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仙朝帝師

小說博覽 第四百九十九章 水火風雷壓三蛇(五) 文 / 今夕何夕

    更新時間:2012-05-27

    一卷道德經,悟通虛靜遠。

    若能早些看到《道德經》,安伯塵自然無需來海外百國求信仰之力,只憑「致虛極、守靜篤」的心法,安伯塵完全可以重掌神仙府。

    可如今他卻被困在海島上,重掌神仙府也無法使他脫困。

    命運如牢籠,當你看到希望時,卻發現它早已鎖死在牢籠中,每每如是,令人唏噓。

    好在神仙府中歲月長,安伯塵還有許多時間去想辦法。

    尋了一處天隕,安伯塵和三神君圍坐其間,三神君聽了安伯塵所言,也是眉頭頻蹙,苦苦尋找起解決之法。

    「居士可知,我們為何出府必死?」

    漫長的沉默過後,水神君笑著道。

    抬起頭,安伯塵看向水神君,卻發現她的目光前所未有的明澈,似能洞察本心。

    下意識的,安伯塵別過頭。

    「別說了水神君。」火神君面露尷尬,低聲叫喚道。

    「居士其實已經想到了,只是不敢深想下去罷了。」水神君不理會火神君,自顧自的說道:「捨與不捨,只在一念間。」

    「哼,好你個水神君。你萬萬年前初來時,便打這個主意,如今竟又唆使居士,你,你真是本性難改!」火神君大怒,起身指向水神君嚷嚷道。

    風神君面露尷尬,想了想,還是堅定的做他的牆頭草,繼續一言不發。

    眼見水神君和火神君大眼瞪小眼,互相不服的鬥著氣,安伯塵哂笑一聲道:「水神君的意思,本居士明白。」

    聞言,水火二神君同時沉默下來。

    火神君狠狠跺了跺腳,冷著臉坐下。

    水神君則半信半疑的看向安伯塵,難得的一臉複雜:「居士真明白?」

    「從前或許還不怎麼明白,可看了一卷《南華經》後,我忽有所悟。」

    安伯塵淡淡說道,手中不知何時出現一本書卷,翻頁而觀,三神君不敢打擾,靜靜等候。

    不多時,一卷《南華經》已看罷。

    《南華經》中各種荒誕不經的故事,初讀有趣,再讀回味,三讀令人深思,只覺那些故事看似荒謬,實則卻像真實發生過的一樣,是真是假實難辨別。

    《南華經》中許許多多故事,所傳達的只有一個道理——

    ——齊一萬物,莫強分別。

    換而言之,便是人與萬物的平等。

    這種平等又並非佛家所言的平等,佛家視萬物為子弟兄妹,不吃葷,禁殺戮。撰寫出《南華經》的那位大賢顯然做不到佛家這種程度,他也殺人,也犯葷腥,他所言的平等是一種廣義上的平等。將自上而下的等級打破,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高貴者並非生來高貴,貧賤者並非生來貧賤,而是後天努力的緣故。

    這種玄而又玄的平等觀點,安伯塵並不怎麼贊同,可其中「齊一萬物」的觀念卻頗合他胃口。

    並非簡簡單單的天人合一,而是另一種更高遠的心境。

    看破天地間的等級秩序,星辰再高遠,天地再廣闊,仙神妖魔再強大,也可一念通達。

    否則,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如那個「念頭」所言,修為境界之上永遠還有下一個境界。有時候追求等同於自縛,從一個牢籠進入下一個更大的牢籠,窮盡生生世世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萬物與人相齊,同時生存於秩序之下,就算攀登到萬物之巔,掀翻這一方天地的秩序,還會有另外的秩序等待著你。

    一心追求最強,想要凌駕萬物之上,其結果只會是一個疲於奔命的孤家寡人。

    超脫不了萬物,強者也弱。

    若能超脫萬物,看破一切後,不強也強,天地莫敵。

    神仙府中,安伯塵終於將《南華經》看了個通透,從修行之初到現在,一直苦苦追尋的那個疑問也終於有了眉目。

    仙凡之別何求?

    安伯塵既想追尋仙人的逍遙自在,又不想離別凡塵的樂趣,時不時總會糾結一下。

    而今在《南華經》中找到答案,雖然還有些模糊,可安伯塵相信,他總有一天會尋找到那條真正屬於自己的道路。

    「也不知道這經書的著作者如今怎樣了。都說遠古時候的天地第一是第一世家的家主,可《南華經》不見得比《君子道義》差才是,修煉到最後超然萬物,天地莫敵。」

    安伯塵喃喃自語著,目光落於經書最後一篇故事上,久久沒能收回。

    那最後一篇故事題名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安伯塵沒有經歷過那個聖人輩出的天地鼎盛時期,自然不知聖人為何,更不會知道,撰寫《南華經》者在他剛成就聖人的那刻,便被《君子道義》撰寫者一劍斬殺,最後一篇「聖人不死,大盜不止」也是《君子道義》的撰寫者代書,所言的正是他們間的故事。

    某種意義上來講,《南華經》撰寫者並沒能完成他最後的修行,卻用自己的生命譜寫完了那卷《南華經》。因此,他沒能做到真正的超然萬物,在那個追求聖人和斬聖的年代裡,又有誰能真正回歸本心,堅持自己想堅持的?

    安伯塵已有自己的周天之道,得悟《道德經》與《南華經》乃是錦上添花,如今的周天之道中又添加了兩道,一是虛靜遠,二是齊與萬物。然則道途漫漫,如今的天地已然開始由衰轉盛,新一輪強者的爭鋒即將開場,人心扭曲於利益,毀於爭鬥,安伯塵能否守住道心,堅定的行於他的大道上,卻還是未知。

    「居士,你悟出了什麼?」

    等了許久,火神君有些按捺不住,緊張的問道。

    「我悟出了神仙府的修行方式。從無到有,從有到無,回歸自然。」

    安伯塵平靜的說道。

    斬獲前無古人的神仙府,是安伯塵這一生的運氣之始,也正因如此,沒有參照的情況下,他只能走一步算一步,自己摸索著神仙府中的種種玄奧。

    助李小官修煉神仙府,算是安伯塵的一個突破,現如今小官也即將擁有神仙府,這說明神仙府的修行方式是可行的。

    而作為始創者的安伯塵,有必要為神仙府的修煉方法做一個總結。

    天降大機緣,得一神仙府。

    神仙府中問神仙,世事無常終有盡。

    神仙府不可能一直存在,安伯塵進入神仙府的次數越來越少,便是徵兆。

    誠然,安伯塵難以進入神仙府的原因是「水火修行術」和「煉氣術」這兩種功法的並存,而他今日得到《道德經》悟出虛靜遠,也可以通過此等心法做到無慾無求,重進神仙府。

    可回顧將近兩百年的修行生涯,安伯塵心知肚明,就算沒有「煉氣術」的存在,也會降下厄運阻止神仙府繼續存在。秩序存在的意義便是矯正糾錯,神仙府的修行者對於秩序是極大的威脅,冥冥之中所存在的秩序自然不會讓其好過。

    而修煉到後來,一旦想不通,極容易因為無法進入神仙府而飽受煎熬,道心生魔。

    得神仙府是逆天機緣,從無到有,從有到無,機緣也會走到末路。

    「居士,你可要想清楚了。就為了化作三蛇,逃離小島而恢復我們的自由之身,放棄神仙府,可值得?」

    水神君複雜的問道。

    三神君之所以離開神仙府必死,只因為他們臣屬於神仙府,離開神仙府,便等同於沒了他們生存的土壤。唯一讓他們離府而不死的方法,就是讓他們恢復自由之身,和安伯塵平起平坐,重歸人身之外的大周天。

    「哼,你不是一直想離開,現在裝什麼假惺惺?」火神君忿忿的盯著水神君。

    水神君搖了搖頭,強擠出笑意,並沒說話。

    她生性自由,原本便是人丹所化的無形之水,早有脫離神仙府,重歸天地的意圖。然而在神仙府的這些年中,水神君為安伯塵所折服,漸生感情。因此既想離開,又覺不捨,心情很是複雜。

    「有什麼值不值得。得你們相助,讓我兩百年不到便企及真仙,且悟出周天玄奧,道途無虞。」

    安伯塵笑著道,語氣忽然一轉:「讓你們重獲自由是遲早之事,不過並非今日。」

    安伯塵還有許多事要做,放三神君離去,神仙府便不在是神仙府,安伯塵也沒了修行速度的保障。雖說已知三神君的離去是必然,卻也不急於今日,更不會捨本逐末,為了獲得君子國的信仰之力,而在這時便將神仙府放棄。

    三神君同時暗舒口氣。

    他們雖生存於安伯塵體內小周天,卻也都渴望天地大周天。然而他們也都知道,在天地周天中,還有許許多多仙神妖魔也看不見的本源神君,他們此時回歸天地,也難以與那些神君相爭。還不如繼續在安伯塵的神仙府中修行,隨著安伯塵的修為漸漲,他們的本源力量也會隨之提高,若想和那些本源神君一爭高低,越晚脫離神仙府越好。

    「居士說了這麼多話等於白說,到頭來還是沒能想出逃離小島的辦法。」

    火神君幽幽說道。

    「你怎麼知道,我沒有想出破解之法?」

    聞言,三神君面露喜色,期待的看向安伯塵。

    「我剛才所言,和逃離小島的方法大有關係。」

    安伯塵道,目光越過周天星辰,落向下洞天的東西二山間。

    「一會兒三位陪本居士演一場戲。若是成了,既可以騙過那個念頭,又能瞞天過海,騙過天地秩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