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重生之戰神呂布

正文 第三十五章、爭吵 文 / 深幻

    大漢都城雒陽,自從董卓以督陣西涼的名義輕裝簡從離開雒陽去了長安,這太師府現在基本空無一人,如今雒陽由李儒親自坐鎮,而自然平常都在太師府的「小朝廷」便跟著被遷移到了李儒的府邸中去。

    此時就在李府中議事大堂內,諸將正在激烈交鋒,值此時刻,李儒自然也不需要再像是之前那樣做門面,將那些朝中重量級文武大臣全都找過來,誰知道他們當中有誰就和當初的王允那些人一樣,做出了通敵之事。

    萬一為了一點兒面子功夫,就將自己軍中的重要軍情洩露了出去,為諸侯聯盟軍所得知,那可就是得不償失了。

    他現在所找來的這些,至少都是看著值得信任的,當然以李儒如今的小心,也不可能對他們就完全放心,更何況就算他們真是忠心,也不能夠放鬆警惕,畢竟雒陽城中有異心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所以實際上暗中他都有派人盯緊了他們,一旦發現他們有異常的舉動,比如說外出會見陌生人,亦或者是有陌生人等其門拜訪,都會立刻上報李儒。

    這也是李儒讓董卓離開此地的另一個主要原因,他在這裡對自己掣肘太大,董卓此人極好面子,除非是憤怒到了極點,比如說對於當初的袁氏家族,對於當初欲要行刺自己的曹操還有自立出去的呂布,否則一般不會想要痛下殺手,因為他想要維持自己作為上位者的風度和器量,可惜很多時候選擇的時機都不對。這種時候往往就會犯下將來後悔都莫及的錯誤。

    就比如說原先對於王允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在李儒看來就很不應該。否則也不至於讓呂布擺了一道,不僅殺了對李儒而言還有利用價值的王允還趁機令人將嫌疑放到了董卓的身上去,令其背負了濫殺士人的惡名,原本之前李儒為其精心經營他本人也努力了許久才換回來的些許名聲就此毀於一旦,這也是董卓捨得離開雒陽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這裡時常能夠見到的那些文臣現在看他都跟仇人似地。

    歷史上曹操殺了邊讓,而實際上邊讓的名聲和威望都遠不如現在的王允,若非董卓一向以跋扈霸道聞名。更有一個心狠手辣著稱的廷尉李儒,朝廷在其把握,天子也成其傀儡,士林也該要鬧起來了。

    但顯然現在也開始有了這方面跡象,這幾天雒陽城內表面平靜,實則暗流湧動,這其中除了那些士人、老臣暗地裡各方奔走。恐怕也少不了諸侯聯盟中如曹操、袁紹這樣在雒陽故舊眾多之人施加的影響,這種情勢對於董卓無疑越來越不利,隨著諸侯聯軍進軍越加深入,也越加靠近雒陽這邊,這種情況會更加明顯。

    而李儒他們現在在這裡討論的,就是面對諸侯聯盟大軍來勢洶洶。要如何應對的問題。

    雖是將這話題拿出來討論,但李儒心裡面已經有了計較,他根本不想留在雒陽死守,因為雒陽對於現在的他和董卓而言,明顯就是一塊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了。

    當初為何要讓董卓入主雒陽。還不就是看中了此地乃是大漢京師要地,其中王公貴族文武大臣遍地都是。幾乎只要得到了這裡,就得到了整個天下大半的人脈,當然前提是得到裡面那些人的認可。

    結果當然是令人失望,鬧到如今這一步,董卓與雒陽城中這些王公貴族大臣們已經再沒有轉圜的可能性了,和董卓關係算是最好的蔡邕,如今一心編史,卻也因為曾經與董卓走得近而隱隱受到了雒陽士林的集體排擠,這是遭了無妄之災。

    李儒相信現在就是當初對雒陽一片幻想的董卓,現在對這裡也不會再有什麼好的想法了,而離開了這些因素,雒陽還真沒有多少值得他們留戀的地方,至於說朝廷什麼的,再建一個就是了,只要天子劉協在手……甚至說不好,李儒心中都想著要將小皇帝也拋掉,當然絕對不能夠留給諸侯聯盟,而是趁亂殺死,到時候隨便栽贓到諸侯聯盟中,就算無法讓自己完全撇開嫌疑,也會攪成渾水令人模糊不清。

    只是李儒想要離開雒陽了,卻也不會就這沒表露這個意思,一來這樣太過影響軍心,未戰而先撤,這可與之前董卓的離開不一樣,雖然很多有心人都能猜到其中內情,但對於大部分普通將士而言,他就是為了前去西涼剿馬才離開的,至於內中緣由他們也計較不來,現在要撤軍卻等於未經一戰而示弱與敵,士氣登時就會減掉兩三分,這對於應付接下來的局面也十分不利;二則誰知道有沒有敵軍的耳目混入了其中,哪怕自己看得再牢,可難保敵人狡猾,這要一洩露出去自己有了退軍的意思,聯軍恐怕就不會像現在逼得這麼緊,反倒會緩下來將難題和選擇權放到自己這邊了。

    李儒就這麼放任著諸如張繡、胡封、李蒙、王方還有宋果等西涼軍中大將在這議事大堂內激烈爭吵,吵得震天都響,而一點也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倒不是說李儒的威嚴不夠,壓不住場子,畢竟張繡、胡封這種小將也就罷了,李蒙等幾人可都是西涼軍中的老人,對於李儒也一向都很是敬重的,只是武將嘛,真的拼到了臉紅脖子粗那就只顧著自己面子頭腦發熱之下哪裡還有閒工夫去顧忌那麼許多。

    張繡是張濟的侄子,胡封是李榷的外甥,而且偏偏張濟和李榷對他們都是極好的,這兩人又都是此次被諸侯聯盟軍所殺,儘管張濟沒有足夠證據證明,但隨著李榷等人先後身死,這也無需證據了,所以這兩人無疑是最力主立刻與諸侯聯軍決一死戰的。

    這其中胡封還好說,他反正本來就是這麼一個渾人,但從小父母早亡的張繡卻是因為最疼愛自己的叔父死了,完全失去了理智,還一直叫囂著自己要第一個衝入敵陣去殺了呂布這個反骨仔。

    李蒙幾人老成持重、有經驗自然也看得更多,所以他們的意見是暫時死守雒陽,將各地駐軍都先撤回來,至少也要為如今還身在關中的董卓做一個屏障,在他們心底還是將董卓安全放在第一位的。

    兩方人有了不同意見,自然也就有了爭議,爭議最後就演變成了罵戰,武將口語間粗鄙不堪,也是什麼都能夠罵的出來,簡直當這裡成了菜市場一般。

    對於他們的叫嚷李儒始終只是冷眼看著,也不制止也不反駁,但他的眼神分外銳利,其中似乎隱含著殺氣,光光就是這麼一直盯著,也令眾人感到一陣發冷。(。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