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仙朝帝師

小說博覽 第三百一十二章 夢迴天庭,煌煌仙朝崢嶸憶(上) 文 / 今夕何夕

    更新時間:2012-02-12

    「昔有書生落魄返鄉,舟車勞頓且又困乏,途經客棧借長凳而睡。夢見一仙人,書生拜求功名,仙人允之,讓書生享盡一世榮華,大起大跌,卻又在富貴中安度餘生一覺睡醒,書生恍恍惚起身,就見客棧中黃米未熟,方知大夢一場。」

    九辰君左手負後,提筆而書,眉目端正,口中念道。

    安伯塵立於一旁,默默看著,待到九辰君全部寫完才開口道:「這便是黃粱夢術的由來嗎,一個你編撰出的故事?」

    「誰說是我編撰出?這個故事是我做夢時夢見的。」

    九辰君擲筆,哈哈大笑道。

    「你所寫出的這些故事,可曾都是你所夢見的?」看向那本還未寫完的《桃源神怪談》,安伯塵低聲問道。

    「或許吧。」九辰君微微一笑,似是而非道。

    這一年是第一氏風部的大日子,在這一年中,部中最傑出的那位弟子終於突破秘術三輪,且創出了《黃粱夢術》。《黃粱夢術》不屬五行,不合陰陽,不列天地人神鬼,乃是旁門左道之術。起初王部長者們並沒多麼待見,只為了不給九辰君潑冷水,方才聚眾品觀。這一觀便是足足三日,三日後《黃粱夢術》被束之高閣,列入王部不傳之秘,只有每一代最傑出的子弟才有資格品觀。

    「你已攢了七萬多枚令牌,為何不繼續攢下去,等滿九萬之數換取出入桃源的資格,卻浪費了五萬枚令牌換得這座峽谷?」

    安伯塵好奇的問道。

    他和九辰君並不在那十六座高山上,也不在桃源村的荒野外,而在更遠一點,幾乎無人會來的偏僻峽谷。

    這裡是桃源村的盡頭,桃源村雖大,可也不過藏於一方洞窟中,再大也有邊界。

    峽谷周邊陰晦寒冷,不斷的有陰風從四面八方吹來,谷外寒冷如冬,谷中溫暖如春,再往深處點卻暖熱如夏,端的古怪。

    「即便出了桃源又能如何?」

    將書卷收起,九辰君哂笑道:「即便出了桃源,也會有數不清的夜鶯充當耳目,日日夜夜監察著大匡,東界,乃至界外的洞天福地,總之沒有清靜自由。所以說,最逍遙自在的地方還是這裡,桃源之中被所有人忘記的死角。」

    看向身前豪氣萬丈卻獨居一谷的少年人,安伯塵暗讚一聲,面對這樣的少年人傑,鮮有人不會心生歎服。

    「胸懷壯志,卻又找個隱居的地方,還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說說吧,你避開桃源的耳目,究竟想做什麼?」

    安伯塵在谷外席地而坐,看向九辰君,笑著問道。

    漫步在谷外的冰風中,九辰君眉頭緊鎖,目光時明時暗,像是被什麼困擾著。

    半晌,他才答道:「我總覺得,村裡的長者們似乎在隱瞞著什麼。」

    「就算有所隱瞞,也不會有什麼惡意。」安伯塵試探著道。

    聞言,九辰君沉默片刻,點了點頭:「也是。」

    說完後,九辰君盤膝而坐,又開始了他的修煉。

    他修煉很刻苦,晝夜不輟,非但天賦高絕,還有如此毅力和耐心,雖少年狂妄但瑕不掩瑜,似乎注定了要成為世間第一流的人物。若非安伯塵已經知道他最終的結局,定也會如此認為。

    又過兩年,九辰君精進神速,在突破三輪後,毫不停頓的向第四重淪渦衝去,他在峽谷內外瘋狂的吸食五行元素,甚少休息。

    安伯塵則坐於他身旁,一邊修行,一邊參悟著九字真言。

    九辰君對九字真言的領會遠超尋常秘術家,一輪時便掌握了「臨、兵、斗」三訣,二輪時已掌握「者」字訣,然而在此之後,他並沒立即修煉其後的字訣。

    「果然,前四輪還好,四輪之後不出意外,每一個字訣都是相應於一個境界,且相輔相成,突破境界方能掌握字訣。」

    長歎口氣,九辰君睜開雙眼,眸中旋轉著三重淪渦,深邃而神秘。

    「臨兵斗者皆陣列在前一個字訣對應一個境界,也就是說,真正的秘術當有九輪,而非七輪。」

    聽見九辰君所言,安伯塵也是一怔。

    那年第一王風傳授他秘術時曾說過,七重輪渦已是頂峰,若能修成七重輪渦同時掌握九字真言,那便可萬化冥合,成就無上。可九辰君卻說秘術有九輪

    正在這時,安伯塵只見九辰君一頭栽倒,雙目閉合,氣息卻悠長深遠。

    少時,一條虛影從九辰君眉心鑽出,飄飛去。

    安伯塵心知是九辰君有所感悟,施展黃粱夢術神遊去了,當即躍身而起,緊隨九辰君之後,飛入幽冥。

    九辰君所創出的《黃粱夢術》和安伯塵的神遊入夢稍有不同,安伯塵只能入夢生人,九辰君卻能入夢天地。起初安伯塵很是驚訝,到後來才發現,所謂入夢天地,不過是九辰君在睡夢中神遊出竅而已。而因他是在睡夢中神遊出竅,因此更為飄渺莫測,能通玄奧,和安伯塵的胎息悟道有異曲同工之妙。

    跟隨著九辰君,安伯塵飛過一片片幽冥,扶搖而上,恍惚間竟來到一處大海前。

    「海水」呈乳白色,細細看去,安伯塵方才發現那竟是一眼望不到盡頭的雲霧,雲霧堆積成海,翩躚氤氳,看得人神迷目眩。

    不由自主的,安伯塵腦中滾出一個念頭。

    這裡莫非是傳說中的

    「竟來到天上了。」

    耳邊傳來九辰君難以置信的聲音,安伯塵不再懷疑,他果真隨著九辰君的夢來到了天上,只不過這片天上的雲厚得有些奇特。

    「天庭,天庭在哪!第一真人不是在天庭華表上發現了九字真言嗎」

    九辰君面露激動,喃喃自語著,他話還沒說完,魂體便不受控制的向前飛去,穿過重重雲海,層層霧嶂,終於到達一座巨大無比的門庭前。

    「南天門?」

    望向那雙雄渾壯闊,高達百丈的金玉門樑,安伯塵和九辰君幾乎異口同聲道。

    在大匡的典故中,仙神早已死絕,而在桃源長者們對於神仙之事也是諱莫如深,可關於天宮的傳說卻從未斷絕過。

    戲文裡往往是這樣描述天宮:金光萬道滾紅霓,瑞氣千條噴紫霧。只見那南天門,碧沉沉,琉璃造就;明幌幌,寶玉妝成。兩邊擺數十員鎮天元帥,一員員頂梁靠柱,持銑擁旄;四下列十數個金甲神人,一個個執戟懸鞭,持刀仗劍。外廂猶可,入內驚人。裡壁廂有幾根大柱,柱上纏繞著金鱗耀日赤須龍;又有幾座長橋,橋上盤旋著彩羽凌空丹頂鳳

    或許因為凡人對神話傳說的嚮往,對於天宮種種向來不吝溢美之詞,戲文詩詞裡頗多,大凡都是想像出來。然而此時,安伯塵站在天宮前,仰望向篆寫著南天門三個大字的門樑,只覺心旌搖曳。

    雖是古篆,可依稀能辨清「天」、「門」二字,當是南天門無疑。

    早在無數年前仙神便已死絕,只留下一部《文武火修行術》流傳於大匡,除此之外再無任何有關神仙妖魔的上古書籍,為何戲文裡關於天宮的描述如此繪聲繪色?就彷彿那些戲子們親眼所見一般。即便是口口相傳,無數年過去,也應當面貌全非才是。

    餘光落向九辰君,陡然間,安伯塵想起了他在巫廟中所說的話。

    你怎知那些仙神不曾來過大匡

    是啊,大匡乃至東界雖有結界保護,可神仙之能又豈是凡人所能猜測?一切都無法用常理來推論。誰知他們是否來過大匡,是否和吾等凡人為伍,又或者變化成某個說書人,把天宮的真面貌告知世人。

    等等若是他們真的這麼做過,從大老遠的洞天福地又或者更遠的地方降臨,只為了借凡人之口吐露出天宮種種

    身形一僵,安伯塵仰視向南天門,怔怔地張大嘴巴,隨著那個揮之不去的猜測愈發清楚起來,他的心跳也隨之加快。

    打住,打住!

    安伯塵深吸口氣,強壓下心頭的慌亂。

    他做了這麼多,一路跟隨九辰君,只為找到恢復修為的機緣,其餘一切都非他當下所該關心之事。即便是大匡乃至東界,乃至這方周天,千萬年來最大的秘密

    安伯塵如是想著,努力說服自己不再想下去,可那個念頭一經生出,便已止不住的在他心底生根發芽。

    幸好在這時,九辰君已發現他苦苦尋找的東西。

    南天門之東,矗立著一座巨大的漢白玉雕華表,其狀如塔,龍鳳相戲,雄偉而神秘,亦透著上古時候的鴻蒙氣息。

    在當年第一王風的敘述中,桃源創始人打通七輪,成就萬法不滅之身,突然發覺秘術一脈所用的咒言太過繁瑣,遂對天地禱告,赤足行於荒野,十年之間走遍天涯海角,雖未能有所斬獲,卻感動了上蒼。再後來,天帝發符令,傳召桃源之祖,並允許他在天庭參悟大道。他走過重天,暢遊天河,終於發現了記載著九字真言的華表。取九字而返,傳於桃源子弟,從此往後,這九字真言便成為桃源乃至大匡通用的秘術咒言。

    那時候安伯塵並沒覺得哪裡不對,可此時聯繫猜測,安伯塵隱隱發覺這是個彌天之謊。

    走到九辰君身邊,安伯塵和他一起抬頭看向華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