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法師兇惡

血淋淋的第一桶金 二十八、魔師對魔師 文 / 鴻漸於野

    蘇明海無奈只得抱頭鼠竄,跑進了樹林躲避。

    他身形輕捷,又久居山林,那莊敬身材雖是瘦小,走的卻是堂皇的路子。在這樹林裡卻給這小賊越跑越遠,氣的在後面哇哇大叫。

    剛才一番交手,莊敬七個徒弟依然聳立不動,那胖子嚴澤敬卻在旁邊看的兩眼發光。馬修夫婦也忘了掩蓋自己六級戰士的底細,站在散落了一片茅草椽條的半間茶寮裡手舞足蹈。這時看兩人跑進樹林,連忙追將出來觀看。只有那四個閒漢,還坐在地上掙不起身來。

    蘇明海在樹林裡一邊跑,一邊喊「我真是給陷害的」,跑了半晌,瞅了個空子,一躍出林,拔出了地上的長劍。又來和莊敬對戰。

    這老頭追得火大,跳出林子來,一躍起了八尺來高,右掌張開,「嗚」的一響,老大耳刮子就打了下來。

    蘇明海見他身形懸空,無法變動,心下大喜。用出武當對劍中的招數,右足提起,挽劍一彈,直崩這老頭的手腕。

    這武當對劍又有「神門十三劍」之稱,取的就是一個「直」、一個「近」。雖所謂十三勢,卻多用撩、刺、點、崩、劈、截、洗來傷人手腕,其餘抽、帶、提、格、攪、壓、六勢多用以輔助。往往在敵方劍至之前,就已命中對方腕臂。

    蘇明海這一挽劍直崩,劍勢疾勁,快若閃電!

    這老頭見不慌不忙。手腕伸縮之間,屈指一彈,立將劍尖彈開!

    「叮!」

    下面右足起處,托的一下踢中蘇明海的手腕,把這一把劍遠遠地踢了開去。

    蘇明海劍術還在修煉之中,並未如原來的拳腳那般融會貫通。這老頭剛才和蘇明海交手三十來招,卻領悟了一些武當對劍中的意味。這一下將手腳當作長劍來用,頗有些劍術輕靈挑達的真諦。

    他對戰經驗何等豐富,這一突然學出了這小子的劍法真意,竟是一招之內就把蘇明海的長劍踢飛。

    這老頭用剛學對方的劍意踢飛了蘇明海手中長劍,心中大喜,哈哈一笑,落下身來。

    但他這懸空一躍,蘇明海也是哈哈一笑,左手一落,五指疾出,直挖莊敬雙眼。

    莊敬身子猶未落地,唯有右掌斜撐對方一抓,左袖一抖,噗的跳了一隻拳頭出來,直擊蘇明海胸口。哪知蘇明海左手一抓不中,反而捏住了莊敬右手,右足跨前,略略卸去對方拳勢,一肘頂向對方心窩!

    這老頭也是機變,右手往蘇明海左手上按了一記,身形飄退,就待落地。

    蘇明海等的卻正是這一刻,左足前蹴,立時破了莊敬的步伐;腳尖未落,右腿復起,竟是凌空打了個旋風腿,莊敬低頭避過,蘇明海手腳相擊,在半天裡「啪!」地響了一聲,凌厲的勁風竟把這老頭的髮髻都打散了小半!

    莊敬雖險險避過了這一招,但見對方如此威勢,也不由得吃了一驚。卻見蘇明海右腿順勢下劈,手中連勾帶拿,疾攻了三招。

    蘇明海這幾手也是用的出山拳的路子,這一記旋風腿,看似擊遠,其實卻是貼身的陰招,這數下一過,立刻拖泥帶水般和這老頭越拖越近,搶進了他的懷裡去!

    老頭子走的本是堂皇宏大的路子,給這專精於近身短打的小賊子貼了身,也不免有些手亂。立時擺開了騰挪躲閃,想要拉開距離。

    蘇明海卻是每拳必接一抓,出掌必隨鉤手,連一腳踹出,都有連著一帶,只是纏住了莊敬不放。老頭子心急之下,充盈的魔師真力縱橫鋪放,免得蘇明海得手。在場中橫拳大馬,勁氣四溢,把一片平地打的坑坑窪窪,灰塵漫天。

    兩人翻翻滾滾過了十五六招,終於給蘇明海覷了破綻,趁莊敬一個弓步衝拳,把他左腳絆住,右手捋過右拳,左手在老頭右肩上一擊,把這老傢伙直打出去二三丈遠,轱轆滾倒在地上。正是他前世所學九記短打中的一招。

    旁邊諸人都看得直揉眼睛,那老頭摔了這一跤,面子大失,卻也拉開了距離。跳將起來,大喝道:「看你往哪裡走!」

    蘇明海見莊敬來勢兇猛,也是突地一跳,轉身往樹林子裡就跑。又開始大喊:「我真的是被陷害的啊」!

    那老頭在後面疾步便追,只是怎麼也追之不上,只得徒呼奈何。

    蘇明海也是迫於無奈,他如今也算吃到了苦頭,打又打不過。那就只能用這種無賴方法,求著老頭子自認拿這小賊沒辦法,轉身而去。

    在小樹林裡兜了兩圈,蘇明海想清了老頭這些手段的應對。就又跳出樹林,撿起了長劍,躬身蓄勢待發。

    莊敬這次,卻不再用剛才的方法。這些劍意太過輕靈,和他性子不合。長拳平拳,正腿反腿,一步一拳地攻將過來。

    蘇明海還是老樣:看他一拳擊來,他長劍本隱在身後,突地就是一跳,劍尖就跳到了前面。雙手捧柄,右膝跟肘抬起,遙遙由上而下指住了莊敬手肘。

    老頭兒變拳為掌,往劍身上一拍,蘇明海卻身形一沉,手肘跟右足而下,劍尖崩處,正是莊敬手腕!

    莊敬右手一縮,左拳正待擊出,這小子卻突然一個輕跳,劍刃順勢挽了個小花,反切對方左手。

    莊敬這一拳並未用老,左手沉處,右足前跨,赫然出聲,右拳又是直擊而出!蘇明海看他來得兇猛,右足背身反走,劍隨身行。

    老頭勃然大怒,以為這小子又要逃跑,卻不料蘇明海長劍隨身轉了一圈,嗚的一響,平平砍了過來,目標竟然還是他的手腕!莊敬拳頭一縮,袖角蘊滿了元力,變得鐵板一般,噗的一記,想掃蘇明海的劍尖;哪知蘇明海手腕一翻,長劍立著舞了個大花,一個劈斬,又是他的手腕!

    這老頭也是憋屈,說起來這兩人交手了這麼多招,連拳掌劍指都沒怎麼交擊過,就好像一直在繞著對方的武器繞圈一般。一股力氣悶在心頭,卻是怎麼也發不出去。好容易等到了第九招上,使了個擒拿手法把長劍奪了下來,又是一擲,噹啷扔在了地上。

    蘇明海立刻展開短打路數,要和老頭近身肉搏。莊敬卻也學乖了,多走交叉步,把拳勢放短,封住了週身門戶。

    兩人這一短打對短打,立時拳掌肘膝交擊,呯呯呯響了十多下。

    但這兩人俱是魔師,手上腿上元力流轉,皆把勁力卸去,發力之間,渾若無事。這老頭立刻就覺出蘇明海的底子,叫了一聲:「好你個少年郎」!勁力充盈,一身短褂都團團鼓了出來,短拳如車輪般擊打出去!

    莊敬打到三十多招時,突覺手上一重,對方也是平常出拳,卻有一股意外的勁道傳來,突鑽入他的手臂之內,循經走脈,直攻上來!

    他自身元力立起反應,絞殺而去。兩股力道在小臂後端一碰,轟隆炸響,莊敬只覺臂骨一痛,竟是被轟斷了一截!

    他卻不知蘇明海兜中藏了一張二三百斤重的工具桌,具有30%的碎骨和20%的致命一擊概率。

    這兩人以短拳互擊,總有化解不及需要元力硬抗的時候,結果蘇明海運氣爆棚,這30%的碎骨幾率發動,立時把莊敬的護體元力打掉了一截。

    但魔師元力和皮肉混成一體,甚至許多身體結構已有元力化的趨勢,因此自身馬上自動消耗了部份元力,將斷裂的骨骼包裹起來,融為一團,除了元力總量有所減少外,竟是對自身戰力全無影響。

    莊敬大赫之下,往後一跳。此時他再不敢看輕蘇明海這小鬼頭,手掌一伸:「殺刀!來!」

    那後面七個隨從高手中一人躍前而出,手掌握住肩頭刀柄,喀喇一響,就已掣了身上長刀出來,遞到莊敬伸出的掌中。

    莊敬號稱「七刀誅心」,原來是真的有七把刀!

    這身後的七個隨從,每人肩上背的,就是莊敬的一把長刀!

    怪不得這七個徒弟要有這般的功夫!若沒有高超的武藝,又如何能在激戰中為莊敬泰然自若的遞上刀去!

    這一把刀,刀長五尺,竟比普通二尺七八的長度長了一大半,立起來差不多比莊敬這瘦小老頭還要高出一拳。刃長三尺八寸,寬三寸二分,柄長一尺二寸,重三十七斤。簡直就像一把鍘刀一般。偏生它尖端還兩面開刃,可擊可刺,便是一手拿在刀背上也可拖著砍人。正是七刀之中的殺陣刀!

    莊敬浸『淫』刀法八十年,曾著有《刀論》一書,流傳甚廣。他在其中認為武者到達魔師級別後,可按刀意分為九品,分別為:斬將、突營、殺陣、誅心、破障、秋水、驚夢、合氣、隨意,每品各有有特製的名刀配合,運使起來隨心所欲,天下無可阻擋者。

    斬將、突營兩刀,前者刀長一丈三尺,後者刀長八尺四寸。乃是以殺陣刀和合氣刀組合刀桿而成,多用於戰陣,平時用得也是不多,因此莊敬出門只需帶殺陣、誅心、破障、秋水、驚夢、合氣、隨意七刀,故被人稱之為「七刀誅心」。

    這殺陣刀,最適合衝殺密集佈陣的敵軍。刀勢雖重,卻講究盤旋用勁,運作起來,週身上下刀勢如龍。便是在刀山槍林中,也能護得一時周全。

    莊敬將此刀入手,左掌按了刀柄,右手提拉著刀背,刀身橫置,鬆鬆垮垮的把刀刃向下垂著,就這麼一步一步慢慢地向蘇明海走來,狀極輕鬆隨意。

    蘇明海依然右手握劍,將劍在右腿後面垂著當枴杖駐在地上,似乎一副懶洋洋的樣子。

    但他看著莊敬這麼一步步走來,只覺空氣中無端地瀰漫開一股酷烈的氛圍來。這老頭瘦小的身子,好似變成了厲鬼一般,身上滴滴答答地往下都滴著血,鼻孔中都能聞到鮮血發腥發臭的味道!

    這老頭慢慢走到了面前,把刀提起,彷彿力有未逮一般,勉強橫刀推出。

    但蘇明海的壓力卻很大,這種感覺極其奇怪:似乎應對全在掌中,卻好像又感覺無力出手!就像一個高手正在與人僵持時,碰到一個水平不高的男人,抱了必死的決心,用盡全身力氣一刀砍了過來一般。

    蘇明海咬了牙,一劍死命挑出,直指莊敬刀背上的右手!

    莊敬又是一副用盡全力的樣子,勉強將刀一翻,叮地用刀身接了這一劍。

    這就是輕巧劍法碰上戰陣刀法的無奈:

    通常決鬥,為了劈砍速度更快,重心的變化多在武器身上,因此蘇明海可用劍法的微妙變化來截擊對方的發力點;

    而戰陣刀法,都是整個人或手衝過來,重心變化更多在人的身上,應付時劍法的變化就體現不出了。

    莊敬接了這一劍,刀身一歪,角度略有變化,卻依然朝蘇明海推來,速度卻快了一分。蘇明海長劍一縮即伸,那莊敬繼續上前,又用刀身接了一記,速度又快一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