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洪荒不朽

第三卷 人主天地 第六百七十章 十天君 文 / 小七泡泡

    黑夜交兵實可傷,拋盔棄甲未披裳,冒煙突火尋歸路,志失魂飛覓去鄉。多少英雄茫昧死,幾許壯士夢中亡;誰知吉立多饒舌,又送天君入北邙。

    申公豹和眾多將士,一同前來劫聞太師行營,勢如破竹。

    靈珠子腳踩著風火輪,雙手握有長槍,鋒芒閃爍,寒光逼人,朝著前方殺來,一往無前。

    聞太師連忙上了黑麒麟,雙眸寒光暴露,鬥氣沖天,長鞭舞動,同樣是迎上了不遠處的西岐眾將。黃天化心高氣傲,雙手握有著兩柄銀槍,宛若銀龍騰空,催動坐下的玉麒麟,一同圍攻聞太師,將他困住,意圖一舉將聞太師斬殺。

    金吒,木吒兩位,也是揮動了手中的寶劍,心有靈犀,一同圍攻,殺向了前方,長劍橫空,交織出了法則的光芒,恐怖異常。韓毒龍,薛惡虎宛若神龍下山,猛虎咆哮,各自握有著手中長劍,左右一同圍攻,煞氣泠然,讓人不敢側目,兵戈交織,擊破了山川河岳。

    黃昏之際,天地破滅,宛若末日降臨,黑夜交戰,兩軍起舞,一同衝殺。

    黑夜軍臨,起倒柵欄焉可立?馬聞金鼓之聲,驚馳亂走;軍聽喊殺,喧嘩難辨。你我刀亂刺,那知上下交鋒;將士相迎,執識東西南北。劫營將宛同猛虎,營軍一似神龍;鳴金小校,擂鼓兒郎。鳴金小校,灰迷二目難睜;擂鼓兒郎,兩手慌忙亂打。初起時兩下抖搜精神,次後來勝敗難分敵手;敗了的似傷弓之鳥,看見曲木而高飛。得勝的如猛虎登崖,闖群羊而弄猛。著刀的連肩拽背,逢斧的頭斷身開;擋劍的劈開甲冑,中的腹內流紅。人撞人自相踐踏,馬撞馬遍地屍橫;傷殘軍士,哀哀叫苦;帶箭兒郎,慼慼啼聲。棄金鼓幢滿地,燒糧草四野通紅;只知道奉命征討,誰知道片甲無存。愁雲只上九重天,遍地屍骸真慘切。

    申公豹派遣眾多大將聯手襲殺聞太師的大軍,將聞太師團團圍住,儘管聞太師強橫異常,憑借一己之力,四處衝殺,仍舊是難以擺脫。黃飛虎父子沖左營,與鄧忠、張節大戰,殺的乾坤暗暗。南宮、辛甲等沖右營,與辛環、陶榮接戰,俱系夜間,只殺得悲風慘慘,愁雲滾滾。

    正在此時,楊戩宛若永恆的戰神一般,從聞太師大軍的後營衝殺了出來,蛟龍下山,勢不可擋,山搖地動,殺到了糧草堆上,眾多大商物資旁邊,神火橫空,焚燒天地。

    烈衝霄勢更凶,金蛇萬道空中;煙飛捲蕩三千里,燒燬行糧天助功。

    楊戩胸中湧現了三昧真火,這是他的本命真火,恐怖異常,將後營盡數焚燒,火光沖天,照射天地,宛若金色的大日一般,橫空而立。

    聞太師正在交戰之中,心神猛然一震悸動,忽然看到了火光湧現,心中不由驚悚萬分,一旦後營被盡數焚燒,即便是他手段通天徹地,也無路回天。

    聞太師急忙把金鞭架擋劍,無心戀戰。卻又看見申公豹騎著四不像殺了過來,把神鞭祭於空中。聞太師身影閃動,急忙離逃這一鞭之厄,只打得聞太師三昧火噴出三四尺遠近。

    聞太師把黑麒麟縱出圈子,且戰且走;黃飛虎等聯手追襲,鄧忠和張節看見中軍失守,雙眸流露出驚慌之意,惶惶不已,只得保著聞太師奪路而走;南宮等追趕,辛環、陶榮、吉立、餘慶看見勢頭不好,護持不下,只得敗走。辛環肉翅在空中,遮天蔽日,護住了聞太師朝著岐山的方向退走。

    大戰落幕,聞太師兵敗西岐之地,雙眸深深蹙起,立下了軍旗,聚斂敗退的大軍,收斂了殘留的人馬,安營紮寨,連成一片,折損了不少的將士,只剩下了兩萬多點精兵。一場大敗,讓眾多將士面露驚慌之色,眾多將士追隨聞太師征伐九天,甚少如同今日一般輕易落敗,甚至沒有多少的反抗之力。百戰之師,平定了一次次動亂,歷經了無盡的風波雲翳,一戰而敗,讓他們內心深處難以接受。

    大營之上,黑色的麒麟旗幟招展,迎風舞動,宛若太古的麒麟復生,儘管是心中惶恐不已,剩下的戰士每一位卻都是強橫無比的存在,匯聚在了一起,凝聚出了黑色的麒麟之相,風雲幻變,聞太師的大營立在了中央之處,鎮壓諸天,眾多神將神色恭敬的站在了他的身旁。

    大營中央之處,傳來了一聲低沉的歎息,聞太師面露悲傷的神色,儘管此番出征,他的心中早有了凶吉難料之感,也未曾想到會如此慘敗一場,喪失了眾多的將士,甚至一些追隨他無盡歲月的神將,都隕落了不少。

    「自從我從金鱉島下山以來,輔佐了兩代君主,鎮壓了無盡動亂,甚至征伐神域,也未曾如同今日一般束手無策,天命喪失,大商氣運流轉,回天無力,而今挫敗了鋒芒,心中極為傷痛。」聞太師雙眸黯然,目光從下方的眾多神將身上一掃而逝,正是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由己。兩鬢微白,浮現了以前未曾出現的蒼老,這種蒼老,來的極為迅速,甚至讓人措手不及。

    征伐天地十方,聞太師鎮壓了大商氣運,頂天立地,隻手遮天,強悍異常,一直以來,都是大商朝中的頂樑柱,即便是此時帝辛登位,手段神通驚世駭俗,也無法削弱這位三朝元老的聞太師的威嚴。

    此時帝辛自甘墮落,遮掩了自身的鋒芒,卻是在此時派遣了聞太師鎮壓西岐之地,大商內部,同樣是存在著種種矛盾問題,甚至帝辛也難以短時間之內整合出至強的力量,借助了妲己之手,清理反抗的意志,就是帝辛的選擇。

    聞太師面露唏噓之色,彷彿陷入了自己的回憶之中,從誕生走到了今日,這是他真正的第一次戰敗,一幕幕從聞太師腦海深處劃過,留下了不朽的痕跡。壓下了心中的不快,聞太師心中轉過了各種念頭,想要派遣大軍出擊,卻沒有任何的方法,不知從何下手。

    聞太師眉心之處,倒豎的裂縫猛然睜開,神光乍現,洞穿蒼穹寰宇,一縷縷可怕的雷霆之力鎮壓諸天萬界,這是聞太師的天賦神通,更是可以查遍忠奸,斬殺一切不利於自己的存在。

    下方一位神將,猛然起身,面露思忖之色,緩緩開口說道:「太師何必憂傷,勝不驕,敗不餒,才是真正的強者。儘管遭逢了小小挫折,也是一種磨難,天地的考驗罷了。太師出身名門大教,聖人門下,奇才輩出,定然擁有一些手段通天徹底的道友,可以邀請他們出山相助,成就霸業,享受一番氣運之力,日後也坐享大商香火之力,騰飛九天,不在話下。」

    這位神將,身披古老的青銅神甲,宛若從太古時空走出的絕代強者,神色平淡,手中握有著一柄長劍,黑鐵長劍寒光流轉,娓娓道來,暢談古今,戰敗之際,迅速的覺醒了一些念頭,點醒了眼前的聞太師。

    「好,好,好!卻是本座忘卻了一些古老的記憶,多番征伐,甚少回歸截教聖地,疏遠了不少道友,三山五嶽,萬仙來朝,此番定然要請來幾位神通驚人的強者,鎮壓叛逆,逆轉大局,平定動亂!」聞太師聽了坐下的強者之言,豁然轉醒,雙眸流動精光閃爍,斗光沖天,一掃剛剛的抑鬱之色,意氣風發,出身截教聖地,他結識了眾多強者,而今念頭轉動,瞬間便有了不少的謀劃。

    「爾等守住大營,等待本座回轉,共同破除西岐。」

    聞太師探手一抓,空中出現了黑色的麒麟,正是他征戰八方的坐騎,宛若太古的霸主一般的存在,儘管血脈稀薄,也具有著不同一般的風采。朝著空中猛然一動,雲波詭異,麒麟升空而起,瞬間劃破了空中。

    聞太師騎著黑麒麟,周遊天地十方,穿梭空間,擊破風雲,打碎了重重疊疊的波浪,正是空間潮汐。剎那之間,遊走千里之堤。這一日聞太師抵達了東海金鱉島,聞太師目光望著神島,大海連天,青山幽靜,神泉湧現,仙禽奔走,湧現了無盡的感慨,多日離開神島,近鄉情更怯。

    「國事繁忙,先王托孤,帝辛登位,天地動盪,勞心勞力,兢兢業業,不敢辜負師門之恩,不想辜負先王之托。何日方能放馬南山,享受寧靜?靜坐蒲團,高臥浮雲,暢想天地,神遊萬里,參悟天地玄妙,閒看黃庭一卷,靜觀日月變遷,任由時光流逝,也是一番享受。」

    東海之濱,金鱉島懸空而立,勢鎮汪洋,威靈搖海;潮湧銀山魚入穴,波翻雪浪蜃離淵。木火方隅高積土,東西崖畔聳危巔;丹怪石,峭壁奇峰。丹上綵鳳雙鳴,峭壁前麒麟獨臥;峰頭時聽錦鸞啼,石窟每觀龍出入。林中有壽鹿仙狐,樹上有靈禽玄鳥;瑤草怪花不謝,青松翠柏長春。仙桃常結果,修竹每留雲;一條澗壑籐蘿密,四面源堤草包新。百川會處擎天柱,萬劫無移大地根。

    聞太師抵達了金鱉島上方,下了坐騎,目光逡巡,各處洞府都是緊緊的關閉,不見蹤跡,一片靜寂之色。聞太師眉頭一皺,心中暗自思量,有些難以明悟,截教聖地,此時竟然鴉雀無聲,讓他無法看懂。

    等待了片刻,仍舊是沒有任何發現,聞太師重新上了黑麒麟,從雲端望了下來,雙眸深深,眉心之處的第三顆神眼轉動,無法看透。正想要轉身離去,卻聽到了後方穿了一聲叫喊:「聞道兄,想要去哪裡呀?」

    聞太師回頭一看,卻看見來者正是昔日的一位好友,藍彩仙,傳聞之中誕生於天地之間的一種靈物,本體極為奇特,聞太師連忙上前打了個稽首,朗聲開口說道:「貧道有禮了,道兄行色匆匆,卻是前往何方?」

    藍彩仙面露一絲淺笑,神態儒雅,開口說道:「此時前來,正是通知你一聲,金鱉島上眾多道友,為你破除西岐之地,一同前往白鹿島煉製陣圖,前些時日,聖人老爺傳下了法旨,讓吾等一同前去助你一臂之力。我現在正在八卦爐中煉製一件神物,待來日成功之際,定然立即前往西岐之地。眾位道友正在白鹿島上,道兄可以速速前往。」

    聞太師面露欣喜之色,有了聖人法旨,定然會有截教強者接連不斷出山相助大商,辭別了藍彩仙,逕直朝著白鹿島前行。

    剎那之間,聞太師出現在了白鹿島上方,看見仙島連綿,大地蒼茫,眾多修士一一出現。眾道人或帶一字巾,九揚巾,或魚尾金冠,碧玉冠,或挽雙抓髻,或頭陀樣打扮,俱在山坡前閒話,坐在一處。

    聞太師看見之後,神色微動,流露出了緬懷之色,大呼開口說道:「列位道友,好生自在,閒談天地,暢遊八方,貧道心中甚是羨慕。」

    眾多道士一同起身,看到了聞太師的身影,面露開心之色,一同起身相迎,秦天君抓了一把髮髻,哈哈大笑,開口說道:「聞太師征伐西岐,前日聖人老爺傳下了法旨,讓吾等閒暇之際,可以出山相助道友一番,成就霸業,保住正統之位。吾等在此設下了十方大陣,絕天絕地,剛剛煉製陣圖結束,道友便降臨了此地,可見天地意志,秉承了天命,正是邀天之倖!」

    聞太師神眸一動,開口問道:「敢問道兄,那十陣是何種狀況?」

    秦天君面露自得之色,志得意滿,他們十個師兄弟,一同修行,在截教萬仙之中,修為並非最為出眾,卻是精心研究各種陣法之道,而今聯手可以布下十絕陣,這是他們最驕傲的地方。

    秦天君嘴角劃出了一道弧線,宛若神靈,朗聲開口說道:「吾等這十方大陣,各自具有著無盡的玄奧,包容天地,陰陽五行,起源造化,真理萬道,盡在其中,任他神鬼妖魔,落入了大陣之中,定然要他當場解脫!」

    其他的幾位天君,同樣是面高傲之色,這是他們最大的驕傲資本,即便是王者降臨,真仙臨凡,無上君主謫落,立身大陣之中,他們也有著一戰之心,同時重重的點了點頭,彷彿在訴說著屬於他們的傳奇。

    聞太師目光逡巡而過,有些疑惑的開口問道「為何只有九位道友,卻是少了一位?」

    秦天君微微點了點頭,方才開口答道:「金光聖母前往白雲島上去了,她的『金光陣』,其玄妙大不相同,因此少她一位。」

    聞太師神色微微凝重了起來,開口問道:「眾位道友,列下了陣圖,潛心修行,可曾盡數完成?」

    九位修士一同點了點頭,面露桀驁之色,截教是聖人開創的無上大教,統御八荒**,每一位聖人弟子也都是不同一般,各具神通,正是如此,方才有了截教萬仙來朝的輝煌盛世,即便是三清聖人中的其他兩位,對於截教的興盛心中也有自己的不小憂慮。

    「嗯,早已盡數完成,片刻之間,即可布下十方絕陣,絕殺西岐眾多叛逆之輩,成就無上霸業,再現昔日的輝煌鼎盛。吾等便先行前往西岐之地,聞道友可以在此地等待金光聖母歸來,到時候一同回轉西岐,不知道友意下如何?」

    聞仲拱了拱手,面露感激之色,截教之人,最是注重意氣相投,而今大劫呈現,紛擾天地,因果業力橫生,甚少會有強者願意主動沾惹這些因果,一不留神,便是形神俱滅之局,永世不得超生。

    「聞仲慚愧,蒙的各位道友相助,待來日定有厚報,既然各位道友有了決定,自然可以先行前往西岐,等待聞仲回轉,聞仲拜謝!」

    九位道人一同拱了拱手,開口辭別了聞仲,一閃身之間,身影便消失在了天際邊。正是修士的無上手段,騰雲駕霧,千里一日,東去西來,任由縱橫,妙用無窮,劃破空間,遁走天地十方。

    聞太師望著九位天君消失的身影,深深的鞠了一躬,即便是他,心中也難免感激萬分,此時下山,定然會面臨無數的劫難,甚至有著隕落的可能性。九位天君的身影盡數消散,聞仲探手一抓,面前出現了一座蒲團,化虛為真,正是修真的真意,將天地之間一切的玄奧顯化,化為實體,呈現真我。

    聞太師坐到了蒲團上方,靜靜打坐,背靠山石,和天地融為了一體,體悟大道真我,即便是短暫時間,聞仲也不願意錯過,正是這種堅毅的修行性格,讓他而今的修為甚至超越了不少截教的二代弟子。

    片刻間,只看見正南上五點豹斑駒上坐一人,帶魚尾金冠,身穿大紅八卦衣,腰束絲□(左「糸」右「條」),腳登雲履,背一包袱,掛兩口寶劍,如飛雲掣電而來;望看見白鹿洞前,不看見眾人,只看見一位穿紅三隻眼,黃臉長髯的道者,卻原來是聞太師。

    「聞道友從何而來?」金光聖母下了坐騎,眉宇之間出現了喜悅之色,打了個稽首,開口問道。

    「九位道友去了哪裡?」目光從四周掃過,沒有感受到其他九位天君的氣息,金光聖母面露一縷焦急之色,連忙接著開口問道。

    「九位道兄先行去了岐山,留下我等待道友一同前往,既然道友已經歸來,想必大陣也早已完成,吾等還是速速出發,以防隔夜夢多!」聞仲微微點了點頭,雙眸流露出了深深的喜悅之情,拉著金光聖母,身影一轉,雲光閃爍,瞬息之間,便降臨到了岐山之地,大營之中。

    吉立神將率領著眾多將領一同迎接聞太師,一同到了大營中央,九位天君早早的到來,坐在了大營之中。

    秦天君看到了聞仲到來,雙眸精光閃爍,朗聲開口說道:「敢問聞道友,那西岐城處在何方?」

    聞太師眼眸深處流露出一道黯然之光,整了整神色,方才開口說道:「前日吾率領大軍威壓西岐,卻是不曾想到大敗虧輸,只能退走岐山,遠離西岐之地,休養生息,留待來日再起兵鋒,此處正是岐山!」

    「既然如此,吾等連夜起兵,定然要將眾多叛逆一同斬殺,更是要將那闡教弟子留下一些,兩教相爭,看那闡教如何分說!」

    「不錯,連夜起兵,壓迫西岐,逼出一些闡教弟子,唯有如此,才能顯出吾等截教神通,三教之中,截教獨尊!」

    「吾等秉承了老師之命下山而來,一方面是為了度過大劫,另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正是斬殺闡教弟子,擊潰闡教,顯化截教無量神通!」

    「早早出兵,了結了此事,回轉山門,暢遊大道,快樂逍遙……一位位截教的天君點了點頭,七嘴八舌,議論紛紛,說了許許多多自己的看法。

    「既然眾位道友如此急不可待,鄧忠,你便作為先鋒官,整理人馬,攻伐西岐,這一次,定然要攻破西岐城,擒殺眾多叛逆!」望著下方戰意盎然的眾多天君,聞仲微微感到了有些心中不寧,彷彿有著不好的事情即將發生一般,不過當他的目光迎上了眾多天君的犀利眼神,不由猛然一動,直接發出了軍令。

    一聲炮響,威懾十方,大軍雲集,宛若黑色的麒麟奔走,雲霧凝聚,氣息懾人,殺向了西岐城。抵達了西岐城前方不遠處,方才止住了步伐,定下了大營,遙望西岐,吶喊之聲連綿不絕。

    申公豹自從擊潰了聞太師的大軍,便在國師府中與眾多西岐將領一同商討天下大事,徹夜難眠,不休不息,苦心孤詣。忽然聽到了西岐城外面傳來的喊聲,申公豹不由神色一凝,面容肅穆,開口說道:「聞太師想必是從其他地方請來了援軍,否則絕不會此時再次抵達西岐,看來大戰將起,連綿不絕,自此之後,再無寧日!」

    負手而立,申公豹彷彿看到了未來的戰火連天,而今正是開啟了一切戰鬥的時刻,十方大陣隱隱顯化,絕天絕地,斷絕了一切生機,斬斷了天機,紊亂了陰陽,讓他都有著沉重之感。

    「聞太師新敗,不曾遠離西岐之地,定然是去了其他地方請來不少臂力,傳聞之中,這位三朝元老,正是截教弟子,秉承了截教正統,而今歸來,想必是請來了不少旁門左道之士,妄圖破滅吾等西岐霸業,還是需要小心翼翼,提防一些。」楊戩天生神眼,一瞬之間,洞穿了不少的事情,察覺了一些不妙之處,沉重的壓迫感從西岐城外傳出,讓他有著窒息的感覺,神色凝重的開口說道。

    申公豹聽罷,心下有些疑惑,於是率領著哪吒、楊戩等都上城來,觀看聞太師行營,現在的聞太師大軍出現了很多不同之處。申公豹看見營中愁雲慘慘,冷霧飄飄,殺光閃閃,悲風切切;又有十數道黑氣,沖於霄漢,籠罩中軍帳內。申公豹看罷,驚訝不已;諸弟子默默不言,只得下城,入府共議破敵,實是無策。

    聞太師安置了大營,定下了大軍,目光深處流露出一股恨意,望向了西岐城中,十天君一同立身他的旁邊,仿若九天之上降落的神靈一般。

    「吾曾聽聞這申公豹乃是崑崙門下,聖人弟子,闡教正宗,想來三教同出一家,都是玄門弟子,紅塵殺伐之事,卻是無需產生其他念頭,只要擊退西岐的修士即可。既然吾等聯手可以布下十方絕陣,絕殺萬古,即便是古王降臨,也要飲恨當場,卻是無需和西岐鬥力,不是吾等修士所為,只需和他們鬥智,布下大陣,讓他們一同前來觀看,尋找破陣之法,才能顯出吾等截教神通更勝一籌!」袁天君面露自得之色,卻也不願意輕易的放手屠殺西岐戰士,那樣子定然會沾染無量因果,即便是獲取了最終的勝利,也難逃一死。自古以來,人族擁有了眾多庇護之人,從未有過任何一位修士敢於放手屠殺人族戰士,即便是修士插手人族之間的霸權爭鋒,也是使用一些其他的手段罷了。

    「道兄所言甚是,只要擊潰了西岐的修士,西岐城不攻自破,大商源源不絕的戰士,足以將西岐淹沒!」聞太師點了點頭,即便是想要將西岐城攻破,他也不願意修士放手屠殺人族,否則甚至有可能引來一些人族潛修的強者的怒火,沾染了業力因果,定然難逃隕落。即便是有著大商氣運庇護,也逃不過一死。

    次日清晨,旭日東昇,明月西沉,光芒普照大地,大商營中,響起了一聲炮鳴,將士雲集,將西岐城圍住了,布下陣勢,遙望西岐,聞太師屹立大軍前方,神威懾人,騎著黑麒麟走到了不遠處,開口叫戰。

    申公豹隨調三軍,擺出陣來,分五包,眾將軒昂。申公豹坐四不像上,看成湯營裡,布成陣勢。只看見聞太師坐黑麒麟,執金鞭在前:後面有十位道者,好兇惡,臉分五色,青、黃、赤、白、紅,俱是騎鹿而來。

    秦天君騎著神鹿上前幾步,望著不遠處的申公豹打了個稽首,方才開口說道:「申公豹請了!」

    申公豹欠了欠身子,彷彿抬頭望著前方的秦天君,開口問道:「道兄請了,敢問眾位道友來自何方?仙山何處?姬家秉承了聖皇血脈而生,正是人族的天命真主,而今吾等遵從天命,討伐大商,建立人族盛世,道友何須染上這無邊的因果?」

    秦天君神色不動,淡淡的從申公豹身上一掃而過,絲毫不為申公豹言語動搖心神,修為抵達了他這種境界,早已隨心所欲,心志堅定,定然不會被外人動搖分毫。

    「本座乃是金鱉島煉氣士秦完,你出身闡教,正是崑崙門客,玉虛弟子,本座正是截教門人,前番大戰,爾等竟然依仗奇術,欺辱吾等截教弟子,卻是不知爾等心中意欲何為?」秦天君爆聲開口說道,聲音宛若九天雷霆,從空中降落,震懾人心。

    申公豹洒然一笑,開口反問道:「道友何曾見到吾等以道術欺壓貴教?生死交戰,自有天命。」

    秦完眉頭一皺,一縷不屑從他的眼眸深處劃過,凝聲開口說道:「九龍島魔家四將,正是吾等截教弟子,爾等將之一一屠殺,不留情面,豈非是欺辱吾教?今日吾等一同下山,定要和爾等分一個高下,訂一個輸贏!吾等各自都是修行了秘法神通,自然不能通過一般手段分出個高下,又不是凡夫俗子,不通天地陰陽造化,不若鬥智,分一個真正的輸贏!」

    申公豹點了點頭,面容上不見絲毫變化,緩緩開口說道:「道兄通明達顯,普照四方,復始巡終,周流上下,原無二致。帝辛無道,滅絕紀綱,王氣黯然;西土仁君已現,當順天時,莫迷己性。況鳳鳴於岐山,應生聖賢之兆;從來有道克無道,有福摧無福:正足克邪,邪不能犯正。道兄幼訪名師,深悟大道,告有不明之埋?」

    秦完等到申公豹說完,知道難以通過言語打擊對方,不由開口說道:「據你所言,周為真命之主,紂乃無道之君:吾等此來助紂滅周,離道便是不應天時?這也不從口中講,申公豹吾在島中曾有十陣,擺與道兄過目;不必倚強,恐傷上帝好生之仁,累此無辜黎庶,勇悍兒郎,智勇將士,遭此劫運,而縻爛其肢體也。不識申公豹意下如何?「

    申公豹神色一凝,腦海之中,片刻之間,轉過了萬千念頭,點了點頭應諾到:「道兄既有此意,吾等便通過陣法,定下一個輸贏!」

    只見十道光芒從成湯陣營之中升騰而起,煞氣瀰漫,火光沖天,紅砂滾動,烈日棲棲,神風捲動,天地激盪,種種異象一瞬之間盡數呈現在了申公豹的面前。十方絕陣,環環相扣,接連不斷,彷彿十方世界被開闢了出來,凝聚了陰陽造化之道,玄奧異常,更是充斥著凌厲的殺機。

    而今天地大劫降臨,因果瀰漫,業力籠罩,十方絕陣更是吞吐著天地之間的無量煞氣,緩緩轉化為強橫的殺伐之力,洞穿上蒼,可怕異常。

    即便是遠遠的隔著一位位戰士,重山折疊,申公豹仍舊是有著煞氣籠罩週身的感覺,來自靈魂的殺念,若是意志不夠堅定,瞬間便可以被徹底碾殺。

    秦天君走到了大陣前方,目光陰冷,望著申公豹,拱了拱手,開口說道:「申公豹,吾等十方大陣早已佈置,還請道友一觀!」

    申公豹儘管心中震動不已,面容卻不顯現絲毫的異象,嘴角流露出淡淡的笑意,彷彿勝券在握一般,帶著靈珠子哪吒,黃天化,楊戩三位神將一同觀看大陣。

    聞太師在轅門,與十道人細看;子牙領來三人,一個站在風火輪上,提火尖,是哪吒;玉麒麟上是黃天化;楊戩道氣昂然。只看見楊戩向前,對秦天君開口說道:「吾等看陣,不可以暗兵暗寶暗算吾師叔,非大丈夫之所為也。」秦完笑開口說道:「叫你等早辰死,不敢午時亡,豈有暗寶傷你等之理?」哪吒開口說道:「口說無憑,發手可看見,道者休得誇口。」

    三人保定申公豹看陣;看見頭一陣,挑起一牌,上書「天絕陣」,第二上書「地烈陣」,第三上書「風吼陣」,第四上書「寒冰陣」,第五上書「金光陣」,第六上書「化血陣」,第七上書「烈陣」,第八上書「落魂陣」,第九上書「紅水陣」,第十上書「紅沙陣」。

    申公豹看畢,重新走到了大陣前方;秦天君開口說道:「申公豹識此陣否?」申公豹開口說道:「十陣俱明,吾已知之。」

    袁天君開口說道:「可能破否?」申公豹開口說道:「既在道中,怎不能破?」袁天君開口說道:「幾時來破?」申公豹開口說道:「此陣尚未完全,待你完日,用書知會,方破此陣。請了!」

    聞太師同諸道友回營,申公豹進城入相府好愁;真是雙鎖眉尖,無籌可展。楊戩在側開口說道:「師叔方言:「可破此陣』,其實能破得否?」

    申公豹開口說道:「此陣乃截教傳來,皆稀奇之幻法,陣名罕看見,焉能破得?」申公豹眉頭緊緊皺起,一時之間,也是別無他法。

    聞太師同十位道者,入營治酒款待,飲酒之間,聞太師開口說道:「道友此十陣有何妙用,可破西岐?」

    秦天君遂講十絕大陣。

    左道妖魔事更偏,□(左「口」右「兄」)咀魅魔古現在傳;傷人不用飛神劍,索魂何須取命。多少英雄皆棄世,任他豪傑盡遍泉;誰知天意俱前定,一脈遊魂去復連。

    話說秦天君講天絕陣,對聞太師開口說道:「此陣乃吾師曾演先天之數,得先天清氣;內藏混沌之機,中有三首,按天地人三寸,共合為一氣。若人入此陣內,有雷鳴之處,化作灰塵;仙道若逢此處,肢體震為粉碎,故開口說道天地人也。「有詩為證:」天地三寸顛倒推,玄中玄妙更難猜;神仙若遇天絕陣,頃刻肢體化成灰。「

    話說聞太師聽罷,又問:「地烈陣如何?」趙天君開口說道:「吾地烈陣,亦按地道之數,中藏凝厚之體,外現隱躍之妙,變化多端,內隱一首紅,招動有火起;凡人仙進此陣,再無復生之理,縱有五行妙術,怎逃此厄?」有詩為證:「地烈成分濁厚,上雷下火太無情;就是五行乾健體,難逃骨化與形傾。」

    聞太師又問:「風吼陣如何?」董天君開口說道:「吾風吼陣中藏玄妙,按地水火風之數,內有風火,此風火乃先天之氣,三昧真火,百萬兵刃,從中而出。若神仙進此陣,風火交作,萬刃齊攢,四肢立成齏粉;怕他有倒海移山之異術,難免身體化成膿血。」有詩為證:「風吼陣中兵刃窩,暗藏奇玄妙若天;傷人不怕神仙體,消盡渾身血肉多。」

    聞太師又問:「寒冰陣內,有何妙用?」袁天君開口說道:「此陣非一日功行,乃能就;名為寒水,實為刀山;內藏玄妙,中有風雷,上有冰山如狼牙,下有冰塊如刀劍。若神仙入比陣,風雷動處,上下一磕,四肢立成齏粉,縱有異術,離免此難。」有詩為證:「玄功就號寒冰,一座刀山上下凝;若是神仙逢此陣,連皮帶骨盡無憑。」

    聞太師又問:「金光陣妙處何如?」金光聖母開口說道:「貧道金光陣內,奪日月之精,藏天地之氣,中有二十一面寶,用二十一根高,每一面應在高頂上,一鏡上有一套。若人仙入陣,將此套拽起,雷聲震動鏡子,只一二轉,金光射出,照住其身,立刻化為濃血,縱會飛騰,難越此陣。」有詩為證:「寶鏡非銅又非金,不向爐中火內尋;縱有天仙逢此陣,須臾形化更難禁。」

    聞太師又問:「化血陣如何用處?」孫天君開口說道:「吾此陣法用先天靈氣,中有風雷,內藏數斗黑沙。但是神仙入陣,雷響處風捲黑沙,些須著處,立化血水,縱是神仙難逃利害。」

    有詩為證:「黃風捲起黑沙飛,天地無光動殺滅;任你仙人聞此氣,涓涓滴濺征衣。」

    聞太師又問:「烈陣又是如何?」白天君開口說道:「吾烈陣妙用無窮,非同凡品:內藏三火,有三昧火,空中火,石中火,三火並為一氣;中有三首紅,若神仙進此陣內,三展動,三火齊飛,須火成為灰燼,縱有避火真言,難躲三昧真火。」有詩為證:「燧人方有空中火,養丹砂爐內藏;坐守離宮為首領,紅招動化空亡。」

    聞太師問開口說道:「落魂陣奇妙如何?」姚天君開口說道:「吾此陣非同小可,乃閉生門,開死戶,中藏天地厲氣,結聚而成;內有白紙一首,上畫符印,若神仙入陣內,白旌展動,魂魄消散,頃刻而滅,不論神仙,隨入隨滅。」有詩為證:「白紙搖黑氣生,成妙術透虛盈;從來不信神仙體,入陣魂消魄自傾。」

    聞太師又問:「如何為紅水陣,其中妙用如何?」王天君開口說道:「吾紅水陣內,奪壬癸之精,藏太乙之妙,變幻莫測;中有一八卦台,上有一二個葫蘆,任隨人仙入陣,將葫蘆往下一擲,傾出紅水,汪洋無際。

    若是水濺出一點,黏在身上,頃刻化為血水,縱是神仙,無術可逃。「

    有詩為證:「爐內陰陽真奧妙,成壬癸裡邊藏;饒君就是金剛體,遇水黏身頃刻亡。」

    聞太師又問:「紅沙陣,畢竟愈出愈奇、更煩指教,以快愚意。」張天君開口說道:「吾紅沙陣,果然奇妙,作法更精,內按天地人三寸,中分三氣,內藏紅砂三斗,看似紅砂,著身利刃,上不知天,下不知地,中不知人;若人仙衝入此陣,風雷運處,飛砂傷人,立刻骸鼻俱成齏粉,縱有神仙佛祖遭此,再不能逃。」有詩為證:「紅砂一撮道無窮,八卦爐中玄妙功;萬象包羅為一處,方知截教有鴻蒙。」

    聞太師聽罷,不覺大喜:「現在得眾道友到此,西岐指日可破;縱有百萬甲兵,千員猛將,無能為矣,貴乃社稷之福也。」

    姚天君猛然之間,開口說道:「列位道兄!據貧道論起來,西岐城不過彈丸之地,申申公豹不過淺行之夫,怎經得十絕陣起?只小弟略施小術,把申公豹處死,軍中無主,西岐自然瓦解。常言:蛇無頭而不行,軍無主而自亂。又何必區區與之較勝負哉?」

    聞太師開口說道:「道兄若有奇功妙術,使申公豹自死,又不張弓持失,不致軍士塗炭,此真萬千之幸也。請問如何治法?」

    姚天君面露自得之色,開口說道:「不動聲色,二十一日,自然命絕。申公豹縱是脫骨神仙,超凡佛祖,也難逃躲。」

    聞太師大喜,更問詳細,姚天君附太師耳開口說道:「須如此如此,自然命絕,又何勞眾道兄費心。」

    聞太師喜不自勝,對眾道友開口說道:「現在日姚兄施大,法力,為我聞仲治死申公豹;尚死諸將自然瓦解,功成至易,真所謂樽俎折衝,談笑而下西岐。大抵現在皇上洪福齊天,致感動列位道兄扶助。」

    眾人一同點了點頭,開口說道:「此功讓姚賢弟行之,總為聞兄,何言勞逸。」

    姚天君讓過眾人,隨入落魂陣內,一土台;設一香案,台上扎一草人,草人身上寫申公豹的名字;草人頭上點三盞燈,足下點七盞燈,上三盞名為催魂燈,下點七盞名為捉魂燈,姚天君披髮仗劍,步罡念□(左「口」右「兄」),於台前發符用印,於空中一日拜三次;連拜了三四日,就把申公豹拜的顛三倒四,坐臥不安。

    申公豹坐在相府,與諸將商議破陣之策,默默不言,半籌莫展。楊戩在惻,看見申國師或驚或怪,無策無謀,容貌比前大不相同,心下便自疑惑:難道國師曾在玉虛門下出身,現在膺重寄。

    況上天垂象,應運而興,豈是小可?難道就無計破此十陣,便是顛倒如此?其實不解。

    楊戩甚是憂慮。又過七八日,姚天君在陣中,把申公豹拜去了一魂二魄。申公豹在相府,心煩意燥,進退不寧,十分不爽利;整日不理軍情,懶常眠,眾將門徒,俱不解是何緣故。也有疑無策破陣者,也有疑深思靜攝者。不說相府眾人猜疑不一,又過了十四五日,姚天君將申公豹精魂氣魄,又拜去了一魂二魄。申公豹在府,不時憨睡,鼻息如雷。且說哪吒、楊戩與眾弟子

    商議開口說道:「方現在兵臨城下,陣擺多時,師叔全不以軍情為重,只是憨睡,此中必有緣故。」

    楊戩開口說道:「據愚下觀國師所為,恁般顛倒,連日如在醉夢之間,似此動作,不像前番,似有人暗算之意。不然國師學道崑崙,能知五行之術,善察陰陽禍福之機,安有昏迷是?置大事而不理者?其中定有蹊蹺。」

    眾人齊開口說道:「必有緣故。我等同入臥室,請上殿來,商議破敵之事,看是如何。」

    眾人一同走到了內室前,問內侍人等:「國師何在?」

    左右侍兒應開口說道:「國師濃睡未醒。」

    眾人命侍兒請國師至殿上議事。侍兒忙入室,請申公豹出得內室門外,武吉上前告開口說道:「老師每日安寢,不顧軍國重務,關係甚大,將士憂心。懇求老師,速理軍情,以安周土。」

    申公豹只得勉強出來,升了殿,眾將上殿,議論軍情等事。申公豹只是不言不語,如癡如醉,忽然一陣風響。哪吒沒奈何來試試申公豹陰陽如何。

    哪吒開口說道:「國師在上,此風甚是兇惡,不知主何凶吉?」申公豹捏指一算,答開口說道:「現在日正該颳風,原無別事。」眾人不敢牴觸,當日眾人也無可奈何,只得各散,言休煩絮。

    不覺又過了二十日,姚天君把申公豹二魂六魄,俱已拜去了,只剩下一魂一魄。

    這一日,竟拜出泥丸宮。申公豹已死在國師府中,眾弟子與門下諸將官,迎武王駕至相府,俱環立而泣。

    武王亦泣而言開口說道:「國師為國勤勞,不曾受享安康;一旦至此。於心何忍?言之痛心。」

    眾將聽武王之言,不覺大痛,楊戩含淚,將申公豹身上摸一摸,只看見心頭還熱,忙來啟武王開口說道:「不要忙,國師胸前還熱,料不能就死;且停在臥榻。」

    此時此刻,申公豹一魂一魄,飄飄蕩蕩,杳杳冥冥,竟往崑崙,那魂魄出了西岐,隨風飄飄蕩蕩,如絮飛騰,逕直朝著崑崙山來。

    適有南極仙翁,閒遊山下,采芝藥;猛看見申公豹魂魄渺渺而來,南極仙翁仔細觀看,方知申公豹的魂魄;仙翁大驚開口說道:「申公豹絕矣。」

    慌忙趕上前,一把綽住了魂魄,裝在葫蘆裡面,塞住了葫蘆口,逕進玉虛宮,啟堂教老師。進得宮,門後面有人叫開口說道:「南極仙翁不要走!」

    仙翁及至回頭看時,原來是太乙真人。仙翁開口說道:「道友那裡來?」太乙真人開口說道,「閒居無事,特來會你游海島,訪仙境之高明野士,看其著棋閒要如何?」仙翁開口說道:「現在日不得閒。」

    太乙真人開口說道:「如現在止了講,你我正得閒;他日若還開了講,你我俱不得閒矣。現在日反說是不得閒,兄乃欺我。」仙翁開口說道:「我有要緊事,不得陪兄,豈非不得閒之說?」

    太乙真人開口說道:「吾知你的事,申申公豹魂魄不能入竅之說,再無他意。」仙翁開口說道:「你何以知之?」

    太乙真人開口說道:「適來言語,原是戲你,我正為申公豹魂魄趕來。申公豹魂魄方至此,被我推來,現在至崑崙山去了。」故此特地趕來,方看見你進宮,故意問你;現在申公豹魂魄果在何處?「

    仙翁開口說道:」適間閒遊崖前,只看見申公豹魂魄飄蕩而至;及仔細看,方知,現在已被吾裝在葫蘆內,要啟老師知之,不意兄至。「

    太乙真人開口說道:」多大事情,驚動教主?你將葫蘆拿來與我,待吾去救申公豹走一番。「

    仙翁把葫蘆付與太乙真人。太乙真人心慌意急,借土遁離了崑崙,剎時來至西岐,到了相府前,有楊戩接住,拜倒在地,口稱:」師伯!現在日駕臨,想是為師叔而來?「

    太乙真人答開口說道:」然也,快為通報。「

    楊戩入內,報與武王,武王親自出迎。太乙真人至銀安殿,對武王打個稽首;武王竟以師禮待之,尊於上坐。

    太乙真人開口說道:」貧道此來,特為申公豹下山,如現在吾之師弟死在那裡?「武王同眾將士,引太乙真人進了內榻;太乙真人看見申公豹合目不言,迎面而臥,太乙真人開口說道:」賢王不必悲啼,毋得驚慌。只現在他魂魄還體,自然無事。

    太乙真人同武王復至殿上,武王請問開口說道:「國師不絕,道長還是用何藥餌?」太乙真人開口說道:「不必用藥,自有妙用。」

    楊戩在旁問開口說道:「幾時救得?」

    太乙真人開口說道:「只消至三更時,申公豹自然回生。」

    眾人俱各歡喜,不覺至晚,已到三更;楊戩來請:太乙真人整頓衣袍,起身出城,只看見十陣內,黑風迷天,陰雲布合,悲風颯颯,冷霧飄飄;有無限鬼哭神號,竟無底止。

    太乙真人看見此陣,十分險惡,用手一指,足下先現兩朵白蓮花,為護身根本;遂將麻鞋踏定蓮花,輕輕起在空中,正是仙家妙用。

    正是「道人足下白蓮生,頂上祥九五色呈;只為神仙犯殺戒,落魂陣內去留名。」

    話說太乙真人站在空中,看見十陣好生兇惡;殺氣貫於天界,黑霧罩於岐山。太乙真人正看,只看見落魂陣內,姚賓在那裡披髮仗劍,步罡踏斗於雷門,又看見草人頂上,一盞燈昏昏慘慘,足下一盞燈半滅半明,姚賓把令牌一擊,那燈往下一滅,一魂一魄在葫蘆中一迸,幸葫蘆口兒塞住,焉能迸得出來?姚天君連拜數拜,其燈不滅。

    大抵燈不滅,魂不絕,姚賓不覺心中焦燥,把令牌一拍,大呼:「二魂六魄已至,一魂二魄,為何不歸?」姚天君發怒,連連祭拜。

    太乙真人在空中,看見姚賓方拜下去,把足下二蓮花往下一坐,來搶草人。正是姚賓拜起,□(左提「手」右「台」)頭看看見有人落下來,乃是太乙真人。

    姚賓開口說道:「太乙真人原來是你,敢入吾落魂陣,搶申公豹之魂!」

    忙將一把黑砂,望上一灑;太乙真人慌忙疾走,只因走得快,把足下二朵蓮花,落在陣中,太乙真人幾乎失陷落魂陣中,急忙借遁進了西岐。

    楊戩接住,看見太乙真人面色恍惚,喘息不定,楊戩開口說道:「師伯可曾救回魂魄!」

    太乙真人搖頭,連說:「好利害!好利害!落魂陣幾乎連我陷於裡面,饒我走得快,猶把我足卜二朵蓮花,打落在陣中。」

    武王聞說大哭開口說道:「若如此言,國師不能回生矣。」

    太乙真人開口說道:「賢王不必憂慮,料自無妨。此不過系申公豹災殃,如此遲滯,貧道如現在往過所在去來。」

    武王開口說道:「老師往那裡去?」

    太乙真人開口說道:「吾去就來,你們不可走動,好生看待公豹。「

    吩咐已畢,太乙真人離了西岐,腳踏祥光,借土遁來至崑崙山下。

    不一時有南極仙翁,出玉虛宮而來,看見太乙真人至。忙問:「申公豹魂魄可曾回?」

    太乙真人把前事說了一遍:「借重道兄啟師尊,問個端的,怎生救得申公豹?」仙翁聽說,入宦至寶座上行禮畢,把申公豹事細細陳說一番。

    元始開口說道:「吾雖掌此大教事體,倘有疑難。你教太乙真人可去八景宮,參謁大老爺,便知端的。」

    仙翁領命,出來宮外,對太乙真人開口說道:「老師命你可往八景宮去,看見大老爺,便知始末。」

    太乙真人離了南極仙翁,駕祥雲望玄都而來;不一時已到仙山。

    此處乃大羅宮玄都洞是老子所居之地,內有八景宮,仙境異常,令人把玩不暇。有詩為證:「仙峰險巔,峻嶺崔嵬;玻生瑞草,地長靈芝。根連地秀,頂接天齊;青松綠柳,紫菊紅梅。碧桃銀杏,火棗交梨;仙翁判畫,隱者圍棋。

    群仙談道,靜講玄機;聞經怪獸,聽法狐狸。彪熊剪尾,豹舞猿啼;龍吟虎嘯,鳳翥鸞飛。犀牛望月,海馬聲嘶。異禽多變化,仙鳥世間稀;孔雀談經句,仙童玉笛吹。怪松盤古柏,寶樹映油堤;山高紅日近,澗闊水流低。清幽仙境院,風景勝瑤池;此間無限景,世上少人知。「

    太乙真人在玄都洞外,不敢擅入;等候一會,只看見玄都大,法師出宮外,看看見太乙真人問開口說道:「道友到此;有甚麼大事。」

    太乙真人打稽首,開口說道稱:「道兄!現在無甚事,也不敢擅入。只因申申公豹魂魄遊蕩的事,細說一番,特奉師命,來看見老爺,敢煩通報。」

    玄都大,法師聽說,忙入宮至蒲團前行禮,啟口:「太乙真人宮門外聽候法旨。」老子開口說道:「叫他進來。」

    太乙真人入宮,倒身上拜:「弟子願老師萬壽無疆!」

    老子開口說道:「你等犯了此劫,落魂陣申公豹有災,吾之寶遭落魂陣之厄,都是天數,汝等須要小心。」

    「叫玄都大,法師取太極圖來,付與太乙真人;將吾此圖,如此行去,自然可救申公豹,你速去罷。」

    太乙真人得了太極圖,離了大羅宮,一時來至西岐。

    武王聞說太乙真人回來,與眾將迎接,至殿前,武王忙問開口說道:「老師那裡去來?」

    太乙真人開口說道:「現在方救得申公豹。」

    眾將聽說,面露欣喜之色,楊戩開口說道:「老師還到甚時候?」

    太乙真人開口說道:「也到三更時分。」

    請弟子專待,等至三更來請,太乙真人隨即起身出城。行至十陣門前,捏土成遁,駕在空中,只看見姚天君還在那裡拜伏。

    太乙真人將老君太極圖打散抖開,此圖乃老君劈地開天,分清理濁,定地水火風,包羅萬象之寶;化了一座金橋,五色毫光,照耀山河大地,護持看太乙真人,往下一擲,一手正抓住草人,望空就走。

    姚天君看見太乙真人二進落魂陣來,大叫開口說道:「好太乙真人!你又來搶我草人,甚是可惡。」

    姚天君忙將一斗黑砂,望上一潑。

    太乙真人叫一聲不好,把左手一放,將太極圖落在腰裡,被姚天君所得。

    太乙真人雖是把草人抓出陣來,反把太極圖失了;嚇得魂不附體,面如金紙,喘息不定,在土遁內幾乎失利。落下遁光,將草人放下,把葫蘆取出,收了申公豹二魂六魄,裝在葫蘆裡面,望國師府中前而來。

    看見諸弟子正在此等候,遠遠望看見太乙真人忻然而來,楊戩上前請問開口說道:「師伯!師叔魂魄可曾取得來麼?」

    太乙真人開口說道:「申公豹事雖完了,吾將掌教大老爺的奇寶,失在落魂陣,吾未免有陷身之禍。」

    眾將同進相府,武王聞得取申公豹魂魄已至,面露欣喜之色。

    太乙真人至申公豹臥榻之前,將申公豹頭髮分開,用葫蘆口合住申公豹泥九宮,連把葫蘆敲了三四下,其魂魄依舊入竅。

    不一會兒,申公豹睜開眼,口稱:「卻是睡了一場好覺!」

    四面看時,只看見武王與太乙真人眾門人俱在臥榻之前。

    武王開口說道:「若非此位老師費心,焉得國師現在生再回?」

    這回申公豹方醒悟,開口便問:「道兄!何以知之而救不才也?」

    太乙真人把十絕陣內,有一落魂陣,姚斌將你魂魄,拜入草人腹內,止得一魂一魄。天不絕你,魂遊崑崙,我為你趕入玉虛宮,討你魂魄,復人大羅宮,蒙掌教大老爺賜太極圖救你。不意失落在落魂陣中。「

    申公豹聽畢:」自悔根行甚淺,不能具知始末。太極固乃玄妙之珍,現在日誤陷奈何?「

    太乙真人開口說道:」申公豹現在且調養身體,待平復後,共議破陣之策。「

    武王駕回,申公豹調養數日,方才全愈。

    翌日昇殿,太乙真人與諸人共議破陣之法,太乙真人開口說道:」此陣乃左道旁門,不知深奧,既有真命,自然安妥。「

    楊戩望了一眼申公豹,開口說道:「啟稟國師,二仙山麻姑洞黃龍真人到此。」

    申公豹迎接至銀安殿,行禮分賓主坐下。

    申公豹開口說道:「道兄現在到此,有何事看見諭?」

    黃龍真人開口說道:「特來西岐共破十絕陣。方現在吾等犯了殺戒,輕重有分,眾道友隨後即來。此處凡俗不便,貧道先至,與申公豹議論,可在西門外,搭一蘆篷席殿,結綵懸花,以使三山五嶽道友齊來,可以安歇。不然有褻眾聖,甚非尊敬之理。「

    申公豹點了點頭,傳命:」著南宮、武吉起造蘆篷,安放席殿。「

    又開口命令道:「楊戩在相府門首,但是有眾老師至,隨即通報。」

    太乙真人對申公豹開口說道:「吾等不必在此商議,候蘆篷工完,篷上議事可也。」

    不消一日,武吉來報工完。申公豹同二位道友,眾門人都出城來聽用,止留武成王掌府事。

    話說申公豹上了蘆篷,鋪氈墊地,懸花結綵,專候諸道友來至。大抵武王為應天順人之主,仙聖自不絕而來,來的是:九仙山桃源洞廣成子。二仙山麻姑洞黃龍真人。五龍山雲霄洞文殊廣法天尊。普陀山落伽洞慈航道人。金庭山玉屋洞道行天尊。夾龍山飛雲洞懼留孫。崆峒山元陽洞靈寶大,法師。九宮山白鶴洞普賢真人。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青峰山紫陽洞清虛道德真君。

    申公豹直接前去相迎,上篷坐下,內有廣成子開口說道:「眾位道友!現在日前來,興廢可知,真假自辨。申公豹公幾時破十絕陣?吾等聽從指教。」

    申公豹聽得此言,連忙立起,欠身言開口說道:「列位道兄!料不才不過千百年毫末之功,豈能破得此十絕陣?乞列位道兄,憐申公豹才疏學淺,生民塗炭,將士水火,敢煩那二位道兄,與吾代理,釋君臣之憂思,解黎庶之倒懸,真社稷生民之福矣。申公豹不勝幸甚。」

    廣成子微微搖了搖頭,開口說道:「吾等自身難保無虞,雖有所學,亦不能敵此左道之術。」

    眾多玉虛宮弟子,彼此互相推讓,正說間只看見半空中有鹿鳴,異香滿地,通處氤氳。q!~!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