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代漢

草莽 第102 二見周瑜(上) 文 / 傅戍己

    第102二見周瑜(上)

    建安二年九月,曹操閃電突襲沛郡,合圍袁術主力於蘄陽,一戰清剿淮北。

    蘄陽合圍,袁術主力為曹操一戰聚殲消息傳至江淮,群雄震動,一歎曹操之強,二歎袁術之弱。呂布下邳反擊,袁術留守淮南本部尚存,雖危不亡;曹操蘄陽合圍,聚殲袁術本部,翦除袁術所有羽翼,卻瞬間將袁術推至敗亡懸崖邊上。

    收到曹操蘄陽捷報,蕭言感慨自己明智之餘,又想起已困在巢湖數十日的周瑜。

    周瑜此時境遇悲催,孤孤單單被蕭言封鎖於小山峰之巔,無論周瑜是行是臥,左右險要處,皆豎立有數位監視周瑜行蹤的巢湖禁衛。尤其,蕭言憂心周瑜謀計,吩咐輪換禁衛,無論如何,不能與周瑜多說一句話。哪怕是巢湖校尉府所遣家僕來送飯,也只能是兩嗓子「飯來」「飯去」,不曾和周瑜真正交流半句。蕭言心思:「任你周瑜有通天智慧,倘若你所言所行,我皆視而不見,你又能如何?」

    蕭言萬全之策,卻是害苦周瑜。試想,周瑜本來闊達健談,突然被蕭言關禁閉兩月,不許與任何人交流,何其苦哉。饒是周瑜心性堅韌,此刻也日漸消瘦、精神萎頓。初時,周瑜自信滿滿,扯住家僕、禁衛,屢屢要求見面蕭言,一問蕭言心意;待後來,周瑜漸漸習慣把禁衛當成可移動木樁,其實,只要周瑜沒有潛逃念頭,這些禁衛也真和移動木樁沒啥區別。

    當然,總這樣囚禁周瑜也不是事。真若等到赤壁之戰,兩人還是如此僵局,蕭言還不如一劍戳死周瑜,萬事省心為好。

    期間,蕭言屢有心思打破僵局,或者勸說周瑜抽身事外,或者勸說周瑜歸順曹操,可總是缺乏兩人見面的契機。蕭言見周瑜,必然是為打破僵局,如果沒有希望打破僵局,徒惹尷尬,那還不如不見。

    因是,自從蕭言陰使楚永囚禁周瑜以來,兩人可謂既無見面,又無交流。

    最初,周瑜借呂氏春秋《權勳》一篇,諷勸蕭言莫要貪芝麻小利,忘舒縣大利,暗指他留在巢湖,無益於蕭言。蕭言不讀呂氏春秋,彼時不懂周瑜言下之意,待吩咐屬從購來一本,明白《權勳》一篇寓意,蕭言掩卷大笑:「周公瑾啊周公瑾,你是弄巧成拙,自尋死路。我將你囚禁巢湖,本意不就是『棄舒縣一萬石谷糧小利,求江南萬里沃野大利』?你這是千方百計勸我囚禁你啊!」

    蕭言雖然囚禁周瑜深山,不允禁衛與之交談,但是蕭言貪圖周瑜更改心意,巢湖諸事大抵都不瞞住周瑜。似借周瑜之名,劫掠襄安、臨湖兩縣之事,蕭言雖未道明事情始末,卻也送給周瑜文書,語言含糊點明巢湖得來襄安、臨湖兩縣數萬石谷糧。也即是從那時起,周瑜幡然醒悟,曉得自己估錯蕭言心意,隱隱覺得蕭言所圖甚大。只是周瑜又非神人,卻是萬萬想不到蕭言已將目光投至十年後的赤壁之戰。雖然看不透蕭言所圖,但是明白前時計算失誤,周瑜頓時冷靜下來,再也不提會見蕭言之事。

    七月末,周瑜通過禁衛傳遞話,請求蕭言贈他三十三卷前漢劉向所編《戰國策》。因不是什麼大事,蕭言立即應諾,吩咐屬從選購一本《戰國策》,送給周瑜。自得《戰國策》後,周瑜猶如隱居巢湖,閒時束髮研讀《戰國策》;累時觀賞巢湖夏秋之美景;悶時眺望莽莽山脊,卻是不曾再求見蕭言一次。

    於是,周瑜孤居野山,夜讀史冊;蕭言遊走巢湖,忙碌練兵。

    雖僅一山之隔,兩人卻好似生活在不同世界。

    手持曹操合圍蘄陽捷報,蕭言覺得是時候和周瑜見面,開誠佈公談一談。

    悄然走出巢湖校尉府,蕭言來到後山,在禁衛陪同下,尋見周瑜:周瑜頭枕雙手,平躺綠黃色雜草地,一卷竹簡橫搭眼簾,遮住額頭,嘴裡無聊咀嚼一根草稈,絲毫不見名士風範。

    雖然聽到有人靠近腳步聲,周瑜依舊平躺草地,視來人為無物——反正那些寸步不離監視他的巢湖禁衛,都是一句話不說,周瑜沒興趣關注。

    恰在此時,周瑜突然聽到蕭言聲音:「公瑾在巢湖可住得習慣?」

    周瑜渾身猛然僵住,停止咀嚼口中野草。周瑜揭開遮在眼簾的簡冊,望向聲音傳來處,只是午後斜陽餘威尚存,驟然刺痛周瑜雙眼,逼得周瑜不得不暫時瞇起眼睛。經此緩衝,待周瑜適應陽光,看清來人正是蕭言時,周瑜已經控制住情緒,神情復歸平緩。

    周瑜翻手將簡冊置腦後,依舊懶散平躺不起,甚至連嘴角叼著的野草,都不曾吐掉。周瑜左手拍拍身側草地,示意蕭言坐下:「仲達今日怎有閒情來後山?」

    蕭言言語略帶關切,周瑜則是風輕雲淡,乍一看兩人好似一起出門遊玩的同窗好友。蕭言揮手令禁衛退散,順勢蹲坐周瑜之側,遞給周瑜一頁白紙黑字:「曹操沿睢水閃擊袁術,於沛郡蘄陽聚殲袁術淮北主力。」

    周瑜沒有伸手去接紙書,平淡說道:「意料之中。」

    見周瑜不接,蕭言略顯尷尬,陡然陷入沉默,將手中紙書來回折疊數次。沉默片刻,周瑜忽然轉進至一個與時局不相干話題:「前些日山下傳來紙信,說是舒縣周氏已經在長江邊為我治喪,究竟是真是假?」

    「是真。」不意周瑜驟然提及此事,蕭言不禁更加尷尬。

    卻說,楚永囚禁周瑜當日,蕭言又使親信假冒周瑜之名,乘船離別巢湖。因是,在巢湖眾兵將眼中,周瑜那是千真萬確活著離開巢湖,遇害長江。由於蕭言有心算無心,故意佈置迷霧,成功欺騙無數人,乃至江淮之間雖有人懷疑蕭言暗害周瑜,但卻始終沒有人能拿出有力佐證。

    此時江淮氛圍,廬江太守劉勳說蕭言賊喊捉賊,半路劫殺周瑜;會稽太守孫策說太史慈縱容山越為禍,間接劫殺周瑜;太史慈則堅決否認,說一切與他無關。至於到底是誰劫殺周瑜,誰也不能肯定。而舒縣周氏,也一直拿不定主意,他們雖然最懷疑蕭言,卻苦於手上沒有證據,又畏懼巢湖十萬流民戰力,只能默認現實,選擇暗中調查。

    無論如何,最心痛周瑜者,始終是周瑜的家人。蕭言雖未親至舒縣,卻也因舒縣暗諜間接得知,周瑜母親、周瑜妻子聞聽周瑜遇難,皆苦的昏天暈地,尤其是周瑜母親,短短十數日之內,便暈厥五六次。幸得周瑜妻子堅強,強忍苦痛,全力照顧周瑜母親,才使老人家身體漸漸轉好。雖然蕭言說周瑜是中途遇難,生死未知,但是軍閥混亂盜賊四起年代,對周瑜家人來說,生死未知基本上等同於死亡。

    另外,周瑜雖是支脈,父親畢竟也曾就任雒陽令,家門高貴,其所娶妻子自然也是廬江望族。周瑜妻家得知周瑜遇難,感慨周瑜父子命苦之餘,又憐惜周瑜妻子今年才滿二十歲,更無周家子嗣,遂準備令周瑜妻子歸寧回家,改嫁他人。若不是周瑜母親連續暈厥五六次,周瑜妻家說不定早就安排妥當,一旦周瑜治喪完畢,就強行帶周瑜妻子回家。也是幸好周瑜母親悲傷過度,周瑜妻子不顧家人逼迫,寧死不回家,只說要留在周家,代替周瑜照顧老夫人。

    蕭言導演周瑜遇難長江劇目,卻沒料到事情漸漸複雜至不可控制。強行禁足周瑜巢湖,卻差點弄得周瑜家破人亡,蕭言不禁大感愧疚,無顏再見周瑜。

    不過,蕭言堅持「救活十人百人,為小仁;救活千人萬人,為大仁」,若能逃避魏吳淮南鏖戰,救活淮南數百萬人,暫時為惡周瑜,蕭言也是能夠接受的。當然,蕭言為減輕內疚,排除他與周瑜不死不休之仇,蕭言雖因舒縣是劉勳地盤,不敢前往舒縣周氏親自照顧周瑜妻子、母親,卻也安排屬從好生安撫兩人。蕭言一邊送安神藥物慰問,一邊說周瑜尚有存活希望,兩人萬萬不可過度悲傷,徒令周瑜憂心。

    因為蕭言傾心照顧,周瑜母親、妻子錯把壞人當好人,漸漸排除她們對蕭言的懷疑。甚至,八月末,周瑜妻子還親赴巢湖,向蕭言表示感謝。不意周瑜妻子陡然趕赴巢湖,可把蕭言嚇的不輕,唯恐周瑜瞧見妻子來訪,不顧一切下山和他拚命。所幸,周瑜妻子來訪巢湖,不僅是為感謝蕭言,更是索求周瑜居巢縣長官印,欲為周瑜草草祭奠一番。周瑜所說的舒縣周氏在長江為他治喪,便是指代此事。

    聞聽周瑜提及此事,蕭言不禁坐立不安,又尷尬又羞愧。

    怎麼說呢?

    蕭言覺得他此時絕似一位黑心黑臉超級反派大BOSS,只等有人代表月亮消滅他。

    如果周瑜留下遺腹子,二十年後牽著幾位漂亮妹子,揭穿蕭言虛偽面目,殺入巢湖,為周瑜復仇,那更是一出共和國典型古裝武俠電視劇。

    突然間,蕭言覺得壓力好大好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