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仙朝帝師

小說博覽 第三百四十八章 東海釣龍魚,乘雷走疆場(中) 文 / 今夕何夕

    更新時間:2012-03-06

    「阿彌陀佛,小施主想說什麼便說吧。」

    無華似乎很享受顏小刀恭順中夾雜著崇拜的目光,微微一笑道,直看得安伯塵連連搖頭,傾天寺一脈中,這和尚可是出了名的六根不淨。

    「是。」

    一天當中和兩位神師搭上話,顏小刀彷彿喝了十全大補湯般精神振奮,他小心翼翼的瞧了眼安伯塵的臉色,隨後恭聲道:「小刀不才,想同兩位前輩前去見識一下見識一下你們的戰場。」

    說完,顏小刀垂手立於一旁,提心吊膽的等待著。

    鬚眉挑起,無華瞥向一副雲淡風輕的安伯塵:「你都與他講了?」

    「一年不到,有什麼不能講的。」安伯塵淡淡說道。

    無華並沒反駁,忽而一笑道:「喂,你知道我今日為何來找你?」

    「洗耳恭聽。」安伯塵聳了聳肩。

    「你就裝吧。被罰在這看了兩年魚,我就不信你不悶。」

    無華說著,仔細打量向安伯塵,卻見安伯塵依舊一副無所謂的模樣,無華不由有些失望。

    輕咳一聲,無華壓低聲音道:「戰事緊張,那位偏將大人和上面說情把你討了去。不單是你,他還把穿布鞋的,第一王風他們全都召至麾下。」

    安伯塵微微動容:「這些年他倒是很得寵。如此大動干戈,莫非出了什麼岔子?」

    無華面露苦澀,搖了搖頭:「是出大事了。先動身吧,等路上再慢慢和你講。」

    兩人旁若無人的說著,倒也不避開顏小刀,顏小刀聽得迷迷糊糊,一臉茫然,又不好意思開口相問。

    轉過身,安伯塵看向顏小刀,正色道:「回琉國吧。」

    聞言,顏小刀心中失望,他性格雖耿直,卻也不是得寸進尺不知好歹的那種人,知道兩位神師前輩將要去做大事了,遂也不再堅持,畢恭畢敬的施了一禮,轉身向回走去。

    「若你半年內突破到神師境,或許還能去那戰場走一遭不過,我倒希望你沒那個機會。」

    走出五步,耳邊傳來安伯塵的意味深長的話,顏小刀一愣,猛地回頭。

    海灘邊已不見了兩位神師的身影,轉眼的功夫,兩位神師已出現在海中扁舟上。

    顏小刀正失神,忽覺一股奇異的力量從海中生出。

    他抬眼望去,碧海連天,大浪翻滾間,安伯塵正抄起魚竿揮入海水。

    「他們不是要去那個神秘戰場了嗎怎麼安前輩竟釣起魚來了?」

    顏小刀喃喃自語著,一臉好奇。

    「嘩嘩」

    海浪愈發洶湧,浪花朵朵拍打向岸邊,彷彿漲潮了一般,那股奇異的力量愈發清晰,顏小刀屏息凝神,隱隱感覺到有什麼事將要發生。

    不多時,一個十來丈長的黑影出現在海面下,漸漸向上升起,顏小刀的心跳愈發急促。

    海水向兩邊溢開,浪濤翻湧,隨著安伯塵懸竿而起,一條黑色的怪物赫然出現在顏小刀眼前。

    「那是蛟龍!」

    顏小刀蹦彈起來,脫口叫道。

    對於大匡的子民們來說,蛟龍向來是神秘而又神聖的存在,雖無人見過,可關於蛟龍的傳說自古便有,畫卷中也屢見不鮮。而眼下,一條活生生的黑龍竟被安伯塵從東海中釣起,顏小刀如何不吃驚?

    撫平紊亂的心緒,顏小刀細細望去,眼中閃過一絲奇色。

    那條黑龍和他從前在畫中所見到的並不相同,雖有龍頭龍爪龍尾,卻又很古怪的長著鯉魚的身體,十來丈長,看起來卻胖乎乎的,彷彿一團巨大的墨汁。

    遠處兩位神師前輩笑嘻嘻的說著什麼,白光一閃,那條龍魚不見了蹤影,兩位神師駕舟而上,向大海中央駛去,轉眼也消失不見。

    顏小刀悵然若失的站在沙灘上,若非懷中錦囊猶在,他還當是做了一場夢。

    原地杵了許久,顏小刀心知兩位神師不會再出現,悻悻然回身,向南走去。

    「半年內突破神師境就算不可能,我也要試上一試!」

    沙灘上留下長長一條腳印,以及少年人的決心。

    顏小刀只當安伯塵那般說是在鼓勵他努力修行,後面那句已被他自動忽略,殊不知,後面那句才是安伯塵真正的心願。

    倘若天外戰場能獲勝,即便顏小刀年內突破神師境,他也無需再踏足戰場。

    可那場從不記載於凡間史書中的戰爭已打了不知有多少年,那麼久過去,從未見到過半絲勝利的曙光,而今只剩一年不到的時間,又能有幾分的勝算?

    安伯塵腳踩扁舟,乘風破浪向海中央駛去,無華坐在舟中,百無聊賴的撥弄著太極道德爐。

    「說吧,到底出了什麼事?」

    看向無華,安伯塵低聲問道。

    摸著太極道德爐的手陡然一僵,無華面色微微凝重,沉吟半晌道:「有傳言說,東嶽王死了。」

    「嘩!」

    海水向上奔湧,托起小舟搖搖欲墜,安伯塵心頭「咯登」一下,饒是他這些年來已把很多事都看得很淡,聽到這個消息後,仍感覺有些發懵。

    很多事直到他突破了神師境後,方才得知。

    就拿大匡傳說中的神仙已經死絕來說——事實上,來自五界的土著神仙們並沒有死光光,而是齊聚於五界外,在那裡建立了五鎮海瀆。這些神仙都是千萬年前天地秩序坍塌時,沒來得及逃離的仙神、修士,以及他們三代內的後裔。他們知道上古神仙已經遠走高飛,知道那些離去的仙神們創造出了能勾連五界的洞天福地,也知道他們終有一天會回來。

    起初的時候,五鎮海瀆作為前哨存在,為的就是迎接離去的仙神。

    那時候天地還處於一片混亂的秩序中,駐守五鎮海瀆的土著神仙們雖擁有通天徹地的本事,卻無法擁有漫長的元壽,漸漸的,他們或是老死,或是病死。又是好多年過去,天地終於恢復秩序,駐守五鎮海瀆的神仙們也無需再擔心元壽,因為天地在那一刻重新紀元,他們壽與天齊,自然能夠活得長久。

    然而,隨著秩序恢復,新的紀元開創,東南西北四界的後人們也過起了屬於他們的生活,雖然道法衰落,可一切都朝著欣欣向榮的方向發展進行。駐守於五鎮海瀆上的仙神們漸漸產生顧慮,倘若從前離去的神仙們回來,那麼一切都會重新制定。

    再然後,他們又發現了關於洞天福地的秘密。

    原來早在天地坍塌時,行將離去的神仙中有一部分人便已料到這一切,他們創建洞天福地,一來想要監督五界,二來則是充當日後舉兵收復五界的戰場。

    隨著五鎮海瀆第一次出兵試探洞天福地,戰火就此燃起,一燃便是數不盡的漫長歲月。

    洞天福地早已發展成規模,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每一處都有一方修煉門派,門派中的弟子便是兵源。而五鎮海瀆的兵源則分為三種,一是五鎮海瀆上仙神世家的子弟,他們血統優秀,生來便可為將。二則是打破虛空的神師們,飛昇來到五鎮海瀆後便有資格做都尉,他們大多數人都有傳承,比如東界大匡的傾天寺、泰山宗等等,久而久之,也在五鎮海瀆上聚成勢力。第三類,則是陰曹地府中的猛鬼,生前或是壯士或是勇將,死後陰魂不散,可存於陽間,因此被送往五鎮海瀆充當兵丁,也就是炮灰。

    所謂的五鎮海瀆只是個泛指的稱呼,東嶽鎮東界,西嶽鎮西界,南嶽鎮南界,北嶽鎮北界,海瀆則是指四岳之間的漫漫江海湖泊。

    五鎮海瀆守衛著東南西北四界,與洞天福地遙遙抗衡,每一岳都有一位王者,實力高強不輸上古仙人。

    西北南三界早已兵敗,而今只剩東嶽王健在,倘若東嶽王真的死了,士氣必然大降,眾人還有什麼信心去抵抗洞天福地,以及至今尚未出現的上古仙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