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最風流

第四卷 中平元年 22 文聘(上) 文 / 趙子曰

    扯住荀貞的是鍾繇。

    鍾繇說道:「兵曹椽今日臨城激戰,一天未得休息。傍晚你給我諸人盛肉羹時,我見你兩手微抖,分明已經力竭。今晚夜襲,誰都能去,唯卿不可去也!」

    戲志才、荀攸亦道:「貞之,你現居兵曹椽之位,府君不在,你就是主將,一身擔負滿城安危。昨日賊兵初來,為鼓舞士氣,你率眾出擊倒也罷了,今夜萬不能再輕身涉險。」

    荀貞心道:「你們以為我想去麼?」

    兵者,凶事也。戰陣之間,立屍之地。勇猛無敵如西楚霸王尚且死在萬軍之中,何況只有「常人之勇」的荀貞?一個弄不好,就是有命出城,沒命歸來。他又不是傻子,怎麼會不怕死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種事兒可不是誰都能做得出來的!問題是:他不去,還有誰能去?

    鍾繇麼?戲志才、荀攸麼?又或者杜佑、辛評、辛毗麼?

    他們還不如荀貞!最多會些擊劍而已,讓他們上戰場不等同讓他們去送死麼?

    他們去不成,讓郡兵裡的將校去麼?

    荀貞對這些將校們還不太熟悉,不知道他們的能力。不知其能,怎敢派他們出城?萬一大敗,甚至全軍覆滅,守卒的士氣必跌入谷底。這城,也就不必再守了。

    他說道:「守城一天,累是累了點,休息這麼久,也恢復過來了。你們的意思,我都懂,然正因府君不在,我是主將,今晚夜襲,才正該由我帶眾出擊。我不帶頭去,誰帶頭去?」

    他言下之意:今晚夜襲很危險,他身為主將,應該身先士卒。

    鍾繇等人執意不願。

    鍾繇抓著他的衣甲不鬆手,說道:「我乃郡功曹是也,雖不及卿勇武,然亦曾習擊劍,並非儒懦文生。今夜出擊,卿留,我去。」

    「這怎麼行!」

    「城中可以沒有我,不可無卿啊!」

    荀貞真是沒料到,鍾繇竟然這樣高看他,連「城中可以沒我,不可無你」這樣的話都說出來了。他環顧諸人,見諸人都是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對鍾繇的這句話似乎都表示贊同。

    荀攸、戲志才、辛評、辛毗等人,無一不是英才,卻居然認可鍾繇的這句話?

    荀貞又驚又喜,這才恍然發覺,在眾人的心目中,他的地位竟如此之高了?

    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荀貞對自己評估過低、「妄自菲薄」,也不怪他,畢竟鍾繇、荀攸等人皆是名傳後世的大才。在他的潛意識裡,他就覺得自己比不上他們。

    事實上,他也比不上他們。可是在鍾繇、荀攸等人看來,也許他沒什麼過人的智謀,也沒什麼超人的學識,可卻十分的「果勇」,十分的「沉穩」。對這兩點,鍾繇等人皆自甘不如。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當去掉歷史這層神秘的面紗後,鍾繇、荀攸、戲志才、辛評、辛毗等人也是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喜有怒,他們也會佩服一個人,他們也有自己的短處。這個世界上並無十全十美的人,再傑出、再出眾的人才,他們也是有自己的不足之處的。

    荀貞,雖只有「中人之才」、「常人之勇」,雖然在智謀、學識上遠不如鍾繇、荀攸、戲志才等人,可他也是有自己的長處的。他的長處就是:他知道歷史的走向。

    就比如眼前發生的這一切,比如黃巾起義。

    鍾繇、荀攸等人不知歷史的走向,不知未來會變成什麼樣,所以在面對數萬黃巾士卒時,心裡難免會沒底,會忐忑不安。

    對荀貞來說,未來卻是一清二楚的,他知道黃巾起義雖然聲勢浩大,可連一年都沒堅持下去,他知道在不久後,朝廷就會派遣皇甫嵩率軍馳援穎川,他知道最多再過幾個月,城下這數萬黃巾軍就會在長社灰飛湮滅。

    只這一點不同,在鍾繇等人的眼中,他就顯得十分「沉著冷靜」,非常與眾不同。

    就好比一句話:「手裡有糧,心裡不慌」。放在這裡,「糧」就是「歷史走向」,荀貞知道,所以他雖有壓力,但不慌亂;鍾繇等人不知道,所以重壓之下,忐忑不安。

    當然,荀貞也不是除了「知道歷史的走向」外就一無是處,至少,他的「果勇」就是他本身的優點。儘管他從穿越以來,做的所有事兒都是為了「保全性命於亂世」,可到了該拚命的時候,他也能衝上去。反正進退都是死,與其退而死,何不進而求一線生機?

    ……

    荀貞定下心神,笑道:「功曹椽職在簡核吏員。率眾突擊、白刃夜襲,非卿職也,此吾之任也。元常,我知你好意,你不必多說了。」對諸人說道,「我有昨日破賊經驗,今夜出擊,輕車熟路。諸君不必為我擔心,且在城頭觀戰,看我如何殺賊就是!」

    儘管得了鍾繇等人的看重,他也不能讓鍾繇肩負起夜襲的重任。

    鍾繇或許如他自己所說,會點擊劍,可殺敵破陣絕非會點擊劍就行的。

    城下響起了一片嘈亂的鼓聲,鼓聲裡混著上百人高低不平的嘲笑、謾罵。

    時已夜半,城上原本很靜,鼓聲、嘈雜聲瞬時劃破了沉寂。

    昏昏欲睡的守卒被嚇了一跳,忙亂地跳躍起身,抓起兵器,往城外看去。

    荀貞等人也停下話頭,朝城下觀看,是那百餘騎馬帶鼓的黃巾士卒到了護城河外。

    夜色下,他們一面沿著護城河來回馳騁,一面擊鼓叫罵。

    荀貞沒有怎麼去看這股黃巾士卒,而是把目光在護城河上略停了一停。

    他記得河中本有血污,但被濃濃的夜掩住了,此時只見河水如帶,倒映星月清輝,蜿蜒繞城,波光粼粼。縱是將要出城夜襲,即將再度與黃巾士卒白刃拚殺,然而這靜謐清涼的河水卻依然令他心中一動,恍惚裡,不由想起了荀彧送他的那樹寒梅。

    幾年過去了,那寒梅長高了一截,現被他移種在穎陰的家裡,在來陽翟前,樹上剛又綻放了幾朵梅瓣。雪下梅開,冰霜傲骨。似有一縷清香,從數十里外的穎陰飄搖隨夜風而來,繚繞鼻端。

    兩日一夜的廝殺,這一刻,他難得的寧靜。

    「貞之?」

    「啊?」

    荀攸注意到了他的異常,輕輕碰了他一下。他從恍惚中醒來,散漫的視線重新集中。城外,護城河外,官道上、原野上、丘陵間,一望無際,儘是露天而眠的黃巾士卒。

    「你怎麼了?」

    「我在想:也不知家中現在怎樣?家長、仲兄、文若、仲仁他們也不知是否還好?也不知穎陰遭了『賊兵』沒有?」

    「反正等下就要出城夜襲,要不選幾個勇士,看有沒有機會衝出賊圍,回穎陰看看?」

    「也好!」

    荀貞從遠處收回視線。這一次,他的目光沒有再在護城河上停留,向荀攸、戲志才、鍾繇等人拱了拱手,按刀轉身,大步往城下走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