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重生之戰神呂布

正文 第五十五章 、董馬合流 文 / 深幻

    賈詡看著自己手中的信箋,良久才深深歎出一口氣來,說道:「如今看來,這閻行也是絕不簡單啊!」

    旁邊陳習先是愣了一下,突然問道:「參軍的意思是,此事還與那閻行有關?」

    賈詡斜了他一眼,淡淡道:「肆德不會真覺著,能把馬壽成、韓文約都近乎玩弄於鼓掌,還有之前忍耐了那麼久,甚至連所謂武將的榮耀都可以不要,將屬於自己的西涼第一猛將名號幾乎是拱手讓與了那馬超,或許就是為了之後更進一步打擊對方,這樣的人,會是那麼簡單的人物吧?」

    陳習默然不語,但顯然同意了賈詡的看法。

    其實哪怕當初閻行被稱為西涼第一武將的時候,也很難讓人正視,儘管關西地段誰都知道異族橫行、各路所謂的豪傑也是不少,能在其中脫穎而出甚是不易,但畢竟天下的目光大多數時候並不集中在此,這算不上是天下中心中原之地,所以就算能闖出名頭有實力的,也多半會被環境所湮沒;可在韓馬之爭中,閻行的逐漸或者說「重新」崛起,則是讓人不由得不側目了。

    儘管韓馥的失蹤與閻行到底有沒有關係還需要合計一下,但是馬騰、馬超父子先後在其手上吃癟甚至前者還丟了性命,卻是事實,別看馬家軍的潰敗有呂布派遣的曹性殺出的原因,但在與他們的交鋒中,明明不管是兵力還是當時的氣勢都應當是處於弱勢的閻行卻能夠一直僵持著並最終保存了足夠完整的反擊的兵力,當時賈詡便認定這閻行是刻意有所保留,不過呂布收容下他來也無不可,這當然也是為了涼州考慮,儘管京兆有點兒不服管教的意思。關中地方也似乎有些蠢蠢欲動,但對於呂布而言這些都不過是些跳樑小丑,就像是雒陽城內的那些保皇派,除了嫌麻煩派人隨時監控他們動靜之外,幾時又真正將他們放在眼裡了?

    現在閻行依然駐守在金城。另一方面則還有牽招被派去穩固地方,同時也是對閻行進行牽制之人,呂布和賈詡也是相信,這牽招或許武力不會是閻行的對手,甚至領兵也未必如那閻行厲害,但是鎮守地方。他卻應該是可以地,尤其是涼州這舊亂未平之地。

    牽招此人性情耿直,而且若遇上之人善用之人,就能發揮其真正作用,在原歷史時空裡,他在追隨曹操之後。他就與田豫一起常年鎮守邊陲,兩人配合得很好,此次呂布也是參考到了這一點,所以在他同去的,還有直接從河北這邊被調過去的張郃,兩人雖然都是武將,但行事作風性格特點都是迥然相異。與歷史上牽招與田豫的搭配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呂布也相信他們會配合得很好,有張郃在,至少也不用擔心牽招一人不夠應付閻行,畢竟對方只有一人,面對五子良將和一個准五子良將的組合,難道還能強得過去?

    這一切,也正是源自於呂布對於閻行的不信任,或者說戒備,而事實也最終證明了。他們並非是多想,就像是此時賈詡手中持的那封信箋上,卻正是記錄了日前張繡出兵與馬超合為一處,攻向在弘農郡駐紮的曹性。

    說起來這其中也有一個值得探討的地方,那便是張繡只領著一萬人馬出來。河東李儒等人卻毫無反應,也不知道這到底是經過他們首肯、由張繡過來打前站的,還是他們毫不知情只是張繡瞞著他們幹的。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張繡對於呂布肯定是沒什麼好感的,原本呂布曾經星夜跑去挑戰他與胡車兒,這就已經是結下了一層私怨,只是當時兩人分屬一營,張繡也是一個識得時務看得清局面之人,但隨後呂布離開,沒有了所謂的同僚、袍澤的關係,張繡也不用再顧忌他對呂布的敵視,但也僅此而已,再之後叔父張濟的死,張濟、張繡叔侄的感情在西涼軍中都是聞名的,張濟視張繡如己出,而張繡也早就視張濟如父,呂布和他算是結下了殺父之仇,這也算是讓兩人真正完全站在了對立面,而且絕然沒有再轉圜的可能。

    不過真正令賈詡在意的一點卻是,是時閻行並不在金城,反而是帶兵就在京畿一帶,本來可以很快馳援,誰知卻等到曹性手下兵馬損失殆盡之時才抵達地方,而這時候馬超、張繡聯軍也不好過,大概他們也想不到曹性會是那麼硬氣的性子,寧願拼到自己沒有了一兵一卒,也絕不放對手輕進半步,一如當初在并州時候為呂布善後干的一樣。

    閻行的舉止不得不令人懷疑,甚至說都可以不用懷疑,賈詡有很大把握,他必定是懷著別樣的心思,唯一不確定的是,他只是為了求存,還是有更大的野心。

    但不管怎麼樣,這樣的行為本身就已經要觸及到了呂布的底線,不說曹性這個被呂布看重信任有加的將領,就算其他普通的將領,閻行也不應該也不能夠這麼做,而後面肯定會找機會問罪於他,若不抓住責罰,還不知道下一次會怎麼樣呢。

    「那對河東那邊……」這時陳習的開口,讓賈詡從與閻行相關的思路中暫時退出來,這才想到了相比起對閻行的處置來說,現在怎麼定位李儒他們、以及如何應對來勢洶洶的董(董卓,這裡指董卓留下的這部分勢力)馬合流,陳習再重複了一遍,賈詡蹙眉沉思了片刻,便道:「先看看他們接下來的動向,再做決定,吾想就是太尉那邊知曉了,也定會是如此地。」

    見賈詡將呂布都搬出來了,陳習自然不會再多說什麼,而且他也覺得如賈詡所說,呂布也是會這樣說,畢竟他與那邊的複雜關係,陳習也有耳聞。

    其實從心底裡,賈詡是不太願意與李儒為敵的。

    或許是因為惺惺相惜吧,雖然這種詞用在他身上似乎有些怪,但也不得不說跟隨呂布日久,他早就不是當初那個只想著為老母盡孝明哲保身的賈文和了,而且依照他對於李儒的瞭解加上一些推測,李儒應是不知曉張繡的舉動,不過後續會如何可就難說了,畢竟……

    賈詡搖搖頭,他不會知道此時李儒同樣在搖頭,而且滿臉的苦悶,是那種有苦所不出的鬱悶,這同樣是因為張繡私自領兵與馬超一起攻擊曹性一事,而且現在當事人就跪在他面前底下請罪,模樣倒是挺誠懇,不過在座幾個臉上都沒有什麼好表情。

    按照李儒等人的原意,他們是真不願意主動去招惹呂布地,當然要他們主動屈服於呂布也不可能,畢竟彼此的確是仇怨深深,尤其是當初呂布離開,儘管現在大家都心知肚明了其中緣由,可要說沒有點兒埋怨也不太可能,像是華雄就是其中典型,他一直覺得如果董卓當初能夠大度點兒容下呂布、呂布能夠留在董卓麾下,或許他們今日早就一統天下了——好吧他想的是很美好,只是因為對其中許多內情還是瞭解不明而已。

    另外像是徐晃這樣的就不免有些暗怪呂布當初幹嘛沒有將自己帶走,雖說「子不嫌母丑」,但原本他對於董卓就沒有多少忠心,畢竟他一直以來跟著的就是楊奉,是楊奉對他有知遇之恩而非董卓,在楊奉遭到董卓貶謫他反而晉陞之後二者便鬧翻了,或者說楊奉撇開了徐晃,而此時的徐晃其實已經沒有什麼能夠讓他誠心追隨的人了,後來還繼續跟著董卓也只是不願在那時候調換碼頭,董卓死後跟李儒他們混在一起則是因為道義,如果有投向呂布的機會,他肯定不會扭捏。

    說來說去,幾個主要的高層心裡面對於呂布還是採取敬而遠之、不願主動招惹上去的原則,可惜現在已經被張繡打破了。

    就是李儒也沒有想到,當日大家議論不出一個結果來,不歡而散之後,張繡居然瘋狂到私自調兵就跟著馬超去「點火」了。

    現在想想這也怪得他,董卓死後他雖然以自己的威望令大家還能聚在一起,可更像是一個在一起的鬆散的聯盟,像是徐榮手下兩萬人、徐晃手下數千人馬、華雄手下也有萬餘人,剩下就是張繡手中萬人,平素也都是歸各自主將轄制,所以張繡領兵出征李儒等人竟然是後知後覺,等知道的時候想要阻止都來不及了,再聽到他們的消息之後,就是現在這樣了。

    其實張繡干了也就干了,說起來也是沒有旗幟鮮明的將他們拖下水,可這又有什麼區別?

    看著面前跪著的張繡,李儒也有些心軟,雖然他有私心,但他的做法的確不能說錯,雖然最後還是失敗了。

    「軍師,如今你看這……」張繡鬧出這事,讓徐榮都有些沒了主意,只能望著李儒。

    李儒揉揉雙眼,半晌才伴隨著一聲長歎道:「伯淵啊,你可真是將我等害慘了啊!」

    雖是如此說,李儒的眼中卻漸漸堅定起來,而張繡玲瓏心思,也聽出了話中的別樣意思,頓時喜上眉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