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代漢

草莽 第210 賜婚(九) 文 / 傅戍己

    第210賜婚(九)我養其妻,蕭仲達養其女,呂奉先可死而無憾也。

    蕭言為揚武將軍,陳登為伏波將軍。

    揚武將軍也好,伏波將軍也好,皆為漢世非常置雜號將軍,品秩類同。然則,因為揚武將軍成名於馬成馬君遷,伏波將軍成名於馬援馬文淵,這倆雜號將軍漸漸蘊含特殊含義,其中尤以伏波將軍為重。時至漢末,伏波將軍地位明顯高揚武將軍一個等級;而揚武將軍又高尋常雜號將軍一個等級。

    陳登北來下邳,庸庸無為,萬事都是巢湖衝在前面。結果,最終論功行賞時,馬踏葛嶧山,首陷下邳城的蕭言,所獲功勳卻反而比不得庸庸碌碌的陳登。

    雖然巢湖對此多懷不滿,但是蕭言卻能理解曹操用意。

    蕭言功在戰陣,陳登功在國勢。

    沒有蕭言,曹操攻陷下邳,或將耗時多些;沒有陳登,曹操卻根本無望攻陷下邳,擒殺呂布。

    取信蕭言,曹操所得不過巢湖七縣外援;取信陳登,曹操一能籠絡下邳士族,二能維穩徐州。

    誰輕誰重,不言自明。

    這也是庶民與士族之間難以逾越的鴻溝。

    取信庶民,僅得庶民一人;取信士族,能得一縣一郡乃至一州。利益所在,由不得主上不重視士族。

    閒話暫且不提。

    嘉賞封功之餘,曹操又隆重迎見陳紀、陳群父子,並以晚輩姿態致禮陳紀。

    陳紀陳.元方、陳群陳長文,豫州穎川郡許縣人。漢末之際,許縣陳氏乃是中國一等一高門,雖非四世三公之家,名望卻能比肩汝南袁氏。如中平四年(西元187),陳紀之父,陳群之祖父陳寔陳仲弓逝世時,海內名士赴喪者高達三萬餘人,雖家在並涼荊揚,亦不遠千里前來許縣,為陳寔治喪。再如建安元年(西元196),漢庭擢升曹操為大將軍,拜袁紹為太尉,彼時袁紹怒曹操豎子專權,即時將太尉之位讓給陳紀,表示其對曹操不屑。

    陳紀、陳群雖在下邳,卻堅決拒絕呂布征辟,不曾任職徐州。因此,呂布雖然敗亡,卻不影響他們父子兩人名望。

    今日慶功酒宴,與前日臨時審斷呂布聚會不同,在座屬官以文官名士居多,純粹軍將寥寥無幾,似徐晃、於禁、樂進、許褚、史渙、韓浩等人,皆未能赴宴。而太史慈,由於兼領丹陽太守,卻意外被迎至宴席,只是太史慈座次較低,與蕭言相隔頗遠,席間不能共語。

    酒宴格局為兩人同坐一桌。其中,曹操與劉備同坐一桌;陳紀與荀攸同坐一桌;陳群與王必同坐一桌;陳登與蕭言同坐一桌;郭嘉與夏侯淵同坐一桌;太史慈與曹休同坐一桌……

    酒宴只談私情不問公事,箜篌音韻間,曹操不知不覺將氣氛帶高。曹操連連勸酒眾屬,一杯剛盡,侍女即時添滿,誰若要推辭說自己酒量淺薄,只會迎來曹操更加熱情勸酒:「六年苦戰,終殺呂布,此乃天下喜事。諸君不論能飲與否,今日皆須不醉不歸。除非醉倒酣睡不醒,否則酒水不能稍停。」

    曹操今日勸酒,性質與尋常飲酒不同,目的就是灌醉屬吏將校,借此考驗下屬忠誠度。不僅陳登、蕭言、太史慈、陳群、陳紀需要被迫飲酒至醉,庭外如徐晃、於禁、樂進等將校酒席;張遼、成廉、魏續等降將酒席;陳衡等巢湖、廣陵將校酒席,今日也必須或真或假大罪一場。

    兵法有曰:醉之以酒,以觀其態。

    酒宴痛飲,目的不是比拚酒量,而是借醉酒以考驗忠誠。若某人少飲,則知其圓滑;若某人假醉,則知其狡詐;若某人拒酒,則知其不可用;若某人……每一場類似酒宴,都是曹操觀望臣屬之心重要時刻。類似酒場,若想最大限度取信曹操,唯有跟著氣氛走,最終酣醉一場,向曹操主動敞開胸懷,表明真心。

    說是只談私情不問公事,但隨著酒水漸漸飲多,眾人話題越發凌亂不可控。席間偶爾談及呂布,或貶其反覆,或歎其武勇,或慕其刺董,或哀其悲,侃聊著侃聊著,曹操突然揚聲說道:「有我養其妻,有蕭仲達養其女,呂奉先可死而無憾也。」

    與陳紀同坐一桌的荀攸,乍聽曹操言論,突然掩袖劇烈咳嗽起來。酣醉狀態,席間眾人大多數神志模糊,沒有過多在意曹操慷慨發言,倒是荀攸劇烈咳嗽聲,瞬間聚集所有注意力。陪坐一邊的陳紀,使侍女斟滿熱湯,遞給荀攸:「公達可是嗆住?」

    荀攸又連續咳嗽片刻,掩袖指著案幾上才動一筷的河魚菜碟:「不幸為魚刺卡住,掃了大家飲酒氣氛,多有得罪。」

    曹操指著荀攸身後侍女,說道:「魚刺性畏苦酒,你去為公達取些苦酒軟軟魚刺。」

    漢世所謂苦酒,即是醋。

    荀攸止住侍女說道:「咽喉癢痛,我自去後房飲些苦酒就是。」

    說罷,荀攸逕自起身,離別宴席。荀攸離去未滿一刻鐘,曹操也以內急為由,起身離去。

    荀攸、曹操相繼離去,使得酒宴氣氛陡然轉冷,化作兩兩低聲交談。恰在此時,陳登突然偏過頭,小聲詢問蕭言:「司空適才說『仲達養呂布女』,是何緣故?」

    「二十四日晚,司空使兵卒押解呂布女兒,說是令其暫時寄養我家。」蕭言答道。

    陳登問道:「隱約記得,呂布只有一女,名曰呂雯,今年十五歲,曾許與袁術長子袁耀為妻。司空寄養仲達府上之女,難道就是呂雯?」

    「姓名無誤,恐怕就是此女。」蕭言答道。

    陳登瞭然,繼而復又問道:「曾經親見呂布之妻,面容姣好,媚態十足,自有艷麗,而呂布本人容貌恭謹,鼻若懸膽,臉如刀削,亦是俊秀兒郎。以父母推測子女,呂雯想來也是明目皓齒,楚楚衣衫?」

    「蟬首娥眉,臨湖蓮花,的確是位小美人。」蕭言答道。

    陳登即時追問一句:「神女薦席,可曾**?」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