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虎牢戰神 第十四章 、初啟戰端(上) 文 / 深幻
(第一更到,感謝書友「獨孤夜瑤」的評價票支持……真是無語淚凝噎啊,下周又要繼續裸奔,為什麼為什麼,腫麼了腫麼了,連續三周了啊omg到底要到什麼時候?唔,受傷的心靈需要安慰,票票有木有,「鮮花掌聲」在哪裡?)
在并州軍軍營裡,呂布將自己手底下賈詡和陳宮兩大謀士都叫了過來議事,先是討論了會兒如今時局,而後他就將今日在相國府諸人所議之事對兩人都說了一通,聽完賈詡道:「那李儒想的不錯。」
陳宮也不由讚道:「這李文優,倒是有些手段。」言語間顯然有些欽佩,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不過謀士之間因為智謀相同也容易產生惺惺相惜之感,畢竟聰明人都是高傲的,而能夠碰上同一個層次的人物不容易,難得碰上一個當然情緒不同。
呂布對這兩個傢伙有些無語,乾脆開門見山請教道:「文和、公台,那依你們二人之見,此次諸侯聯軍來襲,布又應當處於什麼位置?」
賈詡、陳宮對視一眼,賈詡笑道:「便由公台來說吧。」
呂布知道這傢伙性子,也無所謂,看著陳宮示意他來說。
陳宮也不推諉,直接說道:「既然決定在虎牢據守,那虎牢自也應當能抵擋住一段時間。不過將軍不可早到此地,即便董卓催促,但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所以不管虎牢能抵擋多久,將軍也都不必太過心急,只消靜待虎牢關消息即可。若情況不急盡可以慢慢而去,若情況緊急,那就再做打算也不遲。」
這是一個保存實力的方法,雖不合呂布心意,但卻是逆耳忠言。
虎牢關因其地形,用來作為防守據點尤其是如今討董聯軍和董卓軍敵強我弱的情況下算是非常合適,只是這一次聯軍浩浩蕩蕩,勢力極大,而董卓的西涼軍大多屬於騎兵,本來其實就不怎麼善於守城,所以想要被動防守難度都很大,說不得就是一個城毀人亡之局,即便是李儒趕到也未必能夠起到太大作用。
呂布現在還處在發展實力階段,董卓就算允許呂布出征,顯然也不會讓呂布直接帶著并州軍上戰場,所以呂布更需謹慎行事,在對聯軍有把握之前,那就能不戰就不戰。
至於為什麼都不提到滎陽城?很簡單,他們都不覺得滎陽能夠堅守得下。
之前在那次相國府議會上也有人問過這個問題,李儒的回應是報以苦笑,而後就開始解釋為什麼連佈置下了滎陽防衛的他自己都覺得不行,即便已經命人發消息去警告令其加緊注意防守了,卻也來不及去改動防守,而且現在改說實話也已經來不及。
李儒本來關於滎陽的防守設計漏洞實在是太大了,也算是他無心之失,那時候大概也沒有想到那麼多,即便是頂級謀士,出這樣的錯也並非不可理解,畢竟他不像是呂布對現在情勢發展早就已經看透和預料,而他的內松外緊之策看似尋常,但很容易就會被有心人利用起來,偏偏又碰上了楊奉這麼個草包,就是呂布本來還想到滎陽有徐晃在,未必會那麼差勁,但再一想到徐晃現在還沒有獨當一面,還只是楊奉的部將,頓時對這點也是深以為然了;至於作為監軍的董璜則根本不在考慮之列,按照以往來看,他能夠發揮作用的可能性實在是太小。
至於當初為什麼又到底是誰將楊奉派到了滎陽去,現在誰還有心情去追究。
「這……」呂布有些沒明白過來陳宮的意思,不過看著賈詡老神在在,看來還是要陳宮自己來解釋,他笑著說道:「將軍應當知道,這十八路聯盟討董,除西涼馬騰外,如今已有十七路匯聚,他們號稱或許有所虛報,但應不在二十萬之下,待破滎陽之後,就在虎牢關外,以宮計算,虎牢關想必也不能夠支撐太久,將軍又何必還去趟那趟渾水?而且這十七路諸侯各有異心,若戰事不順還罷;若戰事一旦順利,先破滎陽,再破虎牢,攻洛陽在即,光是為了各自所謂利益分割,他們也要忙活好久。而且到時局面就正如昔秦末之時西楚霸王號召十八路諸侯聯軍,所謂入關中者先得天下,這便是他們不爭也要爭了。實際上以宮之見,若能夠分裂這聯盟軍,必然是拒敵的最好手段,只是聯軍中恐也有能人,如不付出些代價,根本無以令人相信,正所謂兩虎之爭,不在於二虎相爭之意,而在於所爭獵物大小。就是不知道董卓和那李儒,有沒有那個魄力做出此等決斷……」
在這種三個人之間私自討論中,對於董卓他們都沒有必要裝出尊敬來,各自心思也是心知肚明,所以都是直呼姓名,不過卻也不是辱罵的意思,只是說話方便。
呂布沉吟了會兒,說道:「此次抵禦敵軍,李儒作為監軍出征,主帥是董卓,華雄為先鋒,先頭部隊有西涼軍兩萬人,實際上董卓不過是掛名,他自己並沒有去,而是李儒代表他,所以實則是以李儒為首,按我對他的瞭解,若到必要他肯定能夠有所決斷……」
意思到這裡很清楚了,具體怎麼樣還要看情況,陳宮點點頭,也就不再說,三人又商議了會兒,最後陳宮先行告退離去,而賈詡卻留著沒急著走,與他平素倒是很不符。
「文和這是何意?」呂布看著賈詡,不明白他為什麼還要單獨留下來,似乎還有什麼話要對自己說。
賈詡神秘一笑,道:「詡留下來,自然是有話要對將軍說。此次虎牢之戰,將軍若是可能的話,就盡量只求一個運糧的任務就行。滎陽本有屯積糧草,但聯軍破滎陽後定不會放過,而且若聯軍有能人,不管如何楊奉也應帶不走甚至毀了那些糧草,聯軍得此必氣勢大盛,而相對地虎牢的囤積未免有些缺罕,正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運糧的任務並不輕鬆,卻最有利於將軍以最小損失,換最大收穫,且董卓對將軍警惕,若只這樣說將軍的請求當能通過。將軍到時候也完全可以借此伺機而動……」
呂布詫異看了他一點,知道他說的不是沒有道理,但卻是不明白一直不怎麼肯給意見的賈詡怎麼這回反常地給了自己這樣的建議,雖然這本身應該是很符合他的風格,畢竟現在他是跟著自己,也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了。
自己雖然已經答應了用統領「飛熊軍」來作為出征代價,但那只是一種考慮,若到時候自己真地成了董卓近衛兵「飛熊軍」的統領,按照軍中慣例來說,自己的「地方主義」色彩勢必要受到衝擊,那時候幾乎是自然而然就算董卓不說自己都要被迫交出并州軍領導權,而如果可以不用冒著被李儒找借口削弱的風險而能夠出征,自然就選擇另一種方式,而賈詡如今提議的運糧倒是一個不錯的主意,就是李儒大概一時也想不了那麼多,至於大材小用什麼地,對於本就不太打算將自己放得太遠的董卓來說自是可以忽略。
呂布心中已有了定計,對賈詡這樣做還是有些奇怪,但稍微一想,也就釋然。
其實雖然歸服了呂布,但從賈詡對呂布的態度來看,他還沒有全心全意,至於到底怎麼樣讓他心服,呂布也只能靠時間來證明一切了;不過今天看起來,他至少自己把自己綁上了呂布這架戰車,或者他看得很清楚呂布的潛力,而呂布對他一向的尊重恐怕也起了一定作用。
總之,時間還長著呢,呂布完全可以和他耗下去,耗到他真心服的那一天。_del_logo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