡單的說,『槍炮武術』就是『截殺術』的衍生版本,『槍炮武術』是對付大量目標的,『截殺術』是對付個數目標的,因為偏重點不同,於是有了很多思路、運用上不同,尤其是細節部分。例如:

    截殺術比較注重徒手,肢體是最易貫徹執行思維的,截殺術也始終認為身體才是最強的兵器,沒有之一。

    「唔,這個概念我還是喜歡的,身體是根本,根本強才是真的強。假借外物,雖不能說是捨本逐末的行為,卻也增了限制和局限。不止是戰技,功法修煉也是如此,法寶啥的都是外物,自己才是根本,主次關係得搞明白了!」

    而槍炮武術講求在盡可能遠的範圍就給敵人致命打擊,因為對付的目標是複數,一旦被壓縮到一個狹小空間,任你本事通天,也將身陷絕境。出於這個思路,槍炮武術對武器、更精確的說是槍械武器有著依賴,甚至說要求非常高。

    便攜、火力強大、傾徹力好、三大指數,缺一不可。至於高傾徹力所帶來的高穿透、傷害不理想的問題,槍炮武術根本不在乎,以頭部、心臟為主的要害射擊是槍炮武術的基礎,畢竟不是狙擊,而是以10-30米範圍為理想戰圈,至近不低於5米,至遠不超過50米,這樣的攻擊距離,要求槍槍要害射擊,並不算多麼變態。

    「嗯,這個武器,也未必一定就得是槍械,只不過就目前而言,槍械是較為易到手、易上手的選擇,算是能基本滿足槍炮武術對武器要求的選擇。以後說不定空手發勁就能傷敵,就像【幽游白書】中戶愚呂的『指彈』(腦瓜崩),但釋放的能量夠集中、夠強,照樣傷人殺人。」

    總的來說,無論是槍炮武術還是截殺術,想要習有所成,自身的反應力、洞察力、計算能力、邏輯能力都要達到一個遠超常人的高度,這已經不是單純的科學的訓練手段所能做到的了。

    『周天調息法』雖然正是為此存在的,但令人遺憾的是,它仍是無法解決一個難點,那就是時效比的問題。更具體些說,想要靠此功法提高那些重要無比、甚至可以說必須的指數,比如思維能力、反應速度等等,絕非短時間所能做到的,而如果這些指數不能達到一個相對高度,槍炮武術和截殺術的強悍是很難體現出來的,基本就流於形式、甚至成了害死自己的垃圾戰技。

    「看來,這個方案之所以被輕視,還是跟這功法有關啊!就跟中華武術一樣,人家拳擊練三月已經有模似樣,武術練三年連入門都差的遠,而且要想習練有成,需要具備的條件更多。這遠遠適應不了現代短平快的需要。這些研究員也是死板的可愛,對天朝、對任何國家而言,最昂貴的代價莫過於『時間』,你們咋就沒看到這一點呢?」

    這樣的想法,不是指責,而是感歎,季良實際上還要感謝這些研究員,沒有他們的『不識時務』,就沒有這套《紅軍武備》,而其中最大的難題,對於這個時代來說,已不是問題。

    「生不逢時啊,不過總算未被埋沒,研創修改這套武學的各位前輩,你們放心,我會讓它綻放異彩的。」

    ps:推薦、收藏、親們,熱情點,謝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