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代漢

草莽 第061 蕭言有巢湖之興(上) 文 / 傅戍己

    第061蕭言有巢湖之興(上)

    「不信?」蕭言含笑望向眾遊俠。

    不待眾遊俠發表議論,蕭言轉身將劉曄贈他的錦盒捧起,揚聲說道:「盒內是合肥游徼官印、文書……」

    「啪!」

    蕭言話說一半,突然揚起手臂,將手中錦盒,遠遠拋入官道右邊溝渠。

    「哎呀~」遊俠群中傳來幾道驚呼聲,映襯蕭言舉止的突兀性。

    更多的遊俠,則是瞪大雙眼,不明白蕭言為甚莫名其妙將裝有游徼官印的錦盒,投擲路邊溝渠。

    蕭言雙手合掌,無視眾遊俠驚訝目光,緩聲說道:「吾少慕小袁將軍,故棄遊俠之身,補缺胥吏,任職亭長,欲盡己所能,為小袁將軍鎮撫成德七鄉三十九亭盡一份心。」

    「然則。補亭長,因縱兵擒賊,縣令黜之;求縣尉,因友助賢良,郡守忌之。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心戀落花。臣有效忠之心,奈何主上竟無聘請之意。」

    「正所謂:儒生不及遊俠人,白首下幄復何益。我輩遊俠,亦自有氣節也!彼若不屑我之拳拳忠誠,我又豈能慕其權貴?」

    「再一再二,不可再三再四。既然亭長不可久任,縣尉無緣聘任,我又何必戀戀不捨,再赴游徼之職?」

    「區區縣衙小吏,不做也罷!」

    聞聽蕭言一番慷慨激昂棄官演講,眾遊俠面面相覷,不知該說什麼話好。

    誠然,昔日酒肆店主老馮勸蕭言求職亭長時,眾成德遊俠紛紛表示不屑,稱亭長卑賤,游徼事繁,縣令官小,不若遊俠自由自在。

    但是,此類牢騷,其本質大多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理。因為沒希望做縣令、做游徼、做亭長,所以才能毫不在乎瞎嚷嚷。待追隨蕭言做兩月吏卒後,眾遊俠頓時感覺「畢竟六扇門裡好修行」,漸漸愛上公門事。便是少年心性的楚永,如今說話時,也不自覺有點頤指氣使,慢慢褪去遊俠散漫習氣。

    有道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享受吏卒優待福利後,眾成德遊俠如今已經不願意再回到市井遊俠狀態。因是,聞聽蕭言這一番話,眾成德遊俠不僅毫無心理準備,甚至有點焦急,想勸蕭言更改心意。

    至於淮北流民遊俠,在漫長逃難路上,早已認識到衙役權力。適才他們請求蕭言允許家裡親戚遷家合肥,就是想借蕭言游徼之官,撐起一片天空。蕭言突兀說他要棄官,淮北流民遊俠們心裡能不急嘛?

    只是眾遊俠再焦急,一時之間,也不知該說何話,勸諫蕭言逆轉心意。

    宣佈拒任游徼之後,蕭言佯裝面無表情,一雙眼睛卻仔細審視眾遊俠。待見眾遊俠比他更留戀公門身份時,蕭言心中暗自點頭:「果然人心思變,一旦擁有改變命運的希望,大多數人都會突起上進心,努力爭取。這群市井遊俠,也不例外。有上進心就好,有上進心才能為我所用。」

    蕭言兩手向下壓,輕笑道:「諸位無須憂心前途。我之所以棄合肥游徼不去,是因為咱們有一條前途更加光明道路。」

    「咦?」眾遊俠好像有點明白蕭言意思,但又不知蕭言究竟欲為何事。

    蕭言侃侃而談:「蝗災侵襲成德,即將蔓延合肥,可以想像蝗蟲群鋪天蓋地飛來時,淮南將是如何恐怖模樣?但是,淮南卻有一地,田沃水豐,不懼蝗災侵襲。」

    「有這種地方?」眾遊俠表示不信。

    「當然有這種地方。」蕭言伸直右臂,遙指南方:「巢湖!不錯,我指的就是巢湖!蝗災侵襲,能摧毀良田,卻不能稍損湖泊。有八百里巢湖寄養的無數魚蝦,區區蝗災,又有何懼!」

    蕭言話剛落音,眾遊俠已經轟然雷動,議論紛紛:

    「巢湖!巢湖!」

    「是啊,蝗蟲懼水,蝗災卻是無法影響八百里巢湖魚蝦。」

    「原來是巢湖,我怎沒想到。」

    「縱然無粟米可食,還有巢湖魚蝦!」

    「如此一想,巢湖道真是好去處。」

    ……

    當然,也有遊俠疑慮:「倘若蝗災降臨,八百里巢湖魚蝦,難保不成燙手之物,為淮南豪強所佔。我們若想乞食巢湖,怕是難度不小。」

    恰在此時,蕭言又趁熱打鐵,揚聲說道:「我等西來合肥,劉公子有一明一暗兩事托付我。」

    「明事,自然是就任巢湖縣游徼;暗事,卻是南去巢湖,招撫故巢湖遺民,一則確保巢湖不生新賊,二則看守八百里巢湖魚蝦,隨時準備協助官府救災荒民!」

    卻是蕭言為便易行事,又祭起劉曄旗號。

    畢竟蕭言尚無根基,拿劉曄之名說事,遠強於拿蕭言之名說事。

    在八百里巢湖魚蝦與劉曄之名,雙重保證下,眾遊俠的視野角度,瞬間被蕭言吸引至巢湖。

    「游徼縣吏,往來縣鄉,擒小賊,事繁瑣,既無趣又無功名,不若八百里巢湖。諸位可願隨我前往巢湖,建功立業,救淮南於水火之中?」蕭言高聲喝道。

    「巢湖,我們願去巢湖!」七十名遊俠異口同聲讚許蕭言抉擇。

    於是,蕭言扭轉車隊方向,統領七十名遊俠,向南面巢湖開撥。

    早在協助劉曄收編巢湖賊兵時,蕭言便曾有意勸服劉曄巢湖,策應曹操。奈何劉曄覺此策甚危,不願冒險,遂移軍西向,投依廬江太守劉勳。隨後,蕭言也就漸漸淡忘巢湖,提及巢湖也是意在轉述他與劉曄平鎮巢湖兵功勞,卻是從未升起再回巢湖之心。

    直至西來合肥路上,蕭言被一幕幕流民慘劇震撼,心中騰起一種責任感、使命感,試圖在力所能及範圍內,盡可能救活更多流民。

    蕭言不是「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類型儒士,只會嘴炮針砭時政,卻終不肯親身力行,踐行理念。

    既然心生責任感、使命感,蕭言就會付諸於行動。

    如何付諸於行動呢?

    首先排除朝廷。

    今日揚州朝廷,是袁術之輩。蕭言能說服袁術救災百姓?不可能!

    再說,蕭言也不願與袁術有所牽連。袁術即將敗亡,與他牽扯上關係,也恁晦氣!

    朝廷不可靠,那便只能指望蕭言自己。

    也是靈機一動,蕭言突然想起八百里巢湖。

    與其前往合肥做郡縣小吏,何不立足巢湖,借魚蝦豐饒,廣聚流民,自成一部?

    正如臨巢亭長所言,淮南郡如今最缺的是糧食,最不缺的是人。蕭言若能雄霸八百里巢湖,未必不能再建巢湖兵。鄭寶庸才,還能割據巢湖,蕭言自認強過鄭寶,割據巢湖之事,應該並不算難事。待袁術敗亡,曹操挺進淮南,蕭言再效仿黑山賊帥張燕,順勢歸降,亦可封侯一方。

    誠然,如此行事,蕭言將如張燕一般,受限於賊兵出身,難得朝廷信任,即便投降曹操,也只能官封亭侯,做一名富家翁。好在,蕭言後世是低階士官出身,深知建功不易,即便曾幻想過,做曹魏從龍名臣,他也不敢過於好高騖遠,非要官拜大將軍才能如願。

    「張燕就張燕唄!」蕭言心中暗歎一聲:「若能效仿張燕,救活淮南十數萬流民,哪怕只能裹足亭侯之爵,我也能勉強安心。」

    忽而,蕭言又想起後世一位清末民國將領:「清末民國亂世,張鈁(字伯英)因收編河南刀客、綠林人士,組建部伍,被人戲稱為中原老賊頭。今日,我因收編成德遊俠,組建部曲,後來人會不會喊我一聲『淮南老賊頭蕭言』?」

    想著,想著,蕭言突然呵呵笑起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