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代漢

草莽 第023 迷天九星陣(下) 文 / 傅戍己

    第023迷天九星陣(下)

    巢湖兵集結的場面雖然混亂,卻猶如後世排方陣隊列,各營士兵的落腳點,皆井然有序。

    小半時辰後,近兩千巢湖兵,集結完畢。

    自山頂向下俯瞰,巢湖兵所集結的陣勢,一目瞭然:

    近兩千巢湖兵隊列,由十七個百人隊組成,其中騎兵有八隊,步兵有九隊。

    八隊騎兵在外,八隊步兵在內,成同心圓結構,另有一隊高舉主旗的步兵,位於圓心所在。八隊步兵圓圈,與八隊騎兵圓圈之間,又零散分佈數十名負責傳令的騎兵。十七個百人隊,混元一體,與山峰將台上的鄭寶前後呼應,看起來倒也相當威風。

    鄭寶放下手中將旗,向劉曄呵呵笑道:「山下兒郎們,可還能入劉公子法眼?」

    劉曄正欲客套答話,卻不料背後突然傳來蕭言的聲音:「迷天九星陣!」

    劉曄一怔,回視蕭言,道:「蕭十一郎識得鄭將軍所佈之陣?」

    蕭言點頭道:「鄭將軍所佈之陣,乃是迷天九星陣。」

    前面說過,蕭言後世酷愛歷史。

    一個人,若想熟讀歷史,精讀歷史,瞭解歷史,並不是說讀懂歷史書正文意思就行,還必須充分瞭解大量基本背景資料,譬如當時的科技經濟、軍事地理、軍事制度等等。以三國舉例,若是不懂科技經濟,就無法明白劉表為什麼這樣修襄陽,而不是那樣修;若是不懂軍事地理,就無法明白曹操、袁紹的官渡之戰,主戰場為什麼不選在黃河沿岸,而偏偏選擇鴻溝渠的官渡……

    為方便讀懂歷史正文,蕭言不可避免的涉及到這些基礎資料,尤其他是共和國士官出身,最重視軍事這一塊。

    古代軍事陣圖,蕭言自然也通曉一些,譬如,鄭寶此刻部署的迷天九星陣。

    劉曄千想萬想,卻也沒有料到:遊俠出身的蕭言,竟然真的懂兵,懂陣圖。

    案,建安二年,曹操雖然還未禁毀兵書,重申非朝廷、軍伍,一概不可私藏兵書,但是,平民百姓想讀兵書,尤其是那些詳細講解具體如何佈兵,如何列陣,如何領兵作戰的兵書,那也是千難萬難。

    一介遊俠出身的蕭言,怎麼可能懂兵書?

    劉曄相當驚訝。

    驚訝之餘,劉曄又懷疑蕭言打腫臉充胖子,遂試探道:「迷天九星陣?這陣有何厲害之處,蕭十一郎你說說。」

    意在展現能力的蕭言,毫不猶豫的接受劉曄考驗,說道:「迷天九星陣,是一種步騎結合的防禦型圓形天陣,主體骨架是外圈八隊騎兵、內圈八隊步兵。無論騎兵、步兵,每隊皆有百人。其中,每隊步兵,設正副兩名軍官,正職軍官統領五十五人,正兵,方陣,每橫列11人,縱深5人,戰場寬度為十六點五……不,戰場寬度為七丈;副職軍官統領四十五人,奇兵,鳥陣,或者每橫列15人,縱深3人,或者每橫列9人,縱深5人。騎兵,每隊設副職軍官一名,每四隊設正職軍官一名,八隊騎兵之上,再設一名騎將總領。」

    「迷天九星陣具有星宿曲陣固有的特點,看似無序,其實有序。譬如,倘若敵軍來攻,無論從哪個方向來攻,陣中主將,皆可借助外圈騎兵,快速調整內圈步兵方向;待敵臨前,騎兵又馳馬散去,聚集於中央步兵方陣兩側,形成兩個四百人騎兵的側翼。若敵軍勢強,變蛇陣防禦;若敵軍勢弱,變鳥陣聚殲。」

    蕭言話未講完,劉曄已經明白:不論深淺,蕭言是真懂兵陣。

    其實,劉曄也瞭解鄭寶所佈之陣,不過在劉曄所讀兵書中,此陣的名字並不是「迷天九星陣」。

    但是,這有什麼關係呢?

    古代兵書,因為沒有統一標準,名字都起的比較亂,基本上一個派別一個風格,同一類兵陣,縱然有一百個名字也不奇怪。

    說起來,「迷天九星陣」這名字,還是比較通俗的。「迷」是指陣圖序列亂,「天」是指圓形,「九星」是指陣圖變換次序,採用太乙九星標準。善於治軍的兵家,一聽名字,基本上便能大致復原陣圖。

    一時間,劉曄有些把握不準蕭言:「我一再看高蕭十一郎,卻沒想到終究還是小覷了他。他竟然不止一身好武藝,還通曉兵書戰策,這種人怎會藏身市井遊俠之間?若非早已查清他的底細,我簡直懷疑他是京師名門之後,因逃避戰禍,才不得不躲到成德。」

    「京師?」念及京師,劉曄突然想起一事:「京師……京師!派去打探蕭十一郎根底的人,好像提過一事,說是數年前,與京師大將軍何進同為一族的何氏支脈,逃難路過淮南時,曾被蕭十一郎父母父輩所救。何氏支脈那名老人,因感謝救命之恩,遂與蕭家結為婚姻,並把女兒嫁給蕭十一郎哥哥蕭信為妻——也就是蕭十一郎的那個嫂子。數年前,京師連遭大亂,名士四竄,難保不會有人尾隨何氏支脈,藏身成德。若真如此,有時間的話,我道要拜訪拜訪這位隱士賢良。」

    劉曄一念想差,竟誤以為蕭言另有名師教導,欲值此亂世,成就一番事業。

    雖是誤會,劉曄卻因此高看蕭言許多。

    最起碼,在劉曄眼中,蕭言現在已不再是小兵小卒,蕭言若是再議論軍事,劉曄也不會簡單當作「鍵盤政治局,酒桌常委會」,左耳聽,右耳忘。

    蕭言一語道破「迷天九星陣」部署,在劉曄眼中是驚訝,在鄭寶眼中,卻是震撼、震驚。

    蕭言與唐萬跟在劉曄身後,鄭寶一直當作保鏢、護衛、僕從之流,從來沒有正眼瞧過。

    劉曄是江淮名士不假,鄭寶那也是統帥數千人的將軍啊!

    鄭寶在劉曄臉前抬不起頭,卻不意味著他會高看蕭言、唐萬兩人——一句話,再高貴的家僕,也是家僕。

    皇宮裡的宦官,可是皇帝的家僕,不也照樣被人輕視?

    可是,鄭寶萬萬沒有想到,被他看輕的家僕,竟然一語道破他最大的依仗。

    亂賊出身的鄭寶,很長時間不會治軍,都是亂糟糟的山賊作風,人多欺負人少。

    但是,鄭寶不甘心做山賊,他挾持劉曄,他搜集兵書,他請朝廷冊封……,他想成為一個名正言順的軍閥勢力。

    山下所佈陣圖,就是鄭寶仿照正規軍,改革巢湖兵的第一步。

    然而,巢湖兵軍制改革第一步,就這般被蕭言一語道破。

    其實,道破也沒甚。

    軍隊編制、作戰,不都是那麼一回事兒!不是說看穿序列,看穿部署,就能掌握勝利——天下間的軍隊,彼此之間的差別,其實很細微,而戰爭的勝負,只有打過才能知道。

    關鍵是蕭言的身份。

    在鄭寶眼中,蕭言是劉曄的家僕!

    區區家僕就能一語道破的玩意,能有什麼價值?鄭寶的鬱悶在這。

    震驚同時,鄭寶又深深敬畏劉曄:「果然是名動江淮的世家望族,連區區家僕都有這般見識。」

    一時間,因為山下的「迷天九星陣」,劉曄看高蕭言,鄭寶敬畏劉曄。

    劉曄有意審視蕭言軍事水平,又問道:「蕭十一郎,你覺得鄭將軍所練之兵,戰鬥力幾何?」

    「勉強。」蕭言絲毫不給鄭寶丁點面子。

    「呃。」劉曄頓時無語,心想:「你再瞧不起巢湖兵,也別當著鄭寶面說啊!咱們三人的性命,還握在鄭寶手中。」

    正震撼劉曄勢力間,鄭寶忽聞「勉強」兩字,登時大怒,心道:「懂兵陣了不起啊,尼瑪,我也懂啊!區區家僕,毛頭小子,你算老幾啊,也敢當面打我臉!」

    鄭寶坐擁數千人馬,獨霸八百里巢湖,更敢派遣先鋒軍深入成德綁架劉曄。再亂賊低賤出身,鄭寶也養出一身傲氣,卻是容忍不得蕭言的輕視。

    鄭寶兩眼瞪成銅鈴,惡狠狠的盯著蕭言:「你那個什麼,好好說說,我鄭寶帶出來的兵,怎麼勉強了?」

    鄭寶右手輕按腰間跨刀,心道:「你若不給我個體面的台階,就是觸怒劉曄,我也要打折你兩條腿。」

    蕭言當然感覺到鄭寶無所不在的怒氣,心中暗恨自己臉皮太薄:「民兵水準的組織,說它一聲勉強,我臉皮都有點發燙,臉皮太薄,說假話沒底氣。不行,我這一世的目標,可是投靠三巨頭做大官,想做大官,臉皮不厚怎行?」

    心隨意動,蕭言連忙厚著臉皮救場:「昔日遊歷時,我曾有幸見到,小袁將軍破擊壽春,殄寇將軍孫策連陷廬江數城。說句冒犯的話,鄭將軍,你們巢湖兵的戰力,比起小袁將軍、孫將軍,還真有點勉強。」

    小袁將軍袁術。

    殄寇將軍孫策。

    兩個人,一個雄霸江淮,一個震怖江東。

    鄭寶再自傲,也不敢說他比袁術、孫策強!

    真若敢和袁術、孫策硬抗,鄭寶何至於龜縮巢湖蘆葦間?

    說勉強可比於袁術、孫策,那是狠拍鄭寶馬屁呢!

    鄭寶臉上的陰雨,立即轉為晴天,哈哈笑道:「盛讚,盛讚啦!我鄭寶可不敢與袁將軍、孫將軍比!」

    話雖是笑著說,鄭寶卻對蕭言沒甚好感,心道:「讀書人就是彎彎心腸,惹人討厭,說話繞來繞去,一點也不乾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