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代漢

草莽 第223 隻手遮天,將世界左右(二) 文 / 傅戍己

    第223隻手遮天,將世界左右(二)追與不追

    一劍戳死成廉,劉備衣衫不染血跡,疾步回返人群。不等陳登等人問詢,劉備變率先解釋道:「成廉背主棄義,欲假我名義,殘害蕭仲達。成廉知曉內情頗多,吾恐其洩露巢湖軍情,以致連累元龍所謀,所以立時一劍將其刺死。」

    「成廉誠然有類呂布,不知忠義為何物,然……」陳登訝然。

    劉備截斷陳登疑惑,詳細轉告陳登形勢:「蕭仲達不告而別,業已率軍南歸巢湖。成廉看輕巢湖七縣,不願南去,是故再次賣主求榮。」

    「蕭仲達不告而別,南歸巢湖?」陳登懵然。

    劉備點頭確認:「誠如元龍前時所說,蕭仲達外恭而內厭曹操,勢不肯與其合流。成廉縱騎長街,急速告我密情,切聲請我率軍擒拿蕭仲達,應該不似做假。蕭仲達已棄曹操也!」

    陳登依舊疑惑重重:「我知,玄德知,曹操亦知,蕭仲達此時茫然不知所歸,猶如無家之犬,誰能降伏其人,其則必化為該人鷹犬。也是因此,曹操賜婚欲定其心;我則建議玄德緩緩結交其人,化友為臣。秉性如此,蕭仲達怎會突兀離去?難道有什麼意外事發生。」

    劉備不留痕跡詢問陳登:「蕭仲達不告而別,我又該如何是好?」

    陳登略略沉思片刻:「我本欲使蕭仲達尾隨玄德覲見天子贏取盛名。待袁紹剿滅公孫瓚,即將發兵許都時,玄德再曉諭利害,勸蕭仲達東來下邳,豈料……不過,蕭仲達離去也好,前往許都也好,只要他不曾徹底歸心曹操,皆與我們無害。只是,失去共游許都友誼,玄德未來再想收降蕭仲達,可就難了。」

    劉備寬厚笑笑:「得之吾幸,不得吾命,如是而已。」

    劉備神情溫和,從始至終不曾提及鹿小米一丁點事,好似他依舊不知其明媒正娶妻子如今就藏在蕭言後院。

    伴隨成廉鮮血凝固,鹿小米所引起波瀾,再次回歸沉寂。

    陳登不知,關羽不知,張飛不知,糜竺不知,糜芳亦不知,唯有劉備一人將此事默默記在心底。

    ======

    劉備、陳登聯袂請見郡府,拜年之餘,又上奏曹操緊急軍情:「揚武將軍兼汝南太守蕭言急率巢湖兵南去,其麾下原呂布舊將成廉廣傳謠言,先說明公欲殺蕭言,後說蕭言欲變友為敵,連盟袁氏。成廉擾亂軍心,披甲突騎長街,下官心憂下邳降卒作亂,於是即時斬殺成廉,以鎮不順。」

    然則,王必卻駁回劉備上表,輕笑說道:「劉豫州來前一刻,曹公已知蕭言之叛也!曹公如今已去西城外兵營,玄德可逕自直走西城,拜謁曹公。」

    與此同時,曹操、荀攸、郭嘉、夏侯淵、於禁等人,紛紛被巢湖軍情從新年年慶裡喚醒,披甲聚集西城。曹操翻身下馬,直走兵營主帳,邊走邊向身旁荀攸抱怨:「蕭仲達早不走晚不走,偏偏趕在年初一。他啊,真是不讓人安靜過年。」

    「或許蕭言正是看中年關喜慶,所以才故意趁機遠走,使司空追擊不得。」荀攸。

    曹操短歎一聲:「先贈其寶劍,後聘其汝南太守,再委託江淮事,更說服妙才嫁女,吾待蕭仲達何其厚哉?沒有想到,蕭仲達竟然選則年初一這般時辰不告而別。」

    「蕭言不是決然之輩,他若想走,前時已走。年初一突然率軍離去,應是另有它因,不得不走。」荀攸勸慰道。

    曹操歎氣:「希望如此。」

    曹操下馬兵營前時,西城守將紛紛興高采烈,親迎轅門外,尚以為曹操是來與西城將士共慶新年。待曹操無情追問巢湖兵東向,眾守將才隱隱覺得不對勁,其中一人小心翼翼回答道:「今日清晨,巢湖兵曾經留信中帳,說是蕭言親手所錄,待司空慰問西城兵時,使我上遞司空。」

    「書信何在?」曹操沉鬱問道。

    守將連忙上奏巢湖書信。曹操即時除去書信封皮火漆,翻閱書信內容,未幾又將書信轉交荀攸。荀攸略略閱覽書信內容,卻見蕭言自稱江東孫策與廬江劉勳,聯兵合攻巢湖,孫策主攻歷陽,劉勳主攻濡須河口。巢湖危在旦夕,是故不得不急速返軍增援巢湖。

    等荀攸閱覽書信完畢,曹操問道:「蕭言說孫策、劉勳聯兵合攻巢湖,是以不得不南歸巢湖,公達覺得此事有幾分可信?」

    「司空信,則十成可信,蕭言即是回軍逆擊孫策、劉勳;司空不信,則一成也不可信,蕭言即是藉故逃脫,不願受司空節制。」荀攸答道。

    曹操歎氣:「我也是如此這般想。如此,蕭仲達攜軍南去,我追還是不追?若追巢湖兵,我們又能否追上?」

    「追之無益,不如不追。新年初一,數萬士卒共慶新春,必不樂意司空勞師動眾;反觀巢湖兵則是年關返家,歸心似箭,雖有萬里之遙,必不辭勞苦。以離家之人,追返家之人,難矣!以無備之軍,追有備之軍,亦難矣!司空與其辛苦轉折,不若放縱巢湖兵安然離去,以寬蕭仲達之心。」荀攸說道。

    恰在此時,郭嘉掀開帳簾,疾步走至曹操、荀攸面前,切聲反駁荀攸之論:「不可!縱然追之無益,司空也必須追之!如能追上,自是上上之喜,哪怕不為司空所用,司空也不可必憂心江淮再出孫策、呂布;如果不能追上,那也是『蕭何夜下追韓信』,使天下豪傑得知司空愛才之心。」

    曹操點頭:「奉孝此語可謂甚得吾心。公達依舊堅持不追?」

    「追與不追,結果都是一樣,司空如欲得『蕭何夜下追韓信』美名,道也不妨集結千數騎兵,試著水陸追擊巢湖兵。」荀攸笑笑,卻是並不堅持己見:「其實,蕭言回返巢湖,雖然有負司空信任,卻也未必全是壞事。孫策、蕭言皆是山林猛虎,兩虎相爭,則必有一傷。未來抵禦袁紹時,司空卻是無須憂心江淮兵掩襲許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