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代漢

草莽 第151 東楚孫策,南楚蕭言(六) 文 / 傅戍己

    第151東楚孫策,南楚蕭言(六)袁術五步走

    袁術雖老,不可輕欺。

    成德一役粉碎張勳南征美夢同時,也使袁術俯身凝視巢湖,苦心思慮,設局五步走戰略,將蕭言真正當作敵手對待。

    袁術五步策略,第四策先行。

    早在五月中旬,袁術便使張勳馬踏方井村,活擒蕭信、何氏、蕭駒一家三口,遣使巢湖用以交換袁茉兒。

    在袁術看來:三命換一命,骨親兄弟交換家眷婦孺,豈非戰陣尋常事?蕭言沒有理由不答應。

    前面說過,漢世以孝治國,所謂的孝,並不單指孝順父母、長輩,更有同輩之間的「兄親弟恭」。蕭言如果不以袁茉兒贖還蕭信一家,他在外人眼裡,難免品德虧污,非是君子典範。因此,無論諸葛瑾還是太史慈,當時都認為:袁茉兒即將以俘虜身份,贖還蕭信一家。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蕭言竟然輕飄飄拒絕袁術脅迫:「兄心在袁,我心在漢,一家兩國,各有其志,不能勉強。今日贖還,明日復歸成德,巢湖豈非徒惹其苦焉?使者暫還壽春,告知袁術,『人若無志,與禽獸同類』,吾兄昔日既然婉拒巢湖,志在效死壽春,那便還請袁術成全。」

    其實,早在蕭言樹旗討袁時,他便遣人邀請蕭信遷居巢湖。

    或許蕭信不願捐身為賊,或許蕭信捨不得家中百餘畝良田,或許蕭信另有想法,蕭言選擇固守本土,拒絕蕭言善意邀請。蕭信畢竟是蕭十一親兄弟,而非他蕭言親兄弟,再說即便是骨肉親兄弟,蕭言遣人迎接,也算仁至義盡。蕭信不願來巢湖,蕭言還能怎麼辦?

    總不能捆著蕭信來巢湖,再被他罵一輩子吧?蕭言可沒有那麼賤!

    反正話已帶到,蕭信一家愛來不來。

    蕭信既然選擇留土成德,那麼袁術脅迫蕭信一家三口,豈非意料中事?此事蕭言早有決斷:絕不因蕭信一家愚蠢固執,稍稍折損巢湖利益!

    別說贖還袁茉兒,就是贖還袁術兵百名俘虜,蕭言也會斷然拒絕。

    然則,因為事不關己,反倒是太史慈、諸葛瑾覺得蕭言應該容忍蕭信疏漏,將其一家贖回巢湖。但是,兩人正欲勸諫蕭言以德報怨時,卻被楚永攔住,告知蕭信家內事,點明蕭信妻子何氏和蕭十一昔日恩怨。得知蕭家內情,諸葛瑾、太史慈登時恍然大悟,暗思:「蕭信夫婦狠心將十五歲少年逼得離家出走,何其冷血如是?儘管楚永話裡只言何氏陰毒,但是倘若蕭信真念及兄弟友情,怎會任由蕭言漂泊在外?攤上歹毒兄嫂,蕭言今日能不記前仇,已是世間了不起的大仁大義,豈可再逼迫蕭言救人?」

    一念至此,諸葛瑾、太史慈熄滅勸說念頭,反過來宣傳蕭言美名:說蕭信夫婦狠毒,為侵佔家財,將十五歲蕭言趕出家門;說蕭信夫婦嫉妒,見不得蕭言成事,故意洩漏巢湖軍情;說蕭信位卑眼高,輕賤巢湖流民,寧死不來巢湖;以此反襯蕭言以德報怨,不計前嫌,對蕭信夫婦仁至義盡。

    十四週歲離家廝混市井,單是想想,都是一件可怕的事。尤其,巢湖流民飽經流離之苦,對此感慨良深,認同蕭言主政巢湖之餘,又異口同聲怒罵蕭信夫婦蛇蠍一家「惡人有惡報」,被袁術擒捉,真是活該:天作孽不可活,他們被袁術一劍戳死才好。

    至此,袁術脅迫蕭信,贖還袁茉兒,繼而削減巢湖威望的第四步策略,宣告破產。

    繼第四步策略破產之後,袁術第二步策反之謀,花費無數金銀錢財,卻是始終無有一絲進展。

    巢湖大抵皆是淮北、淮南流民聚集,或許自有鄉里宗族小團伙,卻沒有自成一派勢力,很難糾集百人以上隊伍。也即是說,巢湖校尉府內僅有蕭言一人,在流民間擁有超絕威望,能夠如臂使指統御巢湖三縣。巢湖收納十餘萬流民之間,或許摻雜無數心懷不軌之徒,但是在大勢面前,他們卻是無能為力。

    流民派系之外,又有太史慈派系、合肥縣派系、降兵派系。

    太史慈兵敗春谷,灰心喪氣,自感眼界疏淺,只願為他人將,不願將他人。既然太史慈本人無志取代巢湖,其麾下舊時屬兵,自然漸漸融入巢湖體系,卻是不可能聽信袁術策反言論。

    合肥縣魚龍混雜,多懷異心,不曾真心歸降巢湖。但是,呂布深深忌諱袁術,合盟袁術同時,他卻故意縱容廣陵郡連勢巢湖,用之遏制袁術。尤其,廣陵郡兵入駐東城,與合肥互成掎角之勢,使得合肥縣人大都猶猶豫豫,不敢貿然下注,起兵反叛巢湖駐兵。總之,在巢湖兵鎮壓之下,合肥縣雖有不穩之像,卻很難演變成大亂。

    降兵派系,有黃蓋降兵、合肥降兵、袁術降兵三類。三類降兵,如今全都處於考驗階段,哪怕立下功勳的劉權、何攸,此時也只是有將名,而無獨統一部之權。袁術即便策反他們,他們短時間內也拉不起隊伍。待這些降兵融入巢湖權力中心時,不定袁術已經先一步吐血身亡。

    種種因素制約,使得袁術策反巢湖之謀,徒勞而無功。

    第二步策反徒勞無功同時,袁術第三步刺殺策略也陷入僵局。

    巢湖編戶齊民,推行保甲制度,亭裡監控嚴密,遠甚於後世警察制度。

    袁術所遣刺客,或是不懂巢湖規矩,被保丁就地擒拿;或是舉止不似良民,為保戶告發;或是編戶他裡,終生難見蕭言一面;當然也有聰明刺客,主動募求北府兵。但是,這些聰明刺客,其實並不聰明,當他們參軍之後,或是為蕭言宣傳盅惑,放棄刺殺計劃;或是被軍紀所困,被一群老兵整日操練,打磨身上浪蕩遊俠氣息。

    就連局勢動盪的合肥縣,一經巢湖推行保甲制度,也是頓時井然有序,連街痞、流氓都全部消失無蹤。百戶一里,二十戶一甲,四戶一保丁,強健嚴密的保丁制度,或許不能禁絕作奸犯科,卻可以有效杜絕反叛惡賊。

    總之,袁術遣派來的刺客,非但沒有成功刺殺蕭言,甚至連威脅到蕭言的刺殺,都不曾有過一次。

    第二步無功,第三步僵局,第四步破產,袁術五步走策略,其中三步都已成為虛幻。

    至於第五步,由於壽春積蓄用盡,府庫無糧,錢庫無銅,袁術麾下兵將士氣低落,怨聲四起,根本沒有戰鬥**。成德雖有萬餘屯兵,卻不能對合肥縣產生丁點威脅。

    自六月中旬至七月中旬,袁術兵一月之內,向合肥發起三次試探性進攻。但是,令袁術鬱悶的是,三次試探性進攻全部以失敗告終。

    初,聞聽太史慈回軍巢湖,袁術立即遣派三千步騎突襲合肥。然則,合肥縣卻不慌不亂抵禦袁術兵衝擊,甚至利用巢湖特有的煙火球、毒火球,狠狠摧殘袁術兵一把。而後,聞訊太史慈援兵回救合肥,袁術三千步騎,不敢與太史慈交兵,落寞選擇黯然退兵。

    六月末,袁術、呂布正式合盟。攜合盟之威,袁術又遣五千步騎來攻合肥。這一陣,太史慈以逸待勞,在合肥縣北巧妙設伏,再次大敗袁術兵,狠刷特刷經驗值。

    七月中旬,袁術為配合江南孫策,再遣三千步騎來攻合肥。誰料,合肥縣兵稍稍虛張聲勢,假裝設伏施水,袁術兵三千步騎竟然即時潰敗,一哄而散,竟不曾與合肥兵真刀真槍交陣。贏得一場出乎意料勝利之後,合肥縣兵面面相覷:「究竟巢湖兵是流民啊,還是袁術兵是流民啊?當年雄霸南中國的袁術,也太挫了吧!」

    三攻合肥而不可得,使得袁術整日黑著臉,白髮悄悄攀上耳鬢。

    袁術五步走戰略,真正對巢湖產生威脅的,其實僅有說動江東孫策一步。

    建安三年七月十六日,也即是袁術第三次進攻合肥當日,孫策集聚江東大半兵力,合計步騎七萬人,向巢湖發起總攻。

    說是七萬步騎,其實孫策麾下大抵皆是步卒,騎兵實數尚不足三千。卻是不同於曹操、袁紹、公孫瓚,孫策地處江南,養馬不易,很難拉起騎兵隊伍。譬如真實歷史上,周瑜未來投歸孫策,孫策異常興奮,大手一揮,轉贈周瑜戰馬五十匹,以示恩寵——沒看錯,令孫策「大筆一揮」的不是五千,不是五百,而是五十匹戰馬。別小看五十匹戰馬,在孫策初定江東三郡時期,五十匹直屬戰馬,可是程普、韓當這等老將,才能擁有的高規格待遇。

    當然,孫策缺乏戰馬,巢湖更缺戰馬。

    巢湖未兼併太史慈前,偌大巢湖,戰馬僅有百餘匹。既便而後兼併太史慈,巢湖戰馬總數也不到五百匹。多虧袁術猝然衰弱,空有數萬戰兵,士氣卻低落至冰點,百戰百敗,令巢湖每次作戰,都能俘獲一批戰馬。但是,即便如此,巢湖如今戰馬總數,亦才一千匹過頭,不足孫策兵三分之一。

    所以,儘管孫策七萬軍伍,只有三千騎士,巢湖卻沒有嘲笑孫策的資格。孫策、蕭言,兩人不過是一百步和五十步而已。

    孫策此番來伐,江淮為之震動:聲名鵲起的巢湖蕭言,能否抵禦七萬步騎夾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