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最風流

第一卷 35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六) 文 / 趙子曰

    從蘇人亭外的橫橋渡河,行十來里,再渡一河,此河亦趙境內四水之一,復行數里,便是襄國縣。

    趙國五縣,大致劃分的話,可以分成三塊。

    一塊是邯鄲與易陽,此兩縣在境最東南,彼此間沒有山河之阻,相距不遠,只有二三十里。一塊是中丘與柏人,此兩縣在境最東北,彼此間也沒有山河之阻,亦相距不遠,也是只有二三十里。餘下一塊就是襄國。襄國在易陽與中丘兩縣間,距南邊的易陽百十里,距北邊的中丘五六十里,趙境四水皆在這一塊裡,三條河水在襄國與易陽間,一條河水在襄國與中丘間。

    如打個比方,可以把趙國這五個縣比作一個扁擔。

    邯鄲與易陽、中丘與柏人這兩塊在扁擔的兩頭,襄國縣差不多是在扁擔的中間。

    五縣之中,荀貞最重視的就是襄國。

    如再打個比方,把趙國比作一個人,那麼襄國縣就是腰。

    萬一發生戰亂,襄國失守,那就等同是把一個人攔腰截斷了。腰一旦被截斷,作為首領的邯鄲、易陽就無法與作為腿腳的中丘、柏人呼應,在整個戰略全局上勢必就要陷入被動。

    如前文所述,荀貞此次行縣有三個目的:主要目的是為守境做準備,次要目的是選擇一個主動進攻的目標,另外附帶了一個目的,即尋找賢才、選拔擢用。

    守境不說,尋賢也不說,他打算選擇的進攻目標初步就定在了襄國縣境內,這也是戲志才、荀攸的意見。

    前番擊左須是因緣巧合,是左須先遣人來行刺他,他才藉機用計伏擊的,嚴格說來,不能算是一次主動的進攻。

    將要在襄國縣內發起的這次進攻才是他就職以來的第一次主動進攻,他對此非常重視。

    因而,雖然縣城在望了,他也很想早點見到那位揚州茂材、襄國令姚,卻依然是過縣不入,冒著雨行察了一遍縣外的諸鄉、亭,又去西邊的山丘地帶察看了一番,直到把縣外的地貌、人情盡數看罷,做到了大致瞭解,到了傍晚,才與邯鄲榮等來到縣裡。

    入到縣中,邯鄲榮當前領路,帶著諸人徑去縣寺。

    他與姚是老熟人了,這兩年裡多次造訪姚,守衛在縣寺門外的戟士、吏卒均認得他,請他與荀貞等到門塾裡稍候,分出一人去縣寺內通報。

    秋雨下了一夜一天,不見轉小。

    因有雨故,天氣陰霾,今之暮色比平日更深。

    荀貞負手立在塾門口,觀望縣中街道。

    秋雨淅淅,又是暮重時分,街上行人稀少。荀貞指著從縣寺門前走過的幾個人,問守門的吏卒:「他們是?」

    這走過去的幾人與尋常百姓不同,排著縱隊,步伐整齊,均帶刀劍,像是巡邏的。

    吏卒答道:「我縣西邊多丘、多山。山中賊眾,時常侵擾縣境,為防他們混入城裡,縣君特選了數十名精明勇敢的吏卒,編為數隊,日夜巡查縣中。」

    「原來如此!」荀貞頓了下,說道,「貴縣西邊確然多山,我等在來的路上嘗遠望縣西,只見層巒疊嶂,綿延無盡。我聽說這些山裡最大的是西山?」

    「不錯,西山向西綿亙數百里,直接太行。侵擾我境的賊寇大多藏身此山中。」

    西山西接太行,東邊一直延伸到襄國縣西二三十里的地方。邯鄲、易陽西邊也有山,但要與襄國縣西邊一比卻就是小巫見大巫了,至少邯鄲、易陽兩縣不會出城二三十里便是山區。

    荀貞頷首,心道:「入冬前是一定要在襄國縣打一仗的,只是襄國縣西的山區遠比邯鄲、易陽西邊的山區深幽、複雜,我部義從從來沒打過山地戰,如果硬打,傷亡會不小。」

    他在去邯鄲上任時路經過西山,今天又專門去近處看了看,對西山深險的山勢很有點顧忌。

    他扭頭看縣寺門內,想道:「邯鄲榮說姚機警多智,是個人才,他在此地為令兩年了,也不知對山中的賊情、山勢有幾分知曉?」

    他本只是想來見一見姚這個「揚州茂材」,此時卻希望姚能給他一點協助了。

    適才去縣寺內通報的吏卒轉回,在他身後,一個身長七尺餘的三旬男子撐傘步出。

    這男子未著官衣,穿著黑底彩繡的絲服,頭戴高冠,足登皮履,腰中寶帶,左劍右佩。

    他右手撐傘,左手按著劍柄,大拇指露出在荀貞等人眼前,指上戴了一個鑲嵌綠寶石的指環。深暮雨下,指環上的綠寶石水汪汪的,熠熠生輝。

    荀貞是個識貨的,一眼就看出來,這男子的衣裝配飾雖不顯奢華,卻皆價值不菲,心道:「此必就是姚了。」

    邯鄲榮此前介紹說姚家是吳郡冠族,冠族多半豪富,只有豪富之家才能穿戴得起起這樣講究的衣配。

    邯鄲榮在荀貞的身側,低聲對荀貞說道:「此人即是姚。」閃身邁步,出塾迎上。

    縣寺大門離門塾有十數步遠,姚一邊大步過來,一邊哈哈笑道:「公宰,你可是稀客!上次一別,至今已有三個多月了!今兒個怎麼想起來找我了?還冒著雨來?」

    「正因三月餘不見,思念賢兄,飲食無味、夜不能寐,所以冒雨而來。」

    「哈哈,你這個公宰,嘴裡沒句實話,是因為想我而來的麼?怕是另有別事吧!」

    姚與邯鄲榮相見。

    邯鄲榮沒有帶雨具。姚傾斜了傘,替他遮雨。兩人攜手來到門塾前。

    姚打量荀貞,問邯鄲榮,說道:「這位君子儒雅外現,英武內蘊,氣度不凡,不知卻是誰家士族右姓的子弟?」

    荀貞含笑行禮,說道:「在下穎陰荀貞,見過姚令。」

    「穎陰……,啊,不知是中尉駕到,未能遠迎,失禮失禮。」

    姚反應敏捷,馬上想到了荀貞是誰,連忙收起笑容,把傘交給邯鄲榮,就要撩衣下拜。

    荀貞上前一步,把他攙住,笑道:「我這次是微服行縣,不欲外人知道,……」指了指地面,「地又濕濘,姚令無須行禮。」

    姚遵命起身,往門塾內瞧了眼,飛快地掃過荀攸、宣康、典韋諸人,說道:「塾內狹小,委屈了諸君。」對荀貞說道,「請君入縣寺。」

    他剛才尊稱荀貞「中尉」,聽了荀貞說「這次是微服行縣,不欲外人知道」,立刻就改口稱荀貞為「君」。

    荀貞心道:「『機敏』二字,當之無愧。」笑道,「請。」

    姚在前領路,諸人步入縣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