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代漢

草莽 第174 戰呂布(七) 文 / 傅戍己

    第174戰呂布(七)下邳城外

    十月初六日,曹操攻陷彭城。

    曹操採取圍魏救趙之策,數萬步騎直奔彭城,逼迫張遼、高順不得不放棄剛剛奪來的沛縣,回援彭城。

    彭城,即為後世江蘇省徐州市,東襟淮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齊魯,是五省通衢要地。尤其,漢末之際,汳水尚未斷流,彭城借助汳水可以直通梁郡、陳留郡、河南郡,地理交通優勢遠甚於後世。

    單從地勢地形來看,彭城之側無險峻,似乎易攻難守,然則彭城之利,不在險關,而在河流,其三面臨水,兵力易聚易散,其實是易守難攻。而且,彭城近有河流之利,遠有丘陵之利,從而將彭城戰役限制在一定範圍,不小亦不大,小股兵力則無害彭城防禦,大股兵力則無法列軍彭城,彭城得失,可影響南北興衰,卻不能決定南北敗亡。簡而言之,彭城地勢適合於軍團決戰。

    彭城本是決戰之地,然則呂布卻採取陳珪以逸待勞之策,主動放棄彭城通衢之地。高順、張遼、侯諧三將,雖然良弓駿馬,卻因兵力處於弱勢,抵不過曹操數萬精銳不斷沖襲,守不住汳水、泗水河流防禦。又因早有呂布撤退軍令,高順、張遼、侯諧三將見河流防禦為曹操兵所破,心知彭城難以再守,立即揮軍東歸下邳。高順、張遼主力本就駐戍河流岸邊,瞧見局勢不好,立即拔旗就走,曹操自然追趕不能。唯有守在彭城城內的侯諧,行動不便,率兵撤退途中,卻被曹操突騎迎頭截斷歸路,成為俘虜。

    由是,彭城一戰,曹操活擒彭城相侯諧,高順、張遼兩人則是敗而不潰,無傷筋骨。

    彭城之戰,高順、張遼固然全軍而退,但曹操數萬步騎的損失,更是近乎可以忽視。因此,曹操在彭城稍作休整,決定乘勝追擊,全軍向下邳開撥。

    與此同時,蕭言、陳登兩人,沿著泗水,漸漸靠近下邳城。

    因為此番合攻呂布,志在徹底擊敗呂布,廣陵巢湖聯軍向下邳進軍前,陳登做出周密安排。

    首先,陳登或早或晚,陸續徵調平安縣一千縣兵、東陽縣兩千縣兵,盱眙縣一千縣兵,未幾陳登又借助陳氏家族影響力,自淮河下游的下邳郡淮陰、淮浦等兩縣,各調來一千縣兵,集聚泗水河口,代替廣陵—巢湖聯兵,封鎖泗水、淮河。如此,廣陵—巢湖聯兵,雖然進軍下邳,泗水河口卻又來五千縣兵,虛防袁術,實防呂布。

    其次,陳登又以廣陵太守名義,使淩縣調發一千縣兵,陸地開撥下邳郡下相縣。案,淩縣為廣陵郡所轄,下相為下邳郡所轄,兩縣毗鄰,有類淮南郡成德縣之於廬江郡六安縣。待廣陵—巢湖聯兵,行至睢水與泗水交叉口時,陳登又抽出一千廣陵郡兵,使其與淩縣一千縣兵匯合於下相縣,確保在下邳縣南橫插一枚鋼釘。

    下相為廣陵所據,泗水為廣陵封鎖,淩縣是廣陵郡縣,淮陰、淮浦更是陳登本家所在。

    至此,下邳之南,泗水之東,盡為陳登廣陵兵所侵。

    親眼注視陳登部屬淮北,蕭言心下感慨:「後世讀史時,常常疑惑,呂布善逃竄,莫說長安千里轉戰,便說呂布兗州屢敗時,也不曾為曹操所困。曹操東征徐州,呂布可謂佔盡地利,縱然兵馬不敵,何至於被曹操.死死困在下邳?」

    「原來是陳登串聯江淮諸縣,封鎖泗水,侵勢淮北。有陳登封鎖泗水,曹操再引軍南下,串聯下相,進而封鎖睢水,可謂一舉堵死呂布南逃之路。臧霸等泰山賊,本就因勢與呂布聯合,怕是連下邳會戰都不會出盡全力,更別提主動收留呂布,將琅邪、泰山等地拱手相讓。」

    「陳登昔日密謀曹操,請封廣陵……這一招真狠啊!」

    蕭言越是斟酌陳登佈局,越是發覺陳登請封廣陵厲害處。走一步,看三步,去年陳登單馬入廣陵時,誰曾想到正是廣陵這一步棋,徹底封殺呂布潰逃路線?

    蕭言遙望陳登,心下愈加疑惑:「陳登佈局徐州時日已多,合攻呂布更是不缺我一千巢湖兵。既是如此,陳登又為何堅持廣陵—巢湖聯軍北征?」

    「可以肯定,陳登請我合攻呂布,必然如諸葛瑾所言,是另有如圖。只是,陳登究竟圖我巢湖什麼?」

    「兼併巢湖?不是!陳登若是兼併巢湖,他豈會白送我兩千廣陵郡兵。再者,後世典冊記載,陳登也不是王霸野心之徒。」

    「害我性命?不是!陳登若想殺我,方法多多,不必冒險讓我牽扯徐州。陳登自有聰慧,其若是沒有兼併巢湖心思,又何必殺我?」

    蕭言腦海裡滿是問號,終是猜不透陳登真正心思。既然猜不透,那就索性不再猜。蕭言心中暗想:「我此次合伐下邳,意在一觀曹操雄姿,任你陳登如何心思,想來也鬥不過曹操麾下穎川謀士團!」

    儘管蕭言對陳登戒心越來越重,廣陵-巢湖聯兵,表面看來卻是一團和氣,向下邳齊頭並進。

    就這般,蕭言、陳登緩緩進軍下邳。

    十月初六日,陳登別遣一部千人,假借援兵之名,奪取下相控制權。

    十月初七日,陳登分出千人郡兵,留守睢水、泗水交叉口。

    十月初九日,廣陵-巢湖六千名聯軍,抵達下邳城外。

    呂布、陳宮至今未能看穿陳登歹意,非但沒有稍稍防備陳登,反而親筆書信一封,感謝陳登援兵及時,並將泗水下游防禦線統統交給陳登。不僅如此,呂布更送來一副軍事部屬簡圖,標注城外各部將校姓名、軍力人數,方便陳登廣陵兵與下邳兵配合作戰。

    根據呂布送來軍事部署簡圖計算,下邳兵力甚少,僅有一萬餘人,城外駐軍三部,其中:

    張遼率兩千人,駐軍沂水、泗水之交。

    成廉、趙庶、李鄒各率八百人,駐軍泗水之西葛嶧山。

    曹性、魏續,各率八百人,駐軍泗水之西,與成廉等人互成犄角。

    呂布督率中軍,留備下邳城。

    此類兵力部屬,原屬一方軍情機密,可惜呂布信任陳登救援之情,主動贈與陳登、蕭言。

    陳登攤開呂布所送軍圖,指著葛嶧山高地說道:「行至下相,我曾遣使向曹操通報軍情。今日清晨,曹操使者如期來訪我軍,傳達軍命,說是欲借我軍隱情,突騎猛進,圍殲成廉、趙庶、李鄒兩千四百人。蕭校尉,以為如何?」

    蕭言觀察一番地理,說道:「呂布盡散泗水下游駐軍,獨留成廉等兩千四百人與我軍連縱,基本將泗水之東防禦全部交給廣陵。成廉、趙庶、李鄒三將,獨駐葛嶧山,盡在我軍掌控之中,拿下不難。只是,呂佈兵多配騎士,泗水河畔又有張遼、曹性等數千人接應,我軍擊敗成廉,奪取葛嶧山容易,但是全殲兩千四百人……不可能,我軍步卒根本追不上呂佈兵騎士潰兵。」

    陳登說道:「無須慮此,追擊呂布騎兵者,另有其人。曹操順水東來,已至下邳界,即將與張遼對戰,此次圍殲葛嶧山,為我廣陵與曹操齊時用兵。據曹操使者所說,本次合擊葛嶧山,曹操遣派有三將,分別是裨將軍徐晃、中軍校尉史渙、騎都侯曹休。曹休麾下儘是豫兗兩州精銳騎士,圍追堵截成廉潰兵不難。」

    「成廉經營葛嶧山多日,戰備完善,雖以十攻一,數日難下。此次合攻成廉等將,要在假借廣陵援兵名號,突破防禦線,直入腹地,瞬息敗擊成廉。只要能擊敗成廉,奪取葛嶧山,就算我軍勝利。成廉潰兵自有徐晃、曹休等人追擊,無須我軍多慮。」

    「徐晃、史渙、曹休?」蕭言面現驚訝。

    曹操麾下果然猶如孫策,麾下儘是歷史名將。想他蕭言經營巢湖,經年累月才僥倖見到太史慈、周瑜、諸葛瑾三位歷史名人——甚至,周瑜還是身在蕭營心在吳。再看他曹操,隨便遣來一支別軍,無論徐晃、曹休還是史渙,三將無一不是名傳後世之輩。

    陳登誤以為蕭言初建巢湖,不熟悉曹操麾下勢力,遂詳細解釋道:「徐晃,字公明,司隸河東郡楊縣人。楊奉、韓暹白波黃巾,也即是前助呂布攻敗袁術,後被沛縣劉玄德斬殺的那個楊奉、韓暹,護送漢天子東歸時,徐晃攜家併入楊奉軍。而後,曹操為獨霸漢天子東歸之功,逼走楊奉,徐晃那時順勢投歸曹操。計算時日,徐晃投降曹操,不過兩年有餘。曹操倒也別有氣度,不計前嫌,使徐晃單率一部。」

    「曹休,字文烈,豫州沛郡譙縣人,為曹操從子。曹操別遣餘部外征,常以族人監軍,此次合攻葛嶧山,曹休應為督軍。」

    「史渙,字公劉,豫州沛郡人,素為曹操左右親信。史渙棄顯官而為近臣,雖是外族,受信甚於曹姓。此次合攻葛嶧山,應是曹操懷疑我軍欲行反間計,故使徐晃合攻,使曹休監軍,使史渙一觀廣陵軍容。」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