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代漢

草莽 第171 戰呂布(四) 文 / 傅戍己

    第171戰呂布(四)淮泗風雲起

    PS:

    向大家拜年啦!

    ====================

    黃河之南,淮河之北,漢世有兩大水系。

    一則為陰溝穎川水系。

    陰溝水起自卷縣,由黃河水注入,路經原武、浚儀,在陳留一分為二,分別是浪湯渠和睢水河。浪湯渠直走扶溝,又在扶樂縣分叉出支流濄水河。此後,濄水河經陽夏、武平、苦縣、譙縣、城父、龍亢,注入淮河;浪湯渠經陳縣,在項縣與穎川水聚合為新河——穎水河,穎水河直走汝陰、慎縣,注入淮河。

    原武縣、卷縣,皆在司隸河南郡;浚儀縣、陳留縣、扶溝縣,皆在兗州陳留郡;扶樂縣、陽夏縣、武平縣、苦縣、陳縣,皆在豫州陳郡;城父縣、項縣、汝陰縣、慎縣,皆在豫州汝南郡;譙縣、龍亢縣,皆在沛縣。

    陰溝穎川水系,連豫州、司隸為一體,直達淮河。陰溝水系,與汝河水系,是聯絡中原南北的兩大河流,尤以軍事為重。似前時曹操閃電突襲袁術,便是沿睢水河快速進軍沛郡;待曹操蘄陽聚殲袁術,凱旋歸來時,軍伍又是沿濄水河而返,直走陳郡,接收陳、梁、沛、汝四郡勝利果實。陰溝水系軍事利用,由此可見一般。

    二則為汴渠淮泗水系。

    汴水,又名汳水,起自廣武城,由黃河水注入,過敖倉,於管城東北分叉出一條支流,名曰濟水河。支流濟水河,行至封丘縣北,又分叉一條新支流,名曰濮水河,濮水河過離狐、句陽、成陽,注入大野澤,而濟水河主流過平丘、濟陽、冤句、定陶、乘氏,亦注入大野澤。不過,濟水河行至定陶、乘氏之間時,卻又通過菏澤小湖泊,聯絡起泗水河。而泗水河,起自菏澤,經昌邑、東緡、方與、湖陸、沛縣、廣戚、留縣、彭城、呂縣、下邳、下相,注入淮河。

    廣武、敖倉、管城,皆在司隸河南郡;離狐縣、句陽縣、成陽縣、冤句縣、定陶縣、乘氏縣,皆在兗州濟陰郡;昌邑、東緡、方與、湖陸,皆在兗州山陽郡;沛縣,在沛郡;廣戚、留縣、彭城、呂縣,皆在彭城郡;下邳、下相,皆在下邳郡。

    泗水河浩浩蕩蕩注入淮河途中,又漸次吸納不少大河,其中四條最著名,分別是發源於兗州泰山郡的沂水河、發源於琅邪郡的沭水河,汴渠主流汴水、鴻溝水支流睢水,聯絡整個黃淮地區為水網脈絡。如果說陰溝穎川水系主連通中原南北為一體,那麼汴渠淮泗水系就是連通中國南北為一體。

    汴渠、泗水軍事戰略重要性,不可估量,好似荀攸向曹操談及呂布威脅,便說道:「呂布驍猛,自恃袁術,倘若縱橫淮泗,豪傑必應之」。

    另外,汴水上游鴻溝渠,支撐著關中、關東滎陽防線,更是中原一道有力屏障。

    好似四百年前楚漢之爭,劉邦項羽鴻溝劃界議和,指的就是鴻溝渠;又好似未來袁紹、曹操之爭,曹操官渡大敗袁紹,其間的官渡,亦在鴻溝渠。

    而下游泗水,則正是今日豫、兗、徐、揚四州,合攻呂布的重要戰場……

    閒話暫且不提。

    大抵來說,黃淮之間,三條河流軍事地理最為重要,分別是上文依次提及的穎水、濄水、泗水。無論南方防備北方,還是北方防備南方,重心大抵皆集中在這三條河流。前面說過,淮河南岸有四座堅城防禦淮北,分別是壽春、鍾離、盱眙、淮陰,其中壽春便是用來防禦穎水,鍾離用來防禦濄水,盱眙、淮陰兩城則是用來防禦泗水。

    此時此刻,壽春、鍾離兩城,控制在袁術手中;盱眙、淮陰兩城,控制在呂布手中。

    換句話說,呂布、袁術合盟,厲害在於全面截斷三條河流,徹底隔絕淮南、淮北交流。尤其,盱眙、淮陰兩縣,分別處於泗水河口上下游,由下邳郡直轄,蕭言、陳登倘若驟然舉旗北征呂布,勢必遭到淮河上下游合擊,莫說及時合軍曹操、劉備,單是打通泗水河道,進軍下邳,便需要花費淮南聯軍無數心力。

    好在陳登聰慧狡詐,假借援兵之名,行偷襲之實,使得廣陵—巢湖合盟,七千淮南聯軍,大搖大擺移軍駐守泗水河口,卻不虞為呂佈兵驅趕。

    因合攻呂布策略是以緩打急,「靜等魚兒自上鉤」,蕭言、陳登相繼入駐泗水河口後,選擇按兵不動,就地休整。

    休整期間,蕭言為預防陳登所贈廣陵郡兵掣肘為害,遂不顧陳登、陳矯可能腹議,將兩千名廣陵郡兵強行肢解重組,整編補入北府兵。兩千廣陵郡兵,蕭言從中甄選出戰力最強的兩百人,補入北府兵;剔除戰力最弱五百人,新建為輔兵隊。與此同時,蕭言又自北府兵中分出五百人,充作親信、低級軍官,融入餘下廣陵郡兵。

    如此,蕭言總共下轄四部三千人:

    第一部,為主軍,名額七百人,其中巢湖北府兵五百人,廣陵郡兵兩百人,由蕭言親自統御。

    第二部,為側翼,名額四百人,其中巢湖北府兵二百人,廣陵郡兵二百人,由太史慈所轄。

    第三部,為側翼,名額四百人,其中巢湖北府兵二百人,廣陵郡兵二百人,由巢湖部將所掌,名義歸屬太史慈。

    第四部,為輔兵,名額五百人,皆為廣陵郡兵,由廣陵部將所轄。

    卻說。

    兩千廣陵兵原本自有主帥,主帥各有兵權,體制與巢湖不同。然而,蕭言這番整編重組,故意無視廣陵郡兵主帥存在,非但把兩千名廣陵郡兵拆成七零八落,其間軍侯以上軍官,更是全部由巢湖部將充任——蕭言兼併廣陵郡兵時,簡直猶如戰陣臨時拿俘虜補充戰力,一點也不考慮他們能否接受。

    面對蕭言野蠻兼併行為,廣陵兵主帥自然相當不滿,吵鬧紛紛,要求蕭言給他們一個解釋,要求蕭言還給他們兵權。可惜,志在試探陳登心意的蕭言,不僅沒有安撫這些廣陵部將,反而更使太史慈出面,以武力強行驅逐所有非議巢湖整編者,並一一送還廣陵主帳,讓他們找陳登裁決。

    陳登大病初癒,權力下放郡府功曹,多使陳矯主持軍務。

    因此,蕭言野蠻兼併廣陵郡兵造就的紛亂,最先傳至陳矯耳中。陳矯初始不知蕭言心意,準備親自出面和解雙方矛盾:「廣陵與巢湖不同,蕭校尉驟然侵奪,或將沮喪軍心。與其內亂紛紛,不如暫且羈縻其心,溫水煮蛙,緩緩圖之。」

    恰在此時,陳登攔住陳矯,點出隱情:「此事癥結不在軍務而在人心。巢湖蕭郎多疑,不信我贈兵好意爾。」

    陳矯聞言恍然,繼而又憂心忡忡:「呂布驍勇,最善突襲,如欲敗他,聯軍必須坦誠相待,齊心合力方可。如今未見呂布,巢湖、廣陵自先構疑,卻是如何必勝呂布?」

    陳登笑道:「我若待人以誠,彼或許此時疑我,未來終將信我,季弼無須憂心此事。」

    由是,陳登將廣陵部將分散安插出其麾下五千人眾,輕鬆化解巢湖兼併危機,使得蕭言初次試探一拳打空。儘管沒能試探出陳登真心,但是巢湖卻因此事徹底兼併兩千廣陵郡兵兵權——尤其,千名北府兵皆是巢湖刻意選拔來的百戰精銳,以其軍事素質慢慢折服合併來的廣陵郡兵。未幾,蕭言又選拔幾位傾向巢湖的廣陵部將,使其統轄五百輔兵,再次緩解巢湖、廣陵兩方衝突,使此事引發議論漸漸平息。

    此後,蕭言三千兵、陳登五千兵,東陽縣一千兵,合計九千水步戰卒,默默等待淮北事變。

    ======

    建安三年。

    九月初十日,呂布屬將高順、張遼攻陷沛縣,盡獲劉備妻子家眷。劉備獨率一群潰兵,沿泡水向西逃竄。

    九月十三日,曹操因荀攸建議,集結主力,沿汴水向東開撥。

    九月十八日,曹操主力行至梁郡虞縣,迎頭撞上劉備潰兵,兩軍合勢為一,棄沛縣劣勢不顧,繼續直攻彭城。

    九月二十二,曹操、劉備兵圍彭城,猛烈進攻呂布所屬彭城相侯諧。

    至此,徐州震動。

    面對彭城嚴峻威脅,高順、張遼顧不得沛縣得失,連忙順泗水馳救彭城。於是,張遼、高順、侯諧三人結保彭城,一邊對抗曹操主力侵襲,一邊飛書來報下邳,請求呂布援兵。然而,侯諧、張遼、高順萬萬沒有想到,呂布竟然壓下請援兵書,準備使三人棄守彭城,退還下邳,以便與曹操決戰於泗水、沂水之交。

    呂布麾下謀臣陳宮,第一時間駁斥呂布棄守彭城戰略:「彭城府崗環合,汴泗交流,北走齊魯,西通梁宋,誠乃淮泗第一要城,萬不可輕送於人。昔秦末亂世,漢高祖連橫諸侯,集結精銳五十六萬人,合攻項籍於楚。項籍時已離心離德,諸侯不附,兵馬僅有三萬,然彭城一戰,項籍僥倖盡破諸侯,直追滎陽,幾殺漢高祖。項籍之所以繼續霸業數年之久,賴彭城之戰也。」

    「將軍驍勇堪比項籍,曹操之謀差高祖十萬里,請將軍務必馳援彭城,再演項籍彭城大捷,馬踏許都,迎奉漢天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