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代漢

小說博覽 第264 向西!向西!再向西!(八) 文 / 傅戍己

    第264向西!向西!再向西!(八)兩個戰場,同時決戰

    昨日我助你殺鄭寶,今日你助我殺孫策,輪迴總在不經意間——/.

    劉曄本性隨遇而安,最愛「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其既然應諾入職巢湖,就會為巢湖盡職辦事——當然,只是盡職盡責,永遠別想他大公無私。蕭言想通此點,心底既是感慨性格決定命運,又是歡喜劉曄真心入職巢湖:劉曄本性或許不討人喜,但是他絕對是一個得力干將。真實歷史上,劉勳嫉妒他,曹操忌諱他,劉曄依然能夠留名青史,蕭言心底藏有代漢異志,未來絕難完全信任劉氏宗室,但是蕭言自謂他對劉曄的信任一定超過曹操。

    蕭言內心斟酌片刻,不顧女婢阻攔親自為劉曄斟滿一碗熱茶:「廬江諸事就拜託子揚了。」

    「將軍請講。」劉曄道。

    蕭言呵呵笑道:「子揚久在廬江,遠比巢湖任何人熟悉廬江人事,所以我想請子揚取代劉勳,出任廬江太守。」

    廬江太守?

    劉曄愣住,周瑜亦忍不住望向蕭言:劉曄聲名再高,也是白身啊?

    漢世郡太守,食祿兩千石。漢世,名士老儒聲望再高,也絕難起家征拜兩千石郡太守。事實上,縱然漢末混亂數十年乃至而後的三國時代,包括邊疆小郡,類似蕭言征拜白身為兩千石郡太守例子,也是屈指可數。知曉漢世風俗如此,就能想像劉曄、周瑜是如何驚訝。

    「廬江郡大亂初定,或應聘用名望老臣鎮守皖縣。」劉曄驚訝之餘,又向蕭言諫言。這句話不是劉曄推辭蕭言征辟,而是他真心覺得巢湖應該聘用他人鎮撫廬江。

    蕭言無奈搖頭:「我也知廬江郡最好任用名望老臣對抗劉勳、劉表,但是巢湖地偏人稀,哪來的名望老臣?退而求其次,此時則子揚與公瑾兩人,一個久在廬江,一個本是廬江人,可謂最適合鎮撫廬江。公瑾我另有要事相托,廬江郡只好麻煩子揚了。」

    「既是如此,下官唯有盡力而已。」劉曄諫言只說一遍,蕭言駁回,那他就遵從蕭言意志行事.

    蕭言點點頭:「劉勳舊部,廬江郡吏,各縣縣尉以及掌兵之人,誰去誰留,麻煩子揚再梳理一遍。另外,劉偕部七千人,兵撤居巢縣後,去樅陽城去不得,回皖縣回不得,現為巢湖兵三麵包夾,幾成籠中之鳥,有沒有說降其部可能?」

    劉曄想了想,說道:「十成十可能。劉偕並非忠主死士,廬江兵亦非劉偕私兵,他們沒有死戰必要。但是,將軍如果想盡快說降其部,恐怕還得答應不追究舊事,並准許劉偕安然北去。」

    「北去?」蕭言問。

    劉曄答道:「劉勳兄弟二人,一人為豫州刺史,一人為廬江太守,廬江既不可留,劉偕自然要遠避淮北豫州。另外,劉偕北去豫州,亦可托名招募豫州援兵,助劉勳收復舊土。」

    「區區劉偕一人,不影響大局,殺之無益。他要去豫州,就讓去豫州吧,有曹操在許昌,他除非有逆天之能,否則別想求來援兵。招降劉偕之事,就麻煩子揚操辦吧。」蕭言道。

    中午時分,蕭言率領楚永、太史慈、周瑜等人召見廬江郡吏,並將劉曄推至劉勳舊時部下面前,宣佈他為新任廬江太守。聞聽劉曄少年以白身起家征拜兩千石郡守,郡府堂前一片驚歎聲,感慨劉曄的機遇,感慨蕭言的大手筆。蕭言淮北擒殺呂布,一戰揚名中國,早在那時廬江郡人已經全部知曉蕭言之名,知曉蕭言舊事,知曉蕭言與劉勳舊日矛盾,知曉蕭言與劉曄合力誅殺鄭寶情分,彼時因為顧忌劉勳猜疑,郡吏紛紛有意避開劉曄;現今想起舊事,郡吏心頭不禁燃起悔恨,恨自己眼光不明,年初為甚冷遇劉曄。

    此後,劉曄遵循蕭言意志,參考周瑜意見,就地收編廬江郡吏,該驅逐的驅逐,該罷黜的罷黜,該留任的留任,該提拔的提拔,該調任的調任。因有劉曄傾力相助,蕭言攻陷皖縣後短短一日,皖縣縣城業已大抵回復平靜。

    建安八月二十六日,劉曄以准許劉偕北歸為條件,遣使說降劉偕部七千人,令巢湖兵再次不動一刀一槍輕鬆瓦解北廬江郡隱患。自此,廬江郡東起舒縣,西至皖縣,盡歸巢湖所有。自八月十八日以來,巢湖兵一路西進,所向無敵,令太史慈咂舌不已:「舒縣到皖縣,咱巢湖兵戰損有十人沒有?簡直是拖家帶口來旅遊呢。」

    「兵法有言: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為國家大將,腦海裡想的不能全是戰場揚威,像巢湖攻略廬江之戰,無損而得數縣,才應是大將真正所求。」一邊的周瑜忍不住打擊太史慈。

    太史慈笑笑:「主薄教訓的是,我就是比較納悶,廬江兵雖然積弱,但是按理說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怎麼劉勳、劉偕就望風而逃了呢?」

    劉曄接話道:「這就是所謂驚弓之鳥。巢湖軍威早已深植人心,兼併袁術後更加強盛,將軍登高宣戰廬江郡,廬江郡人自然將希望寄托於他郡援兵。如果巢湖兵月初即時攻來,廬江兵必然寸土不讓,哪怕屢戰屢敗,也能與巢湖兵苦耗月餘乃至數月經年。只可惜將軍自有大智慧,宣戰廬江卻又引而不發,而後孫策遣使巢湖,華歆委婉拒絕,劉表又行事遲緩,致使廬江兵漸漸絕望,自以為援兵已絕,力戰無用。故創未息,驚心未去,失群悲鳴,傷鳥安能不驚弦音?廬江兵望風而降,正當其理也。一如黃河袁紹、曹操之爭,袁紹如果能夠一戰全殲曹操主力,則兗州、豫州、關中亦將望風而降,無須一一苦戰。」

    周瑜點頭道:「正是此理。嗯,將軍今日召集我等,應該是準備發動第二波攻勢,與荊揚水軍決戰彭蠡澤吧?荊州不比廬江郡,水戰再想重現廬江之局已無半點可能,只能苦戰求勝。」

    前文說過,長江沿岸之爭,爭在水軍。巢湖若想真正兼併廬江郡,必須擊潰劉表、劉勳麾下彭蠡澤荊揚水軍。如今皖縣業已大略平定,用兵彭蠡澤可謂正待其時。

    太史慈哈哈笑道:「將軍之所以調遣我來皖縣,就是為了對戰劉表吧?可惜不是孫策。」

    「不是孫策,子義(太史慈)也未必不能建功。劉表所謂水軍萬艘戰船,大抵是些遊艇漁船,其眾雖多,不值一哂。我素來熟悉長江水戰,子孝(楚永)帳下巢湖水軍我曾隨軍半年,深知我軍戰船精良遠超孫策、劉表、劉勳,彭蠡澤水戰,我軍必勝。將軍之所以調遣子義西來,為的不是水戰而是陸戰,子義若能擊潰黃祖,一路打到襄陽,豈不勝於擊敗孫策?別忘了孫策之父可是慘死襄陽城下的。」周瑜說道。

    聞聽周瑜高談闊論,太史慈不喜反憂:「彭蠡澤、尋陽縣,乃至西陵縣,我軍皆可一試,但是襄陽太遠了。萬一我軍對戰劉表時,孫策突然殺入巢湖腹地,那就糟糕了。」

    周瑜說道:「孫策殺入巢湖是必然,子義對戰黃祖也是必然,將軍此番西進,本來就準備兩個戰場同時作戰。子義想想,巢湖現有五軍八校八萬人,此番進軍廬江郡調遣其中三萬,卻號稱十萬,目的不就是引誘孫策進攻巢湖嗎?誠如將軍先前所說,孫策拒絕援兵廬江郡是驕兵之策,妄想調虎離山,而將軍則順勢將計就計,明著調遣十萬大軍衝向荊州,其實卻集合五萬戰兵,重兵佈防江北,坐等孫策開戰。如果一切如我所猜,西線對戰劉表,將軍或應全權委託子義與子孝之一,而將軍本人則坐鎮巢湖。」

    「兩個戰場,同時決戰,一戰定鼎南中國,將軍好大氣魄!」劉曄嘖嘖稱歎。

    眾人議論間,蕭言悄然走來:「大家都猜到了啊,我就是準備兩個戰場同時決戰,西線對戰劉表以水軍為主,戰兵四萬人;東線對戰孫策以步兵為主,戰兵五萬人。」

    「西線戰場主帥由太史慈擔任,總轄近衛軍第一校、紅巾第二軍第二ま一校、仲氏第四軍第四ま一校,另外仲氏第四軍再添一校編製,為第四ま二校,人員從廬江郡降兵、豫章郡降兵以及荊州降兵裡挑選。紅巾第二軍第二ま一校是純粹水軍,近衛軍第一校是水戰陸戰混合,而仲氏第四軍兩個校尉皆是新編,戰鬥力存疑。總的來說,西線兵水軍精良,陸兵孱弱,子義你多注意點陸兵,小心被荊州兵打散。」

    「西線戰場水軍主帥由楚永擔任,轄制近衛軍第一校、紅巾第二軍第二ま一校。」

    「西線戰場水陸兩軍,由周瑜負責協調作戰。」

    「另外,此戰之後我巢湖地盤最少也當擴展至半州之地,大家的官職也該預先向上提提。我免去九江太守,由楚永接任;太史慈免去丹陽太守,由周瑜接任;太史慈本人,調任為豫章太守。」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