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千里破江東 第二十一章 、戟之舞,武之道 文 / 深幻
(唔,無故斷更很抱歉,也不想拿什麼借口搪塞大家,確實是因為最近這兩天比較頹廢,至於原因就不想說了,反正以後有更我就更,但是不一定期限,當然大家最最關心的一點,我這本是肯定肯定會完本地,大家放心收藏吧!~)
正如呂布所想,他的力量、速度、技藝甚至反應、敏感都能夠達到要求,真要做到王越那樣也未嘗不可,關鍵只是他不是為了模仿王越,而是想要將彼此兩者結合起來,也就是當一隻猛虎有了毒蛇的隱匿和狡猾,會變成何等可怕的一件殺傷性武器?
而在不知不覺間,連呂布自己都沒有發現,在接下來繼續面對王越的時候,他的出擊下意識中就帶了一下那種仍還似有若無的領悟,對於這種戰鬥方式他自己畢竟還太生疏,以至於差點露出破綻讓王越趁機抓住,但越下去等到他開始熟練起來,不僅在面對王越的時候繼續游刃有餘,甚至那本來象徵著絕世的霸道和力量的方天畫戟,此時也好像多了幾分劍一般的靈動和詭異。
李儒當然看不出來,隔行如隔山,他搞陰謀詭計是一套,玩政治也不差,但比武鬥將,這絕對非他的領域,所以他並沒有覺得此時王越和呂布之間和剛才有什麼區別,頂多就是覺得怎麼兩個人好像變得越來越快了。
而華雄、哪怕是董卓這個半吊子武夫,都多少看出了呂布和方纔的不一樣,而他和王越比鬥速度之所以看起來會越來越快,實際上是一種錯覺,不是因為兩人速度變快,而是隨著時間流逝,王越對手中本不擅長的長槍兵器、呂布對剛剛領悟的那一套戰鬥方式都運用操使得越來越嫻熟,而此時兩人有一個地方更是趨向於相同,那就是將靈巧融入了戰鬥中,尤其是在接近的短程攻擊上都在一丈往上長度的長槍和方天畫戟竟被他們當成了短刀一般地近身武器,距離短了,出擊自然更加快速,相撞也愈加頻繁,就讓人感覺很多時候兩人一觸即分,但頃刻間又再次衝擊在了一起。
而場邊人都能夠感覺到地,作為當事人之一的王越更是一清二楚,心中從最開始的疑惑,到後來的驚訝,現在雖然平靜,卻又多了幾分歎息,因為他也不得不承認呂布的強大,別人看不出來,他還能夠看不出來呂布這變化是來自於哪裡?只是和自己鬥了一番,居然就能夠將對手的長處吸收過去,這只能說是天才的閃光了。
沒錯、他王越在速度上因為某些原因的確是要快過呂布,然而戰場之上,速度從來不是一切,技巧和力量依然不是一切,只有將一切完美結合起來,並且是運用到實戰中去,才能稱得上真正高手。
以王越現在水準來說,他能夠做到舉輕若重,這幾乎是對於自身力量乃至身體各處都要秒到纖毫的控制,而這種控制是如同冷靜的瘋狂一樣可怕地。
本來呂布更依賴以單純的力量,奉行以力破巧、一力降十慧,就算是有速度、有技巧,也不過只是當成一種輔助手段,現在才卻是真正將其融入其中,雖然運用上距離王越還有差距,但這種差距在縮短,而呂布的突然閃光「變強」就讓他漸漸壓制住了王越,赤兔馬也很是進入狀態,與主人配合默契,接下來可謂是將王越連同他胯下馬欺負得簡直沒了脾氣,這個時候就算是李儒都看出來了呂布在戰鬥中佔了上風,落敗只是時間問題。
果然在比鬥進行到了百多回合的時候,王越呈現出了力不從心之感,而後更是被呂布的一次連環打擊炸出破綻來,隨後一擊即中、點到即止。
第二仗、馬戰,王越毫無疑問的落敗,他輸得是心服口服,不過呂布也從中收穫不小,至少王越在用槍時候的一些手段,都是呂布聞所未聞地,對於他的刺激也不小,靈感來了,呂布幾乎是當場就舞起了自己剛剛悟出來的一些東西,如果說剛才戰鬥時是靈光一閃,抓住就放,那麼現在卻是準備融會貫通了。
雖然透露出來只是皮毛,但旁邊的王越看著卻很驚訝,王越本身就是個武學奇才,但卻從來沒有見到過有一個人像是呂布這麼可怕,一場比鬥中就能夠從中有所感悟,可以想見這一次之後呂布將會變得更加可怕,這已經不是一個天才能解釋地了。
而呂布突然興起的這一通表演,也將見呂布和王越比鬥結束之後本來興高采烈準備上場表現給董卓看的禁軍將校搞得非常鬱悶,在董卓興致勃勃看著場上、頭頭華雄也示意他們先等著的情況下,他們也只能夠再繼續等待一會兒了。
不過也不算白等,因為呂布的舞戟有足夠的資格享受他們的等待,呂布不是王越那樣的武學宗師,他對於武藝有著自己的見解,卻並不成熟,他的武藝是用在戰場上地,所以實用性和殺戮性第一,而現在他的進步,也是在不言之中發生。
將美感、線條、弧形這種平常看似無關緊要的東西引入了方天畫戟的舞動軌跡中,殺傷力絲毫不減,甚至好像還有所增強,但有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
對於那些也準備上場在「董相國」面前好好表現一番的禁軍將士們來說,在鬱悶等待的同時能夠欣賞到這樣一幅力量與美感完美結合的場景,他們也不算遺憾了。
而呂布此刻卻已經收起了方天畫戟,僅僅過了不到半柱香的時間,他卻感覺彷彿過去了數個世紀那樣的漫長,腦中的信息量倒不龐大,卻顯得還有些雜亂,看上去剛才能夠好好舞出來還是佔著頓悟之機的便宜,以後要想還能這樣,還需要時間考究和耐心鍛煉。
不過毫無疑問,經此一戰,呂布、更強了!
但與王越一戰之後,最直接的結果,其實還是讓董卓見識到了王越的厲害,同時也更清楚了呂布的心思,進而徹底斷了讓呂布當他保鏢的心思,而將主意打到了王越身上。
至於王越會不會同意,這算什麼問題?
那個官迷要是會說一個不字,那呂布就把自己的姓倒過來寫——呃,雖然貌似倒過來寫也還是呂字。
呂布這麼做也是沒辦法,他自己不想來幹,但李儒顯然會將目標指向他,只是決定者還是董卓,所以呂布選擇讓董卓自己轉移目標了。
最終結果,王越和呂布自然是各償所願,呂布終於不用為陪在這個死胖子身邊煩惱……_del_logo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